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络经济

张小蒂 著 张小蒂、 倪云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04出版)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张小蒂、 倪云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04出版)  

作者:

张小蒂 著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网络经济(第2版)》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阐述了网络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不同之处,分析了网络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及网络经济对金融支持系统的需求,并对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

书籍目录

绪论第1章 信息、网络与网络产品1.1 信息、网络与信息网络1.2 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1.3 网络经济及其特点第2章 需求分析2.1 梅特卡夫法则2.2 网络效应2.3 网络经济下的新需求定理第3章 供给分析3.1 传统经济学供给理论及其不足3.2 供给方的报酬递增3.3 网络经济下的新供给定理第4章 局部正反馈分析4.1 局部正反馈的起源——布莱恩·阿瑟的正反馈理论4.2 局部正反馈机理分析——基于软件产品的分析4.3 局部正反馈原理的应用——纳斯达克股指暴涨暴跌的深层原因第5章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5.1 个人上网行为分析5.2 企业上网行为分析第6章 网络企业的组织与行为6.1 网络企业及其组织特征6.2 跨越临界点的战略6.3 “锁定”策略6.4 “赢家通吃”与“输家通盘”6.5 开放与控制战略第7章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7.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起源7.2 期权制与薪金制的比较7.3 期权与职工持股的异同点7.4 期权制的制度缺陷及其出路第8章 网络经济下的竞争与垄断8.1 网络经济下IT产品的竞争与垄断——微软垄断案始末8.2 网络经济下IT产品的新特性8.3 网络经济下的竞争与垄断第9章 网络经济的金融支持系统9.1 制度需求9.2 制度供给9.3 创业投资基金9.4 二板市场第10章 创业资本制度创新及绩效评价10.1 创业资本的制度创新内涵10.2 创业资本的制度创新机理10.3 创业资本的制度绩效评价第11章 投资者行为分析11.1 投资者行为理论探索11.2 一级市场中网络战略投资者的行为分析11.3 二级市场中网络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分析第12章 新经济与新经济周期12.1 传统经济周期与周期理论12.2 新经济与新经济周期12.3 新经济周期初探第13章 新经济与经济增长13.1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13.2 美国新经济增长13.3 新经济增长理论第14章 新经济与通货紧缩14.1 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基本状况14.2 传统的货币理论14.3 新经济背景下的通货紧缩现象初探14.4 通货紧缩与新经济第15章 新经济与就业15.1 新经济背景下的就业新特点15.2 人力资本理论15.3 新经济与人力资本的关系附录1 网络经济学相关学术论文目录附录2 网络经济学书目一览表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这种成本骤减的特性决定了知识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需要获取市场的垄断地位才能维持有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市场垄断力量,产品价格就会被定在企业的边际成本而无法补偿高昂的初始固定成本。因此,不断追求垄断力量就成了网络经济的主要动力。由于前述“先发优势”效应的凸显,企业要想打破其他企业已经形成的垄断,往往难以依靠传统的规模经济而是必须进行新的创新,亦即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创新获得的垄断必须依靠更新的创新才能予以击破。这样,整个经济中,一种信息或知识产品在市场上获得的价格取决于它在出现足够多复制品或竞争产品之前的短期内拥有的排他性。在网络经济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之间为追求市场垄断就必须在创新的速度上展开激烈的竞争。时间上的竞争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在网络经济中,信息产业软、硬件的兼容性是决定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因素。在行业标准的影响下,产品差异化没有足够的空间。这导致了IT产业中的先行者可以通过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而“锁定”消费者,消费者如果要选择其他企业不同标准的产品,则会由于兼容性差等原因而将承担极高的“转换成本”。此外,这些先行者还可通过产品频繁的升级换代而将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后面,从而获得牢固的垄断地位。结果,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毁灭”成了网络经济中的普遍现象。


编辑推荐

《网络经济(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系列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网络经济 PDF格式下载



  通过一个网络价值法则来展开网络经济讨论,非常具备导引价值!
  结合实体经济,给出了许多网络经济的现象的解释,对产品运营和风险资本有指导意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