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土居健郎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土居健郎  

页数:

140  

译者:

阎小妹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比较文化的视角,细心地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用语,分析日语词汇,列举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的为人处世,对一些往往为人所忽视的话语、动作,乃至心理都给予极大的关注,总结出日本人的依赖心理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创立针对日本人的独特的心理分析法与理论。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现代社会各种各样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书籍目录

导读出版30周年纪念作者序言第一章 依赖心理的研究第二章 彼此依赖的社会 表示依赖心理的熟语和词汇 义理和人情 “他人”与“客套” 内与外 “顺从”与“吸收” 罪恶感与耻辱心 依赖心理的社会体制第三章 依赖的逻辑 语言与心理 依赖的词源 依赖的心理原型 依赖心理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依赖与自由 关于“气”的概念第四章 依赖心理的病理 偏执症的心理分析 对人恐怖症 执著 同性恋感情 懊悔与遗憾 受迫害感 没有主见第五章 依赖心理与现代社会 青年期的反抗心理 现代人的异化 父权失坠的社会 连带感、罪恶感、受害者意识 逆反的时代附:再论依赖心理 (一)“依赖”的词义 (二)依赖与认同 (三)个人与集团文献人名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 PDF格式下载



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的汉字正在遭受图像媒体的百般欺凌。喏,你看那图像,忽而直角忽而立体忽而数码忽而三维,越来越冶艳,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凶猛,变着法子压迫只有偏旁部首的汉字的生存空间。然而至少有一点是图像们所无法取代的,那就是:汉字所唤起的是最具个人风格的内心视像、是不受任何技术制约的想像力。举个简单例子。图像呈现的任何一版林黛玉,都不可能有汉字赋予的你心目中的林黛玉那般凄美动人,对吧?不仅如此,汉字还带给你形而上的深刻与浩瀚,带给你同上天对话的才学与能力——汉字是一个个神奇的精灵,是天人之际的使者。


听朋友说分析的很深刻,如题。准备慢慢开,充满极大的好奇。有一本没看的书摆在那感觉像有盒巧克力摆那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是什么滋味,但却永远诱人。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本书哈桑不错的


老师推荐的,但是看不太懂,本来就对心理学不太了解


是中文的,想看日文版的


不错!送货很快!支持当当!!!希望当当做的更好!!!太棒了!!!!!!!!!!!!!!!!!!!!!!!!!!!


如果要是喜欢比较纯文学的东西,这本书不错,更深层的了解日本的,但是如果你不喜欢文学的东西,看着就比较枯燥了


我原以为作者分析了日本人的本质心理,能够提出些人性化的理念,但是除了美化,完全没有其他东西了。作者找出日本人的心理结构,明知是一种病态心理,或者说是找出了病态心理的根源,不是开出药方,而是极力美化病态、病症,还把人的感情全部归为依赖心理,即美化依赖心理结构,让人十分吃惊。这表明日本文化真是值得日本永远当个二流国家或者依附国家。日本人的依赖心理结构,从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理性的人权观,奴性十足。按照独立精神和自由主义的标准来评价,是日本社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病态社会的主因,一个婴儿期的人文社会,但是有青年人的冲动和狂妄,缺少成年人的成熟和稳重。如果按照理性精神、价值观去评价日本文化,我真不知日本到底掉下怎样一个深渊才自觉。因此,日本需要理性文化和自由主义改造其国民性,以造福自身。但是作者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不但认为自己的社会没有病,还反对改造自身,将奴性的自杀之路走到底,可悲可叹。如果这是一本“世界名著”,日本的学术界已经没有人性了。战后日本仍然是依赖型社会,依赖美欧、追随西方,如同刚断奶的婴儿,可怜之极。日前知道依赖没有好果子吃,又滑向另一个极端,变依赖为狂妄自大。


   第一次把书这么看完,估计和这本书的厚薄程度以及语言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从这本书了解到了日本人的所谓依赖心理,其实依赖心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只是在日本人身上似乎尤为明显。
   人家都说日本是一个包容度及其大的国家,它可以毫无保留地吸收外国的文化,但却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文化并创造出另一种文化,就是大和民族的特点。
   唐朝时期,日本从一衣带水的中国学到了儒家文化,学到了汉字,更是学到了各种伦理制度。在很多日本人的眼里,对中国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了唐朝以前,而当时的中国也恰恰是中国历史时期最开放的一个阶段,从女性的服装上看就可以明白其开放性。
   日本很讲究集体主义,据说一个人在一家公司会干到退休为止,很少出现跳槽的现象。这其实是依赖心理在作祟,频频跳槽是因为你在这家公司呆不下去了,也就是你无法依赖了。


  一本可以当散文看的书。论点有,但展开的不利落,同时与其说解决问题,不如说拉扯了许多论据塞到单一的论点中。


  作者认为“依赖”心理是一种意识深层结构。
  作者以婴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依赖作为分析对象。
  当婴儿还没有能够区别自我与环境的时候,他所体验到的与母亲的一体感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因此没有依赖可言。
  只有当他认识到母亲与自己是不同的存在时,他才会去依赖,并表现出诸多依赖的行为。
  因此,作者的结论是:依赖,即通过某种形式否认“分离”这一既定事实。
  
  作者以日本人的语言结构为对象,强调了日本人特别有依赖情结。
  然而,通阅此书,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身为人的无奈。
  那些由于想依赖而不能依赖所产生的病理,根本不是日本社会的特征,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困境。
  
  人的内心往往像一个黑匣子,我们输入获取的信息,由它为我们解读,给到我们情绪反应,可是这其中究竟隐藏着多少错误解读程序,我们却很难知道,而只是跟随着情绪去行动。
  这本书或多或少让我有看到我内心一部分的程序代码。
  所以,喜欢,就这么简单。
  我还没有到批判它的高度。


  http://blog.163.com/stevenzh1189/
  
   本尼迪克特写于一九四六年的《菊与刀》,2005年仍然上了商务印书馆的畅销书排行榜。作为日本研究的扛鼎之作,《菊与刀》自有其价值,但距离其写作年代这么久远,它仍然成为很多中国人首选且视为“天书”的日本研究书籍,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既拿不出像韩国人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这样观察敏锐、充满启发、连日本人也叹服的原创性的日本研究著作,就连对国外日本研究著作的翻译,也是令人尴尬的寒碜。对比于日本人对中国研究之细致、之透彻,有识之士当感到沉重。中国的李赋宁不可得,但改变日本研究译著的落后现状则是可能的,也应该是我们目前可行的努力方向。这是我读了商务印书馆“日本文库译本”丛书的首两册后的想法,虽然不免有“这个文库来得实在太迟了”的感叹,但亡羊补牢,到底仍不失为好事。
  
  
  
    这套文库的基本特色是所选书目全部是日本人研究自家日本的经典著作,它有助于读者对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同时纠正《菊与刀》这类西方的日本研究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意义不言而喻。以土居健郎的《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一书为例,他通过研究日本人的日常语言,从中拈出“依赖(一译撒娇)”一词,从日本婴儿追求母亲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寻找庇护,并祈求母子一体的原始依赖形态出发,探索构成日本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核心―依赖心理。他在建立依赖理论的过程中顺带也对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中最著名的一些论点作出了批评,如《菊与刀》将西方文化模式和日本文化模式分别概括为“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这个观点影响深远,几乎成为许多人了解日本文化的起点,但其实这种把“罪恶感”和“羞耻心”截然两分的主观看法,已为很多日本论者指出其片面之处,土居健郎同样以其依赖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指出“日本人的罪恶感和羞耻心是浑然一体的”,由此认为本氏将日本文化附会为“耻感文化”的见解太过于肤浅了。本尼迪克特还将日本人的“义理”与“人情”视为是完全脱离、互相对立的,土居健郎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两者其实共生共存互为一体,最好是把“义理”看作是一个容器,“人情”则是器中之物,并在依赖心理的活动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关系。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写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和辻哲郎的《风土》写于二十年代,时代的局限是难免的,但其书的观点到现在看仍不失其经典性。作者受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影响,试图从空间与时间关系的角度“阐明人的存在与风土的关系”。他将风土分为三种类型:季风、沙漠和牧场,借此来探求人类存在的不同形态。在对三种风土类型的考察中,如果说他对日本之外尤其是中国的风土与人类的存在关系的考察难免带有以偏概全的主观性的局限的话,那么他对于日本风土的考察(显然因为他熟悉之故)则颇为精彩,从而使此书成为一部研究日本文化的杰作。日本和中国同属东亚季风地带,以其夏有暴雨、冬有大雪的两大特征区别于其他亚洲地区,加上台风所具有的“季节性、突发性”特点,三者结合形成了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一是丰富流露的情感在变化中悄然持续,而其持久过程中的每一变化的瞬间又含有突发性;二是这种活跃的的情感在反抗中易于沉溺于气馁,在突发的激昂之后又静藏着一种聚起的谛观。这就是深沉而又激情、好战而又恬淡。”眼尖的读者肯定马上会联想起《菊与刀》开篇的话: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本尼迪克特不见得读过和辻哲郎这部著作,但《风土》似乎为本氏的观点从风土与人的关系上提供了支持,可见虽然有论者批评和辻哲郎的论点虽然有其主观局限性,却仍然极具启发性。
  
  
  
    “日本学术文库”目前只出版了这两部书,但从其预告的书目来看,大有看头:像冈仓天心《东洋的理想》、义江彰夫《日本佛教与神祇信仰》、津田左右吉《日本的神道》、内藤湖南的《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等都是国人早该读到的名著。“日本学术文库”属于商务印书馆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的一个大型出版计划,预计耗时十年推出一百五十种日本学术著作,它总体具有如下特色:(一)规模性。囊括日本古往今来日本社会科学经典著作一百五十种,历求尽其所能“将日本学术精萃尽收网罗”,这是该馆此前的“日本丛书”也比不上的庞大规模。(二)经典性。所选皆为日本百年来早有定评的经典学术名著。(三)权威性。推崇学者的翻译,专家的翻译,像《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和《风土》都由任职日本大学的中国学人翻译,此外有分别由卞崇道、中渭渠及加藤周一领衔的中方和日方顾问委员会进行学术把关,文库的高质量显然有了保证。 (四) 可读性。该套丛书的作品,既包括严谨的学术著作,也包括学术性不那么强的通俗社会学著作,两者都同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几十年前知堂老人就曾说过:“中国在他特殊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可能与必要,但事实上却并不然,大家都轻蔑日本文化……”几十年下来这种状况依然未得到改善, “中国对日本整体情况缺乏系统了解”的状况依然未变,令人扼腕。“日本学术文库”的出炉,相信将大大有助于改变这个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期待新的像黄遵宪这样的日本研究大家的出现。
  


七十年代学运时候的小册子,零六年才出版.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看过了,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我觉得相比《菊与刀》来说,差的不是一个档次。


期待后续的出来 特别是本居宣长那本
商务的日本社会学名著丛书也不错


你所不了解的邻居 日本“表”与“里”
《看天下》
作者: 离原
在灾难面前,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日本?日本国民表现出的高素质又源于怎样的心灵力量?王选女士早年留学日本,后在日本工作生活,曾任中国细菌战原告团长,与日本政府进行了15年的中国民间对日细菌战诉讼。王选和日本社会有广泛的接触与交流,她以多维的视角,从现实和历史出发,剖析了中国人所不了解的日本国民性。
日本这么小一个国家,往哪儿逃?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地震、海啸加核电站事故,让中国人再度聚焦日本。作为1980年代即留学日本,后又和日本政府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人,你是怎样看待我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国的?
王选(以下简称“王”):虽然我和日本交往很多,但这次地震对我的触动还是很深的。对日本人来说,自然界是不确定的,无常的,他们会主动去设想并讨论日本列岛的沉没,过去我觉得他们过于担忧了,但现在发觉还是有根源的。
靠海而生造就日本人“船上人的性格”。人生是漂浮的,流动的。人随船走,也就不贪浮财。日本人还常把自己的国家称为“日本丸”,“丸”在日语里就是“船”的意思。船上的人在海上活动,要想打到更多更大的鱼,就要同生共死,同担风险。
有一位日本朋友对我说,你们中国人有了什么事,可以逃到新疆去,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一辈子不见面。日本这么小一个国家,往哪儿逃,一逃就到头了,所以好歹都得一起过。
一个被围了2000年以上的岛国,人就被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日本人有时称他们的国家为“孤岛”,被海洋包围着,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又进不来,连成吉思汗的军队都没打过去。
人们喜欢拿中国和日本作比较,实际上两个国家在很多基本的方面就不对等,不对等怎么比?
中国历来有“天下”的概念,历史上融入中国的民族有多少,中原的开封、福建的泉州还有犹太人呢。而日本人呢,都是一个民族,一家子里的人。
1990年代初,有西方人评论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部落。随着日本经济的国际化,和社会的不断开放,那里的年轻人打工攒了钱就出国,也不在乎“终生雇佣制”了。我在日本留学时,打工教过托福考试班,班里的学生都到美国、欧洲留学去了。
不过,大多数日本人学的都是“技术性”的东西,比如去西班牙学弗拉明戈舞、去法国学烹调、去英国学英式英语、去美国学美式英语,他们的目的都很明确,不像中国人那么在乎学位。
“日本式微笑”中的淡定
记:地震后,一个中国记者去采访一个日本老人,老人失去了家人、家园和所有的一切,但老人脸上没有悲痛,而始终有微笑,这是中国记者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否就是西方人所说的“日本式微笑”(Japanese Smile)?
王:人其实都是一样的,经历这么大的灾难,心里都会感到悲痛,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日本的社会文化不鼓励人感情外露,喜形于色。比方说,日本电影里演员的感情是很节制的,比如高仓健,话憋在嘴里,泪是收回去的。相比较而言,中国人的表达就比较开放。但是高仓健在中国也很有人气,他收敛的表情还是把想表达的都表达了。
在日本,“沉默是金”。“雄辩”则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缺点。话越少越好,敛而不露,特别是男人。在日本,最受喜欢的品性也许就是“majime”,即“忠厚、老实、认真”的意思,有时还有“刻苦”的含义。
所谓“日本式微笑”是有的,在日语的教科书里也有提到。这种微笑让西方人觉得别扭,中国人也不习惯。在完全不应该笑的时候,嘴上挂起一丝微笑,那种感觉一时还真找不到词来形容。我到现在都不习惯。
记:中国人觉得日本人在大灾难面前很了不起,素质高、有秩序,但也有日本人认为这样不好,是被压抑出来的,这里面有一种有趣的错位。
王:好几年前,我就领教过日本人的“淡定”。有一次,我坐新干线从东京回关西的家。途中下起大雨,车子开得很慢。过了一阵子,车上广播用一种非常机械、低闷、乏味的语调说,因为前方大雨,车子不能前行,非常抱歉。然后车子就停在半路上,也不告诉我们现在到了哪儿。
全车厢的人,没有一个人吭声,也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就这样过了差不多大半夜,车厢里连打呼噜的声音也没有,实在单调难忍。灯光昏暗,又不能拿出书来读。
突然,广播里又叽里咕噜讲了几句,还是那种沉闷乏味的声音,列车慢慢地开了,把我们拉到离东京不远的静冈站停了下来。车门“刺啦”一声开了,大家下去活动,我也跟着一起下了车。原地跺脚的时候,我和边上一个人打了个照面,他笑了笑,眼睛还是亮的。
几分钟后,大家回到座位上,又是一片安静。车子一路开到关西,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
那一个笑容,是这一整夜我和同一车厢的日本人唯一的交流。是不是有点像村上春树的小说?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什么都不问,不必问,他绝对信任新干线的处理。另外,他也别无选择。
内心还护着一个“里”
记:微笑、礼貌、谦让、道谢,日本人的脸上好像有一层壳,带着一张面具,你看不到底下的东西。
王:彬彬有礼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距离感。19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许多外国人到日本去,包括中国的留学生,都会察觉到这种人为的距离感。
日本精神分析临床医师土居健郎有两本名著《依赖的构造》(第1版1971年,第2版1989年,弘文堂)和《表与里》(1985年,弘文堂)先后被翻译成英文,以满足英语文化圈的人理解日本人的需要。
2006年,《依赖的构造》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书名为《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其实“依赖”——“amae”一词在中文里并没有完全对等的表达,大致上比较接近“依赖、依附、依存”的意思。“amae的构造”指的是人群内部,比如家庭、团体、企业等关系很近的人之间的一种互相依赖的共存关系,这种关系使被绑定的人们不去把道理讲得清清爽爽,把是非分得明明白白。土居健郎把这种日本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为“依赖的构造”。
记:《菊花与刀》里有一句著名的概括日本人性格的话: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甘认摆布,既忠诚不二又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等。
我们平时看到的日本人似乎都在印证这个说法,比如上班西装革履,下班卧在榻榻米上;拼命工作,加班以致过劳死,下班又疯狂喝酒唱卡拉OK。这是不是就是日本人的“表”与“里”?与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性格当中的分裂倾向更大吗?
王:这就涉及到土居健郎写的另一本书《表与里》了。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完全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人,或者完全一样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得分成“表”与“里”。显示的一面是“表”,是社会化需要的角色,而私下内心里还护着一个“里”。英文版《表与里》的副标题就是:个人与社会。
日本人一般不在别人面前谈自己和家人。在人前袒露,会使他们感到很不自在。他们总是用周到的礼貌,小心地守着自己的那块“里”的空间。日式的房子里有可以拉的纸和木架的门叫“障子”,随时拉起来就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当然“障子”和墙不一样,没有完全隔离的功能,只是“遮挡”。这是一个小巧的国度里的人既互相依存,又要保持相对独立用的一种道具。
日语里面还有“私的语言”,这在中文里就没有。
举个例子,日本人在公开场合称呼对方的时候,需要视对方和自己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来选择称呼,没有中性的“you”(你)这个词。甚至在对方面前提到自己时,也要选择合适的称呼,没有中性的“I”(我)这个词。假设说这是“表”的话,那么一个人在对自己说话,或在自己的脑子里思考的时候,称呼自己和称呼别人就不受以上约束,完全可以用比较随便的称呼,或者带有憎恶喜好色彩的称呼,那就是相对于“表”的“里”了。这种“私的语言”表达还不限于人称。
“依赖的构造”和“表与里”是互相作用、相互存在的。日本人不能叛离这种依存结构,于是就有了这种两重性。这还不是一般心理学上所说的分裂的两重人格,所以中国人需要习惯于透过这两重关系来理解日本人。
作为人,日本人肚子里的喜怒哀乐和你我都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地铁、电车里秩序好。我个人的经验是,上了电车,如果有空座位,一定是日本人比我动作快,先坐上了。我算是灵敏的,但不能和日本人比,他们敏捷得像魔术师,不动声色,还温文尔雅。
不能破的“型”
记:初到日本,街上的招牌很多是汉字,日本人和中国人也长得差不多,会让人以为两国很相似;再深入了解,又发现日本很现代,很西方。而实质上,日本不东也不西,有的学者说,日本好似洋葱,剥掉东方的,剥掉西方的,核心什么也不剩了。
王: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基因的混合,和美国差不多,只是移民的时代和条件很不同,融合的过程也很长很曲折。日本人成天在一起,又不能得罪别人,只有把自己适当地包起来。
日本人离开这个“场”,置身另一个文化背景的“场”,原来的压力系统突然没了,会手足无措,原来被框在里面的东西会反弹出来,日本军队侵略战争中的大量暴行,和这也有一定的关系。
土居健郎在《依赖的构造》里也提到:“所谓‘出门在外,无所顾忌’。就是说在家门口时,均进进出出礼貌待人,谨言慎行,一旦到了异国他地,便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日本人的这种习惯曾多次遭受外国人的非难和指责。”
话说回来,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已经习惯外国,没那么不自在了。由于从小就要参加很多体育活动和训练,他们一般来说体格健康,再加上礼貌的举止,很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
1990年代初,日本人有钱了,男女老少皆出国旅游,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美国。到了美国,日本人有两大惊叹:一是“哇!美国实在是太大了”;二是美国外向性的、拓展式的性格,富有攻击性。他们告诉我,在美国,你要生存,就不能有日本式的谦让、礼貌和淡定。
日本人说他们的文化是“be”文化,是被动的,顺其自然而存在的文化,而西方是“do”文化,是主动采取行动的文化。
日本人身上的许多东西都被装进一个框框里。日本是一个“型”的社会,“型”是方式的意思,刻意遵守社会行为和习俗。在这个过程中,也寄托了美学。
比如说一个礼品,至少有三层包装,最后放入一个带有漂亮图案的口袋。每一层包装都是令人叹息的美丽,但里头可能就是一块豆腐。对日本人来说,打开礼物的过程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愉悦,也是礼物的一部分。这也是节俭的日本人的一种奢侈吧。
在日本,“型”几乎是不能破的。如果你送人的礼物只有两层包装,这不只是失礼,甚至于你就是错了。
日本制作军人佩刀的匠人,只管把刀磨得坚韧、锋利,这就是他的价值。至于锋利的刀,终究是要用来架到人的脖子上这回事,他们是不问的。日本的茶道、柔道里的规矩也是这样。
另外,在日本,天皇是“万世一系”,不能推翻的,不像中国,农民、乞丐也可以当皇帝,只要你有本事把原来的皇帝打倒在地。
畸型的“依托式民主”
记:日本人的国民性格里有抑郁、悲观的一面。日本人似乎有一种怕被抛弃的感觉,他们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特别高,这有什么社会、制度或者文化方面的原因吗?
王:日本人有保险、相对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次地震海啸,政府也出来说要埋单。日本老百姓知道有人会来管他们,有安全感。中国人没有这种安全感。历史上,中国人往往依靠家族、亲戚的帮助避难救灾。中国人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自己想办法救自己。
中国人也像日本人一样隐忍有秩序?那怎么可能!中国就是一个插队的社会嘛,大家都找关系,不就是插队吗?
当然现在社会提供的服务多起来了,插队的必要性在降低,高铁、高速公路,不插队、不争先恐后也能坐上舒适的座位。不过,还是经常有年轻人坐在你的座位上,不起身地告诉你,请你换到他原来的座位上去,也不管你是否乐意。我坐日本的新干线二十多年了,从来也没有遇到过一次换座位的事。
记:日本人就这么简单把自己全部交给别人吗?
王: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荣誉教授Karel Van Wolferen是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他在日本地震后发表的文章中说:日本人不愿意借自己的苦难而给他人添麻烦,他们相信并且依赖由精英组成的日本高层,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被日本人称为“依托式民主”,也是一种依赖结构的社会心理吧。这算不上是成熟的民主,民主本来应该是要自己行使、管理自己的权利的。
但这次海啸暴露出这种“依托式民主”并不是完全可靠的,缺乏对精英的监督是很要命的。少了监督,精英难免怠惰,管理难免有失误。自民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给日本造就了一大批行政官僚。民主党政权想改变官僚政治,显然遭到了一个死板僵化的结构性阻碍。
日本社会有个惯例,政府部门里的高级官僚退休后,就到东京电力这样的大企业里任职,称为“高官空降”。因此东京电力有十几个副社长。前一段时间菅直人政府废止这种惯例,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大企业和自民党的关系可以用千丝万缕来形容。一般是大企业从政府拿大单子,再转手承包给中小企业,包括进出口的配额。大企业靠这些退下来的高官和政府去打交道,国家的政策也靠这些大企业来支持,大企业也把自己手里的选票交给自民党。
东京电力这次受到日本媒体的质疑。核泄漏危机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人为因素,要等到信息全部披露才可以判断。
反正这一震把日本的问题也给震出来了。菅直人说这次地震对日本的打击超过了战争,我想是没有的,但肯定是战后(受打击)最大的。
这次不少中国人在赞赏日本人的隐忍,我想还是再看一阵子再评价。日本是民族意识很强的国家,战后美国第一任驻日大使赖肖尔有一句名言,说“日本是一个不需要爱国教育的国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