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校注(全六册)
2003-12
中华书局
[唐] 释道世,周叔迦 校注,苏晋仁 校注
2914
无
法苑珠林,唐释道世撰。宋高僧傅释道世傅颇为推重,谓此书(搴文圃之菁,嗅大羲之蘑萄,以类编录,总一百篇。学人检括,提纲举领。十稔毕轴,行于天下。此书成于唐总章元年(六六八),初著录于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五,至宋入藏。宋、元、明、清诸藏皆为百卷,唯嘉舆藏改为百二十卷。四库著录及四部丛刊影印皆据嘉舆藏本。以舆古本卷数不合,卷次错乱,简叶相连,章段崩离,检索为难。至清道光年间,常熟燕园蒋氏刻本回复为百卷。常熟蒋氏名因培,号燕园主人。原任山东齐河县知县,道光辛巳(一八二一),以事遣戊,其妾董姝发意刻此。刊正讹误,复百卷之旧。事详重刊法苑珠林序及重刊后记。今校注即以此刻本为底本。此书为类书体。引文注有出典,探明出于某经、某谕或某害。其耳闻目擎、无记载可述者,亦叙明依某人所靓。具见出处有征,不为虚构,甚合史法。因而自四库著录以来,清代汉学家特重此书,各家藏害志亦多著录。
作者:(唐代)释道世
第一册 校注记略 校注叙录 校注凡例 重刊法苑珠林序 法苑珠林序 卷一 劫量篇第一 第不止三灾部 述意部第一 疫病部第二 刀兵部第三 饥馑部第四 相生部第五 对除部第六 第二大三災部 时量部第一 时节部第二 坏劫部第三 成劫部第四 卷二 三界篇第二 第一四洲部 述意部第一 会名部第二 地量部第三 山量部第四 界量部第五……
版权页: 如起世经云:「佛告诸比丘:有三天使在于世闲。何等为三?一老,二病,三死。有人放逸,三业恶行,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诸守狱者,应时即来,驱彼众生,至阎摩王前,白言:大王,此等众生昔在人闲,纵逸自恣,不善三业,今来生此。唯愿大王善教示之。王问罪人:汝昔人间,第一天使,善教示汝,善诃责汝。岂得不见出现生耶?苔言:大天,我实不见。王重告言:汝岂不见为人身时,或作妇女或作丈夫,衰老相现,齿落发白,皮肤缓皱,黑餍遍体,状若胡麻,膊偃背曲,行步跛蹇,足不依身,左右倾侧,颈细皮宽,两边垂缓,犹若牛胡,唇口干枯,喉舌燥涩,身体屈弱,气力绵微,喘息出声,犹如挽锯,向前欲倒,恃杖而行,盛年衰损,血肉消竭,羸瘦虺弱,趣来世路,举动沈滞,无复壮形,乃至身心恒常战掉,一切支节瘦懈难摄。汝见之不?苔言:大天,我实见之。时王告言:汝愚痴人无有智慧。昔日既见如是相貌,云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具有如是老法,未得远离,可作善业,使我长夜利益安乐。彼人复苔言:大天,我实不作如是思惟,以心纵荡行放逸故。王又告言:汝愚痴人不修善业,当具足受放逸之罪。此之苦报非他人作,是汝自业,今还聚集,自受报也。 尔时间摩王第二诃之告言:诸人岂不见第二天使世闲出耶?苔言:大天,我实不见。王复告言:汝岂不见昔在世闲作人身时,若妇女身若丈夫身,四大和合,忽尔乖违,病苦所侵,缠绵困笃,或卧大小床上,粪尿污秽,宛转其中,不得自在,眠卧起坐,仰人扶侍,洗拭抱持,与饮与食,一切须人。汝见之不?彼人苔言:大天,我实见之。王复告言:痴人!汝见如是,云何不思: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未离患法。可作善业,令我当来长夜得大利益,大安乐事。彼人苔言:不也。我实不作如是思惟,以懈怠心行放逸故。王告:痴人!汝既懒惰不作善业,受此恶报,非他人造,还自受报。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法苑珠林校注(套装共6册)》为类书体。引文注有出典,探明出于某经、某谕或某害。其耳闻目擎、无记载可述者,亦叙明依某人所靓。具见出处有征,不为虚构,甚合史法。因而自四库着录以来,清代汉学家特重此书,各家藏害志亦多着录。
无
这是买来珍藏的宝贝书!
内容具有实用价值,值得阅读,值得收藏。
其他还可以,主要是字体太小了,像蚂蚁一样大,看久了眼睛很不舒服
竖排繁体,古香古色,非常适合爱看古书的童鞋们学习!极力推荐!赞一个!
老版本没买到新的也不错怨念解除了
唐代重要的佛教类书,经著名佛学专家周叔迦、苏晋仁二先生点校,是目前此书最好的读本。
佛教典籍选刊:法苑珠林校注(套装全6册)
很早就想买,终于等到活动拿下
法苑珠林校注
法苑珠林校注(套装全6册)
满减买 的,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