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增长理论探索

毛键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毛键  

页数:

321  

前言

  经济增长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经济增长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引起了东西方经济学家的普遍关注,始终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剖析了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提出了剥夺剥夺者的政治结论,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马克思的分析,尽管有其明确的指向,但却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展开的,并大量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增长思想。西方经济学家则把经济增长、财富增加作为研究的主题,从各个侧面探讨了经济增长问题,尽管有其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动机,但却对经济增长机理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对实际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操作意义。特别是二战后,一大批民族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纷纷把发展民族经济、摆脱旧经济秩序的束缚、增强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对经济增长的追求更为强烈,从而强化了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实践的指导作用,又为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内容概要

  《经济增长理论探索》作者10多年来、追踪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并撰写了大量关于经济增长的论文、研究报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经济增长理论探索》正是长期研究积淀的产物,也是经过进一步抽象和升华的新成果。《经济增长理论探索》并不一般的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而是在已有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典型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践,特别是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实践,研究经济增长中的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试图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揭示新规律。

作者简介

  毛健,吉林长春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多年在大学及政府相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18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经济增长基本理论  1.1 经济增长的模式  1.2 经济增长的阶段  1.3 经济发展的管理  1.4 经济增长的路径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中的跳跃发展规律  2.1 经济跳跃的实证分析  2.2 经济跳跃的基本内涵  2.3 经济跳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2.4 经济跳跃的效应  2.5 经济跳跃中的协调  2.5.1 不平衡增长与协调  2.5.2 局部协调和整体协调  2.5.3 短期协调和长期协调  2.5.4 协调形式的相对意义  2.5.5 约束界限  第三章 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3.1 资本投入  3.1.1 资本投入的必要性  3.1.2 国内储蓄  3.1.3 国外资金流入  3.1.4 投资的配置效益  3.2 科技进步  3.2.1 科学技术的特性  3.2.2 科技基础和转化能力  3.2.3 科技进步的指向  3.3 人力资本  3.3.1 人力资本的作用  3.3.2 人力资本的积聚  3.3.3 南非经验  3.4 对外经济贸易  3.4.1 理论概述  3.4.2 直接利益  3.4.3 间接利益  3.4.4 中国实践  3.5 农业发展  3.5.1 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3.5.2 农业发展要义  第四章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4.1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4.2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本标志  4.2.1 增长速度与协调推进  4.2.2 新建项目与原有生产能力  4.2.3 总量与结构  4.2.4 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  4.3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总体要求  4.4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4.1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器  4.4.2 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  5.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分析  5.1.1 库兹涅茨——不去理解和衡量生产结构中的变化,经济增长难以理解  5.1.2 钱纳里——经济结构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变化为持续增长所必需  5.1.3 罗斯托——经济增长,一个结构转变以及由此转变引致然后加速增长的过程  5.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践证实  5.2.1 美国  5.2.2 德国  5.2.3 日本  5.2.4 新加坡  5.2.5 韩国  5.2.6 中国台湾地区  5.2.7 中国香港地区  5.3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基本结论  5.4 产业为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  5.4.1 变动比较  5.4.2 变动方向  5.5 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5.5.1 生产力原有结构  5.5.2 消费水平  5.5.3 对外开放程度  5.5.4 科学技术水平  5.5.5 人口、就业  5.5.6 经济体制  5.6 产业结构优化战略  5.6.1 非均衡增长  5.6.2 主导产业  5.6.3 发展极和增长点  5.6.4 资源倾斜配置和协调发展  5.7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宏观调控  第六章 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发展  6.1 产业集群的特征  6.2 产业集群的成因  6.3 产业集群的效应  6.4 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4.1 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聚  6.4.2 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6.5 推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  6.5.1 我国产业集群的类型  6.5.2 我国产业集群的特点  6.5.3 推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体制创新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  第九章 区域经济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经济增长基本理论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是指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指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维持、技术的进步和体制的变革,即社会经济状况的多方面改善。显然,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尽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问题,首先或者核心是一个经济增长问题。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特别是在当代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根本摆脱贫困的情况下,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就是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只不过这种研究要联系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来进行而已。    围绕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东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已经作了相当多的阐述。当然,这些阐述是紧紧围绕着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展开的。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越过了不发达阶段,实现了一定阶段的经济增长,绝大部分发展经济学家又都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为背景,分析、比较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进程,并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框架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几个基本方面。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增长理论探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