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祭祀文化
2007-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亚庶
342
380000
无
本书是一项历史性的基础研究,它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以上古的祭-祀为纲,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天文、考古、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民族、民俗、人类学、神话学、古典文献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从实用的角度看,它似乎离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很遥远,也不可能带来即刻就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有责任和有义务对祖先所创立的灿烂的文化予以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因为它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祀之与戎,乃国之大事”,祭祀活动覆盖了国家政治活动、民众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功利性活动,都与当时的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祭祀是当时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它集中地反映着当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大规模的贵族祭祀与民间的个体祭祀,是阶级社会以后的事情。人类在早期阶段,对于-“死亡”还没有理性的认识,所以,当时是没有祭祀的。到了氏族社会,尤其是进入原始公社制后期,由于人类思维的进步,“灵魂”的观念出现了,构成了人的双重世界观。人们认为,本部族的成员死后,灵魂会像生前一样,来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或予以降福。由人而推及自然,人们认为自然中的万物也是有灵气的,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人在自然面前,应服从自然。由于万物有灵观念的形成,-自然崇拜开始发生。在中国古代各民族中,人们周围的土地、高山大川、岩石树木、风雨雷电等诸自然物,都成了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支配权的确立,使得他们认为社会上的一切,只有他们才可以支配。在主观意识与愚民政策的支配下,他们认为在神灵的世界同样存在一个支配自己的主宰,那就是天帝。人世间的贫贱、富贵、死生、祸福等都由上帝主宰,而统治阶级中的王,则是上帝的代言人,即所谓的“天之子”来主宰众生。这样的“王”死后,其后代对他顶礼膜拜。因此,不同的政治集团取得统治权后,都会编造出一个始祖神的故事来,如商王朝的“简狄吞燕卵”,周王朝的“姜螈履巨神之迹”。这些神话,在初期阶段,尚属人们认识自然的初级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本书是对中国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的专著,内容涉及古代历史、考古、民族、民俗、哲学、宗教、天文历法、音乐舞蹈、语言、文学、神话学、人类学、古典文献等诸多学科。本书以商周时期的祭祀为重点,对于其中的庙制、郊祀、宗庙中的祭祀礼仪、丧葬中的祭祀礼仪、巫的起源及其人体牺牲源流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作者从文化视角切入,运用微宏观互渗的方法,从选取典型实例人手,将民俗调查、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等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对上古社会祭祀现象作了具体分类与描述,并对其产生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作了深入的探讨,全面展示了现代人们比较陌生的古代祭祀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傅亚庶,195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拜泉县。1969年初中毕业,到农村插队。1973年应征入伍。197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师从著名文史学家何善周教授,198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第一编 商周以前的早期祭祀 第一章 祭祀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及思维与语言的发生 第二节 物我混同的原始思维 第三节 灵魂观念的产生与原始信仰 第二章 自然神崇拜 第一节 日神、月神崇拜 第二节 星神崇拜 第三节 风雨雷电诸神崇拜 第四节 大地诸神崇拜 第三章 祖先神崇拜 第一节 原始的动植物祖先神崇拜 一、犬图腾祖先崇拜 二、虎图腾祖先崇拜 三、熊图腾祖先崇拜 四、其他兽形图腾祖先崇拜 五、鸟图腾祖先崇拜 六、葫芦祖先崇拜 七、灵竹祖先崇拜 八、神树祖先崇拜 第二节 后期的祖先神崇拜 一、复合动物型的祖先神 二、人头人面,身体为具体动物形的祖先神 三、人头人面,身体为动物的复合形 四、人头人面,身体为具体的动物,另附有其他动物装饰形 五、人面兽身,附有其他动物形象 六、完全的人形,带有某些动物性装饰 第四章 生殖神崇拜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生殖观念 第二节 生殖器崇拜时期 第三节 生殖神崇拜第二编 商周时代的祀典与祭祀礼仪 第五章 商周时代的社祀 第一节 社神溯源 第二节 社的建立 第三节 社的流变 第六章 商周时代的庙制 第一节 宗庙的起源 第二节 商代的庙制 第三节 周代的庙制 一、天子、诸侯及大夫立大祖之制 二、天子、诸侯及大夫立昭穆之制 三、祧迁与毁庙之制 四、天子、诸侯宗庙的位置所在 第七章 商周时代的时祭 第一节 四时之祭——祠褕尝烝 第二节 年终之祭——蜡祭 第三节 数年之祭——禘袷 第八章 商周时代的五祀与七祀 第一节 祭灶神 第二节 祭门、户之神 第三节 祭中雷之神 第四节 祭行神(祖游神) 第五节 祭司命、泰厉之神 第九章 商周时代的郊祀 第一节 郊祀天神 一、冬至于圜丘祭吴天以报本 二、孟春于郊祀上帝以祈谷 三、大雩于郊祀上帝以求雨 四、郊襟祭天以求嗣 第二节 郊祀地神 第十章 商周时代的祭祀礼仪 第一节 宗庙中的祭祖礼仪 一、大祭之礼 二、时祭之礼 三、月朔朝庙之礼 第二节 丧葬中的祭祀礼仪 一、迁尸之礼 二、殡葬之礼 三、服丧之礼 四、吊唁之礼 第三节 婚嫁中的祭祀礼仪 第四节 军旅中的祭祀礼仪 第三编 祭祀的运行与操作 第十一章 商周时代的神职人员与司祭祀之官 第一节 巫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节 巫的职掌 一、求雨 二、占梦 三、预言 四、杀人(用毒药害人) 五、祓凶 第三节 巫的分化 一、卜人 二、史 三、祝 四、宗 五、医 六、乐 七、阴阳家的先躯者 第四节 宰的职掌与分化 一、大宰 二、小宰 三、宰夫 第十二章 祭祀中的牺牲及诸品物 第一节 人体牺牲 一、人体牺牲风俗考源 二、人体牺牲所祭的神 三、人体牺牲风俗流变 第二节 动物牺牲 一、祭牲的饲养与选用 二、祭典中用牲的方式 三、商周二代用牲的特点 第三节 其他用于祭祀的物品 一、食品 二、用品 第四编 余论 第十三章 祭祀与其他社会文化形态 第一节 祭祀与乐舞 一、舞名《万舞》释义 二、乐名《肆夏》、《八风》、《九歌》释义 第二节 祭祀与诗歌 一、《诗经》中的祭歌 二、《楚辞》中的《九歌》 第三节 祭祀与绘画 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带有宗教性质的古老绘画 二、绘画中所反映的祭祀内容 三、祭祀性绘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后记
插图:第一章 祭祀的起源第二节 物我混同的原始思维人类在生理上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之后,在心理、思维意识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自然界。在朦胧的意识里,是万物皆我、物我不分的观念,把外界的一切东西都看成和自己相同的、有意识的生命体。“原始人在理解他本身和围绕着他的自然界时所陷入的主要错误或疏失是,他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而把他自己与自然的现象和力量合为一体。因此,当看到一些现象的时候,他误认为自己也有唤起或创造这些现象的可能;另一方面,他又把仅为人所具有的能力与可能广泛地归属于自然力以及我们称之为无生气的自然界的物体。这就是说,他把他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加到了自然身上。”①这里所说的“错误”,未免苛求古人。按照人类学的理论,这种原始思维的特征,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庄子·马蹄》日:“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又日:“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成玄英《疏》日:“填填,满足之心。颠颠,高直之貌。夫太上淳和之世,遂初至德之时,人既遣於是非,行亦忘乎物我。所以守真内足,填填而处无为;自不外求,颠颠而游於虚淡。”从《庄子》的论述中,我们窥见了战国时期流传的关于史前社会的一些情况。《庄子·应帝王》日:“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释文》引司马云:“徐徐,安稳貌。于于,无所知貌。”郭庆藩《集释》日:“于于,即盱盱也。《说文》:'盱,张目也。'于与盱,声近义同。《淮南·俶真篇》'万民睢睢盱盱然',《鲁灵光殿赋》'鸿荒朴略,厥状睢盱',张载日:'睢盱,质朴之形。'《淮南·览冥篇》'卧倨倨,兴盱盱',高注日:'盱盱,无智巧貌也。”'《论衡·自然》日:“三皇之时,坐者于于,行者居居,乍自以为马,乍自以为牛。纯德行而民瞳矇,晓惠之心未形生也。”正是基于这种物我混同的原始思维,原始人类把自然的一切都看成自己的同类。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有一种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在彝族流传。桂西彝对十二兽的排列是: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毛道黎对十二兽的排列是:鼠、牛、虫、兔、龙、鱼、肉、人、猴、鸡、狗、猪。
这部书稿,是我在业师何善周先生指导下撰写的第二部著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先生指导下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毕业时,以《刘子校释》为题,参加论文答辩(此书后来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入《新编诸子集成》),后来留校任教,一直在先生身边工作与读书。研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当时只是一种构想,研究什么,如何开展研究,心中没底。但这一想法却得到先生的充分肯定。先生早年对此亦有浓厚的兴趣,且造诣极深。因此,除指导我推敲有关问题外,还将早年在西南联大、在其业师闻一多先生身边读书与工作期间确定的几篇大论文的提纲拿来给我。先生的这种无私支持,使我深受感动,也坚定了我做好研究的信心。后来我在从事具体的研究中发现,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成熟的看法。这大大早于后来学术界的某些结论,有些观点,学术界至今尚无出其右者。我的研究之所以能成书,在许多观点上得益于先生的指导,如祖神观念与社神观念的关系、人体牺牲等支撑性的观点,都是先生早年成熟的看法。现在先生已移居国外,但仍以九十五岁的高龄,不时打来越洋电话,在学术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之意、期望之情溢于言表。谨此对先生致以深深的敬意,祝先生健康长寿,安享晚年。这项研究,曾获得国家教育部“八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资助,1999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2004年,通过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研究生教学推荐用书。蒙高等教育出版社看重,使此书能有修订机会,重新出版。该社高级策划李海风女士为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特约编辑张春亭先生在编校质量上精益求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詹子庆先生应笔者求教,于百忙之中,通审书稿,为之赐序,使本书增色,在此,均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无
很专业的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祭祀的书,当当这次打折也很给力,价格便宜,包装也很好,至少比以前强多了
一直想买
姐夫喜欢
比周礼和礼记容易看得进!
作为教材,还是不错的
一本严肃的、严谨的学术著作,读后很有启发。
有深度,是很好的民俗研究资料.在目前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更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值得推荐.
很好的一本书,也是正版哦!
书的质量很好,叙述得比较全面。
全面的介绍了上古祭祀起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