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2008-6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战国)孟轲 著,李建国 注
244
李建国 注解
无
一孟子(约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派大师。他的祖上是鲁国有名的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有过显赫的声势,但后来家道衰落,就从鲁国迁到邹国,所以孟子出生于邹(今山东省邹县),距孔子的家乡曲阜不远。孟子幼时,他的父亲孟孙激即去世了,全靠母亲仉氏教养。后世文献中的“断机喻学”和“孟母三迁”等记载说明,孟子在母亲的精心抚养和良好环境的熏陶下,从小立志学儒习礼。15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孔子儒学的嫡派传人。孟子学成后,像当时许多学者一样,开始设帐授徒,传播儒学。约从44岁时开始,率弟子游历各国,以“仁政”治国的主张游说诸侯,积极干政。他先后到过齐、宋、滕、魏、鲁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当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觉得,自己处在大道败坏的年代与社会中,如果不奋起捍卫圣道,端正人心,破除邪说,圣人之学将会中衰。所以,他在各国阐述王道仁政的同时,为了“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孟子•滕文公下》),维护和传承大禹、周公、孔子“三圣”之说,以“圣人之徒”自许,义不容辞、一往无前地与杨、墨诸家展开激烈论战,奋力捍卫儒学正统。但是因为战国中期的中国社会,“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显然不合时宜,所以被人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遭到各国诸侯的拒绝。在游历二十多年而其说不见用之后,孟子便停止游说生涯,归而居邹讲学,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晚年,与弟子一起,论述平生行事,著作《孟子》,流传于世。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争论,一说是孟子自著,一说是孟子师徒合著,一说是其弟子共同记述。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说,孟子与其弟子共同参与了著述。我们认为,从今本《孟子》全书思想内容和论辩风格的一致性来说,不排除孟子亲自执笔的可能性。但从本书的命名及个别章节的不避重复来看,似乎与《论语》一样,更像是孟子的门徒们追忆其师而编成的纪念文集,不过与《论语》稍有不同的是,其中的部分章节可能曾经孟子亲自润饰。二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其学说后世尊称为孔孟之道,说明孟子在儒学传承中的正统地位。孟子的思想,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性善论。孟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皆善,他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孟子•公孙丑上》),说明人性本善。为了论证人具有先天的善性,孟子又提出了“良知”“良能”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仁义善良本性与生俱来。此后在与农家学者告子的反复论战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对人性的体认,最终建构成系统的性善论。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即生而具有的本能就是性,结论是“性无善不善”,就如“水无分东西”。孟子针锋相对,也以水为喻,认为人性如水,水虽无形,但天生就下;人性本善,不善则是后天外部条件使然。在人都具有本能需求的自然属性上,孟子与告子的认识是一致的。但这些并不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所以是“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除此之外,人性还含有仁、义、礼、智、圣等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属性,这些是“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由此可知,在孟子看来,君子之所谓性,有它的特殊意义,这就是指人的仁、义、礼、智等本质属性。顺从这种大体之性,才能成为君子,而仅满足于饮食男女这种小体之性,就只能成为小人,不能真正地体现出人的特质。告子的“食、色,性也”,把人的自然属性说成是人性的全部,用过于宽泛、抽象的上位的“性”概念混淆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别。孟子将人性与动物性区分开来,又将人的社会属性分为小体之性和大体之性,本质属性的多寡决定人格的高下,这是认识上的进步。但是他把人的社会属性也当成先天的人的自然属性,进而又转换成了人的本质属性,则是偷换了下位的“性”概念。孟子的性善概念包括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四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并且认为人之具有“四心”仅为仁、义、礼、智这类人的本质属性的开端,人性还需后天的不断养护、增益和完善:“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养护和完善的方法就是专心致志地“反求诸己”,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尽心上》)。人间之所以会有圣贤与庶民、君子与小人的善与不善之分,并非由先天的人的材质造成,而在于后天的取舍存去之间,前者保有了人之本性,后者失落了人之本性。孟子第一次把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区别开来,把人性讨论的重心由人的自然属性转换到人的社会属性上,从而开始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并利用人的心理感应论证其性善说的天然合理性。因此,性善论不但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其人格修炼、伦理思想、“仁政”学说乃至教育方法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二)修身说。孟子继承孔子的德教思想,正人先正己,然后由己及人,“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他从人性的自我完善出发,提出“修身说”,将人格的培养作为个人安身立命乃至家国天下的根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他认为人格有“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次,最高层次的“神”,就是孔子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人格精神最完美的实现。要达到这个境界,首先需要心性即精神意志的自我修炼。这种修炼,须经由“养气”、“存心”和“动心忍性”的全过程。所谓“养气”,即他所说的“善养吾浩然之气”,亦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英雄正义之气(《孟子•滕文公下》)。在孟子看来,人格精神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做人就要做具有“浩然之气”的“豪杰之士”和“大丈夫”。“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但也需要养护,而“配义与道”就是“养气”之法。此外,还须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不能一曝十寒和急于求成。所谓“存心”,即保持住本性中固有的善心而不失掉。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与“存心”相对,“放心”是指忘记或失掉了本性中固有的善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人的心性修炼,归根到底,就是要将失去的良心找回来。“求其放心”的方法,一是自我反思,即运用理性思维检查自己,获得精神意志的自我修炼;二是清心寡欲,克制、减损欲望,物质欲望减少了,就削弱了脱离本心的诱因,本性就能保存和加强。所谓“动心忍性”,即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纵观历史,孟子看到许多贤圣都曾有过艰苦奋斗的人生历练,从中磨炼了意志,吸取了教训,增长了才干,为尔后担当大任、成就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认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后才知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只有经受艰难险阻的磨炼,不屈不挠地开拓奋斗,才能生存和发展;相反,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适足以使人死亡。国家亦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这段经典名言,曾勉励过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身处逆境而奋斗不息。古往今来,“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万章下》),他们追求的无非是“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的理想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除精神意志修炼外,孟子又以仁、义、礼、智、乐等“五德”作为道德品质的最高原则,强调君子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五德之中,仁义是最根本的规范,“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这个规范是普适的做人原则,人人都要遵循。否则,不仅保守不住事业,连自身也难免灭亡:“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孟子主张学习先贤,将道义当做人生最高的价值原则,崇尚道义,重义轻利,“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当利与义不可兼得时,则“去利怀义”,甚至“舍生取义”。他认为,如果人人以“利”作为行动的目的,“怀利去义”,就会危害家庭、国家的稳定与安宁;相反,如果倡导“去利怀义”,“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人人以道义作为行动的根本指南,那么人伦有序,家国安宁,天下必会定于一统。他并且将推行道义作为君子终生的志向和责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行道的准则:“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但绝不能“以道殉人”,曲学阿世,更不可枉道正人,舍道求利:“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这样,“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才不至于为了得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而违背自己的主张。孟子所守望的,正是孔子以来儒家进必以正、“宁道不行而不轻其去就”的精神家园。君子道德行为规范的准则虽是“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但处事待人要识大体,知所作为:“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上》)执中道,明取舍,“可以取,可以无取”,则不取,如果取就会“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则不与,如果与就会“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则不死,如果死就会“伤勇”。这样,在是非、可否、轻重、去就之间,把握最佳契机,才会“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惟其能有所不为,故可以有所为。(三)伦理观。在人们行道为善、安身立命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各种社会关系。孟子将人们的这种社会关系概括为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五伦”规范,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普适原则。“五伦”规范的中心是仁,孟子认为“仁之实”是“事亲”,是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而“事亲”以孝为大。孝道的最低底线是守护自身,不让父母受辱,尽心奉养双亲,使父母身心愉悦;最高境界是像舜那样“大孝终身慕父母”,通过自己的孝行来教化天下,通过自己家庭的和睦来使天下安定。孟子重点论述了君臣关系的准则。他认为,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首要的是国君要率先垂范,躬行仁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下》)在此前提下,上行下效,养成社会风气,君臣、父子、兄弟俱“怀仁义以相接”,则天下和谐,人无利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其次,孟子主张取法尧舜,天下为公,君明臣贤,各司其职:“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也就是说,国君有国君的权限,臣属有臣属的职责,要建立职权公正、人格平等的君臣关系。如果官守失职,则当免职;臣下有过失,君王也应反省。君王应尊重臣属,仁义待下:“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娄离下》)如果不行仁义,以力服人:“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孟子•离娄下》)遇到君主无道的时候,臣下就应该明智地自动离去,以免做无谓的牺牲。这表明孟子的伦理观中,还没有君主专制时代那种“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愚忠”的成分,而带有一抹人道民主的理性光彩。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四)仁政说。从人性善的理论推衍,孟子提出法先王、行仁政的政治主张。这个主张,首先是对现实社会问题观察分析的结果。他认为战国时期天下纷攘的根源皆在弃仁而争利,所以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仁义”的理念,主张统治者首先要重“仁”轻利,具有“不忍人之心”,不妄杀无辜:“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只要君王信守仁义,扩大爱心,推恩及于四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与民同好,忧乐相通,就将是“仁者无敌”,“天下可运于掌”了。孟子的这种理念,是继承了孔子的“忠恕”思想和“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主张(见《论语•子路》篇)并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结果。再从历史上看,三代以来国家所以兴亡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实行仁政:“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因此,他在主张君王要守仁心、行仁义的基础上,提出法先王,行仁政,实行“保民而王”的王道政治,反对杀伐掠夺的“霸道”。孟子给出“仁政”的定义是:“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认为“仁”是人的本质表现,人而有仁心并与人为善,“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这就是王道政治。孟子的仁政理想,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在经济上,他主张统治者以实行“井田制”为其端来“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民有恒产,丰衣足食,“养生丧死无憾”,才能有条件学习礼义,“驱而之善”。这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在文化上,他主张普设学校,加强礼义教育,使民有“恒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精神文明的建设。民有恒心,懂得礼义廉耻,提升了道德观念,就不会“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从物质经济层面和文化道德层面两方面着手,民有恒产和恒心,社会稳定、国富民强,则可以统一天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的核心是民为邦本,保民而王,民生、民心、民欲是仁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孟子是天命论者,认为君权天赋,能否得到统治天下的资格,取决于天命:“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孟子•万章上》)但同时又认为天命与民心是一致的,天赋君权的时候,集中体现了民众意向,正如《尚书•太誓》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所以归根结底,民心的向背决定了国家的兴亡、政权的归属和统治者的命运。因此,他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即民心的同一不二,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只有实行王道仁政才能得民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孟子从人皆有仁义之心出发,认为普通百姓与圣王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舜,人也;我,亦人也”,“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他进而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以为君权天授,“惟仁者直在高位”。君臣人格平等,以道义相系。既然如此,臣属对君王的错误,就不可姑息:“君有大过则谏。”王室公卿反复进谏而王不听,则废掉旧君改立新人;非王室的大臣反复进谏而王不听,则可自行辞官而去。就是说,臣民不但可以背弃君主,而且还有权废置君主。由此,在评判“汤放桀”和“武王伐纣”的问题上,孟子认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武王的伐纣是“诛一夫”而非“弑君”(《孟子•梁惠王下》),是讨伐独夫民贼的正义行动。凡此,都是对君主专制的直接挑战,表现出朴素的人道民主的思想。孟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朴素的民主思想,导源于他的民贵君轻的价值判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将百姓置于国家、君王之上,民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孟子思想中最具人道精神的部分。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孟子为之奋斗终生的政治理想。尽管在当时被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得不到实现,但由于这一学说包含着许多真理性的命题,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五)教育思想。孟子重视文化教育,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并将其作为王道政治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孟子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人才观,注重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这种建立在全民教育中的精英人才观,既顾普及又有重点的教育思想,为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架设了绿色通道,是颇为先进的。孟子主张尊师重教,提倡教师“中道而立,能者从之”的导向作用,以及教师的人格感召力和行为示范作用。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讲授之外,更多的是以身教来熏陶、启迪学生心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触类旁通地去体会和感悟,以达不教而能的目的。对“挟贵”、“挟贤”、“挟长”、“挟勋”、“挟故”五种无礼的人不予答疑的原则,说明孟子对师道尊严的坚决捍卫,并非如孔子那样的“自行束脩以上”、“有教无类”。孟子提出“感化”、“达材”、“成德”、“答问”、“私淑”五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并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就是说,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受教者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不屑去教诲的人,如果他能因此感悟,迎头赶上,就也起到了教诲的作用了。他用生动的故事作比喻,告诫学生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否则欲速不达,适得其反。孟子又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他有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就是要求学生不轻信、不盲从书上结论或前人之说,通过积极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此外,他关于学习《诗经》“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无论对一般教学还是专门教学,都是适用的。上述孟子的这些教育理念,至今仍富有启迪意义。三孟子是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师,后世有“亚圣”之称,他的思想虽不见用于当时,却对后世产生了莫大影响。针对战国纷争、诸侯谋利、生灵涂炭的残酷现实,孟子立足于天下,提出行仁义、施仁政的治国方略。这个思想继承了孔子“泛爱众”的人道精神,代表的不是某阶层、某集团、某群体的利益,而是自然而深刻的对民族自身的全民性关怀。这显然与战国其他诸子学说的权变策略和手段不同,它所显示的是亘古不变的信仰原则和坚定的行为规范。即使在千古而后的今天,“以德服人”、“与人为善”、“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的精神,仍然闪耀着不灭的人道光芒,业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信仰追求和精神守候。孟子反对攻战,反对分裂,主张“定于一”的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民众渴望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代表了天下分久必合的历史走向。这个思想,经汉代经学家的演绎,表述为维护和倡导国家“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生存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并深深印刻在了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基因。中华文化历久不衰,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与“定于一”的民意取向关系极大。孟子的王道仁政的理想,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时无法实现。自秦始皇灭六国,吞八荒,完成了统一大业,中国虽“定于一”,但建立的却是专制封建王朝。其后两千多年中,外儒内法,“霸王道杂用之”,始终是中国统治者的御民之术,孟子的王道仁政也从未真正成为现实。但是他的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及不灭的民主思想的火花,却不断地警示着统治者,中国历史上凡有大作为的明君圣主,无不以“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为鉴,制定和调整治国方略,部分地实践着孟子的仁政思想。至于今日将“以人为本”定为基本国策,则是孟子思想精华的完美的传承和极致的发扬。孟子继承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思想和精神,主张人应该有“怀义去利”、“舍生而取义”的崇高精神理念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浩然之气”,这种崇义尚道的人生价值取向或人生精神,对我国传统道德中理想人格的确立、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民族脊梁的培育,厥功至伟。孟子的伦理观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成员的言谈举止都和自己的权利、地位、责任、义务等相适合。这是对有史以来人际关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中提倡的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尽职尽责、辅佐君王,以及平等相待、以诚交友等原则,由于贯穿其中的核心精神是善,所以不仅在中国古代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一直影响到现在。追求以善为基础的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总之,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影响至巨。当今世界,世变日亟,社会失序,生态失衡,欲望失控,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引发了各种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学习和研究孟子的思想,从中汲取其精华,对于消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乃至人的内心矛盾,创建和谐有序的社会,不啻为良方妙药。《孟子》和《论语》一样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论语》是坐而论道的“谈论”,文字简约、语义含蓄,《孟子》却是针锋相对的论辩,雄恣汪洋,逻辑性强,而且文字更加明白流畅,委婉犀利,更富有文采和气势。孟子善于设喻,多以生活的常识打比方,运用灵活,精辟允当,一语中的,形象而生动地说明深奥难懂的事理。比如梁惠王认为自己尽心为政而百姓不比邻国增多,不知何故。孟子以打仗为喻,说梁国的政治与邻国政治,就像刚开战就临阵逃跑一样,“以五十步笑百步”,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又如梁惠王野心勃勃,“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但不实行仁政,孟子说这就像“缘木求鱼”一样根本不可能实现。孟子是以寓言故事为喻的开风气之先者,这类比喻往往曲折多姿,生动有趣,意蕴深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著名的“揠苗助长”的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等。孟子“好辩”,而且“善辩”。他用巧妙的方法将对方引入预设的话题,接着以不断的反诘揭露论敌的破绽,再以严密的逻辑推理阐明自己的论点。如在与齐宣王谈国君应尽守君道的问题时,他认为君臣虽然不同等级,但都应该勤于自己的职守,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问题,如果单就臣属来说,是毫无困难的,但要使国君承认自己的失职,就不那么容易了。孟子先以朋友不尽其职打比方,让齐王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层层设问、步步紧逼,使宣王先承认貌似平和的结论,最后提出“四境之内之不治”的问题,追问齐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宣王却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孟子把我国古代逻辑学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辩对中来,形成了以反驳艺术见长的辩对散文,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高屋建瓴、势不可挡、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这对中国散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四《孟子》一书,原来只是一般性的儒家著作,不属于儒家经典之列。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后二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配享孔庙。此后《孟子》一书便升格为儒家经典,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现在流传的《孟子》共有七篇,约三万五千余字,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的记载,西汉时的《孟子》传本有十一篇,今本《孟子》七篇属“内篇”,另有《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等四篇为“外篇”。东汉末,赵岐认为“外篇”四篇的文辞、风格与“内篇”有很大的差异,可能是后人的伪作,所以他在《孟子章句》中即删略不收,于是“外篇”逐渐亡佚。《孟子》进入儒家经典的时间虽晚,但因为它被朱熹列入集理学大成的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中,成为宋以后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所以研究它的著述反多于除《论语》之外的其他儒家经典。最早研究《孟子》的著作是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自述他的注释是“述己所闻,证以经传,为之章句,具载本文,章别其旨,分为上下,凡十四卷”。全书前后连贯,精密条畅,章指与注文互足,诠解详而不繁,平实无华。正因为如此,赵注一直流传不绝。宋代尊《孟子》为“经”之后,出现了一批疏释《孟子》的著述,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题为北宋孙奭撰的《孟子正义》,即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此书并不出于孙奭之手,前人早有定论,而且全书只阐述赵岐之说,缺乏新义,不似疏体。朱熹的《孟子集注》是宋人注释《孟子》的代表作,收入《四书集注》中。《四书集注》是朱熹训诂学术和理学思想的经典之作,为其一生精力所萃,故其剖析疑似,穷原竟委,推演义理而不废考据。清代朴学昌明,考据是尚,实事求是,方法科学,经籍整理注释超迈前古。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清人经典新疏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孟子》研究的集大成者。此书以赵岐注为基础,广搜清代学者考订注释《孟子》的成果凡六十余家,再加上焦循自己所作的注释总汇而成。虽以名物训诂为主,但于义理的阐发颇为简明允当。至于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和康有为的《孟子微》,虽有疏释之名,实则借《孟子》而阐发自己的哲学主张,与《孟子》本身的关系并不大。近代以来,西学浸淫,国学式微,鲜有以研究《孟子》名家者。唯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一书,因应今世之需,用白话全文译注《孟子》,影响可观。本书是为当代大学生阅读传世经典而编撰的普及读本,每篇正文除按章注释外,篇首还设有“题解”,对篇旨略作提示说明,其说法遵循原文而折中成说。我们在为《孟子》注译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朱熹的《孟子集注》(简称《集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以及其他时贤的注本,限于篇幅,恕未一一注明。我们在广搜博采、取精用宏的原则下,会同比较,择善而从。由于学力浅薄且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漏误,殷切期盼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记述《孟子》有11篇,今传7篇。“外书”4篇已经失佚。《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孟子主要主张有“民贵君轻说”、“人性本善”、“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等,强调人主观精神作用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亚圣",成为孔子学说重要继承者。 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主要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等注释本。
李建国 男,1942年生,宁夏人。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原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传统语言学,辞书学,古代文化。著有《汉语训诂学史》、《汉语规范史略》、《周礼文化与社会风情》、《华夏方兴》、《大中
前言卷一 梁惠王上卷二 梁惠王下卷三 公孙丑上卷四 公孙下卷五 滕文公上卷六 滕文公下卷七 离娄上卷八 离娄下卷九 万章上卷十 万章下卷十一 告子上卷十二 告子下卷十三 尽心上卷十四 尽心下
《孟子(全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无
简体横排,印刷装帧均优良注释稍嫌简略,不少地方注者都没有考虑到读者理解上的障碍而忽略。
很喜欢,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删节,呵呵,因为五千年的文化到底到现在有没有删节真的说不清。虽说有的地方很难懂,自己也天天坚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