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有机化学自学指导

陈洪超 高等教育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高等教育  

作者:

陈洪超  

页数:

2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机化学所讲述的内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生疏,有看书了然、闭书盲然之感,为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编写了《有机化学自学指导》,供学生自学使用。本书是配合陈洪超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第三版)的自学指导书,编排顺序与《有机化学》(第三版)一致。每章包括了“学习要求”,指明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示范归纳各章内容,以引导学生学会抓纲、突出重点,培养善于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各章有主教材插入的问题和章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做完习题后自我评定用。鉴别题选用不同的典型反应和产生特征现象(即产生气体、颜色、沉淀等),以巩固学生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典型性质;解合成题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化学知识的过程,设计出合理、简便、可行的合成路线,并通过几种合成路线的对比,发现异径同归的内在联系,对于提高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大有好处;综合测试题是总结知识的集累、解题技巧的测试和水平的体现,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的知识。参加本书编写的学校有:四川大学、昆明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川北医学院、贵阳医学院、徐州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和成宁学院。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参编单位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各级领导的支持、关心和厚爱;孙振贤教授无私奉献的精神、具体而耐心的指导和高度的责任感,激励着每一位参编者;罗美明教授做了大量而繁琐的编务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的业务水平有限,书中不足或错误之处,诚恳地欢迎广大师生指正,以便重印或再版时纠正。

内容概要

本书是配合陈洪超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第三版)的自学指导书,编排顺序与《有机化学》(第三版)一致。每章包括了“学习要求”,指明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示范归纳各章内容,以引导学生学会抓纲、突出重点,培养善于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各章有主教材插入的问题和章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做完习题后自我评定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学习要求
 1.2 本章要点
 1.3 习题参考答案
第2章 烷烃
 2.1 学习要求
 2.2 本章要点
 2.3 问题参考答案
 2.4 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 烯烃炔烃二烯烃
 3.1 学习要求
 3.2 本章要点
 3.3 问题参考答案
 3.4 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 环烃
 4.1 学习要求
 4.2 本章要点
 4.3 问题参考答案
 4.4 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 对映异构
 5.1 学习要求
 5.2 本章要点
 5.3 问题参考答案
 5.4 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 卤代烃
 6.1 学习要求
 6.2 本章要点
 6.3 问题参考答案
 6.4 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醇、酚、醚
 7.1 学习要求
 7.2 本章要点
 7.3 问题参考答案
 7.4 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 醛、酮、醌
 8.1 学习要求
 8.2 本章要点
 8.3 问题参考答案
 8.4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9.1 学习要求
 9.2 本章要点
 9.3 问题参考答案
 9.4 习题参考答案
第10章 胺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10.1 学习要求
 10.2 本章要点
 10.3 问题参考答案
 10.4 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 羧酸衍生物
 11.1 学习要求
 11.2 本章要点
 11.3 问题参考答案
 11.4 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12.1 学习要求
 12.2 本章要点
 12.3 问题参考答案
 12.4 习题参考答案
第13章 脂类和萜类化合物
 13.1 学习要求
 13.2 本章要点
 13.3 问题参考答案
 13.4 习题参考答案
第14章 糖类
 14.1 学习要求
 14.2 本章要点
 14.3 问题参考答案
 14.4 习题参考答案
第15章 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
 15.1 学习要求
 15.2 本章要点
 15.3 问题参考答案
 15.4 习题参考答案
第16章 核酸
 16.1 学习要求
 16.2 本章要点
 16.3 习题参考答案
第17章 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简介)
 17.1 学习要求
 17.2 本章要点
 17.3 习题参考答案
第18章 生物材料简介
 18.1 学习要求
 18.2 本章要点
 18.3 习题参考答案
第19章 波谱学基础
 19.1 学习要求
 19.2 本章要点
 19.3 问题参考答案
 19.4 习题参考答案-
综合测试题(一)
综合测试题(二)
综合测试题(三)
综合测试题(四)
综合测试题(五)
综合测试题(六)
综合测试题(七)
综合测试题(八)
综合测试题(九)

章节摘录

插图:1.2本章要点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称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既有显著差异又相互关联,二者可以相互转变。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共价键分为一键和丌键。一键是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轨道沿轨道对称轴方向相互重叠而成;丌键是碳原子或其他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彼此平行侧面重叠而成。碳原子的杂化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共价键的形成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轨道理论认为:有机分子中的化学键是由构成化学键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分子轨道中的电子不定域。要形成分子轨道,原子轨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能量相近、方向性和对称性。经典的价键理论不能解释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产物,因此美国化学家Pauling提出了共振论。共振论认为:用经典价键结构式不能描述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可以用几个经典价键结构式组合的杂化体来描述化合物分子的真实结构。共振杂化体的共振结构必须符合:共振结构的原子的空间位置应不变位;共振结构必须符合Lewis电子结构式;共振结构未成对电子或电子对数应相同;参与共振的所有原子应在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共价键参数一一键长、键能、键角和键的极性。


编辑推荐

《有机化学自学指导(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有机化学自学指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