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英)E.H.卡尔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英)E.H.卡尔  

页数:

249  

译者:

徐蓝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四年零三个多月——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到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接受了德国的要求而签订停战协定。停战之后,协约国需要五年多的时间去完成全面的和平安排。1919年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6月28日),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9月10日),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伊条约(11月27日),1920年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6月2日)。但是直到1923年7月23日,才在洛桑与土耳其签订了最后的和平条约;随着该条约于1924年8月6日生效,和平最终得以在全世界正式重建。与此同时,1921-1922年冬天,与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并缔结了一系列条约,旨在将维持远东的现状建立在坚固的基础之上。或许可以说,所有这些条约,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许多较小的条约和协定,构成了战后的和平安排。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几乎每一件国际性的重大的政治事件,都是这些安排的直接或间接的产物;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有必要从4简洁概述这一和平安排的最重要的内容开始。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E.N.卡尔 译者:徐蓝

书籍目录

绪论 和平安排 对欧洲的安排 近东和非洲 美国与远东第一部分 强制时期:联盟国家(1920-1924) 第一章 法国和它的盟国 保证体系 联盟体系 波兰 小协约国 第二章 战败中的德国 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 裁军和非军事化 赔偿 第三章 欧洲的其他风暴中心 多瑙河国家 意大利 苏联第二部分 和解时期:国际联盟(1924-1930) 第四章 和平的基础 道威斯计划 协约国之间的债务 日内瓦议定书 洛迦诺公约 第五章 全盛时期的国际联盟 鼎盛时期的国联 作为调解者的国联 国联的其他活动 第六章 反战运动 国联的协定 巴黎公约 杨格计划第三部分 危机时期:回到强权政治(1930-1933) 第七章 经济崩溃 德国的危机 灾难之年 赔款的终结 世界经济会议 最后的阶段 第八章 远东危机 华盛顿会议后的中国 日本占领满洲 对国联的影响 第九章 裁军会议 裁军问题 裁军会议 四国公约第四部分 德国的重新崛起:条约体系的终结(1933-1939) 第十章 纳粹革命 波兰和苏联 奥地利和意大利 法国、意大利和小协约国 巴尔干协约 第十一章 毁约 德国的毁约 意大利的毁约 洛迦诺公约的终结 第十二章 欧洲以外的世界 中东 远东 美国与世界政治 英联邦 第十三章 战争重新开始 西班牙内战 大国的对抗集团 德国开始侵略 战争爆发附录1 门罗主义附录2 威尔逊的“十四点”附录3 国联盟约摘录大事年表索引地图目录 凡尔赛条约 东欧 环地中海 远东 中东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强制时期:联盟国家(1920-1924)第一章 法国和它的盟国在1919年以后的年代里,欧洲事务中的最重要的和最持久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国对安全的追求。在17世纪和18世纪,法国有理由把自己视为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而且这种传统观念在拿破仑战争之后仍然存在,因为当时它只是屈服于反对它的全欧洲的联盟。1870年,法国对它的力量的这种幻觉因法国一普鲁士战争而猝然破灭。一个新的国家已经在中欧兴起。它的民族意识和法国的民族意识同样强大而凝聚,而它的自然资源要比法国丰富得多。德国的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它的工业得以发展并赋予它生产战争物资的能力。在这些方面,法国别指望和它竞争。法国的人口几乎总是停留在不到4000万的水平上,而德国的人口却以每十年500万的速度增长着,到1905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不仅如此,德国人还显示了他们拥有组织军事力量的天赋。德国的战争机器不仅在装备和人员方面优于法国的战争机器,而且在其运转方面也超过法国。1914年,法国人——就像他们完全意识到的那样——如果不是英国的迅速介入,他们将会在六个星期内再次成为一个战败国;而英国的介入简直是千钧一发。对1918年的胜利的欢呼是昙花一现的。而且即使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人们也听到了一种深深的担忧之声。自1870年以后——更不必说自1914年以后——法国已经可怕地意识到它在德国面前的虚弱地位。法国已经将1871年的失败转为胜利,那么,它能够找到什么办法才能阻止德国在某一天将1918年的失败转为胜利呢?法国对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回答是明确而坚决的。它希望获得它称之为“天然屏障”的地区,即永远拥有莱茵河及其河上的桥梁,因为任何来自东方的对法国的入侵之敌都必须经过它们。一份法国于1919年2月提交给和平会议的备忘录指出:“危险来自德国拥有莱茵河左岸和莱茵河上的桥梁……在目前情况下,对西方和海外的民主国家来说,它们的安全使由它们来守卫莱茵河上的桥梁成为必须之事。”令法国深深失望的是,它的盟国拒绝将莱茵河作为法国的安全边界,理由是这种安排将使一直居住在莱茵河左岸的500多万德意志人从德国分离出去。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法国被迫放弃了它的要求。作为交换条件,法国得到了:(1)在凡尔赛条约的条款中包括规定由协约国的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15年,并规定了它的永久非军事化(即禁止在莱茵河西岸驻扎军队或修建工事);(2)法国与英国和美国分别签订条约,其中规定“一旦德国对法国采取任何未经挑衅的侵略行为时”,英、美同意立即对法国实行援助,这两个条约与凡尔赛条约同时生效。美国未能批准在凡尔赛签订的条约致使英国和美国对法国的上述保证无效。法国感到自己受了欺骗。法国仅凭一纸并未兑现的诺言就放弃了它的要求;而这种不满则成为以后所进行的、法国和英国有关安全问题的讨论中贯穿始终的基本因素。由于法国不得不就这样放弃了它对获得“天然屏障”的追求,因此在随后的四年中,法国进行了疯狂的努力去寻求它对德国天生劣势的补偿措施,并减少它对德国报复的担心。它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式:建立条约保证体系和联盟体系。保证体系大约在1920年初,当时的情况已经很清楚,即英国和美国针对未经挑衅的侵略的保证决不可能生效,因此除了在国联盟约中具有的保证法国免遭德国侵略的条款之外,法国处于没有任何条约保证它免遭德国侵略的状态。而法国从一开始就认定这是不够的。法国的判断的确不错,盟约第10条规定,国联成员国保证“尊重并保持联盟各会员国领土之完整及现有政治上之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盟约的第16条和第17条还规定了对任何无视它的义务而诉诸战争的国家实行制裁或惩罚。但是英国(它被视为最重要的国家)只是勉强地接受了第10条;而法国关于建立一支国际部队的建议则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断然拒绝,但只有这支国际部队才能使制裁成为有效之事。第16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义务与某个侵略国断绝财政和经济关系。但是军事行动(只有它才能制止德国)取决于行政院的“建议”,而该建议要求全体一致的投票,而且在投票时,该建议是否被接受则取决于每个国家是否愿意这样做;另外,美国拒绝履行义务也引起了对国联的财政和经济封锁的功效,甚至对国联是否会宴行财政和经济封锁的可能性的极大怀疑。当国际联盟正式开始工作时,法国进一步加深了对盟约效力的怀疑。在1920年12月国联于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大会上,第10条和第16条立即成为攻击的目标。加拿大希望完全删掉第10条;斯堪的纳维亚的代表团们则要求规定根据第16条自动实施经济制裁的例外情况。这两项建议都引起了长时间的磋商。第二年,国联大会通过了一个决议,它特别规定,如果需要,国联行政院将建议一个期限,到此期限将开始实行第16条所规定的强制经济压力,其结果是使行政院可以在推迟经济制裁和减轻经济制裁的实施程度方面自由行事。1923年提出的决议宣布,需要采取何种措施去履行第10条的义务,必须由“每个成员国的政府裁定”。这个决议的结果是把整个军事援助问题留给每个政府自由决定;而且只要一个小国投票反对,这种行动的采取就会受到阻挠。尽管第10条和第16条都未被正式修改,但从这些讨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期间实际实行这些条款的程度将大大落后于盟约的严格的字面含义。这个在日内瓦的机构显然不可能发动那种迅速的军事行动,但只有这种行动才能挽救法国免遭侵略。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继续催促英国给以某种追加的援助保证以反对德国的侵略,这是不奇怪的。然而这些努力的结果与初衷相悖。1922年1月,英国政府终于鼓足勇气提出给法国一个保证,它大体上相当于1919年那个夭折的条约中的条款。碰巧当时的法国总理是固执而短视的普恩加莱——他信奉要么全要、要么全不要的政策——他要求该保证必须附加一个规定英国军队提供明确援助性质的军事协定,并且宣称,如果没有这个协定,单纯的保证条约对法国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英国政府并不打算使自己在承担义务方面走得这样远。它已经还清了它欠法国的道义债;现在它暂时放弃去完成这个明显是毫无希望完成的任务,即满足法国对安全的追求。联盟体系普恩加莱之所以采取这种不妥协的态度,部分原因在于当时法国在其他方面寻求安全并获得了成功。这个成功就是一个联盟体系的建立。一个军事联盟政策比起一个更多是抽象色彩的反对侵略的安全保证来说,更适合法国的气质和法国的传统。对法国来说,正是这种政策使它在18世纪的欧洲获得了霸权,当时它借助与奥地利周围的小邻国的联盟而牵制了奥地利。现在它也正是依靠这种政策寻求包围德国。在西部,法国依靠1920年9月同比利时的军事联盟确保了安全形势。而在其他地区则必须开辟新的天地。俄国已经不再作为一个军事强国而存在。但是在它原来的地域中,新的波兰共和国出现在德国的东部边界。在南部,多亏协约国取得了胜利,才出现了三个新的或领土大大扩展了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它们是法国的天然盟友和法国的附庸国。法国利用这种形势,在战后三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和相互利益攸关的联盟体系。波兰战争结束时诞生的波兰共和国并不是一个新的国家,而是一个古老国家的复活。从10世纪到18世纪,波兰曾经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大王国。18世纪后半期,它召来了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联合敌视;并在它的越来越多的领土因三次“瓜分”而被夺走之后,波兰于1791年失去了它的独立。1918年俄国、德国和奥地利帝国的同时崩溃是一次意外的幸运,这使波兰的复国成为必然之事。但是最初的年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原属俄国的、德国的和奥地利的波兰人现在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国家,但是他们在大约125年的时间里生活在不同的法律和行政管理体制之下,曾服役于不同的军队并站在敌对面进行战斗,而且已经养成了不同的传统和忠诚于不同的国家。这需要巨大的共同的爱国之心才能战胜那些意识上的分歧。另外,处于欧洲大平原上的波兰,除了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把它同斯洛伐克分开之外,并没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它的西部和北部与德国的边界已经根据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方法得以划定,而在其他任何地方,新的波兰的边界都是它同其邻国激烈争执的问题。


编辑推荐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919-1939)》根据英国麦克米兰出版社1984年重印版译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PDF格式下载



很薄的一本书,对于探究国际关系战争和平的问题很有用!


喜欢这个系列的书,因为包装朴实,内容实在。卡尔的这本书虽然薄薄的,但提供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视角去解读这二十年的国际关系史,供我们去理解环境如何从近代发展成战后的状态。


本来时想买本全面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大战整个 全部的,结果没注意 等看完了 觉得 怎么第一次世界大战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涉及很少,才发现 写的是 一和二之间的 全球各个国家关系和种种 ,可还是不失为一本好书啊,


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够,还有点看起来混乱,等把历史先补一下再来应该就没有问题。


对于了解一战的后果,和二战的起因,以及许多欧洲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很好的一本小书。如果对这块历史有了解的,是一个很好的梳理。但是翻译有时候稍显生硬,个别地方值得商榷。


觉得这本书还是蛮不错的


没细读,但是总体感觉不错,资料很详实,也很有视角。


分析得很透彻,前因后果都很明白。


首先感谢amazon的外包装做得非常好,认真负责,特意加了个封套来防水。其次Carr的这部名著也非常出色,虽然知名度不及《危机二十年》,但由于是战后的总结性著作,等于是《危机二十年》的结论加上一些战后才公开的数据和档案的补完版本。总之多谢amazon提供这样的好书贩售。补上自己的书评:... 阅读更多


由著名历史学者翻译的著名的国际关系史著作。翻译用词有一个与通常译名有异:1938年的奥地利总理舒士尼格,以前的历史教材通译为许士尼格。


卡尔的一本书,当然徐蓝老师的翻译,很不错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