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巴曼尼得斯篇

柏拉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82-8-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柏拉图  

页数:

411  

字数:

246000  

译者:

陈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巴曼尼得斯篇》:希腊哲学家,其教学和著作成为西方哲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柏拉图从幼年即认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从雅典逃到麦加拉,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不久创立著名的哲学学校,称为“学园”,并在那里教导过亚里斯多德。他以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思想为本,发展出深刻而浩瀚的哲学体系。其思想包含逻辑、知识论、玄学各个方面,但许多基本的动机是道德的。其思想见于众多的对话中,其中苏格拉底大多扮演主角。

作者简介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注译:陈康

书籍目录

凡例序绪论巴曼尼得斯篇附录一 “少年苏格拉底”的“相论”考附录二 论柏拉图的《巴曼尼得斯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然而你善于追逐并探寻出所言的痕迹,仿佛拉崆的猎犬似的。所以这篇著作反对那些肯定多数事物的人,以相同的还给他们,并且还多点。它意欲显明这点,即他们的假设:如若事物是多数的,要比较一的假设有更可笑的结果,如若人尽量地钻研。由于我们青年时的这样好胜著成此篇,著成后,人即将它窃去,以致我不能决断,是否应当让它问世。苏格拉底呵!这事这样出于你的注意之外,你不以为这篇是由于青年人的好胜著成,却由于老年人的喜爱荣誉;然而你揣测的不谬,我已说过了。你不承认有某个自在的类似之相,以及另一个和这样的相相反的相,那个相是不类似的;有这样的两个相,我、你以及我们称为众多的事物分有它们?凡分有类似的变为类似,在某种状况下分有,在那种状况下类似,分有至某种程度,类似至那种程度;凡分有不类似的,不类似;凡分有类似和不类似两个的,既类似复不类似。如若一切事物分有这两个,但这两个是相反的,一切事物自身间即因为分有这两个而类似复不类似:这何足惊异?如若有人指出那些类似者自己变为不类似,或者那些不类似者变为类似,我想那倒是一件骇人的事;如若有人指出那些分有这两个的有这两个的性质,对于我,齐诺呵!看起来毫不荒诞;这却也不荒诞,如若有人指出,一切事物因为分有一,是一,又因为分有多,这些同一事物也是多。但若有人指明那个是一者自己是多,再者多是一,这个我即将惊骇。关于一切其它的也是如此。如若有人指出各相自身在它们自己以内感受这些相反的性质,那值得人惊骇;但若有人指明我是一又是多,这何足惊异?当他欲指出我是多时,他说:我的右边的部分和左边的部分互异,前面的和后面的各各不同,上面和下面也是如此,因为我想,我分有多;当他要指出我是一时,他将说:我们是七个,我是其中的一人,因为也分有一:石头、木块以及和它们类似者,同一件既是多又是一,我们将要说:他指明某件事物既是多又是一,非一是多,也非多是一,他未讲了什么值得惊奇的事,但那是我们人人可同意的;但若有人在我现在所说的里面首先将一些自在的相分开,譬如类似和不类似;多、一;静、动以及一切这些样子的,随后指出,这些能在它们自己里结合起来和分离开来,苏格拉底讲,齐诺呵!我惊愕地奇异。我相信你已很伟壮地做了这些,然而我尤其这样奇异,如我说的,如若有人能将同一个,在各相之间各式各样交错着的困难指明,正如你在视觉对象里逐一陈述,同样在以思想把握的对象里指明。


编辑推荐

《巴曼尼得斯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巴曼尼得斯篇 PDF格式下载



如果买过王太庆译的《柏拉图对话集》,本书就不需要买了。如果没有的话,我觉得还是很有买的必要的,因为陈康老先生的这个版本注解什么的异常丰富


1 毕竟是隔了几十年的翻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陈老是江苏人,读起来特别的佶屈聱牙2 此对话分第一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否如陈老所说非常重要,还有待我慢慢体会3 从导言开始就已经条缕分析的说明了对话的真正内涵,并提出一个横亘西哲2000年的问题:拯救现象,即:相的对立是否如事物的对立一样,可以统一共存,相与事物是相互独立的吗?4 第二部分在我看来,应该是就上述两个问题(当然陈老提出的是8个问题,我精简了),以“一”为例,探讨“一”与具体事物,“一”与自身,“一”与“是”的关系来解答它们的


比想象中的要好,。。


书中有十几处明显的字词错误,不知是原文如此,还是印刷错误,很似盗版。


值得购买,陈康先生是在国内非常少见的在国际领域有突出影响的研究西学的中国学者


陈康享誉世界哲学界的大作


如陈康言,此书之逻辑辩证两千年而无人能抵,堪比黑格尔之《逻辑》。汝若有幸读之,当知此言非虚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