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德] 费希特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86-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德] 费希特  

页数:

263  

字数:

191000  

译者:

王玖兴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重要代表之一费希特的主要哲学著作。该著作是是整个费希特学说体系的基础,“它在费希特的体系里的地位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黑格尔的《逻辑学》在他们各自的体系里的地位是完全一样的”。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费希特 译者:王玖兴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全部知识学之诸原理 第一条 绝对无条件的原理 第二条 内容上有条件的原理 第三节 形式上有条件的原理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学的基础 第一定理 要进行分析的综合命题的规定 在已经建立的命题中和普遍命题中所包含的对立物的综合 两个对立命题中的第一个命题本身所含的对立命题通过相互规定而综合 已经建立的两种互相规定之间出现的对立的综合统一第三部分 实践知识学的基础 第二定理 第三定理 在自我的努力里,同时就有非我的一个反努力被设定起来,以与自我的努力相平衡 第四定理 自我的努力,非我的反努力,以及两者的力量平衡,都必须被设定起来 第五定理 感觉本身必须被设定和被规定起来 第六定理 感觉必须进一步被规定和被限制 第七定理 冲动本身必须被设定和被规定 第八定理 诸感觉自身都必能对立起来译者后记术语对照

章节摘录

费希特最初作为一个契约论者,认为国家乃是一个自我情愿借以划分其自由的法权共同体。对这种国家,公民有三种关系:首先是通过履行公民义务而成为国家的成员,国家主权的部分所有者;其次,在权利方面既受国家保障又受国家限制;公民如果违背其义务或逾权须受法律制裁。任何时候,如果国家不能履行上述职责,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为了人权的名义,必要时完全应当以暴力将其推翻。所以他把法国大革命描绘为“关于人权和人的尊严这些伟大字眼的瑰丽的映象。1800年,费希特发表《闭关的商业国家》一书,表明他重视国家的伦理性质。这时,他己不认为国家只是保障个人权利或保证个人自由竞争的管理机构,国家主要应该把全部劳动的组织权掌握在手里。国家应该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工作,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到国家全部收入中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会上不容有不参加劳动的人。他按劳动工种把公民分为农民、工人和商人三个等级,分别承担生活资料的获取、制作和交换。另外还有一些人从事文化、国防等方面的工作。作为这种组织劳动的前提,国家要掌握全部对外贸易,以保证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在这个闭关的国家里,民族特征鲜明了,伦常风尚纯化了,而且由于贸易平衡,公共福利有保证,饥荒可以消除,国家的内外安全得到巩固。但是,这种国家在保障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权利方面显然相应地有所减弱。费希特作为一个德国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在这点上落后于卢梭是可以理解的。

后记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Grundlage der gesammten Wissenscha.ftslehre)一书,在费希特生前共出过三个版本:1794/95年莱比锡版,1802年图宾根和莱比锡版。费希特死后又先后出过三个版本:一是费希特的儿子(J.H.Fichte)编的全集本;二是梅迪库斯(F.Medicus)编的选集本;三是劳特(R.Lauth)编的全集本。这三种版本,以劳特编的为最好,费希特儿子编的全集错误最多。这个中译本是根据梅迪库斯1912年编辑出版的《费希特著作六卷本选集》(Johann Gotolieb Fichtes Werke,Auswahl in sechs B~inden,herausgegeben und eingeleitet yon Fritz Medicus,Verlagvon Felix Meiner in Leipzig 1912)译出的。这是我们1966年开始翻译时所能找到的最佳版本。翻译中,经常参考的是1868年的英译本,在个别名词术语的斟酌上有时也参看一下程始仁的旧中译本。全书断断续续译完之后很久,才收到劳特(R.Lauth)寄赠由他考校的1968年“研究版”的最新版本,因此,我们又以此为依据将译稿从头至尾校改了一遍。这个译稿完成后,曾请贺麟先生.周礼全、王太庆和王树人等同志全部或部分地看过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本书能够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与他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译者谨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感谢。


编辑推荐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PDF格式下载



商务的这一套书都不错,本书德国古典哲学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表明德国古典哲学乃是法国革命在德国的反映。本书将提供一份主要的材料根据。


折扣力度不大,印刷质量相当不行,纸张薄


外表看挺单薄,翻开里面才知道是经典。


你必须吃透康德哲学的基本精神,才有资格去阅读这本书,且必须有天生的对“本原行动”的直觉,才有能力进入其让人惊奇的演绎,胡塞尔的“现象学”必以此为基础方才能实现其科学性,黑格尔的“现象学”以此为基础才能找到“精神”不断发展的动力,康德的“先验(超越论)的综合判断”才能在这里找到最终的答案!这是一本“激发精神火花”的书,唯有此等著作方才可言“哲学之献礼”,方可为谢林、黑格尔的成长带来了阳光,天才的著作唯有天才才能超越。当你们阅读这本书时,或领悟其中之“本原行动”时,它就为你打开了通往中国哲学的道,亦只有这样,中国儒家之精髓才能在最高的层面上被把握,现在所谓的中国哲学已失去了洞见”天理”(绝对)的勇气,学者唯有通过此等之著作开通心智,才有资格研究“中国哲学”。费希特,你或许是生于德国的儒者!


此书将人得到知识的过程用哲学方法检视了一遍,应该是所有知识建立的一般规律和规则,充分理解此书有助于批判思维的建立和提高对知识的审视能力,还可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很强大很牛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