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

王恩涌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王恩涌  

页数:

333  

Tag标签:

无  

前言

  王恩涌教授是著名的地理学家,60多年前,我们都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在学校时,他比我高一个年级。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清华大学地理系,受业于林超教授。我先参加工作,稍后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地理系并人北京大学。我们两人大学毕业后又先后留校工作,成为同事。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都受到冲击。那时,北大的“造反派”把我们俩都放在昌平十三陵一个农村,实行监督劳动。有一次,我们因要返校回家取粮票,请假获准。路上两人不仅回忆了高中时代的往事,而且更多地对眼下形势发表看法,彼此观点一致,这样也就成为了好友。到了1985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科学管理中心,丁石孙校长任主任,我们俩和陈良焜教授三人被任命为副主任,在一起合作了十多年。我们一起从事过环境保护、林业建设、草原承包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  王恩涌教授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长期担任党、政领导工作的同时,还从事教学工作。在50年代教过植物地理,在70年代从事环境保护教学与研究。80年代曾去加拿大进修,回国后,又转向人文地理学,尤以文化地理和政治地理学见长。他知识广博、勤奋好学、善于分析。

内容概要

王恩涌先生的这本随笔集,共收录随笔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三个方面。全书以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从建筑、饮食等角度,以小见大,阐释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从大的时空尺度上,从人地关系、地缘政治等角度,对文明变迁、大国兴衰,以及文化现象如宗教、语言、习俗等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全书有史有识,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王恩涌,1927年生,安徽风阳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地理学家。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文地理》杂志副主编等。其所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教学的经典教材之一。

书籍目录

序一 厉以宁序二 魏小安文化与地理“分区”与“区分”一件新式服装在城市是怎么扩散的?行为背后的环境痕迹从佛教和基督教的不同命运谈起也说文化景观语言小议地理视角看宗教“国家”古今谈农业文明的地理摇篮体质适应与文化适应对文明起源的一种解释社会变迁背后的地理之手文明中断或延续的谜底漫谈风水大禹治水真有其事吗三国演义的地理舞台古城荒沙真相两条河流带来的变迁晋商兴衰背后中国的商人与商帮福建山区里的神秘建筑台湾兰屿岛民居欧亚大陆的“文化四边形”法老们无法得到的安宁一位天才的“门外汉”绿色革命在印度的意外后果玛雅的未解之谜美国的食土现象黑死病为什么消失了天主教教堂的变迁流行文化中的足球拒绝现代文明的“阿米什”坚持“公社”式生活的移民欧洲的巨石文化大国兴衰·西班牙篇大国兴衰·荷兰篇大国兴衰·英法争雄大国兴衰·英国的19世纪大国兴衰·美国的兴起豪斯浩弗的一次不光彩经历新中国五次地缘战略变化背后地理学家看两岸关系地缘政治学的前世今生为什么经济学家也重视起地缘政治美国对伊拉克的战略意图印度文明与巴基斯坦首都漫话·夏商篇首都漫话·周朝篇首都漫话·秦汉篇首都漫话·三国篇首都漫话·两晋南北朝篇首都漫话·隋唐篇首都漫话·五代十国篇首都漫话·大宋篇首都漫话·辽金西夏篇首都漫话·元朝篇首都漫话·明清篇首都漫话·民国篇首都漫话·当代篇首都选址中的“小三角”与“大三角”北京作为首都的环境问题各个视角中的地理人文与区域我对人文地理学的认识旅游地理学的兴起地理教育中的“专”与“通”一次迟到的醒悟人文地理为何曾在讲台消失地理的理论与应用大学地理教育的“市场法则地理学的发展趋势陈传康给竺可桢的一封信北大地理系专业设置的回忆环境保护专业的诞生地图是立体的,也是时间的附录:王恩涌教授谈“无形的脚后记

章节摘录

  文化地理学家在研究文化现象时总是先从研究其文化“分区”开始。由于文化现象表现的特征不同,文化区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形式文化区、机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可以看作具有某种共同文化特质的人所居住的地域。这是地理学家用来研究文化空间差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地图上可以划出德语文化区、汉语文化区;小麦文化区、水稻文化区;天主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等等。  这种划分是以某一种文化特征作为依据而作出的,也有的是以多种相关的文化特征为依据而划分的。例如,爱斯基摩人文化区,是依据爱斯基摩人的语言(爱斯基摩语)、宗教(萨满教)、经济类型(狩猎海上和陆上动物)、社会组织(一般为二三万人以亲缘和友谊关系为纽带而聚居的地域集团)和住所形式(夏为帐篷、冬为半地窖式石砌房)5种文化特征而确定的。  这5种特征相关性强、其分布区完全重合。但是,很多文化分布现.象是相互交错的,相关性差。例如,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过去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可以划成一个文化区。可是,在语言上,中国属汉藏语系,而日本、朝鲜则属阿尔泰语系(越南语的语系未定),差别太大,为另一语言文化区;在文字方面则又深受汉字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 PDF格式下载



一直以来对王恩涌先生的作品情有独钟,通过阅读受益匪浅。知道这本书也是朋友介绍的,所以当拿到书后随即阅读。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没有看完,但是确实是获取了许多知识。王先生独辟蹊径的从文化地理的角度阐述的一些事物,令我大开眼界。另外,美中不足指出我个人认为就是书中只有文字而没有配以插图和地图,对于部分地点及历史地名希望有详细的地图说明。


本书是王恩涌先生的新近随笔汇编,充分表现了王先生科学思维活跃、文化积淀深厚的诸多特征。在表达上娓娓道来,但是述说着纵横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的冷暖变化和社会兴替。全书覆盖面极广,值得细阅、收藏。如果全书能按科学书籍格式再列出参考文献,其效更佳。

开篇是厉以宁先生的序言,也说出了两位老人的终生友谊,为本书增色不少。

印刷、纸张等都也还好。


关于文化地理的著作中,写的最好的一本随笔!


读了材知道什么事文化地理


很好的书,王老随年事已高,但才思敏捷。里面的很多文章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读过。


刚在看,扩大了视野,王老师的文笔听好的


这本书真的很棒!大师就是大师!


很好的一本书,看后感觉受益匪浅。


里边有很多知识,值得一看


读书人,值得拥有。每篇都不长,问题都讲得很清楚。


小中见大的好书


书的质量不错,是正品,还且包装也不错,快递也很快。


王恩涌先生的作品值得一看,文化地理


星期一下午定,星期三中午到,书不错,暂时还没有其他缺点被发现。。内容没看过暂不评价


质量和送货速度还算满意!


卖给老豆的,他跟我说写的很不错,可惜没什么时间可以仔细品读。


对于国内大家,还是觉得在人文方面比起港台、国外,很有欠缺啊


阅读后,启发我更多的地理思维思考!


刚看了一点,先不说内容怎么样,就行文来说很一般,任何一本好的著作,首先要让人读的下去,行文要流畅,读这本书第一感觉,好艰涩


视角独特,但可读性不是那么好。


大家的书就是不一样,很不错


拼凑的书,实在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