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解廷民 主编,“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组 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解廷民 主编,“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组 组编  

页数:

291  

Tag标签:

无  

前言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入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精神,认真实施《就业促进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7年10月份,联合组建了“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组,联合教育部直属21 1、985院校和其他专业院校,吸收卫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首都钢铁公司、中石化以及IT行业协会等相关行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担任顾问,分批分期组建了专业课题组研究探讨。课题组的宗旨是,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探索构建出全国本科院校就业教学的基本内容框架,并且能够对应我国按照专业设置教学、培养学生的现状;同时,建设一套适应纸介教材、音视频等多媒体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尤其是把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行业、岗位真实情况,通过音视频方式提供给学生,改变广大学生对岗位、行业等不了解的现状,既丰富就业教学内容,同时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与此同时,课题组还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大学生就业理论的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呈现在诸位面前的《“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实验教材》等系列成果,是参与课题组的领导、专家和各行业用人单位、专业院校等课题组所有成员共同心血的结晶。应该说,“基于专业背景,凸显职业特性”是本课题组追求的最大目标,也是目前国内高校在就业教学领域内的第一次尝试。为了更好实现课题组确立的研发宗旨,不仅为每个专业教材通过互联网配备了一定的职业岗位音视频资源,还专门配有《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从而方便开设就业类课程的教师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使用。任何一项探索、实验都是一个不断完善、丰富甚至补充的过程,热诚欢迎本套教材使用者提供宝贵意见,从而使本套实验教材真正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支持,为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学理论框架的早日形成提供探索。

内容概要

本书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组建的“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实验教材之一。
本书基于高校法学专业背景,凸显法律职业发展特定要求,由法律实务部门、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资深人士与全国政法院校就业指导第一线的教师、专家联袂编写,参与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6所综合类院校,以及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5所政法类院校。
本书突破了传统“大而全”的就业指导教材编写模式,以“能力本位
”教育理念为指引,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求职的专业指导,针对性、实效性与可读性并重,以期对法学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成功就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为使法学专业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典型就业岗位的状况,本教材配套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采取视频形式,较为详尽地展示了律师、法官、检察官、企业法务人员等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流程,以及代表性法律实务部门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专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使用,也是法学专业大学生提升自我、成功就业的重要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解廷民,男,副教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法学硕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北京高教学会毕业生就业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自1997年起主管全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至今。主编《法律学生求职全程指南》(丛书),参编《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就业案例教程》、《思想道德修养》、《司法道德新论》等,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就业》等报刊发表相关文章多篇。苏进,男,欧迪办公(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德国语言文学系,长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担任多家咨询公司、培训公司的高级顾问,为数十家中外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和咨询。主要研究方向: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组织发展、企业教练和领导力训练。曾历任深圳市汇凯进出口有限公司人事部部长,美国纽约郝普维尔公司总经理,中国汇凯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亚商在线人力资源总监、副总裁等职务。合著有《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一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路在何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第一节 就业领域
第二节 职业发展与薪酬动态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就业现状
第二章 法治天下——法律职业素质及行为规范
第一节 法律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特定法律职业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 主要法律职业行为规范
第三章 职场不败——觏业能力要求与提升
第一节 法律职业人应当具备的八种能力
第二节 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第四章 曲径通幽——法律职业入职途径
第一节 司法考试——从事法律职业的第一步
第二节 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政法机关的入职途径
第四节 如何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第五节 事业单位是如何招聘毕业生的
第六节 怎样成为合格的企业法务人员
第五章 抓住机会——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与筛选技巧
第一节 搜猎招聘信息的六大常规渠道
第二节 搜猎招聘信息的四大特殊渠道
第三节 搜猎招聘信息的新兴渠道
第四节 挑选适合你的求职方式
第五节 就业信息的筛选与利用
第六章 步步为“赢”——求职应聘策略
第一节 选择适合的职业
第二节 一般招聘流程及甄选方式
第三节 求职材料要点及应试准备
第四节 主要法律职业招聘考察纬度和面试问题
第七章 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他发展路径和就业通路
第一节 考研
第二节 出国
第三节 创业
第四节 大学生“村官”
第五节 其他就业项目
第八章 决胜职场——美好前程从这里起步
第一节 怎样迅速融入新集体
第二节 如何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
第三节 了解请示汇报和反馈技巧
第四节 完美执行,脚踏实地工作
第五节 积极主动,勇于自我表现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一)行业状况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全国共有检察官15万人左右。在社会上,检察官同法官一样为人们所尊敬。而由于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早期进入检察系统的部分人员同部分法官一样并非法律专业人员,导致目前我国检察官队伍总体素质并不是很高。此外,同法院一样,我国西部许多地方的基层检察院也同样面临着检察官断层、人才流失的严重困境。一方面在职的相当部分检察院工作人员不能通过司法考试;另一方面通过司法考试的部分毕业生又不愿意到西部、到基层检察院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探索人才发展思路,努力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认真执行检察官法,严格实行新进人员统一招考、检察官从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中选任,推行上级检察院检察官从下级检察院检察官中择优遴选。在2003-2008年之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检察院公开遴选了796名检察官。加强检察人员学历教育,组织全员轮训,开展评选优秀公诉人等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活动,培训检察人员520117人次。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评选了一批检察业务专家。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检察人员比例从2003年初的39.2%上升为目前的70.3%,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实行上级检察院领导联系基层、基层检察院结对帮扶制度。在全国人大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补充一批编制重点用于充实基层办案力量,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地区基层检察院工作,缓解了基层工作中的一些突出困难,促进了基层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当然,目前全国检察系统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之间还有一些不相适应之处,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检察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检察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人才结构和地域分布不尽合理等。但是这些不足以抵消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把检察机关作为自己就业求职主要选择的高涨热情。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稳步推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的逐步加强,相信检察机关对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求职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加强。


编辑推荐

《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特色:以“基于专业背景,凸显职业特性”为编写理念。国内第一套分专业编写的就业指导教材。国内第一套由就业专家、教师与用人单位资深人力主管共同编写的教材。国内第一套与网络视频教学资源配套的就业指导教材。配套开发面向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人员的培训教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PDF格式下载



经过学者论证 蛮好的 内容实际


比起学校的教材,专业性更强一点


写的还行,有些东西比较有指导意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