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货币和贸易

(英)约翰·罗(John Law)著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86-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英)约翰·罗(John Law)著  

页数:

87  

译者:

朱泱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第一章,约翰·罗首先论述了价值问题。他说:“商品因为被使用而具有价值”。这就是说,决定价值的不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而是商品的效用或使用价值,或者说,是人们在消费物品时所感受的满足。这种价值论显然是一种庸俗的效用论。 约翰·罗又以水和钻石为例,断言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相对于需求的商品数量的多寡”。水供过于求,钻石供不应求,因而前者价值小而后者价值大。在这里,他又认为供求决定价值。这种价值论显然是一种庸俗的供求论。 约翰·罗的价值论是效用论和供求论的混合物。它对后来的主观价值论,包括奥地利学派的效用价值理论,起了一定的先驱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商品如何被估价。论物物交换。论白银。白银作为金属所具有的价值,白银适合于用作货币的诸特性,以及白银因为被当作货币所获得的额外价值。  商品因为被使用而具有价值;商品价值的大小,与其说取决于其用处的大小或人们对它的需要程度,不如说取决于相对于需求的商品数量的多寡。例如,水有很大用处,价值却很小,因为水的数量远远大于对它的需求。钻石的用处很小,价值却很大,因为对钻石的需求远远大于钻石的数量。  同种商品往往因为质量不同而具有不同价值。例如,一匹马比另一匹马好。某一国家的大麦比另一个国家的大麦好。  商品往往因为数量的变化或需求的变化而阶值发生变化。例如,如果今年燕麦的数量多于去年,而需求相同,或需求小于去年,那么燕麦的价值就将下降。  洛克先生说,商品价值取决于供给量与销售量之比。商品销售量是不能大于供给量的,而需求却可以大于供给量。例如,如果得自法国的酒的供给量为100吨,需求为500吨,那就是需求大子销售量,同需求仅仅等于销售量的情况相比,这100吨酒就将卖得较高的价格。由此可见,商品的价格并不取决于供给量与销售量之比.而是取决于供给量与需求之比。  在人们知道使用货币以前,商品是通过物物交换方式或订立契约来交换的,契约则是用商品来偿付的。  物物交换是很不方便,而且很不利的。1.一个想以物易物的人,并不总是能够找到这样的人,这个人正好想要他要出让的商品而又正好拥有他想要的商品。  2. 规定用商品偿忖的契约是不确定的,因为同种商品的价值是不同的。  3. 现在还没有办法知道各种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  在这种物物交换的条件下,人们很少做生意,手艺人的数目也很少。人们的一切生活用品都来自农民。农民种地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家人的需要,交换商品只是为了获得土地生产不了的产品,贮存粮食只是为了留下种子和防备灾年。多余的土地便闲置着, 成予以耕种以便对统治者表示忠诚和偿付劳役。  物物交换招致的损失和遇到的困难,迫使农民较多地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较少地消费别人生产的产品,迫使他们在各方面尽量做到自给自足,利用土地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因此,许多土地都闲置着,被耕种的土地并未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人们的才能也未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最初在物物交换中,白银作为一种金属和其他商品一样,因为当时具有的用处而有一定价值。  正象同种商品的价值下一样那样,白银与白银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因为白银的成色有高有低。  白银和其他商品一样,其价值也往往由于供给量和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论货币和贸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