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

约翰·穆勒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91-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约翰·穆勒  

页数:

543  

译者:

朱泱,赵荣潜,桑炳彦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年),在1848年发表了他名世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以下简称《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是适应了现在时代更广泛的知识和新进的思想的“现代《国富论》”,为19世纪下半期西方国家一本无可争议的经济学的圣经,被奉为经济理论的圣经,政治经济学必读的教科书,一直到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其垄断地位才被取代,是一本名世的经济学著作。作者约翰·穆勒是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上册。  经济理论的调和折衷主义是公认的穆勒《原理》的特征。追随者认为,这一特征标志着《原理》作为一承前启后的著作,总结了从亚当·斯密起到19世纪中叶大半个世纪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奠定了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而批判者则认为,穆勒的调和折衷主义只是资产阶段经济学破产的宣告。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言特别导言穆勒序言绪论第一编 生产第一章 论生产要素第一节 何谓生产要素第二节 给劳动的作用下定义第三节 自然力是否在某些行业中比在另一些行业中更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第四节 有些自然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另一些自然要素的数量则实际上是无限的第二章 论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第一节 劳动或是直接用于所生产的物品,或是用于生产的预备性作业第二节 用于生产随后劳动所需口粮的劳动第三节 用于生产原料的劳动第四节 用于制造工具的劳动第五节 用于保护劳动的劳动第六节 用于产品运输和分配的劳动第七节 与人有关的劳动第八节 发现和发明的劳动第九节 农业上、工业上和商业上的劳动第三章 论非生产性劳动第一节 劳动生产的不是物品,而是效用第二节 效用分成三种第三节 所谓生产性劳动,是指产生固定和体现在物体中的效用的劳动第四节 所有其他劳动,不论多么有用,都归入非生产性劳动类第五节 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第六节 为生产性消费供给物品的劳动和为非生产性消费供给物品的劳动第四章 论资本第一节 资本是拨出来运用于再生产的财富第二节 指定用于生产的资本要多于生产中实际使用的资本第三节 考察某些可以说明资本概念的实例第五章 关于资本的基本命题第一节 劳动受资本的限制第二节 但劳动并非总是达到资本设置的限度第三节 资本的增加可以使更多的劳动得到雇用,而且这没有明确的限度第四节 资本是节省的结果第五节 资本都是要消费掉的第六节 资本不是靠保存,而是靠不断再生产积累起来的第七节 为何国家会迅速从灾难状态恢复过来第八节 用公债支付政府开支的后果第九节 对商品的需求并非对劳动的需求第十节 关于征税的谬误第六章 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第一节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第二节 在牺牲流动资本的情况下增加固定资本,对劳动者可能是有害的第三节 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第七章 论决定生产要素生产力程度的原因第一节 土地、劳动和资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具有不同的生产力第二节 生产力较高的原因。有利的自然条件第三节 较大的劳动干劲第四节 较高的技能和知识第五节 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相互信任程度较高第六节 较高的安全感第八章 论合作或劳动的联合第一节 劳动联合是生产力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节 分工的作用第三节 城镇和乡村间劳动的联合第四节 较高程度的职业划分第五节 试析分工带来的利益第六节 分工受到的限制第九章 论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生产第一节 制造业中大规模生产方法带来的好处第二节 合股原则的优点和缺点第三节 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条件第四节 大面积耕作和小面积耕作之比较第十章 论劳动增加规律第一节 生产增加规律取决于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增加的规律第二节 人口规律第三节 人口的增长实际上受哪些抑制因素的限制第十一章 论资本增加规律第一节 节约的手段和动机取决于什么第二节 造成积累欲望的实际强度参差不一的原因第三节 积累欲望不强烈的例证第四节 积累欲望过强的例证第十二章 论土地与生产增加规律的关系第一节 有限的土地数量及其有限的生产力,是对生产的真正限制第二节 土地生产规律,即随着所使用的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递减的规律第三节 抵消报酬递减规律的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第十三章 前述规律的后果第一节 当生产是因积累欲望不足而受到限制时的补救办法第二节 并非仅仅在财产不平等的国家有必要限制人口第三节 即使在粮食进出口方面实行自由贸易,也必须限制人口第四节 即使向外国移民,一般说来也必须限制人口第二编 分配第一章 论所有制第一节 绪言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第三节 对共产主义的考察第四节 对圣西门主义和傅立叶主义的考察第二章 续论所有制第一节 私有制意味着可按契约自由取得财产第二节 规定的合法性第三节 私有制还包含遗赠权,但不包含继承权,继承问题的考察第四节 应否对遗赠权有所限制,如何限制第五节 土地所有权的根据不同于动产所有权的根据第六节 土地所有权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是有效的,但这些条件不是总能实现的。对有关所有权的各种限制条件的考察第七节 所有权的滥用第三章 论获得产品分配的各阶级第一节 有时产品由三个阶级分享第二节 有时产品全部归于一个阶级第三节 有时产品分属于两个阶级第四章 论竞争和习惯第一节 竞争并非产品分配的唯一调节者第二节 习惯对地租和土地租佃的影响第三节 习惯对价格的影响第五章 论奴隶制第一节 从奴隶状况来看奴隶制第二节 从生产状况来看奴隶制第三节 从奴隶所有者的利害关系来看奴隶解放第六章 论自耕农第一节 英国和欧洲大陆对自耕农制度的不同看法第二节 关于瑞士自耕农制度的证词第三节 关于挪威自耕农制度的证词第四节 关于德国自耕农制度的证词第五节 关于比利时自耕农制度的证词第六节 关于英法海峡群岛自耕农制度的证词第七节 关于法国自耕农制度的证词第七章 续论自耕农第一节 自耕农制度对劳动积极性的促进作用第二节 自耕农制度具有锻炼才智的作用第三节 自耕农制度具有促使人们深谋远虑和自我控制的作用第四节 自耕农制度对人口的影响第五节 自耕农制度对土地细分的影响第八章 论分益佃农第一节 分益佃农制度的性质及其种类第二节 分益佃农制度的优缺点第三节 有关各国分益佃农制度所起作用的例证第四节 废除分益佃农制度是否合乎需要?第九章 论投标佃农第一节 投标佃农制度的性质和作用第二节 在人口过多的国家内,实行这一制度的必然后果是名义地租的产生第三节 这种名义地租是同勤勉、节俭或节制人口不协调的第四节 印度的租佃制度第十章 废除投标佃农制度的方法第一节 爱尔兰投标佃农应当转变为自耕农第二节 这一问题的现状第十一章 论工资第一节 工资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和供给,换句话说,取决于人口和资本第二节 关于工资的若干通俗见解的检讨第三节 除少数情况以外,高工资是以限制人口为前提的第四节 人口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是由法律规定的第五节 人口的限制在其他情况下是特殊习惯的结果第六节 适度的人口限制是劳动阶级的唯一保障第十二章 论补偿低工资的一般方法第一节 由法律或习惯决定工资的最低限额,并保证就业第二节 这种最低工资限额及就业保证,其必要的条件是用法律限制人口第三节 用以补足工资的各种津贴第四节 租地分配制度第十三章 再论补偿低工资的方法第一节 人口问题舆论的有害方向第二节 希望改善的根据第三节 改善劳动人民习惯的两种相互有关的方法之一——教育第四节 改善劳动人民习惯的两种相互有关的方法之二——通过国外和国内的殖民(移民),予以大规模的直接救济第十四章 论工资因职业而异第一节 工资因各种职业的引诱力不同而不同第二节 由自然的垄断产生的工资差别第三节 接受补助金的人们在参加竞争时对工资的影响第四节 有独立生活来源者参加竞争时对工资的影响第五节 妇女的工资何以低于男子第六节 由限制性法律和团体组织造成的工资差别第七节 关干工资取决于习惯的各种情况第十五章 论利润第一节 利润可分解为三部分,即利息、保险费和监督工资第二节 利润的最低限度以及这一限度的变动第三节 利润因事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第四节 利润均等化的一般倾向第五节 利润既不取决于价格,也不取决于购买和销售第六节 资本家的垫款,最终是由劳动工资构成的第七节 利润率决定于劳动费用第十六章 论地租第一节 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第二节 某种质量或位置的土地,如果其数量不少于需求,这样的土地就不能产生地租第三节 某一土地的地租由其收获超过已耕作的最劣等土地的收获的部分构成第四节 或者由超过在最不利情况下使用的资本的报酬的部分构成第五节 投于土地的资本,其报酬是地租还是利润?第六节 地租不在农业生产物的生产费用之内第三编 交换第一章 论价值第一节 绪言第二节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定义第三节 一般购买力是指什么第四节 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价值的一股上升或下降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第五节 价值法则在应用于零售交易时应如何修改第二章 论需求和供给,以及它们与价值的关系第一节 价值的两个条件:效用和获得的困难第二节 获得商品的三种困难第三节 数量绝对有限的商品第四节 这类商品的价值法则及其需求和供给的方程式第五节 受上述法则制约的各种情况第三章 论生产费用及其与价值的关系第一节 不增加费用就能无限增加的各种商品,它们的价值法则,生产费用第二节 这个法则由于供给的可能变动(而不是实际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第四章 对生产费用的最后分析第一节 生产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数量第二节 工资不是生产费用的组成部分第三节 但是,当工资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伺时,则另当别论第四节 就利润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而言,利润是生产费用的组成部分第五节 就利润延续的时间长短不一而言,利润是生产费用的组成部分第六节 生产费用的偶然组成部分:赋税以及原料的稀缺性价值第五章 论地租与价值的关系第一节 在增加生产费用的条件下可以无限增加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法则,及其在现有最为不利的条件下的生产费用第二节 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这类商品,会产生地租,这种地租等于生产费用的差额第三节 矿山和渔场的租金以及建筑物的地租第四节 类似地租的额外利润


编辑推荐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是适应了现在时代更广泛的知识和新进的思想的“现代《国富论》”,为19世纪下半期西方国家一本无可争议的经济学的圣经,被奉为经济理论的圣经,政治经济学必读的教科书,一直到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其垄断地位才被取代,是一本名世的经济学著作。作者约翰·穆勒是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上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