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成果

李冬梅 编 李冬梅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李冬梅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

李冬梅 编  

页数:

123  

内容概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成果:化妆品生产与检验工作页》由8个学习任务组成,即雪花膏的生产与检验、润肤乳液的生产与检验、洗面奶的生产与检验、化妆水的生产与检验、洗发香波的生产与检验、爽身粉的生产与检验、睹喱水的生产与检验、牙膏的配制与检验。每个学习任务都体现了一个完整的工作与学习过程,是常用化妆品中一类生产过程相似的产品的代表,学习后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成果:化妆品生产与检验工作页》的目的是培养精细化工专业学生胜任化妆品配制与检验工作的能力。

书籍目录

学习任务1 雪花膏的生产与检验 学习任务2 润肤乳液的生产与检验 学习任务3 洗面奶的生产与检验 学习任务4 化妆水的生产与检验 学习任务5 洗发香波的生产与检验 学习任务6 爽身粉的生产与检验 学习任务7 啫喱水的生产与检验 学习任务8 牙膏的配制与检验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砷含量的测定 砷及其化合物是有毒物质。砷可通过皮肤接触以及人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化妆品原料中砷及其化合物含量不得超过10 mg/kg。本书介绍两种检测砷含量的方法,分别为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方法一:分光光度法 1.仪器 250 mL凯氏定氮瓶、50 mL瓷蒸发皿、砷测定装置、分光光度计。 2.试剂 硝酸(AR)、硫酸(AR)、硫酸溶液(1 mol/L)、1+1硫酸、氢氧化钠(20%)、酚酞指示剂、氧化镁(AR)、硝酸镁(10%)、1+1盐酸、碘化钾(15%)、氯化亚锡(40%)、10~20目无砷锌粒、乙酸铅溶液(10%)、乙酸铅棉花、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溶液、氯仿(AR)、三乙醇胺。 砷标准储备液:称取0.6600 g经干燥3~4 h的三氧化二砷,溶于5 mL 20%氢氧化钠溶液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1 mol/L硫酸中和至中性后,再加入15 mL 1 mol/L硫酸溶液,并用水定容至500 mL,此溶液1.00 mL含1.00 mg砷。 砷标准溶液:移取砷标准储备液1.00 mL置于100 mL容置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临用时吸取此溶液10.0 mL加水定容至100 mL,混匀。此溶液1.00 mL含1.00 μg砷。 3.测定步骤 (1)样品预处理——湿式消解法称取约1.00~2.00 g经混合均匀的样品(同时作试剂空白),置于250 mL凯氏定氮瓶中,加入数颗玻璃珠作沸石,然后加5 mL水,10~15 mL硝酸,放置片刻后,缓缓加热,反应开始后移去热源,冷却后加入5 mL硫酸,继续加热消解,如果消解过程中溶液出现棕色,可加少许硝酸继续消解,如此反复,直至溶液变成澄清或微黄。放置冷却后加20 mL水,继续加热煮沸到冒白烟。如此处理两次,将消解液定量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备用。此溶液相当于每10 mL含1+1硫酸2 mL。 (2)测定 移取0、0.50 mL、1.00 mL、2.00 mL、4.00 mL、6.00 mL、8.00 mL、10.00 mL砷标准溶液,适量样液和空白溶液,分别置于砷化氢发生瓶中,加入1+1硫酸使总酸含量为10 mL,然后加水至体积为50 mL。各加2.5 mL 15%碘化钾溶液及2.0 mL 40%氯化亚锡溶液,摇匀。放置10 min后,加入3~5 g锌粒,快速接上塞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将其插入已加有5.0 mL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溶液的吸收管,室温(25℃)下反应1 h。反应完毕,若吸收液体积减少,则用氯仿补至5.0 mL,将部分吸收液移入1 cm比色皿中,以氯仿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15 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将结果填于表2.12中。


编辑推荐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成果:化妆品生产与检验工作页》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成果之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成果:化妆品生产与检验工作页》可作为职业学校精细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和其他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成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