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代兵书

王兆春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96-1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王兆春  

页数:

209  

字数:

9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我国古代战争频繁,军事斗争经验丰富,论兵之作“兵书”,卷帙浩繁,如林垂史,内容博大精深,气势恢宏豁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兵”字的含义在古代比较宽泛,具有士卒、军队、军事家、战争、军事、兵器、战斗、战法等多种意思,所以梁朝人阮孝绪关于“兵”就是“武事之总名”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缘此,人们便把研究武事诸方面的书籍称之为“兵书”,于是《辞海》就把兵书定义为“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同其他社会现象和事物一样,兵书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它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

书籍目录

一 发展源流篇 1 甲骨文和金文的军事记载 2 最早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3 兵书著述的第一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 4 兵书著述的创新 5 兵书著述的第二次高潮——明代后期 6 兵书著述(含译)的第三次高潮——清代后期二 历代兵书集粹篇 1 “兵圣”孙武及其“兵经”《孙子兵法》 2 战绩煌煌的吴起及《吴子》 3 执法如山的司马穰苴及其宏大深远的《司马法》 4 身残志坚的孙膑与竹简《孙膜兵法》 5 兴周灭纣的姜子牙及《六韬》 6 圯上奇翁黄石公及《三略》 7 少室书生李筌及《太白阴经》 8 知文通武的曾公亮及其《武经总要》 9 城防专家陈规及《守城录》 10 首倡兵制研究的陈傅良与《历代兵制》 11 抗倭名将戚继光及其练兵论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12 首倡海防研究的郑若曾及《筹海图编》、《海防图论》、《江南经略》 13 自发从戎的何良臣和《阵纪》 14 博学知兵的唐顺之及《武编》 15 火绳枪专家赵士桢与《神器谱》 16 威严廉洁的何汝宾及创论火器战法的《兵录》 17 兵学巨匠茅元仪及其编纂的《武备忘》 18 威震蓟辽的孙承宗和《车营扣答合编》 19 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与《西法神机》 20 火器理论家焦勖及其专著《火攻挈要》 21 博学多思的黄道周及其评注的《厂名将传》 22 宛溪先生顾祖禹及其千古绝作《读史方舆纪要》 23 师夷制夷的倡导者魏源及其《海国图志》 24 军事技术家华蘅芳及其译著《防海新论》 25 兵工专家徐建寅及其《兵学新书》三 中国兵书通览篇 1 历代兵书究竟有多少 2 历代兵书的分类 3 历代兵书论述了哪些军事问题 4 历代兵书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5 历代兵书的特点 6 中外兵书的交流

章节摘录

  一 发展源流篇  我国古代兵书起源于何时?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炎黄。东汉班固修成的《汉书》,其《艺文志》中就著录了《神农兵法一篇》(有人认为神农氏与炎帝本为一人)和《黄帝十六篇》,说明班固是持兵书产生于炎黄时期说法的。此种说法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明代的叶子奇在《草木子》中又肯定了班固的说法。近代的陆达节在《历代兵书目录·自序》中,也说“中土兵学,肇自炎黄”。这种说法能否成立,让我们来考察一下。  大家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也可能是5000年前炎帝和黄帝两个氏族部落的名称。那时,人们还没有创造出文字,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兵书。考古发掘的成果表明,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商周时期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亦称“卜辞”,最初出土于安阳小屯村的殷墟(今属河南),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才被发现。金文是铸或刻于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商代金文与甲骨文的字体相近,字数较少。西周金文的字体整齐。从《甲骨文合集》(简称《合集》)搜集的甲骨文和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没有发现完整的兵书内容,只发现一些关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记载。  1 甲骨文和金文的军事记载  《合集》6812:“令多子族从犬侯扑周。”其意是商王令王族以下的子姓宗族组成军队,协同犬侯去进攻周族。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代兵书 PDF格式下载



很经典,性价比还可以。


看书的简介上说得那么天花乱坠,包罗万象.我认为肯定是一本大部头书,几乎无所不包,横贯古今,囊括中外,就忍不住买了一本.到手了才大呼上当.薄如蝉翼,只言片语,一带而过,倒像是大事年鉴似的...................................这本书在市场上五块钱卖给我我也不要.冤啊!像那样的书随便借鉴一下我都写得出来!没内涵,坑顾客呢!以后我与当当无缘.估计退货是不可能了,郁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