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比较文学教程

曹顺庆 高等教育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高等教育  

作者:

曹顺庆  

页数:

323  

字数:

3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以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学校比较文学课程教材。
  本书一方面继承了国外比较文学既有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又汲取了国内同行的新研究成果,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材。本书跳出了以往比较文学研究中以学派划分来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框架,概括出了一个新的学科理论范式,明确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一个基本特征即“跨越性”,这包括跨国、跨学科与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即”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与“总体文学研究”。具体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探讨比较文学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研究领域,探讨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在尊重学科史的基础上,从实证性的角度探讨了具有实证性影响关系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第二章“变异研究”从“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角度探讨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变异研究,这是本教材最富创新性的一章,“变异研究”的提出,拓展和更新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第三章“平行研究”从”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等角度探讨了文学的平行比较研究;第四章“总体文学研究”将“总体文学”重新纳入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从跨文明和总体文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立总体文学的可能性。
本书附有学习卡,学生可通过卡上的账号和密码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4A教学平台,进入网络环境中的课程学习。

作者简介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跨世纪优秀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版了《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较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学》等著作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小引 无所不在的比较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可比性
一、同源性
二、变异性
三、类同性
四、异质性与互补性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
一、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文学跨越性研究
二、比较文学研究四大领域
第一章 实证性影响研究
第一节 流传学
一、流传学的定义、渊源和发展
二、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
三、流传学研究的模式和实例分析
第二节 渊源学
一、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
二、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三、从影响发送者的角度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第三节 媒介学
一、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媒介学中的译者和翻译
第二章 变异研究
第一节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一、文化过滤
二、文学误读
第二节 译介学
一、译介学的兴起
二、译介学的研究范畴
三、理论前沿与发展前景
第三节 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
二、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三、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及前景
第四节 接受学
一、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
二、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
三、比较文学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比较文学接受学对传统l:g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第五节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
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三、文学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四、文学他国化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平行研究
第一节 类型学
一、类型学的定义与兴起
二、类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三、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第二节 主题学
一、主题学的定义和发展
二、主题学研究范畴
三、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第三节 文体学
一、文体学的定义和发展
二、文体分类比较及缺类研究
三、文体的平行研究
四、文体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三、跨学科研究对话的途径
第四章 总体文学研究
第一节 从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到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
一、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
二、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
三、总体文学研究实例分析
第二节 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研究
一、异质性的界定及其学术意义
二、跨文明研究中的异质性对比与文化寻根
三、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
第三节 跨文明阐发研究
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及其学术功能
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具体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式鹃
三、跨文明阐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节 跨文明对话研究
一、跨文明对话研究的定义与特征
二、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
第五节 比较诗学
一、诗学和比较诗学
二、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
三、跨文明的比较诗学研究方法
第六节 文学人类学
一、文学人类学的定义及其源流
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者所提出的“跨文化”研究是不太相同的,前者更注重中西文化系统之间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明是文化差异的最大包容点,所以提出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更为恰当。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新阶段,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科理论的立足点,也是文学跨越性研究的新领域。上述三个跨越,共同构成当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基本特点一一跨越性。本教材各章节,正是立足于这一基本特征而展开的。二、比较文学研究四大领域(一)实证性影响研究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就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法国学派一方面回应了当时克罗齐等人对比较文学的非难,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必须有一个科学性基础,所以他们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而应该属于文学史的范畴,比较文学是对国际文学关系史的研究,是一种实证性的文学关系史的研究。但是由于后来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研究者过于强调实证性的影响研究,逐渐使后来者对影响研究产生了怀疑和反思;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我们非常需要对影响研究作一些新的理论辨析和思考。

后记

我完全没有料到我会如此认真地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更没有料到会如此热心地主编这样一部比较文学教材,一切似乎都是自然而来的。本来我一心搞比较诗学研究,但我越研究越觉得不搞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不行了,因为在古代文论和比较诗学研究实践中,我发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欧美引进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当前学术上的许多困惑与问题。于是,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尝试结合多年的比较诗学研究实践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现状,来探索符合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实际的学科理论体系。1995年,我在《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表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紧接着,我于1996年在《文艺争鸣》发表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这两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相关论争甚至持续了十余年,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有学者认为,引起很大反响是因为“接触到当前文学理论界的要害”。究竟触及的是什么“要害”?我认为就是击中了我们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理论这个要害。不但中国文学理论患上了“失语症”,没有自己的文学理论,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同样没有自己的理论。由于我们一直沿用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基本上没有深思中西文学比较(或东西文学比较)之中文明的巨大差异性和变异性问题,因而导致了大量的浅度的某某与某某(或日“x+y”式)的比附式研究论著的产生,形成了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危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要做出成就来,必须直面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难题。于是,我由不自觉的探索转到自觉的学科理论研究,下决心花一些工夫来研究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实现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自主创新。


编辑推荐

《比较文学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比较文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