第一图书网

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上下册)

胡文和 蓝色畅想
出版时间:

2004-8  

出版社:

蓝色畅想  

作者:

胡文和  

页数:

全二册  

字数:

96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笔者从事宗教考古艺术2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考察过众多的石窟遗址。然而印象最深的是,所有这些石窟遗址中,除了巴蜀地区的,其他的龛窟内容几乎都是关于佛教的(虽然敦煌莫高窟中有东王公、西王母的壁画,但与佛教的相比,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巴蜀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而现存的石窟遗址中,道教题材(包括纯道教、道佛合一,道、佛、儒合一)的龛窟数量,尚不及佛教的十分之一。原因何在,令人深思。笔者曾试将巴蜀的道教龛窟造像作专题研究并单独成本,初稿撰成后,审视之又有“独木不成林”之感。经过深思熟虑,笔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尝试将北朝至隋唐的道教造像碑、石,巴蜀地区的道教石窟,山西太原的龙山道教石窟,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研究,为海内外各类读者提供一份较为完整的有关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的文献。为此,笔者开宗明义首先述议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对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其次述评本课题在海内外研究的现状,俾读者开卷即可对本书内容一目了然。一.关于中国道教石刻艺术研究对象的组成中国道教保存下来的文字实物数量众多。迄今为止,有关道教史、思想史、道藏史的研究,中、日、西文语种的出版物多得难以枚举。但却缺少系统地对中国道教美术史的分支石刻艺术史的研究和出版物。虽然海内外也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各类道教石刻作过考察和研究,但限于实物资料匮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换言之,中国佛教绘画、雕刻艺术史,长期以来都是艺术史家们研究的热点。相比之下,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似乎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如果我们从新的观点审视、考察现存为数有限的历经沧桑的中国道教石刻,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艺术史家很少光顾的领域中得到新的启发和意义。笔者20年来通过实地考察及多种渠道收集到一大批中国各时代各种形式的道教石刻的实物图片、拓片和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可分为三大类:1.北朝(少数南朝)至隋唐的道或道佛造像碑、石;2.巴蜀地区隋唐至宋代,(包括道佛合一、儒释道三教合一)以及少数明代道教石窟;3.山西太原龙山吴天观宋元之交时期的道教石窟。

内容概要

《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是2000年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课题。书中阐述了中国道教石刻艺术研究的对象,并分为三大块:一为北朝至隋唐的道(佛)教造像碑、石;二为巴蜀隋唐至宋的道教造像龛窟;三为宋元之际的山西太原龙山道教石窟。该书内容涉及考古、造像宗教内容、造型艺术等内容。在研究它们的同时,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民俗、宗教传播和信仰审美情趣的实物资料进行研究、描述。并对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简明的阐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知识系统、结构明晰、概念准确、体力规范、重点突出,《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系统简明、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随文所附大量插图,以突出视觉艺术教材的直观感和特殊性为旨归,将文字描绘和图像展示作了有机的结合。《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使用范围广泛,除作师范本、专科,美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外,亦可为热好中国美术的广大社会读者选用。

书籍目录

凡例前言 一 关于中国道教石刻艺术研究对象的组成 二 对中国道教石刻艺术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 本课题在海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述评第一卷 北朝至隋唐的道教造像碑、石 壹 北朝至隋唐道教造像碑、石分布及保存现状  (一)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碑林  (二)临潼市博物馆碑廊的造像碑 贰 北朝至隋唐道教造像碑、石内容及发愿文题刻  中国早期道教祭祀神像产生的历史概述 (一)北魏道(佛)教造像碑、石 (二)北朝、南朝道(佛)教造像碑、石 (三)西魏道(佛)教造像碑、石 (四)北齐道(佛)教造像碑、石 (五)北周道(佛)教造像碑、石 (六)隋代道(佛)教造像碑、石 (七)唐代道(佛)教造像碑、石 (八)北魏至隋唐道教造像碑、石的发愿文题刻 叁 北魏至隋唐道(佛)教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1 北魏(386-534)道(佛)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2 北朝、南齐一萧梁(480-557年)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3 西魏(535-556)道(佛)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4 北齐(550一577)道(佛)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5 北周(557-581)道(佛)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6 隋代(581-618)道(佛)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7 唐代(618-907)道(佛)造像碑、石统计表  表8 补遗 肆 北魏至隋唐道教造像碑、石的类型  (一)北魏(386-534)道教造像碑、石的类型I  (二)西魏(535-556)道教造像碑、石的类型  (三)南朝(479-557)道教造像石的类型~  (四)北周时代(557-581)道教造像碑、石的类型  (五)隋代(581-618)道教造像碑、石的类型  (六)唐代(618-907)道教造像碑、石的类型 伍 北朝道(佛)教造像碑的宗教内容研究  (一)北天师道初期的斋仪内容  (二)北朝道(佛)教造像碑发愿文中的佛教思想 陆 北朝道(佛)教造像碑、石的历史价值  (一)道(佛)造像碑、石在北地兴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二)南朝道教典籍已流传至北地并对北天师道产生影响  (三)南朝文化生活习俗对北朝的影响  (四)提供了历史地理沿革的新资料第二卷 巴蜀道教石窟 壹 巴蜀道教石窟遗址的分布  (一)剑阁县道教造像龛窟  (二)蒲江县道教造像龛窟  (三)丹棱县道教造像龛窟  (四)绵阳市道教造像龛窟  (五)潼南县道教造像龛窟  (六)乐至县道教造像龛窟  (七)安岳县道教造像龛窟  (八)大足县道教造像龛窟  (九)仁寿县道教造像龛窟 贰 巴蜀道教石窟的分期  (一)隋代的道教龛  (二)唐代的道教龛窟  (三)宋代的道教龛窟 叁 巴蜀道教石窟题材内容的研究  道教神祗系统,造像的由来、发展和演变 (一)道教尊神 (二)道教俗神 (三)经变图类 肆 巴蜀道教造像的艺术特色  (一)巴蜀隋唐道教造像的艺术特征  (二)大足宋代道教造像的艺术特征 伍 巴蜀道教石窟的历史价值  (一)天师道在巴蜀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二)唐代老君像兴盛、道佛像和合的历史背景  (三)巴蜀唐代道教造像的构图模式和题刻内容所反映的唐代道教的斋仪形式  (四)宋代道、释、儒三教合一造像的兴起原由 陆 中国唯一的石刻唐代道藏经目第三卷 山西太原龙山道教道窟 壹 历来对龙山道教石窟的考察研究述议 贰 龙山道教石窟的形制和造像内容 叁 龙山石窟每窟内容和名称辨证 肆 龙山石窟的形制、形象造型及服饰特征  (一)窟的形制和构图模式  (二)形象造型和服饰特征综论 (一)道教制作的民间性 (二)道教制作的摹仿性 (三)道教教义对其艺术造型的制约性插图索引图版索引参考图版附录壹附录贰附录叁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笔者从2000年7月自申报的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般项目《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正式批准立项的经费到位,遂全力以赴写著该课题。但全书三卷内容又是时代、地域分离的三大板块。每卷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别就是最大的难题。特别是第一卷的资料几乎是空白,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思虑再三,三卷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决定不按常规方式撰写,遂首先在2001年撰写出第二卷《巴蜀道教石窟》。继而撰著第一卷《北魏至隋唐道(佛)教造像碑、石》。该卷的实物资料,大部分保存在陕西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碑林(读者注意:不是耀县博物馆,那里是耀县文庙)、临潼市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原陕西省博物馆)。另有一部分出自陕西北朝时期的道教造像碑、石,现流失于海外。笔者第一次到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管理局就给予极大支持,碑林管理员王耀银先生更是给予热情接待,特许笔者系统拍照(此处立有“严禁拍照”警示牌)。并提供了石璋如前贤《陕西耀县的碑林与石窟》一文的复印件。历时四天,才将药王山碑林考察拍摄完毕,本想继续工作,但反转片告罄。时值六月,当地气温高达36℃。我每天从上午9点一口气工作到下午5点才返回县城,中途仅饮一瓶矿泉水。回到成都后,欣喜收到在好友、台湾国立艺术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林保尧教授寄来的重达5千克的邮袋,其中有流失在海外各博物馆、美术馆所收藏北朝道教造像碑、石的图片,还有一批日文资料,林教授还在这些资料上作了标记符号。虽然我对日文是一窍不通,但这批资料对我的研究真是雪中送炭啊!在成都将拍摄的反转片制作成照片后(效果特好),我再赴耀县药王山核实,并又作系统补拍。此之后,又到临潼市博物馆考察拍摄。所有这些,方才使我得以将第一卷撰成稿。对于各方给予我热情帮助的学者、先生、工作人员,在这里用“衷心感谢”一词都显得分量太轻了!关于第三卷《山西太原龙山道教石窟》。1998年7月,我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研究院复制到日本学者所拍摄的照片和考察报告。回国后,与大陆一些学者介绍和研究的文章作比较,发现有一定的分歧。


编辑推荐

《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上下)》使用范围广泛,除作师范本、专科,美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外,亦可为热好中国美术的广大社会读者选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