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国志

作者: (晋)陈寿 / (宋)裴松之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98-1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作者: (晋)陈寿 / (宋)裴松之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作者陈寿,以其史识及叙事能力,在当时已有“良史之才”的称誉。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像《史记》那样的通史,也不像《汉书》一类史书那样的断代史,它平行地叙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峙的史实。虽然名之为“志”,但是书里面只有纪和传,没有志。 本书是裴松之的注释本。从现代人的角度论,裴注不单单是陈书的助读 “功臣”,甚至可以将之和陈书视为反映魏蜀吴三国六十年鼎立历史的“双璧”;两著合刊,才算得上是记载中国古代这段辉煌历史的完整充实的巨著。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作者陈寿,以其史识及叙事能力,在当时已有“良史之才”的称誉。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像《史记》那样的通史,也不像《汉书》一类史书那样的断代史,它平行地叙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峙的史实。虽然名之为“志”,但是书里面只有纪和传,没有志。
本书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以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三国志》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代表的多种新版本。书中所选图片资料,遵循忠实于历史的原则,力求选取富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图片,配入《三国志》相应的文字部分,以图辅文,以图证史,图文结合,内容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风俗等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真实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原貌,方便读者对这一时期丰富的历史文化有一个较为形象的、直观的认识。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三国志 PDF格式下载



  战国草创,扰攘并挹,后有秦王嬴政力合排沓,合纵连横,车辐相错于道路,议论纷纭于殿堂,往来不绝者,盖乱世之计穷,而愚夫之智始张也。是以春秋章隐晦之大义,独不在憰奇巧计恂恂私利较为得失间者,独抑当时之群小,而欲建万世之奠基也。是以昔太戊之时,桑谷生庭,惧而修德,怪消殷兴。荧惑守心,宋以为灾,景公下从瞽史之言,而荧惑退舍,景公延年。修德者用以附远,谲诈者毙身殒命,虽有当时之荣,盖不能远,是以始皇统一六合,威震蛮荒,而以一夫振臂,基业瓦解,岂偶然哉。
  
  至于汉祚始兴,一改前弊,万民得以休息,延有四百余年闲。至于魏晋,纷乱再起,豪杰延颈,窥窬神器,起兵动众,欲举大事,寇虏充斥,征伐未已,国无积年之储,出无应敌之畜,至于六合分乖,豺狼充路,兵不离疆,甲不解带,家户贫困,衣食不足,农人废南亩之务,女工停机杼之业,士民妻孥羸小,废农弃务,胸背有嫌,首尾多难,乃国朝之厄会也。涂炭于道路,殒命于马蹄之闲,斯亦悲夫。
  
  予观三国之俊杰,三者二出于微薄,刘备以微弱之躯,擦身兵隳之间,奔走呼救,未有尺寸之地,虽有关羽,张飞万人敌,犹不能保全蜀地。刘禅昏闇,诸葛孔明感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读来无不概叹再三,掩卷而泣矣。曹操则所谓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者也,然其计足以盖世,所谓得其人在其时,是之谓也。至于孙吴,实乃欲偏安苟且之徒甚众,虽孙坚,策,权胸怀大志,犹不能力举江南之众挥师北上,然坚,策麾突所指,所向披靡,权能用人尽才,斯亦难得,周瑜公瑾,雄姿英发,徒令后人追慕。
  
  -----Jul 18


  
  要探讨失街亭的责任归属问题,首先必须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街亭之战发生在建兴六年,此时,曹操、曹丕、刘备均已逝世。魏国方面,曹操是、曹丕时期的几位重要谋士、武将相继去世,政权正在走向衰落,陷在风雨飘摇之中。蜀国方面,后主刘禅继位不久,对政事毫不精通,五虎上将中只剩下赵子龙一人,此时的蜀国仅靠着被后人神化了的诸葛亮苦苦支撑。由此可见,无论魏、蜀,此时都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一来可以为己方扩大领土、为此后的战斗赢得有力地势;二来可以鼓舞士气,扭转衰落的势态。而街亭这个双方进攻都必须经过的,易守难攻的“宝地”自然也就成为了两只饿虎严重的肥肉。于是,战争爆发了。
  
  就街亭之战失利的整个过程来看,表面上似乎是蜀方主帅马谡的过失。他没有考虑到补给供应的问题,屯兵山上,在占据主动的情况下选择背水一战,这犯了兵家大忌。一个自称熟读兵书的人,竟然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这足以说明他的愚昧无能。他不听王平劝阻,致使临阵将帅不和,分兵迎敌,这足以说明他的狂傲自大。是马谡的一连串失误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失街亭谁之过的问题到这里似乎已有了答案。但我们不禁要想,如此无能之辈又如何能被委以重任,要知道,这街亭虽小可它关乎蜀国的命运,街亭之战可谓是生死之战。是谁做出了此等荒唐的决策?又是谁在幕后操纵了这场战争?
  
  这个人便是诸葛孔明,一个被民间传说得料事如神、无所不能的“高级军师”。作为蜀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诸葛亮对街亭之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他看中马谡这个战斗经验不足的“嘴皮子”将军。此话并非凭空捏造,在《三国志•马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谡年三十九。”街亭一战败后,蜀国一蹶不振,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能挽回失街亭的损失,含恨而终。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775556/
  
  本篇评论是对这篇书评的有感而发。
  
  
  没理解那位作者书评的最终意思,但从该作者的读书主页来看,主要是文学,兼读历史。所以请作者请注意:史书上的东西,不能只用现在的文学角度和逻辑去揣摩,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得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做铺垫。否则用忧郁文学风格发了一通感慨,好像很“悲天悯人”,实际上可能会十分滑稽。你的这篇书评就是。
  
  “吕伯奢...........若果如此,至少事件的后果是真实的,同时在道德感上,曹操的表现是理直气壮的、正义的。如果曹操是错杀,他就没必要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说起”“为什么“吕伯奢”到了《三国志》中却没有了?陈寿乃蜀国人,没有为尊者讳的嫌疑。唯一的解释就是:陈以为事体微小,不足写之。”
  
  作者的逻辑是:(无旁观者情况下)错杀吕伯奢一家----》除曹操外没人知道----》曹操瞒着不说----》史官不知道----》魏书无记载。
  
  所以作者得到如下结论是:既然魏书记载了,那杀吕伯奢一家这件事是曹操亲口说出来的,进而得出既然曹操敢说,则吕伯奢一家不是被错杀。
  
  从单纯的文学角度来看,作者的这种观点是不错的。但可惜,《三国志》首先不是文学,是历史!
  
  作者也知道:陈寿《三国志》中的魏吴部分,首先来源与魏吴两国的官方史书《魏书》和《吴书》。《魏书》前后经过多人的编写纪录,最后由秘书监王沈完成。
  
  一般来说,至少在宋朝以前,很多官方的史书虽然难免会有一些“忌讳”,但依然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底线。例如唐朝: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在这种环境下编写的官方史书,除去不可避免的忌讳部分外,大体上都是可信的。
  
  但有些官方史书,史学界的评价很低。就比如这部《魏书》。《晋书》就称《魏书》“多为时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更是一再说王沈的《魏书》是“假回邪以窃位”,“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在现代人看来,如果君王做了错事或坏事,依照现在逻辑,官方史书应该是避而不谈才对。可在当时的魏晋时期,对于不利于君王的历史事件,官方不是“避而不谈”就算了,而是不惜“颠倒黑白”!例如上面提到的《晋书》,司马懿打了败仗,官方史书不是单纯进行回避或春秋笔法,而是不顾事实,硬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可就连《晋书》都批判《魏书》,可见《魏书》在这一点上做得更跟过分。
  
  《晋书》好歹如实纪录了司马懿对自己原配夫人的喜新厌旧,而《魏书》在这方面都要作假!《三国志》记载,曹丕后来嫌弃妃子甄氏,不立她为皇后;甄氏被冷落后有怨言,曹丕大怒,处死了甄氏。这本来是历史的公论,可在王沈的《魏书》中,却写成是“曹丕主动要立甄氏为后,甄氏自己再三推辞;甄氏的死是自己病死的,曹丕悲痛欲绝,追封甄氏为皇后”。裴松之在做注时也说“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杀害,事有明审。魏史若以为大恶邪,则宜隐而不言,若谓为小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而崇饰虚文乃至於是”。所以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删除了《魏书》中的很多对魏国人物的溢美之词, 裴松之也赞同:“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陈氏删落,良有以也。”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王沈的《魏书》里记载吕伯奢的地方。作者的“如果曹操是错杀,他就没必要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说起”这种逻辑看似合理,但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就不成立了。参考一下,司马懿打败仗可以写成胜仗;曹丕冷落并处死甄氏可以写成甄氏自己病死;所以“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后,《魏书》不仅不会避嫌,相反还会故意颠倒黑白说是正当防卫以突显曹操的正当立场,这才符合王沈《魏书》的逻辑!只是陈寿是良史,在没有确凿史料的情况下,他仅仅是删除,而自己不做结论。例如陈寿删除了《魏书》后妃传中很多对曹魏后宫的溢美之词,但仅仅只是删除,自己不发表意见。
  
  也正是因为王沈《魏书》的不可靠,本来一件只要曹操自己避而不谈就会无人知晓的事情,却反而因为他欲盖弥彰而让众人皆知。本来吕伯奢这件事是不是被曹操错杀,历史书上没有权威的记载,但正因为
  王沈《魏书》习惯性地颠倒黑白,民众反而坚信曹操就是错杀了吕伯奢。
  
  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发现一个数学问题。魏蜀吴的国力比大约是7:2:1,从魏书 蜀书 吴书的篇幅就反映这个比例。从蜀和吴投降时的统计,也是这个比例。
  
  进而更敬佩孔明,他以如此弱小的实力,给魏制造了如此多的麻烦。有点象北朝鲜和美国。


   深受《三国演义》影响的我们在试读陈寿的《三国志》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记忆冲击。也许羽扇纶巾的半仙诸葛孔明,乱世奸雄多疑猜忌的曹操给你的记忆更深刻,你也更容易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国志》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真实更贴合历史真相。
   在《诸葛亮传》中,开篇就以一个诸葛亮的自比“管仲,乐毅”来告诉我们诸葛孔明是以将相为目标的,其后又通过一个个事例,层层塑造诸葛亮才智过人的一面,不过其中并没有夸大他的优点,例如赤壁之战中没有铺天盖地地描述他如何如何的神机妙算,也没有忽略诸葛亮完美性格的污点,即一心想成为将领的他,军事才能不足,这也就将那半仙角色一举打破。还有陈寿同时也还在《三国演义》里奸雄形象白脸的曹操一个清白,他并未用浓厚的笔墨塑造其所谓坏人的一面,反而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描述这么一个人,也就使曹操变得更丰满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坏人的代名词。


  这是一部描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社会状况的史书。它的风靡程度从网络上有多少据其改编的游戏就可晓而知了。作为一个不喜欢权谋智斗的女生,我原本对三国题材的书并没有多大兴趣。但因为学习需要就通读了一遍。我忽然发现这本书有很多可学可鉴之处。就如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和曹操的小心谨慎,当然也有些反面教材,如关羽的自负和马季的大意。分析全书脉络,就可以清晰看出书中丰富的人物性格。每个人都有其鲜明的特征,或智谋过人,或武力超群。我最喜欢的事曹操。虽然很多人觉得他刚愎自用,善妒多疑,心狠手辣,但我还是欣赏他的。应该说他是很强大的人,在那个时代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是最准确的评价。


  品读三国
  备来奔。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英雄当能容人,所谓海纳百川是也。
  
  “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刘虞为汉室名裔,恩信夙孚,乃以战略之未娴,谬思讨瓒,卒至身死家亡,为天下笑!盖以楚得臣之忿,兼宋襄公之愚,其不至为人禽戮者几希,区区小惠,不足道焉。刘虞为政,幽州大治,其策略多以怀柔为本,可谓善焉,然其武略不足,身死异处,可不悲哉。
  
  读《崔琰传》附孔融传,许攸传,娄圭传,魏武皆以其言与行而杀之,可不惜哉,可想见若身居要位,掌生杀之机,易需小心谨慎是也,切不可乱杀无辜,徒增罪业尔。
  
  读《邢顒传》,感其存身之道,可谓明矣,其初为曹植家丞,顒防闲以礼,无所屈挠,后于魏武立嗣之事,以史为鉴,仗义执言,可谓善揣度,知大义是也。曾国藩有言“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以此法读之,若有所得。
  
  耿介之士如鲍勋者,仍难免于难,盖世间之人,胸襟宽广者,少之又少也,于领导处事,真一门学问,以史为鉴,可不慎乎。
  
  钟繇,可谓明智之人,保得一身富贵,子孙家业,其学问深矣,当用心力学之。
  
  高平陵之变,曹爽被诸族,司马宣王老谋深算,心狠手辣,可见一斑,而曹爽亦缺乏斗争经验,年少而居高位,非为善也。
  
  读史书,似与英雄对酌,品论赏析,似历其事,似见其人,读罢程昱传,有所感,盖能载入史册之人,皆乃当世英豪,非等闲之辈也,纵只言片语,亦可见其风采,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四方贤士,均择木而栖,斗智斗勇,文韬武略,仿佛兮若置身其中,可不乐呼?
  
  凤翔古称雍州,位于关中西部,北枕千山,南带渭水,东望西安,西扼秦陇。这里曾是周室发祥之地,赢秦创霸之域,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以“三绝”(西凤酒、姑娘手、东湖柳)而闻名于世。
  
  习凿齿:毌丘俭感明帝之顾命,故为此役。君子谓毌丘俭事虽不成,可谓忠臣矣。夫竭节而赴义者我也,成之与败者时也,我苟无时,成何可必乎?忘我而不自必,乃所以为忠也。古人有言:“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若毌丘俭可谓不愧也。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二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於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今日读书至向朗传,钦羡不已,盖能潜心典籍二三十年,诚美事矣,吾不知吾何时能有此闲情也。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王夫之《读通鉴论》: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奄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周之罪通于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冯道末减矣。
  
  臣松之以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籓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严整,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又善言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今日读《吴主五子传》,盖宫廷立储之事,为历朝之难免也,孙登为太子,诸多贤才辅助,东宫号为多士,临终上疏,举荐贤才,可谓忠贞,其英年早逝,诚为可惜。孙和立为太子,亦可嘉也,好学下士,甚见称述,然正直终不敌斜佞,遭全公主之诋毁,废和立亮,可比之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以史为鉴,良以有也。孙权晚年,可谓不明,乱杀直臣,自亡之道也。宫廷斗争,自古皆然,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也。
  
  吕岱徐原之交,可称佳话也。
  
  陆凯虽统军众,手不释卷,爱书之人,可敬可赞也。
  
  东吴贺齐、全琮诸将皆以平乱得名,吾以为此事未必为佳,子曰听讼必使无讼,刍荛之见,平乱,当使之无乱,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当于其未乱之时,安抚怀柔,民若乐业,何反之有,故平乱之事,有可谈也。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之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左传祁奚请老》
  
  忠不谄君,勇不慑耸,公不存私,正不党邪,资此四德,加之以文敏,崇之以谦约,履之以和顺,保傅二宫,存身爱名,不亦宜乎。是仪不雷同以害人,不苟免以伤义,比之祁奚免免叔向,庆忌济朱云。可也。今日读《是仪传》,此公尽臣子之道,可谓明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
  
  后记
  予历时两月余,读毕《三国志》,此时前四史之读书计划告一段落,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可谓多矣,此四史者,后人不可不读,然读书需有良法,读史需入史,思前人之思,想前人之想,如入其境界,方为读史之佳态,此四书者,日后定需再此品读。读史,当有良法,边读边记,融入自己之思考。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三国志》卷十四董昭传中有这样一段:
   及关羽围曹仁於樊,孙权遣使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备。”太祖诘群臣,群臣咸言宜当密之。昭曰:“军事尚权,期於合宜。宜应权以密,而内露之。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又,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简言之,就是关羽去围曹操的樊城,孙权就派人告诉曹操“我要抄他后院,可以给你解围,但不能让他发现有防备,所以咱们都保密悄悄地行动”曹操的大臣都说好,就董昭说“我们要变通一下,让关羽知道后院要被抄,他就会回去了。然后我们就看他们斗收渔翁利。如果帮他保密,孙权就得逞了,这不好。而且关羽这人仗着后院没事不会轻易退兵,我们要保密的话我们守城的将士不知有救有投降的可能。所以,我们就,口头上说保密,实际上去传话。”
   这样看来,似乎董昭很聪明,采取了对己方非常有利的做法。而孙权似乎很傻,天真地要和曹操共谋,却被算计了。然而事实上呢?
   这一事件的结局是:
   太祖曰:“善。”即敕救将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羽果犹豫。权军至,得其二城,羽乃破败。
   曹操确实守住了城池,但没有收到渔翁之利,孙权成功地抄了关羽后院,最后也将关羽斩获。
   这里,看似是董昭在算计孙权,实际上是被孙权手下的谋士给算计了。
   原来,关羽去攻打樊城,孙权本可以不跟曹操商量,直接去抄关羽后院。但这样有风险,因为关羽凭其勇武,即使不能很快攻下樊城也会迫使樊城守将曹仁投降。这样,若孙权兵士还未到关羽后院,关羽已占樊城。那么关羽即使丢了后院也可凭樊城之资加以休整,回师迎敌,这样孙权只得与其硬拼而胜算不保。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透露给曹操自己要抄其后院的意图,让曹操守将坚定信心拒不投降。这样,使关羽前攻不下樊城,后后院被抄,无所归依,则必败无疑。
   然而,若将此意图明示曹操,曹操必不干,因为这样的结果只会使东吴得大好处。曹操必会派人将孙权之意告之关羽,晓以利害。使他回师坚守老家,保持鼎力之势。关羽若明了此意,也必还师。则孙权之意图落空。
   为此,孙权集团判断,既要告之曹操让他坚守城池,又不能让他成功说服关羽,因此不能让曹操看清要让关羽两面受敌这一计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曹操及其谋士自己想到激励守将的办法,自己就含糊的提一下要抄关羽后院就可以了。
   因此,不知孙权的哪一位谋士想到了这一妙计,就是告诉曹操“我们密谋吧!”这样,曹操只要不傻,一定会想到要以此激励一下守将,而且曹操的这位叫董昭的谋士也聪明到把这一密谋告诉关羽好让他退兵的程度。
   可是,曹操的谋士们忽略了一点,仅仅一个告密,缺乏全局的战略分析,关羽是不会退兵的。关羽会认为这是曹操的退兵之计,因此,他只是有些“犹豫”罢了。
   所以,最终战局向着对孙权有利的方向发展。而这个在三国志中用来衬托董昭智慧的孙权密书,实际上正是孙权集团全局战、心理战的谋略的集中体现。
   孙权能招揽英雄,出此谋略,算曹操、关羽于股掌间,真乃英雄也!


  h     dffffhaoshushfkvnfjkdkfjfjekdmjjkdmsajksc          gceicjuedfu&ehdu7ood


  孙坚字文台。155-191
   孙吴开创者。吴郡富春人,是不是孙武之后有待参考,但至少史书是把他家往名门上扯的。但说实话孙坚一开始什么都不是,只是勇武过人,正直聪敏。在长江下游的口碑不错,有个小官做。直到黄巾作乱后,孙坚在南方屡战屡胜,才逐渐被朝廷重用,做了大官。
  
   跟董卓看不对眼。先后为朝廷平过许昌(会稽小型起义),黄巾贼,边章韩遂凉州乱,区星长沙作乱。汉朝最终封给他乌程侯。此时孙坚在南方的人望达到最高点。
  
   他救过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子,两方关系不可能不好。只不过,当他死后,他的儿子孙策为骗取袁术信任,砍了陆康的人头。这位陆康不是别人,正是几十年后孙吴大都督陆逊的祖父。孙陆两族几十年的恩恩怨怨,一言难尽那。
  
   灵帝死后,董卓入洛阳,关东联军兴起,孙坚亦举兵反董。诸侯大乱,各怀异心,孙坚的忠诚,变得不合时宜,他也与不少人交恶。比如他敢杀了荆州刺史(王睿),也敢吓唬南阳太守(张咨)。
  
   后来与袁术结盟,成为“破虏将军”,做豫州刺史,专心与董卓和各地农民军对抗。董卓在他身上讨不到便宜,还损了大将华雄。阳人之战,吕布也参加了,但打不赢孙坚不知是编制问题,还是当时奉先已有异心。
  
   孙坚的强大引起了袁术的猜忌,袁术不再给他兵粮。激动的孙坚连夜从阳人赶到鲁阳与袁术辩论,袁术放不下脸,答应了他。
  
   董卓很看得起孙坚,说杀了二袁、刘表、孙坚,天下就是他的了。
  
   董卓火烧洛阳,孙坚部队进入了数百里无烟火的废城,痛哭流涕。他清扫了汉室宗庙,以极为神秘的方式拿到了传国玉玺。
  
   这下诸侯间闹开了,袁术很快按捺不住,把孙坚妻子拘禁了起来。
  
   至今,孙坚至死未交出传国玺的做法仍是个谜。他究竟是感于诸侯的不忠不义而宁愿自己为汉室保有薪火,还是胸怀平定天下之志最后取而代之?
  
   无人可知。
  
   他留给后世两种猜测,也留给儿子两条路选。显然,孙策选择了后一条。他的选择,或多或少影响了三国局面的形成。孙策以传国玺换来的资本加上他自身的实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几乎统一的扬子江中下游地区。孙策死的那年,孙吴策略有二:孙策领兵从徐州北上搅乱官渡之战;周瑜镇守荆州边境,伺机向西吞并刘表。如果孙周二人谋划成功,孙吴的版图,越过长江直达曹操老巢,翻过巫山,进入汉中。
  
   当然,这仅仅是如果。这个策略还没正式开始,就被扼杀了。孙策被暗杀,孙吴在未来几十年中,再未前进一步。
  
   191年(初平三年),孙坚与荆州黄祖交战,被黄祖军士射杀(据传为甘宁?)。孙坚死时只有三十七岁。
  
   孙坚有四子,孙策(伯符),孙权(仲谋),孙翊(叔弼),孙匡(季佐)。或许从四子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到孙坚的野心。策从符,意味着大儿子是统治者。权从谋,二子则是谋划者。三子四子皆为匡扶,辅佐之意,是不是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呢?
  *******************************************************************************
  孙策字伯符。175-200
   孙坚为仕途奋斗的时候,他的儿子们自然也不闲着。175年,20岁的孙坚初为人父,他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孙策。孙坚是大将军,四处征战,他的家一直在寿春,后来袁术的都城。孙策在这里长大。
  
   孙策从小便不是一般的孩子,十几岁就开始结交名士,这之中就包括周瑜。周瑜不是名士,只是出身名士之家,有那么点人望实力。孙策与他如胶似漆的主要原因,还是周瑜本人的魅力。
  
   周瑜与孙策同龄,也是个有大志的人。孙策名气大,周瑜便主动上门拜访。这下俩人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孙策甚至听从了周瑜的劝告,搬迁到了周瑜老家舒城。
  
   只是好景不长,孙策和周瑜十七岁那年,孙坚意外死亡。孙策离开了周瑜家,一个人住到了江都。
  
   这时候,他的三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他以前还渴望着成为父亲那样为汉尽忠的大将军,而现在,他开始重新思考这一切的意义。当他把从父亲处袭来的乌程侯随随便便让给了还不懂事的小弟弟孙匡时,我们知道,孙策已经思考出了答案。他做出了选择。
  
   在江都,他认识了名士张紘。当时张紘也有四十了,两人却成了忘年交。《吴历》中记载了两人这样一番对话:
  
   孙策用极为正统的口气说,汉国祚衰微,诸侯各拥众营私,我想继承父亲的衣钵,为汉朝扶危济乱。我父亲曾经和袁术结盟,所以,你觉得我现在也和袁术结盟如何?我先求袁术把父亲的余兵给我,再合吴景之力,做朝廷的外藩。怎么样?
  
   张紘先是傲娇了一阵,在孙策痛哭苦求之下,才说:如今的大汉,就像曾经走向衰微的周朝,齐桓晋文之兴已是无可避免。你现在有才能,若是领了兵,占据长江合并荆扬,岂是区区一个外藩?
  
   孙策这下放心了:与君同符合契,再无后顾之忧。
  
   孙策有多放心?他把母亲和幼弟都托付给张紘了。可以说,张紘是最早清楚,并支持孙策吞并天下的野心的人(如果大都督没有和阿策心有灵犀的话)。
  
   孙策几乎一刻未停,安顿了家人后就着手募兵。不过就他这么个小娃娃,谈何容易。最初,在孙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他身边有这些人:吴景,孙策母舅,丹杨太守。吕范,孙河,亲戚。这些人手下一共也只有几百人。不够,远远不够。
  
   194年,孙策回到了他熟悉的寿春。投靠了亡父的盟友,袁术。他投靠的条件是,把孙坚的老部队还给他。袁术不是傻子,他喜欢孙策,但又怕他。他喜欢孙策的才能,但更喜欢孙家的玉玺。
  
   袁术先把孙策打发去了丹杨——吴景的辖地,同时也是产精兵之地,叫他尽管去募兵。孙策要是能在丹杨找到兵,那他第一次去找舅舅的时候也不至于只募得“几百人”。所以这次再去丹杨,还是只招了几百人,而且经过泾县的时候还被当地豪强祖郎给打了,几乎全军覆没。
  
   孙策灰头土脸地回到寿春,只得说袁叔叔我愿意帮您打仗,把我爹的部队给我用就行了。袁术答应了,因为总共也就千余人,孙策闹不出大乱子。
  
   袁术防着孙策,但孙策只会更防袁术。《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孙策军中有个骑士犯了罪,逃到了袁术大营的内厩中,孙策找了出来直接砍死。袁术知道后也只讪讪的说,士兵就是爱叛变,我们都很痛恨,你何必来跟我谢罪?
  
   这事儿有些意思。为什么孙策的兵犯了事要躲到袁术那里?他能犯什么事?孙策毫不避讳在袁术大营杀人,这是怎样的景象?最后,袁术是不是直接点出了兵士犯的罪,“叛”?
  
   袁术当时的主要敌人是曹操、刘备、袁绍,吕布也是个不省心的,所以他没空也没力气与孙策翻脸。既然孙策主动来投(骗),他打算暂时先物尽其用,让孙策帮他打打天下。何况按普通逻辑掂量,几个够格的敌人(庐江太守)大概就能把孙策手上这点兵给耗光了。
  
   可惜孙策不是你用正常逻辑来掂量的。袁术跟吕布翻脸,要打仗,想从陆康那借粮。陆康不借。话说那时候袁术拿了孙家的玉玺要称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敢借粮,等着成马蜂窝吧。所以陆康的做法根本无可指摘。他不幸就在于,袁术派了孙策来报仇。
  
   他跟孙策的梁子——史书虽然没有细说,但应该是在孙坚死以后结下的。孙家顶梁柱倒了以后,孙策那段时间到处造访名士,换句话说是拉赞助,为了以后东山再起。有谁能看到这样一个20不到的毛头小子?陆康没有选择把赌注压在他身上,孙策求见的时候,他只叫主簿接待了他。于是孙策便把这笔账记下来了。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你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顺水推舟,他便领了袁术的命,去庐江砍了陆康的人头。
  
   袁术每每令孙策出征,都拿各种官职做诱饵,但每次在孙策得胜而归后都不兑现。
  
   袁术在被曹操打跑之后,逃到了九江郡。当时扬州刺史是刘繇,他把人家轰走自己占据了寿春。刘繇只得渡江住在去曲阿,而原来丹杨的太守吴景、孙贲又被他赶到了历阳。两股势力就隔江对峙。而吴景、孙贲则奉袁术之命在前线与刘繇军对抗,连年不克,逐渐成为袁术后方的大患。
  
   孙策逮住了这个好时机,请求袁术让他离开寿春,前往横江、当利帮助吴景军。
  
   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从兄,这个脱身的机会,简直太妙了。
  
   离开寿春的时候,孙策的官职是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带了千余兵,数百个愿意跟随他的宾客和几十匹马,一直走到历阳。到历阳后,孙策的实力一下壮大到五六千人了。原因,自然是周瑜带着兵与他相会啦。
  
   那么,时间已经来到了兴平二年(194),收复江东之战正式开始啦!
  
   牛渚:刘繇粮草大营,顺利拿下,尽得粮草战具。
   县南:守将筰融。筰融发现孙策很强大之后(首战被斩首五百),便说死闭门不出了。
   秣陵:守将薛礼。薛礼被打跑了,但还没等孙策拿下秣陵,后方着火了。
   牛渚:在横江当利战败的樊能、于糜夺下了牛渚,孙策只得回头与他们交战。大胜。
   秣陵:再过来打筰融,孙策中了流矢,伤了大腿,估计挺严重。严重到手下放风声说孙策伤重而亡,筰融都信了。筰融速速出兵,而孙策也不应战,遣出几百士兵诈降,结果将敌兵引入包围圈中才一举歼灭。得胜后的孙策,一路跑到筰融大营前,令左右高呼:“孙郎如何!”,吓破了筰融军的胆。但筰融仗着地势险固,继续死守不出。孙策也不强攻,很快就去打别的地方了。
  
   在筰融死守的时间里,孙策攻下了海陵、湖孰、江乘等地,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那时候,没见过孙郎的人,都很怕他。他每到一城,守城的长吏都吓得躲起来。但孙策的脾气却很好,军队也有纪律。他凭着个人魅力,收买了很多人心。
  
   他发布军令,凡是刘繇、筰融的部曲来投降,绝不过问以往恩怨。愿意加入孙家的,自然欢迎;不愿意从军的,也不勉强。
  
   就这样,他很快就招募到了两万士兵。江东人都明白,差不多要换主子了。
  
   而那些做惯主子的,自然反感孙策,而且数量相当多。严白虎、钱铜、王晟、邹他等等,各个拥兵成千上万,全都是做过太守的人。“好脾气”的孙策,对他们毫不手软,遇降便杀,屠城(东冶)的事也是干过的。杀到什么程度呢?孙策母亲吴夫人,拉住她这个儿子,说:“王晟过去跟你爹有升堂见妻的情分,你现在已经把他们家诸子兄弟全杀了,留他这一条老命,又怎样呢?”孙策这才没有杀掉王晟。
  
   但在这些年间,他结下了多少新梁子,恐怕是数都数不清了。
  
   严白虎很快就扛不住孙策了,便派弟弟严舆请和。孙策说,要来就来吧。严舆请求和孙策单独会面,孙策也答应了。会面酒席上,孙策抽出刀就砍了桌子(这一点在后来被他弟弟孙权山寨了),严舆吓得抖了一抖。孙策笑着说:“早听闻,你坐着也会跳,伸手敏捷,我只是想试验试验!”严舆咽了咽口水:“我是见了刀,才抖的。”孙策没多说话,抄起手戟就杀了他。
  
   严白虎大败,逃到了余杭许昭处。
  
   程普请求领兵讨伐许昭,孙策说:“许昭对故君有义,对故友有诚,就别去了。”
  
   他钦佩有种的汉子。故君,指的是曾经的吴郡太守盛宪。盛宪,是声名较好的士大夫,和孔融、陶谦交好。许贡是袁术的手下,和孙策一起攻打吴郡后来领太守,顺便杀人,盛宪被许昭收留。而“故友”,指则是严白虎。他钦佩许昭有胆子收留他们,竟然留了他们的命。
  
   可他不知道,许昭收留的,不仅是严白虎,还有曾被他击败的吴郡太守,许贡。这个人,被孙策饶过一命,却在后来与曹操暗通。孙策发现后,即刻将他绞杀。但在200年,许贡的门客刺杀孙策,复仇成功。
  
   至少表面上,孙策与曹操是和谐的。拿下江东后,他遣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建安二年夏,曹操也表他为骑都尉,领会稽太守。
  
   袁术称帝,曹操命孙策与吕布、陈瑀一起讨伐。孙策便去海西找陈瑀,结果到钱塘的时候,陈瑀欲加害孙策,让那一度被孙策打败但却蠢蠢不安的力量(祖郎、焦已,严白虎等)在孙策离开后反攻倒算。孙策发觉了,遂发兵攻陈瑀,俘获四千余人。
  
   陈瑀一个人逃走了,逃到了袁绍处。
   值得一提的是,陈瑀哥哥的儿子,叫陈登。
  
   这样的变故出现后,孙策上表表忠。并加倍进贡。建安三年,曹操才表他为讨逆将军,拜吴侯。
  
   没过多久,袁术就死了。树倒猢狲散,他的部下亲属不敢投靠曹操,便转投皖城太守刘勋。
  
   处理这群人,又成了复杂的政治问题。刘勋粮草养不活这么多人,但却还算有义气,派弟弟刘偕到豫章郡太守华歆处求救。豫章本就不是粮草大郡,华歆半真心半敷衍地把刘偕又打发去了海昏的上缭。上缭有粮三万余斛,拿出了数千救济刘偕,可刘偕偏偏起了歹心,回头告诉刘勋不如偷袭了上缭,占了他们的粮草。
  
   刘勋偷偷进军到海昏,结果泄露了情报,当地宗帅逃跑,什么都没留下。
  
   刘勋离开了皖城,反到中了孙策的计。当时孙策正向西进军讨伐黄祖,听说刘勋这边的事,立刻遣心腹孙贲,孙辅率八千人埋伏在彭泽等待刘勋归来,又命周瑜率两万人取得皖城。轻轻松松拿下了袁术所有残余力量——百工、鼓吹部曲、士兵、袁术刘勋的家属等等,一共三万余人。而刘勋在彭泽遇伏大败。
  
   这根本是孙策与华歆合伙算计刘勋。
  
   刘勋最后逃到了刘表处,得到了黄祖部下的支援。仍然被孙策打败。刘勋是荆州的人啊。最后走投无路的他只得投奔曹操。
  
   【百度所得: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刘晔传】(刘晔不是刘勋的人,但他是扬州人,想必怨恨孙策。在刘勋兵败归曹后,他成为曹操的军师。)
  
   打完这一仗,清理了又一个祸患后,孙策正式对荆州开战。第一站,夏口,vs黄祖。第一战对刘虎,韩晞,大胜。
  
   看看孙策写的表:
   我在十二月八日进军屯于沙羡县,十一日率周瑜(江夏太守,建威中郎将)、吕范(桂阳太守,征虏中郎将)、程普(零陵太守,荡寇中郎将)、孙权(奉业校尉)、韩当(先登校尉)、黄盖(武锋校尉)同时进军。当天便打烂了黄祖,虽然他逃跑了,但他的家人被俘,刘表的从子刘虎,韩晞的两万部队全部被斩首,溺水死亡者达一万余人。
  
   这一战后,曹操拿着孙策的上书,说:“狮儿难与争锋也。”
  
   建安五年,亦即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开始。
  
   高岱事件:孙策因为和高岱辩论《左传》受人挑拨认为高岱看不起自己就把高岱关了起来?然后看到黑压压为他求情的人更是怒火中烧杀了他?
  
   孙策的阔达听受都哪去了?
  
   高岱,吴郡人。是当时江淮地区名士。与许贡交恶。
  
   高岱与许贡的故事:孙策攻下吴郡后派许贡领太守,盛宪和高岱一起在许昭家避难,并求救于陶谦。陶谦(一向厌恶孙策)答应出军,并给许贡写了封信,叫高岱带回去。史书对陶谦的“出军”书信毫无解释,但从上下文看来,许贡当时就有心反孙策了。只是孙策还蒙在鼓里。
  
   别人都很担心已经囚禁了高母的许贡会杀了高岱,但高岱还是献上了陶谦的书信,并成功说服许贡释放他的母亲。
  
   高岱当然还留了一手,在见许贡之间就准备好了逃生小船。母亲一被释放就连夜而逃。许贡后来遣人来追(怕什么?怕他泄密?),但没追到。
  
   实际上,孙策在得知许贡暗通曹操立刻杀掉许贡,高岱很可能就是那个通风报信的人。但最后,高岱还是死在了孙策手上。表面上因为阅读《左传》,实则是永久堵住他的嘴巴。
  
   至于于吉事件……或许于吉只是如黄巾一样的叛民首领(“太平青领道”有木有!),或许当时民间宗教信仰的力量真的是被大大小觑了。如果是这样,孙策之死,就是高岱事件和于吉事件的合力了。虽然,跟他们本人没有半毛关系。
  
   陈寿写这两件事用了同一个套路笔法:孙策嫉妒文化人高岱(实际上暗地里与陶谦联系调兵帮助吴郡许贡造反的家伙)的人望,也嫉妒于吉的祝祷能力拉拢人心,才杀了他们二人。可是哥哥,之前的“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也是您亲自写的啊~
  
   算上许贡,孙策杀掉了三个人,却还是杀不净他们背后的武装力量。他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他一面清理江东,一面密谋攻许的时候,他被许贡手下的人暗杀了。
  
   事情是这样的:陈登因为陈瑀被孙策迫害,在孙策西征时就联合严白虎余党弄孙策,等孙策大胜黄祖,出征归来,就立刻平叛,找陈登算账。行军到丹徒,等待军粮后至。就在这休养期间,孙策被暗杀。史书上说,他爱打猎,爱独行,因此给了人暗杀的机会。
  
   世人皆以孙策轻狡。孙盛后来点评说,孙策当时声势虽浩大,但处境却一直艰险。荆州黄祖未灭,下游陈登又“间其心腹”。孙策不可能有闲心贪图许都。他要搞死陈登是真的,孙策的首要目标,依然是荆州和刘表。曹操确实倾巢而出,但当时袁绍已衰,孙策如何敢去撞?何况他在名义上,仍是大汉(曹操)的臣。
  
   “庸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是达于事势的孙策?”孙盛写。
  
   孙策被杀当日,他与随从同行,只不过他一人单骑当先,等后人追赶上他的时候,他已经重伤了。会不会有人故意延阻?谁也不知道。
  
   裴松之则有了另外的分析。江东六郡确实有很多不安因素,但荆州绝对不是压力最大的一头。黄祖元气大伤,刘表无暇东顾,两方根本是相持状态。孙策就是要打陈登(上面已经论述),但最终目标绝不止陈登。图曹操,不是不可能。
  
   那么真实的孙策,究竟有没有图许之意呢?
   孙策死前,交代的第一件事:先观其成败,善待我的弟弟!
   这里的“其”,显然是代词,代指的,只能是正在官渡激战的袁绍和曹操。这样一来,事情就清楚了,他把袁曹二人放在心上很久了,连死之前都念念不忘。
   孙策死前的脑子是很清楚的。重伤的这段日子,他想了很多。全是关于江东未来之事。他可能也知道,他不在以后,他的规划他的野心可能再也不能实现了。他所求的,只是家人安康而已。
  
   孙策交代的第二件事。这件事是对孙权一人说的。他把印绶亲自交给孙权,告诉他: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江东在孙策活着的时候,是欣欣向荣,团结一心的。但在他死了之后,君与臣的隔阂,再也没有消失过。


   郭奉孝,(170-207)颍川阳翟人,26岁出仕曹操,那么老谋深算的一位政治家,对于这么个算刚刚步入中年的谋士,言听计从。假如嘉未早逝,托孤大臣必然有他,憾憾憾。
   早年,奉孝在北方四世三公的袁绍处谋职,一眼看穿,袁绍做事没有要领,喜欢谋划却不能决断,难成霸业。颍川戏志才死后,由于荀彧的推荐,虽没有曹操的三顾颍川,却得到了曹操从心底的信任和佩服,表彰他为军师祭酒,虽然这是一个低微的官职,细想想,那些重要人才,开始都是这么低微的职位,但是跟领导最近距离的谋划,最后一举成名,甚而权倾天下的主大有人在。这是曹操对他的考验,也是对他的仕途规划,能相信,奉孝得到曹操召见,座论天下事,不正是魏版隆中对?刘备有孔明,曹操有郭嘉,孙权有周瑜。曹操慧眼识珠,立马就知道这个人将是自己霸业最有力的助手,得一奉孝,胜得一子,此时的郭嘉也正是步入他功名之路的大道上,有才不能算了不起,得一识货的主才是人生幸事。
   曹操袁绍官渡大战,看来胜在许攸的临时倒戈,抛开这些看来偶然的事件,郭嘉战前就分析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的因素,这就是有名的十胜十败说,虽有点马后放炮之嫌,因为战争瞬息万变,光靠这点所谓的理由还不足以绝对战争的胜利,但十胜十败说无疑给曹军一个出师之名,出师得胜之因,相当于喊口号,“我们兵强马壮,我们上下齐心,袁绍怎么怎么......我们不胜都不行”,但是这口号得喊得自然,喊得让人信服才行。不知道,私底下,郭嘉有没有跟曹操真正的商讨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粮草接济什么的。这才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打仗打的就是敌我双方的因素。
   刘备来归,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个善人,要早早处理为妙。但是杀,可能堵人才之道,不杀,难免放虎归山。郭嘉献计,既不杀也不放,软禁刘备。没想到,刘备什么人,他不拼了命也要想法跑,一时疏忽还不就中了他计?这事,没有处理好,后患无穷啊,要是假他人之手,杀刘备于无义,何来三国鼎立。历史总是说袁绍优柔寡断,其实曹操有几次不也妇人之仁吗?而且都是关键的那么一着。
   官渡之后,郭嘉献计退兵,这才是谋士政治家最漂亮的一招,杀人于无形,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敏锐的看到袁氏后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只需退兵就可让这矛盾瞬间激发。这不能不说是郭嘉的眼力和判断力。
   其后征吕布,退孙策,出奇兵破乌桓,千里袭人,平定北方后背,可惜时不我待,回来的途中重病而亡,传言,曹操每天派去打听郭嘉身体的哨探,络绎不绝,读到此处,心不觉为阿瞒心痛,郭嘉既是谋士,是下属,也是朋友,是知己。孔明尚能哭公瑾,阿瞒心为奉孝死啊。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若,奉孝在,赤壁之战岂会如此狼狈,岂能让诸葛小儿,年年侵犯,天下大业何等身后。
   封洧阳亭侯,谥曰贞侯。
   青青子衿悠悠心,为郭奉孝时沉吟。天赐奇才冠群英,英才早殒痛君心


   疾向东南。独立舟头。江流如湍。白帆张驰翠岸。水天一线苍鸥远。时在少年。廓清天下。鲲鹏之愿。战事繁、横行于荆楚。运筹谈笑间。纶巾羽扇。倥偬书生。风流千古。知音顾盼。
  初见。卿卿国色。流离宛转。茜裙裾。青丝绾。对姊兀坐语文言。芙蓉花开独艳。刹那间。千万结。惟有此念。夫小乔初嫁了。辗转相随。犹自知节。诗书怡悦。虽天不假予年。公瑾无怨。


  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
  
  这篇书评讲一些题外话,关于裴松之。
  
  裴松之修改《三国志》,征引书目达210种,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考订史实,补充史料,以将近两倍于原著的篇幅所作的注,弥补了陈寿原著简略的不足。
  
  裴松之自己的描述他所做的工作是:
  “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
  
  作注原则:
  “寿其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离,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皆并抄纳,以备异闻;
  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纠正,以矫其妄;
  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三国志》注的内容由补阙、备异、矫妄、论辩扩展为六类,即:
  “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
  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
  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
  一曰传所无之事被其阙佚;
  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
  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南史`裴松之列传》称“松之鸠集传记,广增异闻。既成奏闻,上览之曰:‘裴世期为不朽矣!’”。


  繁体竖排线装八本,摸起来够有感觉,就是书皮太脆弱,经不起揉卷。
  看了三国部分章节(完全不认识的人和少帝们没看),虽然对赤壁和夷陵之战陈述简略,战略思想还是交待的很多,尤其是曹操,吕蒙等。读了感觉对孙子兵法的了解也更立体了一些。
  
  人物上也澄清了原来一些想法。
  
  1. 对曹魏三帝及其谋士团体更加了解,脑残粉了荀彧. 可惜三国志没有司马懿的直接记载。
  
  2. 曹操与陈宫,张邈的青葱往事。及颜良,文丑之死。
  
  3. 苦逼的谋士陈宫(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与沮授(绍不听,绍不听)。
  
  4. 管宁与 华歆,三国志里华 歆官至尚书令,”清纯德素”,精通法理,促进教育和人才举荐制度。数次举荐管宁甚至不惜让位与他,管宁做了一辈子隐士,为了避乱还迁到了辽东。 就算管宁割席的故事是真的,何妨不解释为管宁心胸狭窄,且不怀天下万民。
  
  5. 东吴的局限,孙权的野心。撇开孙权本身和孙策的强弱点不说,孙权的野心或许从来没有很大,至少三国志中他常年称臣(无论是对曹操还是曹丕),常年打蜀不打魏,个人觉得他内心比谁都纠结。时人多把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和孙权后期的“昏庸”联系起来感叹没了周瑜的东吴,岂不知东吴本身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根本没可能攻入中原,和蜀开战又必被人所趁,不安于江东能怎么办。小打小闹的战斗和挑动魏蜀互斗,成功了也不干东吴太多事⋯⋯吴蜀的基础都太弱了。
  
  6. 孙权与张昭周瑜的关系,虽然陈,裴都没有取信[江表传]的周瑜遗言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根据本人不算成熟的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大臣跟皇上交待后事,竟然要在推荐自己的接班人之后加这么一句“乖异”的话,两人关系总不会太好。
  
  7. 孙策哥哥真的好萌。”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撇开瑜策不说,其实兄弟也很好啊T.T
  
  8. 兵法就那么几条,reasoned determination很重要。以曹操攻打于毒和官渡之战为例。
  
  9. 不容易的诸葛亮,”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其实这话也不算太错,虽然未必是孙权的问题。姜维也是个不容易的娃。三国后期善终的将领太少了。


  《三国志》是晋朝陈寿所著,《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了三国人物的本色,陈寿以求真的精神去考证所获得的材料,不妄加评述与编写,与之后的《三国演义》完全不同,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三国志》在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后人更是推崇,相对当时同时期的其他类似书籍而言,也只有其达到了文字和内容的统一。
  
   在读三国志以前,对诸葛亮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那简直是个神似的人物。能掐会算,一场空城计吓退敌兵,草船借箭更是妙不可言。但是通过《三国志》我了解,诸葛亮只是个凡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却并不是一个号的军事家,草船借箭是假的,火烧新野纯属虚构,六出祁山都战败而返,让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顿时下降不少。
  
   但毕竟小说和历史有很大不不同吧,小说注重故事性,史书注重客观性,看三国志有助于我在小说之外更号的了解历史,也是一件乐事……


  《三国志》西晋时期陈寿编写的一部记录魏、蜀、吴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它与《三国演义》有所不同,比如在刻画曹操这里,《三国演义》里把曹操写成了一个“奸雄”,比较侧重于负面,而在《三国志》里面,陈寿的刻画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了。这告诉我们研究历史要客观严谨,不能只凭一个人的说法就来断定。


  《三国志》行文简明、干净。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作者陈寿为晋臣,比较客观地将三国历史完整地表现出来。《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刚进入大学,因为自己对于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选了历史专业,在课上通过老师介绍,让我们读了《三国志》。我借了《三国志》的翻译版本。里面有 文言文的翻译,插图 。读起来比较方便。但是这本里有着还未读懂的情节,但是凭借自己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大致还是能够读下来,这本书给我一种与之前看过的《三国演义》不同的感觉。我不能说哪本好,但我觉得里面的很多内容与之前所知道的有所不同。可能是陈寿少受正统观念的影响,所以从中也有着很大一部分是从客观的角度写的。但我认为看书还是应该看原著,毕竟翻译的版本将语言人工处理,可能有与真实有差异。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羽扇纶巾”“从容不迫”的翩翩君子的形象,他被描述成足智多谋的军师,领兵打战是“战无不胜”。但在《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会带兵出战却众不敌寡,有残酷刑法压迫百姓,他并没有料事如神。《三国志》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节选三国志中较重要经典文章。文言文,辅之以白话文,对初学者而言,不会因为文言文的关系而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度,配有彩色插图,较引人入胜。然而白话文会影响读者的深读度,且有些篇目没被采入,并不是深读三国志的最佳读物。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受到的美誉多不胜数,但是裴松之对于《三国志》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陈写的过于的简单。
  但无论如何,陈寿的《三国志》在中国历史学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动摇的。


  在老师推荐下看得 虽然没有看完 只是重点看了诸葛亮的部分 不过“大气”二字就显现在脑子里! 看了三国志才发现原来真实的历史和三国演义差这么多! 光诸葛亮就和原先三国演义里的不一样,原来诸葛亮在我们印象里是羽扇纶巾的 不过三国志里却描述了他“自比于管仲乐毅”。辅佐蜀汉事业他真的是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本书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一部书,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魏蜀吴三国鼎立及各国为治理国家或对外兼并所做军事部署。与《三国演义》相比较,后者更多的是带有小说的性质,情节更具有戏剧化,而《三国志》作为一部史书,更多的是从记述历史的角度来讲述三国时期这样一段历史,更客观,符合史实。


  我买了本缩印本三国志,前九卷(第一册)是旧字形,后面全是新字形,请问各位朋友你们买的非缩印本也是这样吗?(回答前请确认你知道旧字形和新字形的区别)据我所知,史记已经全都改成新字形,用的是二版,其它的史书没有变,但据中华书局内部人员透露,三国志也改成了第二版,但由于手头没有书,不知道是不是改成了新字形,我只有一本缩印本,却发现前九卷是旧字形,后面全是新字形。


憨杂种 你妈个烂屎养的
个是要死了该 杂种
你全家死光光的垃圾东西


诸葛亮好歹是拉开架势真刀真枪打的,不像北朝鲜光说不练。


孫陸恩怨一直到現在仍為我們吳地人津津樂道


与公瑾神教,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这才是真正的史家态度。现在这些立传的,偏主观、太草率的确实很多。


裴松之的注释或比原文更为精彩,相较颜师古对汉书,索隐、正义对史记的注述,更为详尽精细。绿肥红瘦啊。


你好,我手上有一套10年4月第24次印刷的版本。后四卷,也为旧字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