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漫记

(罗马尼亚)尼·斯·米列斯库(N.Spataru Milescu)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90 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罗马尼亚)尼·斯·米列斯库(N.Spataru Milescu)  

译者:

蒋本良,柳凤运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漫记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1985年据罗马尼亚文(原著最早应是教会斯拉夫语)译出的。两位译者首先要精通罗马尼亚语,同时对中国史及中外交通史又有较深理解才行,这两点显然很难同时兼具,而原书又是写于17世纪的,书中许多细节似是而非,即便是中国人,往往也很费解。我当然不懂罗马尼亚文,不过有些地方似可稍作补正。兹略举如下:
  
  序p.4:……去晋谒蒙古大公奥伦扎布(Aurengzebu),以求建立与波斯和印度的贸易关系
  按:此处所言显然应指印度莫卧儿朝皇帝奥朗则布。只是想来因原文中“莫卧儿”与“蒙古”相近而误(“莫卧儿”原本确实也就是“蒙古”之意),又因当时蒙古无帝王而改成了“大公”。
  
  p.4:晋以后突然同时崛起五个皇帝,相互激烈交战,其中之一最终战胜所有对手,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唐朝
  按:此处作者叙述有问题,但所谓“五个皇帝”显然应系“五胡”。
  
  p.6:……均称中国为契丹,也称支那-马西纳;p.65:威尼斯的马可波罗曾到过契丹和马西纳。他所说的契丹是指中国北部六省,而把南部九省称作“马西纳”。同页注:马西纳(Macin),蒙古语,指古代中国南部。
  按:书中多处将Macin译作“马西纳”,在中外交通史中一般将此术语译为“马秦”或“摩秦”。通常认为,这个词源出“摩诃秦”(Mahachin),即“大中国”,省作Macin,在中世纪时常被用来指南部中国。
  
  p.9:中华帝国从宁夏(Ninkva)半岛(大约是指辽东半岛——译者)到喜马拉雅山(Amasiisk)
  按:同页上文有提到“辽东半岛”,辽东作Leotung,既然作者知道辽东的正确拼法,那就不可能将辽东半岛称作Ninkva了,译作“宁夏”除了对音外也全无意义。这一地名很费解,疑指东北濒日本海的某地。而Amasiisk也未必是指喜马拉雅山,因为书中将xizang称之为“西番帝国”,此处或许系指新疆某地。
  
  p.23:别国的稀有景象,在中国这里却俯拾皆是,再找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是妄然:
  按:“妄然”当作“枉然”。
  
  p.29:基督教的敌人——布斯林人(busurmani,为穆斯林之讹误——译者)
  按:此处并非讹误,原文的busurmani对应的应是元代的称法“木速蛮”,读音上并无问题。
  
  p.63:直隶省呈三角形,古时曾有多种名称(如魏Ueu、冀Ikii)
  按:“魏”似当作“幽”,即幽州,对音和意义都更符合。
  
  p.68:博格达人把泥堪人和汉人驱逐出城
  按:泥堪即满人对汉人的称呼,此处同义复举,疑有误。
  
  p.79:五十年前,在这个省里掘出了一块石碑,上面注明的日期是耶稣诞生前630年,也就是说该石碑有一千年之久
  按:这里谈到的是明末西安出土《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事。此处“耶稣诞生前”应作“耶稣诞生后”,不仅因为该碑是唐代文物,也因本书写于1677年,因而公元630年算起来才与“一千年之久”能合上。
  
  p.84:本省第八大城市名“扬”(Iang,大概为凉州府——译者),建立在一座大湖旁(原文如此,凉州府旁并没有大湖——译者)。……古代,该地域原属蒙古人,后来秦始皇占领此地,并把它围在长城以内。……在这里的山上,他们从石头里提炼出一种油脂,可代替蜡烛。……黑水河(Ke)流经这,黑水河的河水很轻,任何船只都不可能在其上漂浮,而只会立即沉没。
  p.85:那儿还有一座十分坚固的军事要塞叫肃州,有大将把守。……肃州附近有一大湖,中国人称之为“蓝海”
  按:这处地方的对音确实接近“凉州”,但就其描述的情况看,却更像是肃州或玉门。肃州(今酒泉)确实有西湖,附近至今仍有不少湖沼,文中说到的可代替蜡烛的油脂显然是玉门附近的石油,而“黑水河”指的也显然是流经肃州的弱水,虽然这一带是汉武帝时代而非秦始皇时征服的,不过作者下文又提到了肃州,可能是他本人混淆了一些资料所致。肃州附近的“蓝海”,不知是否指罗布泊或居延海,只是距离上稍有些远了。
  
  p.84-85:[甘州府]附近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没有水草树木,中国话称作“沙漠”的,欧洲人称“洛普”(Lop)。
  按:这里应是误译,作者提到的是甘肃西部之外的沙漠,Lop应指罗布泊一带。因而原文的意思恐应是“欧洲人称作沙漠的,中国人称作罗布”。
  
  p.88:衮州(Ianheu):当作“兖州”
  
  p.95:中华帝国最早的学者、伟大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侯公(Heukung,大概是周公——译者):
  按:此处应可确定是周公。作者书中许多处地方,H常发ch的音,如说明朝开国皇帝姓Hu,此处也应读作Cheu Kung。
  
  p.130:[松江府]仅这个府城的下辖小城南汇(Hanhan)就有二十万中国人专事织布行业
  按:南汇乃是雍正初年(1726)才设县的,比作者写本书还晚了半个世纪;虽然此前就有“南汇”一名,但作为小镇似不大可能为作者得知。此处更可能是指上海县,其纺织业的发达要出名得多,且如上所言,作者的H常发ch音,如按Chan han来读,与Shanghai相去不远。
  
  p.134:本省第十三大城市为赣州(Hoenkheu)
  按:与下面徽州的拼写相同,此处疑当作“和州”,因谈到“位于本省南部,在大江的新岸上……主要靠河上运输,从外地运来一切所需物资”,与和州靠近长江的情况接近。
  
  p.137:本省首府杭州。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把它叫作“京师”(Kvinz)
  按:Kvinz应作“行在”。
  
  p.153:福摩萨岛……荷兰人在另一个台湾岛上修筑了城堡,把它称作“泽仑第”(Zelendi)
  按:Zelendi应指荷兰人在台湾修筑的Zeelandia城堡,通常译作“热兰遮”。又,此处的“台湾”其实尚未用以指台湾全岛(全岛称为“福摩萨”),而仅指荷兰人建城的台南一带。
  
  p.156:葡萄牙城市妈考(澳门)……来自妈考的无数货物运入广州城
  按:“妈考”应作“妈阁”。
  
  p.162:[广西]该省南方还未曾归顺中国皇帝,属“僮王国”(Tunking)……西部也有一个民族至今未归顺中国皇帝,是个独立王国
  p.166:[太平府]这里有一个独立的“僮王国”(Tuntig),汉人把这些人叫作野人。p.165亦作“‘僮王国’(Tunking)”;p.166[郁林州和泗城府亦归“僮国王”(Tunghin)];
  p.168:铜仁府(Tungking);
  p.173:[云南临安府附近许多城堡]因为“通金斯克王国”(Tunghinsk)就在附近;
  p.175:[永昌府]下辖一个小城镇,现归通金斯克国王统治;[而广西州]现归通金人王国统治;
  p.176:[云南的军事要塞]是为防御通金(tunghin)国王而修建的;
  p.177:[元江府要塞]保卫与通金国(Tunghin)、老挝国(Lios)的边界。
  p.178:[永昌府要塞亦为]防御“通金人”(Tunghini)而修筑的[此地居民金齿、漆齿]
  按:这里有许多处都提到“通金”,Tunking基本可确定应指“东京”,即越南北部,其读音与“铜仁”也更接近(二者拼法一样);而且按原文所提到的位置是在广西之南,而不是指壮族(壮族应是里面提到的尚未归顺皇帝的广西西部的民族),清代时针对越南的防御措施应该也比对壮族严密得多。只是作者自己对此也有点似是而非。
  
  p.185:中国人根据那位海军大臣的名字,也把日本人叫作“葛贵”(音译,ghekve)
  按:上文所说故事中的中国海军将领,乃是徐福,因而ghekve以译作“徐福”为好。
  
  p.198:尧帝命令将龟背上的文字抄成一本书,名曰《匮略》(Kvei-lie,大概指甲骨文),意谓“乌龟编年史》
  按:Kveilie似可译作“龟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