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评论(第二辑)
2010-11
商务印书馆
周尚意,刘卫东,柴彦威
147
无
《地理学评论》(第二辑)为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2008年第四届人文地理学沙龙期间,多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单位积极准备承办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最后大家协商确定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由于某些原因,东北师范大学无法于2009年举办此届沙龙。这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便同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协商,一起承办第五届沙龙。本届沙龙的议题为“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这个议题首先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的宋长青主任。2007年10月,中国科协举办了一次会议①,主题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与会的30多位学者、科技管理者就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发表观点、展开研讨。在那次会议上,宋长青提出一个观点:一个学科独立存在的意义之一,是要为其他学科提供学术营养或研究方法。②本届沙龙的组织者刘卫东、柴彦威、周尚意等参加了那次会议。因此,大家一直希望找一个机会,邀请其他学科的学者介绍他们如何运用地理学思想和方法。其次,本次沙龙的议题来自科技部“地理学研究方法”(2007FYl40800)课题的研究需要。该课题已经进行了两年,本届沙龙的组织者们也是该课题人文-经济地理学部分的负责人,为了避免“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貌”,课题组的成员们亟需其他学科的学者站在地理学研究群体之外,梳理地理学的方法。通过聆听他们的分析,地理学学者将了解地理学思想及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程度。
2008年第四届人文地理学沙龙期间,多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单位积极准备承办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最后大家协商确定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由于某些原因,东北师范大学无法于2009年举办此届沙龙。这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便同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协商,一起承办第五届沙龙。
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博导;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博导;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
前言 开幕式致辞 抓住机遇,使人文-经济地理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哲学与地理学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 第一部分 历史学与地理学 明清之际韩江流域社会动乱与聚落形态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聚落空间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莆田平原的聚落形态与仪式联盟 历史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 自由发言 第二部分 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 中国的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中国产业集聚的趋势与决定因素 产业集群的地理学研究 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思考 特邀评论 自由发言 第三部分 社会学与城市地理学 地理学在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中的含义和应用 基于地理思维的人口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论城市人口容量的存在性与方法论 “区位获得模型”在城市居住空间形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地理字伴论 城市社区研究中的社会学思维与方法 特邀评论 自由发言圆桌会议 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参加人员名单
插图:与我的初衷不一样,我是想让大家思考什么是科学。科学被搞得很神圣,乃至有以科学统治世界之势,但到底什么是科学,很多人并不清楚。建议大家读一本小册子,书名是《科学究竟是什么?》。按照逻辑实证的观点,地理学不是严格的自然科学,但是从更广义的科学标准看,地理学应该是科学。这个事例说明地理学受科学哲学的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是系统论对地理学的影响。计量革命的结果是引进了许多数学方法,其中最适合地理学或者是最有用的就是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论包括系统哲学思想、系统科学思想,更重要的是系统分析方法。这个影响很大,地理学聚焦于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社会系统、流域系统,如此等等。不仅引进了系统论的科学思想,更应用了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技术来研究地理学的许多问题。这也是一个例子。另外一个例子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创建。有一个因素就是刚才说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在后面引起了反思,问题在哪儿呢?一般的学科注意解释世界,后来发现一个问题,这是哈维所说的,他引用马克思的话,他的许多著作的扉页上都印着马克思的这句话:我们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前面韩校长作为哲学学者对此已有很精辟的论述。而逻辑实证的地理学片面追求所谓的科学化,就会有一种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倾向,还怎么为社会服务?当代的许多问题,不能仅靠逻辑实证的解释和分析来解决.,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贫困问题、贫困与土地退化恶性循环的问题、纯粹用科学的方法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作为集逻辑实证地理学之大成的哈维放弃了原来的方法论立场,转而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进来。哈维主要把《资本论》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引进来,他研究“资本的极限”、“资本的城市化”、“资本的集聚”、“资本的空间”、“资本的全球化”、“新帝国主义”、“社会公正与城市”和“地理差异”,等等。这样就可以解释许多现实问题,解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贫困的问题,解释这种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的恶性循环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症结,才能提出解决之道。此外,片面追求科学化的地理学还忽视了人的情感、人的主观作用;人文主义地理学注意到这些,引入了哲学、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诸如“地方感”、“地方观念”、“地方空间”、“恋地情结”、“地方认同”、“全球化与本土化”等问题。这些例子都说明,地理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对地理学本身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看地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或者是地理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或者在整个社会的应用。早期的例子是洪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洪堡综合的、辩证的、比较的自然要素“整编”,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综合”的意思,恩格斯称之为打破19世纪保守自然观的六大缺口之一。这可以看做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对整个学术思想的贡献。这是早期的例子。
《地理学评论(第2辑):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纪实》:历史学与地理学,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社会学与城市地理学。
无
很好的一本书,编者下了功夫的,值得一读!
可以看到一些思想
由于很多事会议发言,读起来比较轻松。认识人文地理学有很大的帮助,文中收录的是第五届人文地理学沙龙的演讲讨论内容,内容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很多参会者都是业内的领袖人物,读完感觉学了不少东西,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有一个感觉就是第四届人文地理学沙龙讨论过的问题还在继续,或许是多学科交叉的原因吧!
还可以,因为跟具体工作不一致,权当参考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