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柏拉图对话集

(古希腊)柏拉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4-07-0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页数:

780  

译者:

王太庆  

Tag标签:

无  

前言

汪子嵩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太庆的这些翻译和论著都是他在近十几年中写成的。他对自己的写作非常慎重,总是要一改再改,精雕细琢之后才拿出来发表。他的这些译文和著述中绝大多数是在他1999年11月因病突然去世后,我们从他的遗稿中整理出来的,属于他工作的未定稿,如果他健在,一定还要反复加工的;既然他已经不在,我们无权作任何改动,好在他自己写的稿子每一页都很整齐清楚,可以按原稿付排。 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被各国人民广泛阅读,已被译成各种语文,如英、法、德、意文都有他的对话全集的译本,而且不止一种,各单篇对话的译文更多。相比之下,中文译本就显得太少,至今没有译出全集,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对话还没有翻译。 太庆在《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文中概述了中国从汉唐以来翻译外国经典著作的历史,他认为近代从严复开始翻译西方哲学著作,经过“五四”,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翻译工作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情况也是这样。 民国初年郭斌和、景昌极两位先生开始翻译柏拉图对话,陆续在《学衡》杂志发表;《学衡》是反对当时新兴的白话文运动的,所以他们也采用严复式的文言文翻译。从景先生的译序中看到,他主要根据的是B.Jowett的英译本。1933年集成《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出版,五篇对话是:《自辩篇》(Apology)、《克利陀篇)(Crito)、《斐都篇》(Phaedo)、《筵话篇》(Symposium)和《斐德罗篇》(Phaedrus)。全书“序”中则说译后又取各英文译本及希腊文原本校阅,校阅者是吴宓先生。他们将柏拉图的主要术语Idea音译为“埃提”,将Doctrine of Ideas译为“埃提论”,景先生则译为“理型说”。但是到了1985年由郭斌和先生和张竹明先生合译的《理想国》出版时,已经采用现在通行的白话文翻译,文字流畅可读,和六十年前郭先生的译文对照,是完全不同了。《理想国》在1921年曾有吴献书先生的译本,也是用文言文译的,1957年为了读者需要,商务印书馆曾经重印,到1985年才有了现代语文的译本。郭、张先生的译文是根据Loeb古典丛书希、英文对照本和牛津版Jowett & Campbell的希腊原文,并参考多种英文译本译出的,他们将Idea译为通行的“理念”。由此可见,六十多年来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既发生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化,又有从主要根据英译本翻译到主要根据希腊原文翻译的不同。 1932年出版了由张师竹初译、张东荪改译的《柏拉图对话集六种》,虽然仍以文言文翻译,但已比较接近白话文。张东荪先生在“序”中说:张师竹先生完全根据B.Jowett英译本翻译,而他自己参考各种译本,主要根据Loeb古典丛书本的英译,对原译改动处占十分之七八,并加了许多笺注。“余于是知译事之难矣。”他认为译书“必先具备三事:一日文字之知识,二日学理之知识,三日须能循守著者之思路”。所以他的译文比较严谨。他们译的六种对话是:《欧雪佛洛》(Euthyphro)、《苏格拉地之辩诉》(Apologia)、《克利托》(Crito)、《菲独》(Phaedo)、《普洛他过拉》(Protagoras)、《曼诺》(Meno)。 严群先生多年从事柏拉图对话的翻译,1963年整理旧译,出版了《泰阿泰德、智术之师》(Theaetetus,Sophista),这是柏拉图后期哲学思想的两篇重要对话,前一篇讨论认识论问题,后一篇讨论本体论问题,提出“通种论”思想。由于严先生年老多病,至1983年才又整理出版柏拉图早期的三篇对话《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Euthypron,Apologia,Criton)。严先生是严复的后裔,他继承先祖的译风,也用文言文翻译,不过他的译文中已经掺进一些白话文词句了;而且他不像严复那样,在有些地方采用意译转述的方法,而是按照原文逐句翻译。严先生主要根据Loeb古典丛书的希腊文,并参考其他多种英文译本译出。对于希腊的人名地名,他不同意一般流行的根据从希腊文译为现代欧洲语音翻译,主张“悉从希腊原字翻音,并结合汉字四声,以求准确。” 1944年出版的陈康先生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翻译作品。这篇对话是柏拉图后期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二千多年来学者对它的内容一直有争议,被称为“最大的谜”,西方学者对这篇对话一直没有作出能前后一致贯通的解释。陈先生根据他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关“分离”问题的深入研究,对这篇对话作了创新的解释。陈先生是根据J.Burnet校勘的希腊文《Platonis Opera》本译出的。他通过翻译详细说明他的解释观点,因此对柏拉图的原文,他采用直译,另外加写了数量上数倍于原文的注释,从文字的校勘、词句的释义,直至内容的评价,特别注重其中论证步骤的分析,将前后两个部分的关系解释清楚了。但也因此读者如果不看注释而只读直译的原文,是无法看懂的。陈先生在“序”中说明了他译注的目的和方法,并且对严复提出的译文要“信、达、雅”的原则,提出了评论。陈先生在书中对柏拉图的主要术语提出了新的译词,如将Idea译为“相”,将estin译为“是”。陈先生的这部译注对太庆影响很大,不但引发他研究柏拉图和希腊哲学的兴趣,而且他后来进行哲学研究和翻译工作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说主要是遵循陈先生指引的方向的。 1963年出版了朱光潜先生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他译了《伊安篇》(Ion)、《理想国》第2—3卷和第lO卷、《斐德若篇》(Phaeclus)、《大希庇阿斯篇》(Hippias Maior)、《会饮篇》(Symposium)、《斐利布斯篇》(Philebus)和《法律篇》(Leges)中和文艺有关的章节等,共九篇。朱先生说他自己不懂希腊文,但将英文和法文几种译本对照后,认为以由布德(Bude)学会印行的希、法文对照的法文译本《柏拉图全集》为最好,他是主要根据这个法文译本,并参考其他英、法文译本译出的。以朱先生的文笔。译文当然是精美的。 我们看到: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翻译柏拉图对话的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对这几位前辈的翻译,太庆都作了研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更重要的是太庆在他自己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对翻译工作形成一套理论看法。 1943年太庆考人西南联大哲学系,1947年太庆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编译会工作。贺先生强调翻译必须以研究工作为基础,规定要在译文前撰写导言,并进行讨论。贺先生对学生要求较严,太庆文章中提到过贺先生对他的批评。后来太庆说过:“贺先生既教了我哲学,又教了我翻译哲学的办法”……我的另一位老师陈康先生则从哲学翻译的理论上给了我们深刻教育,教我们把翻译看成一件严肃的事业。”(《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太庆对这两位老师的教导是一直铭记在心的。 1952年院系调整,将全国各大学原有的哲学系集中到北京大学。主要进行教师的思想改造。当时的西方哲学史组投有教学任务,教师主要从事翻译工作,编译一套《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陆续出版了《古希腊罗马哲学》、《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和《18世纪-19世纪初德国哲学》。主持这项工作的洪谦先生因为太庆年轻,精通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将最后的审定稿子和编辑工作都交给他担任。太庆同时又和贺麟先生等一起翻译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也担任最后的统稿和编辑工作。在那些年里,太庆和贺麟、洪谦、任华、熊伟、方书春、王玖兴、齐良骥、苗力田、陈修斋、张世英、杨祖陶诸先生一起切磋讨论哲学著作的意义和翻译问题,往往争论不休;为了一个术语或一句话应该如何翻译,太庆常常去图书馆查找各种译本,寻求解决。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翻译工作(实际上也是研究工作),应该说是人生难得的机遇,太庆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在实际主持编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以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著作时,他便驾轻就熟了。 经过五十年的工作,太庆逐渐形成一套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在《论翻译之为再创造》这篇文章中(这篇文章留有两份遗稿,不但文字上有繁简的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差别,所以一起付印。),他概括为: 翻译的过程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步是从原文追索原意,也就是说,从原文的词汇和语法入手,找出原著的逻辑结构。译者如果是这门学问的外行,就必须以原文为出发点,小心地进而追出作者立论的道理,即客观存在的逻辑(并非个人的主观遐想),从而化不懂为懂,成为内行。第二步,是这位已经弄懂道理的内行译者设法运用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这个道理,即原著的内在逻辑,让读者明白它。原文的语言跟译文的语言不一样,译文不能照搬原文;但是其中包含的逻辑必然一样,否则翻译就是不可能的事了。每一种语言都以自己的特殊形式表达那共同的逻辑,因此译者既要精通外语,以便从其中看出逻辑,又要精通汉语普通话,以便恰当地表达出这个逻辑。而且外语中的专门术语,必须求得精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汉语词汇中选用妥善的表达办法来表达它,如果汉语词汇中还没有现成的办法,需要增造新词,那也必须按照汉语构词规律从已有词素中选择合式成分来铸造,那样说汉语的读者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 这两个段落都是科学的活动。科学的活动是人类的创造活动。作者想出了道理之后,把它精确地表达出来,是进行科学的创造活动;译者虽然没有亲自想出这个道理,却仔细地学会了它,再把它精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科学的活动可以说是再创造。因而“信”和“达”都必须创造。 太庆认为决定翻译好坏的关键是两个,一个是逻辑,另一个是语言。译者首先必须对原著有相当的理解,了解原著所讲的道理。西方哲学著作都是重视逻辑的,一篇哲学著作有完整的逻辑结构,每个结论都是经由逻辑推理论证步骤才能得出的;译者必须分析研究,了解这些逻辑步骤,才是对原著有所理解。然后才是第二步,即将译者所理解的原著中的逻辑,用恰当的汉语将它表达出来。原著中的逻辑是客观存在的,用汉语表达的逻辑必须和原著的逻辑一致,如果译者没有很好理解,或是误解,甚至主观曲解,便不是好的翻译,因为原著的逻辑和译文所表达的逻辑在内容上应该是共同的,它们只是用不同的语言在表述形式上是不同的。所以除了重视逻辑内容以外,太庆特别注重翻译表述所用的形式——语言。他学习多种语言,对于语言学,从语法结构到语音都很有兴趣。他认为译者不但要通晓原文的语法结构,才能正确理解原作者的逻辑论证,更必须通晓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词汇以及习惯用法,才能将原著中的逻辑恰当地表述过来。他坚决反对那种认为译者只要懂得外语,能够将原著中的外文逐字逐句译成相应的汉语,便是翻译的看法,他将这种翻译比做小学生的“描红”。他认为一个好的译者在看懂了原著的内在逻辑以后,还必须再认真地开动一番脑筋,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汉语形式才能将原著的逻辑正确地表达,既要不违背不歪曲原著的逻辑,又要符合汉语的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因为西方语文和汉语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中国传统哲学不大重视逻辑推理,所以用汉语翻译西方哲学不像将德语译成英语那么简单,译者必须化功夫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词句才能表达原意,并让中国读者能够看懂。而这一点又是翻译工作必须做到的,否则不如不译。因此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也是一种科学活动。太庆在文章中举了若干例子,是他经常提到的。 我以为太庆这些论述,既是从哲学方面,又是从语言学方面为翻译工作提供了理论说明,对我们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是有助益的。 三 太庆早期是研究笛卡尔的,我们在他的遗稿中还发现有1948年他对笛卡尔《谈谈方法》的法文原著的译稿,纸张早已发黄了。后来他参与翻译、统稿和编辑各种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的工作,遍及从古至今西方哲学史领域。但是到七十年代末,他经历了坎坷的生活,从宁夏银川回到北京后,他的兴趣已逐渐专注于古代希腊哲学。先是我和他要求商务印书馆的高崧先生,重新印行陈康先生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在校阅全稿时,将陈先生因限于当时条件,不得已把原来的希腊字均转写为拉丁字母的,都由太庆恢复为希腊文字。后来他和我合编《陈康论希腊哲学》一书,我想从他学习翻译工作,提出将陈先生的九篇英文著作先由我译成初稿,请他校阅。他看得很细致,纠正我不少错误,有几页错误较多,他为我重译再抄,我得益良多。 八十年代后期,太庆准备翻译柏拉图对话全集,但刚开始译了几篇他就停下了,因为他觉得有些关于柏拉图哲学的根本问题,还需要重新研究考虑。就我所知,那是有关柏拉图用的主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其中首先是柏拉图所说的idea和eidos,现在一般都译为“理念”,可是我们都记得陈先生早已说过:柏拉图时代还没有产生后来的“理(mtio)”的思想,而且它们也不是主观的“念”。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确有几篇曾将idea说成似乎是主观的概念,但更多的是将它说成是认识的客观对象,所以陈先生主张译为“相”和“型”。对陈先生这个意见,我们都是同意的,可是在我和几位同志编写《希腊哲学史》第一卷时,我总觉得“理念”这个译词已经为一般读者所习知,换成“相”容易产生不习惯,不如“约定俗成”,仍译为“理念”。我将这本书寄呈在美国的陈先生后,他回信中对别的没有提什么意见,但对“理念”这个译词,他一再指出是不妥当的。太庆批评我说:“约定俗成”实际上是“约定错成”。他将这句话写在文章中,不过没有说明他所批评的是我。我在《希腊哲学史》第二卷论述柏拉图哲学时,下决心将“理念”改译为“相”,就是他促成的,可惜陈先生已经看不到我纠正错误了。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另一个更普遍的术语einai(eatin,on,即英文being)。1987年我和太庆在《陈康论希腊哲学》的“编者的话”中说:这个术语陈先生最早按德译Sein音译为“洒殷”,后来有时译为“存有”、“有”或“是”;我们在陈先生写的中文论文中均保留他原来的译法,但在翻译他的英文著作时,均将being按通常译法译为“存在”。太庆对于这个办法是不满意的,他寻根究底,追到最初提出eatin的巴门尼德,对照希腊原文和各种译本,发现最早将这个词译为“存在”并引起误解的,原来是他自己。1993年他发表在《学人》第四辑上的文章《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中说明了这个过程:他在五十年代初翻译

内容概要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译者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译者:王太庆柏拉图,哲学家。在雅典建立了他著名的学园,代表作有《伊安篇》、《理想国》、《斐德罗斯篇,或斐德若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王太庆,西方哲学史学家、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笔名王复。安徽桐陵人。译有《哲学史讲演录》1-4卷(合译)、《罪与罚》等。

书籍目录

欧悌甫戎篇苏格拉底的申辩篇格黎东篇卡尔弥德篇拉刻篇吕锡篇枚农篇裴洞篇会饮篇治国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十巴门尼德篇智者篇附录 苏格拉底、柏拉图传 亚里士多德论柏拉图 附:亚里士多德论苏格拉底、柏拉图王太庆论柏拉图哲学和翻译问题 柏拉图关于“是”的学说 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 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 论翻译之为再创造 附:论翻译之为再创造(初稿) 希腊哲学术语的翻译问题 希腊专名的译法 学和思

章节摘录

书摘谈话人:苏格拉底 昨天傍晚我从驻扎波得代亚的部队里回来,由于在外甚久,很想去看看我的旧游之地。因此我走进了金牛角力场,也就是女王庙的对面,在那里遇到很多人,虽然有些人我不认识,但是多数是熟人。他们看到我突然出现,就远远地跟我打招呼,有的在这里点头,有的在那里招手。凯瑞奉。疯疯颠颠,从人群里一跃而起,向我跑来,抓着我的手说:“苏格拉底啊,你从战场上怎么跑出来的?”我们出发前不久波得代亚城下发生了一场恶斗,这消息已经传到了雅典。 我回答道:“就像你看到的这样呗。” 他说:“人家跟我们说这一仗打得很厉害,有很多我们认识的人倒下了。” 我说:“这话不假。” 他问我:“打的时候你在场吗?” 我答道:“我在那里。” 他说:“那就请你坐下给我们说说,我们全都不知其详。” 他一边说一边让我坐在加赖斯克若的儿子格里底亚”的旁边。 我坐下跟格里底亚等人打了招呼,向他们说了军队的消息,这是他们所要打听的,有人问这,有人问那。 他们问够之后,我开始问他们,向他们打听大家爱慕智慧的近况,打听青年中间有谁智慧超群,或者美得出众,或者在这两方面都很出色。那时格里底亚朝着门口瞧,看见进来一些青年,彼此高声争辩,后面跟着一群人。他说:“至于美是怎么一回事,苏格拉底啊,我想你马上就会明白了。那些走进来的人就是那位如今被认为最美的人的开路人和爱慕者。那个人我想已经近在咫尺,就要到了。” 我说:“这人是谁呀?他是谁的儿子?” 他说:“你知道的,不过在你出门之前他还小,不算青年。他叫卡尔弥德,是我的堂弟,我叔父葛劳贡的儿子。” 我说:“天哪,我知道的。那时候他就不坏,虽然还只是个孩子;现在他该是个长大了的青年人哕。” 他说:“你马上就会看到他有多大个头、长得多么神气了。” 正当他说这话的时候,卡尔弥德进来了。 要我这个人来判断美不美,朋友,是很不中用的。说实话,我好像一块最糟糕的试金石,根本测不清青年人的美;这个年纪的任何人没有一个在我看起来不是美的。因此那个人我觉得长得非常匀称,相貌堂堂;我认为别人都被他迷住了。他一走进来,大家都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他后面还跟随着另外一批爱慕者。在我们这样的成年人身上产生这种感情是毫不足怪的,可是我发现那些男孩子们没有一个不对他目不转睛,连最小的都是这样,好像他是一尊神像似的。 凯瑞奉对我喊道:“苏格拉底,你觉得这位年轻人怎么样?他不是有很美的面孔吗?” 我说:“美极了。” 他说:“如果他愿意脱下衣服的话,你就不会单单注意他的面孔了,他的整个形象是无与伦比的。” 凯瑞奉这话得到大家的同意。 我说:“天哪,你们说的这人可不是举世无双的模范么,如果他再加上一点点东西的话!” 格里底亚说:“什么东西?” 我说:“如果他在灵魂方面也很完美的话。他大概会是这样的,格里底亚,因为他出于你的家门。” 他说:“他在内心方面也是既美又好的。” 我说:“那么,我们在考虑他的形体之前,何不先让他亮出灵魂来给大家看看?他这个年纪正是喜欢谈论的时候啊。” 格里底亚说:“那太好了。因为他生来爱好智慧,而且像他自己和别人所想的那样,是个出色的诗人。” 我说:“亲爱的格里底亚啊,这是你们家族的传统特色,是从梭仑传下来的。你为什么不让我认识一下这位年轻人,不把他叫来呢?即便他年纪没有现在这么大,也不妨当着你这位堂兄兼保护人的面跟我们谈谈嘛。” 他说:“你说得很对。我们就把他叫来。”他同时就转身告诉仆B人:“去叫卡尔弥德上这里来,说我要他来给一位医生看看他前天跟我说的那种毛病。”然后跟我说:“他新近告诉我,说他早上起来头痛。你何不说你懂得治头痛的方子呢?” 他说:“可以这样说,只要他来。” 格里底亚说:“他就要来的。” 于是事情发生了。卡尔弥德走进来,引起了一阵喧闹。我们c坐在那里,每个人都向他边上的人身上拼命挤,希望那位年轻人坐在他旁边,挤得坐在两头的人有的只好站起来,有的只好趴下去。卡尔弥德走上来坐到我和格里底亚之间。那时候,我的朋友啊,我开始感到很局促。我原来自以为有把握和他从从容容地谈话,这点把握突然不见了。格里底亚跟他说我就是那个知道药方的人,他转身向我,好像要问我话的样子,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无法描述的亮光。角力场里的人全都一涌而上,把我们围在核心。亲爱的朋友啊,霎时间我的眼光穿透了他的衣裳,感到欲火中烧,不能把握自己,暗想居狄亚真是深知爱情的三昧,他谈到一个美少年的时候向另外一个人发出警告,说道:你胆怯的小鹿啊,不要往狮子E眼前跑,那样会成为它的口中食。这话真是不假,我就体会到了被它吞噬的滋味。不过,他问我是不是知道治头痛的方子,我还是勉强跟他说我知道。 他跟我说:“那方子是什么呢?” 我跟他说那是一种草药,不过还要加上咒语,服药的时候念动咒语,就会完全恢复健康;要是光吃药不念咒,那就无效。 他说:“那我就把你念的咒语抄下来。” 我说:“是不是你请我念?” 他笑着说:“是我请你念,苏格拉底。” 我说:“你知道我的名字?” 他说:“我要是不知道,那就坏了,因为我的年轻同伴们总是谈到你,我记得很清楚,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经常看见你跟这位格里B底亚在一起。” 我说:“这好极了,我可以比较无拘无束地告诉你这种咒语的本性了,因为我原来并不知道怎样使你了解这种咒语的作用。亲爱的卡尔弥德啊,这种咒语的作用不止是治好头痛。你大概听到过那些杰出的医生的说法:他们在有人请他们看眼病时说,他们不C能单单治眼睛,要治眼睛必须治疗整个头部;如果以为可以单治头部,不管身体的其余部分,那也是十分愚蠢的。说清这番道理之后,他们就诊断整个身体,把患病的部分随同全体一道治好了。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所说的道理以及实际情况呢?” 他说:“当然注意到了。” 我说:“那你认为说得对,完全同意吗?” 他说:“毫无问题。” 我看到卡尔弥德跟我看法一致,就恢复了勇气,逐步挽回了我的信心,感到我的力量又回来了。于是我跟他说:…………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太庆的这些翻译和论著都是他在近十几年中写成的。他对自己的写作非常慎重,总是要一改再改,精雕细琢之后才拿出来发表。他的这些译文和著述中绝大多数是在他1999年11月因病突然去世后,我们从他的遗稿中整理出来的,属于他工作的未定稿,如果他健在,一定还要反复加工的;既然他已经不在,我们无权作任何改动,好在他自己写的稿子每一页都很整齐清楚,可以按原稿付排。 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被各国人民广泛阅读,已被译成各种语文,如英、法、德、意文都有他的对话全集的译本,而且不止一种,各单篇对话的译文更多。相比之下,中文译本就显得太少,至今没有译出全集,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对话还没有翻译。 太庆在《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文中概述了中国从汉唐以来翻译外国经典著作的历史,他认为近代从严复开始翻译西方哲学著作,经过“五四”,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翻译工作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情况也是这样。 民国初年郭斌和、景昌极两位先生开始翻译柏拉图对话,陆续在《学衡》杂志发表;《学衡》是反对当时新兴的白话文运动的,所以他们也采用严复式的文言文翻译。从景先生的译序中看到,他主要根据的是B.Jowett的英译本。1933年集成《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出版,五篇对话是:《自辩篇》(Apology)、《克利陀篇》(Crito)、《斐都篇》(Phaedo)、《筵话篇》(Symposium)和《斐德罗篇》(Phaedrus)。全书“序”中则说译后又取各英文译本及希腊文原本校阅,校阅者是吴宓先生。他们将柏拉图的主要术语Idea音译为“埃提”,将Doctrine of Ideas译为“埃提论”,景先生则译为“理型说”。但是到了1985年由郭斌和先生和张竹明先生合译的《理想国》出版时,已经采用现在通行的白话文翻译,文字流畅可读,和六十年前郭先生的译文对照,是完全不同了。《理想国》在1921年曾有吴献书先生的译本,也是用文言文译的,1957年为了读者需要,商务印书馆曾经重印,到1985年才有了现代语文的译本。郭、张先生的译文是根据Loeb古典丛书希、英文对照本和牛津版Jowett&CampbeⅡ的希腊原文,并参考多种英文译本译出的,他们将Idea译为通行的“理念”。由此可见,六十多年来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既发生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化,又有从主要根据英译本翻译到主要根据希腊原文翻译的不同。 1932年出版了由张师竹初译、张东荪改译的《柏拉图对话集六种》,虽然仍以文言文翻译,但已比较接近白话文。张东荪先生在“序”中说:张师竹先生完全根据B.Jowett英译本翻译,而他自己参考各种译本,主要根据Loeb古典丛书本的英译,对原译改动处占十分之七八,并加了许多笺注。“余于是知译事之难矣。”他认为译书“必先具备三事:一日文字之知识,二日学理之知识,三日须能循守著者之思路”。所以他的译文比较严谨。他们译的六种对话是:《欧雪佛洛》(Euthyphro)、《苏格拉地之辩诉》(Apologa)、《克利托》(Crito)、《菲独》(Phaedo)、《普洛他过拉》(Protagoras)、《曼诺》(Meno)。…………


编辑推荐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柏拉图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第一部分是柏拉图对话12篇的译文;第二部分是作者的论著,其中既有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有作者翻译经验的总结,对翻译理论问题的探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柏拉图对话集 PDF格式下载



《柏拉图对话集》主要内容是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译者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柏拉图的对话集,经典哲学著作,翻译很好,就是不怎么全。


这是一本好书!柏拉图的书我有也好几本,这本书译得最好,见地也最明。过来人都一定参加过评“三好生”,真可惜就没人兴起过翻译作品的“三好书”。翻译书,传统上讲究的是信、雅、达,要做到这一点凭什么,只凭译者是这种文字、这个内容然后再加上中文的三好。比如说,你迭更斯译好,甚至很好,并不等于你能把莎士比亚或者乔伊斯译好,你能把英语文学都译得很好,但你未必能把极简单的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翻译好。翻译一本书,一定要三好,一是外文好,二是中文好(今天的许多书,译者的外文水平不敢说,但中文水平肯定不好),三还更好对所译的内容吃透吃深。可惜的是,一些译者(至少是他的译文)让人觉得,他最多是识得一点外文,但却一定不懂人家用他所懂的外文所说的外国事!这就好比我们都会说中国话,但是要用中国话写清楚一件事、一个理,这就不是能说就能写的了!恕我不敬,今天的一些书翻译,实在少有三好生。王太庆的这本书,不光是译得好,而且还能告诉你别人那样译,他为什么这样译,个中的原因、优劣何在……真希望今后的中青年翻译家们不要尽写些中国人都读不断、听不懂、想都想不明白的“汉字西洋话”,那不是你高深,那足见你幼稚——故作高深!


很喜欢柏拉图,哲学入门看看他很不错,不难懂又不缺乏深意、内涵,感觉最高层次的智慧就该是这个样子的,王太庆先生的翻译很到位也很浅显


唯一不足的是,关于《治国篇》是节选的,因为王太庆先生只翻译了其中的四章。后边还有王太庆教授对柏拉图研究的自己的观点,对于想好好学习柏拉图思想的人有很大的帮助。


那套《柏拉图全集》译的真是惨不忍睹,不必比较了。买过一个朱光潜先生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非常好,但不是直接译自希腊文,王太庆先生的译本可以说是最好的。


对于这个厚度的柏拉图对话集,这本书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无论是内容还是翻译水平都质量上乘


以前 在大学里读的是朱光潜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可惜现在找不到了,就买了这本。还没看,内容不 知道怎么样,等看过再说吧


这本柏拉图的翻译极好,书的装帧也很不错。值得购买。收录的柏拉图各篇比较全。可以对照朱光潜的阅读。难得的一本好书。


柏拉图对话集,这本是全集,一个人从头到尾译的,看起来比较连贯。好评!


在图书馆读的,觉得好,就拿来买了。如果你的心还想纯静的思考些什么,柏拉图对话集真是一个锻炼思维精神的“场所”。古人质朴的思维出发点,却显那么的真实,贴近人的本性,他们的言语风格,也颇有可回味之处,但最重要的是,能达到很深的思辨的境界,这种体验,如果你想充分体验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是什么感觉,这真是一个好的呈现。还有能触摸到超越文字的人的精神,更别说,它本来就是西方的经典。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归结于人本性的基本的经典,无论讲东方还是西方,都只是个历史表面。还要反复的读,每次心灵都纯净到宁愿永远的追逐它。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这本书主要是介绍柏拉图的言语和哲学立场,从柏拉图生平也回忆了苏格拉底,还有亚里士多德对他们的看法。


我是理工科出身,个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看一点哲学方面的书,以前总觉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离我太遥远,最近沉下心读了一年的四书,不再这么认为了。苏格拉底总让我想到孟老夫子,呵呵。


所选柏拉图对话很多且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另外还有译者介绍柏拉图的文章以及收入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传及亚里士多德论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文章。一句话,很全面。如目录所示。是学习柏拉图的很好的入门书(因为所选作品多,有伦理的有逻辑的还有爱情的,等)。爱好柏拉图的人不要错过(柏拉图绝对是值得了解与学习的!)另外我觉得书的价钱也不贵,这么厚30(近800页)多值。书的张也好。


这是看过的柏拉图对话集最好的译文!


从《柏拉图对话集》可以窥见后来文艺复兴戏剧的影子,这也是戏剧诗人洛尔卡最喜欢读的一本书


柏拉图对话集是我所最需要的东西!


柏拉图对话集最好的译本


顺便翻了下,柏拉图的对话都是极为平常的事,但是却做了相当深刻的见解和思考。天哪,这就是哲学家啊!!


经典
手头有五种柏拉图对话的译本,以这一本最为精彩
个人最喜欢苏格拉底的申辩


王太庆先生翻译的对话集,绝对经典。至今仍在使用,惠泽后人


如果本书译者能够译出柏拉图全集就好了。


译者倾其一生都在搞哲学的翻译。从字里行间能看得出译者的用心。所以推荐。


喜欢古希腊的人当然要读柏拉图,


西方经典,柏拉图的经典之作。


这书不错,不过里面有些事讲的还是不太完美,也许柏拉图生的太早吧。呵呵。


打折一起买来的,有时间一定好好读一读。柏拉图的著作一本不可错过。


柏拉图的著作,值得一读。


买了,书还没到,希望好,了解伟大的圣者柏拉图、、、


一直很喜欢看柏拉图的书,这本内容很多,要慢慢看~


哲学经典!从大人物对话中学习逻辑!


虽然已有权威的柏拉图全集中文版出版,但是此书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作为一个学哲学的学生,可以清楚地感到这本书的厚重,不是读了书就可以,很多篇章只有细细体味才能理解这位哲人的只言片语。王太庆老师的文字明白如话,功力深厚。


柏拉图无疑是伟大的。很有哲理的书。


这是柏拉图的译本里面非常权威的一本


想看看柏拉图的书,但是都是厚厚的全集,这本精选刚刚好


冲着柏拉图买的 还没看 不过很厚哦


不错,很喜欢柏拉图的书


书很好!但柏拉图的这本书读起来的确很脑筋,需要深思。


读柏拉图的作品犹如在繁密的林中艰难跋涉,每一次驻足,都弥漫着困惑和迷惘,然而,林中的坐坐路标又导引着我踽踽前行,去探究(实际只是领略)那思与诗的无间,宇宙的恒常,林中的空地,澄明的真理。


柏拉图记下了这么多智慧,他当时一定用了录音笔


“翻译即再创作”,王太庆的严谨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希望有人能接下他未完成的工作。


哲学很难读下去但是以对话形式的话会好一点。推荐


很欣赏这本书,最重要的是王太庆老先生的翻译。


这个版本的翻译比王晓潮的好,王晓潮的随便看看可以,王太庆可做研究


王太庆先生是翻译大家,商务系列丛书很多都出自先生之手,值得阅读、收藏!


翻译得很好,可惜只有十二篇!


陈康先生受德国教育,对Platon及Aristoteles的研究沉实而能出新,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流的希腊哲学大家,王先生出其门下,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老辈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


生活很空虚,想看看古希腊哲学大师的著作。书很好,译者也很杰出。


古希腊人的思辨让人如痴如醉!翻译的文笔很好,很流畅,可惜部分不全,先生已经仙逝了。


书很新。还没有看。算是我买的第一本古代西方哲学书。会好好看的。


除了封面略脏,没有别的问题。书比想象的要厚。内容挺有意思的~哲学入门精品。


哲学是思想的导航


会饮篇,原来没想到会在王太庆的本子里有,不错


浅显易懂,如果喜欢世界哲学,但又不想看深奥书的读者可以选择这本书。


翻译,印刷,装帧,纸质都很不错,很值得阅读和珍藏


内容很好 翻译略欠通畅 没想到这么厚一本 仔细研读中


哲学方面的书我觉得国人还是要抽时间去读的,我们国家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教育,支持!


这个版本很好,哲学导论老师推荐的


哲学课要用的,看了这个版本 觉得最经典。 只是,他说,我说,你说,这类的。。有点晕。


对哲学有兴趣的人一定要读的书,不可多得。


我不是学哲学的,但想通过读书让自己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智慧。这本书满足了我的渴求。


入门级的哲学书,道理深入浅出,像看故事书一样。


应当仔细读的哲学书 每个人都应当接受哲学的熏陶


深入浅出的探讨了哲学


哲学书里的经典,推荐购买


哲学的东西,慢慢品味才行


这本书对于学哲学是一本好书


厚厚的一本书,翻译得很好,读起来不费劲,内容让人受益匪浅,值得购买!


翻译很棒,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收藏。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一些有可能产生歧义的词汇,王先生在注释中都给出了希腊原文。王先生的翻译也是一流的。惠泽文坛,功莫大焉。


比想象中好,书目录里的治国篇是理想国的别译,只不过只有卷一、二、三和卷十。


真的,不错,属于名家翻译,不过是遗稿


虽然版本不是很新,并且很多翻译已经和现在不一样,但是,还是经典,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很喜欢,顶


翻译得比较好,推荐


这个本子的翻译灰常可靠 就是送来时书破了点


其中谈论翻译的几章,灰常精彩


王太庆的译文,挺靠谱的


太喜欢了,里面有我一直在寻找的“飨食篇”,灵魂的洗礼!


和大师对话,品味古哲人的哲思。虽然由于国籍不同,年代不同,读起来还比较难懂,但绝对是经典。


读着读着就很枯燥受不了这无聊的对话


精彩的简易的对话,蕴含着人生哲理...希望大家看看。。当当网的书是正版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的介绍,对话间体验经典。


与哲人见穿越时空的对话


书质量没问题,到货速度快。内容不只是原著,后面一部分是术研究。


西哲必读书目,从《斐多篇》开始读,逐渐深入。喜欢这种沉思的感觉。


经典译书,值得好好品味!


比王朝阳译的好


译得很好 有点厚 要点时间来读


启发人心智的发问。从西方智慧的源头,我明白,为什么中国学者很难拿诺贝尔奖。中国的中学生读读此书,远胜于哲学课本。学会如何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刚开始读,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哲学家的思维和辩论方式。虽然不是一本“实用”的书,但是,总有些地方能让你的心灵受到冲击。肯定不会再短期读完,但是,我相信,这是一本值得长期阅读的书。


什么是哲学家?
哲学家就是有三个问题无法解决,却成天无法释怀的人。
⑴我究竟是谁?
⑵我从哪来呢?
⑶我到哪去呢?


王先生的译文,值得推荐!


古希腊三圣人的书一定要读!


包装不太好,收到货后,封面污损很严重


没话说,太棒了


帮别人买的,纸质不是太好


应该很不错的,想要了很久终于买到,就是文字太密了,看得头晕


专业需要看的书,我就买了。书中文字印刷还是很清晰的。不过这本书很厚,我看完估计需要一段时间。


朋友集力推荐此书 看了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