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理论与实证分析
2004-1
中国法制出版社
罗筱琦
407
381000
证据是司法裁判的基础,证据法是证据裁判主义规则的集中体现。本书在对张映耀被诉交通肇事案的分析中,论述了司法认知法则、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性质以及由来本案引起的诸如检察官的具体刑权、刑事被害人的上诉权、主张建立汽车运输强制责任刑罚体系,等等。在对董金铭被诉贪污、行贿案的分析中,集中论述了非法证据排除法则之非任意供述法则、非法挪查扣押排除法则以及传闻法则、被告人坦白法则,特别是对我国现行《刑法》对贪污罪定义中的“以占有为目的……”提出了质颖。本书通过个案分析,一方面,拟达到弘扬证据文化,倡行证据逻辑思维的目的;另一方面,拟在我国法学研究百花园中,开创一片判例法学研究领地,以为实现包括司法文明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一点应有贡献。
罗筱琦,女,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广东商学院副教授。曾在《法学家》、《现代法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人民司法》、《国家法官学院学报》、(《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论27篇。
序 论判决书内容中的法理分析——代前言第一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性质:张映耀被诉交通肇事案 第一节 基本案情与判决书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案情 二、人民法院判决书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对本案的评析意见 一、程序问题评析:刑事诉讼中诉的合并 二、事实认定评析:司法认知 三、司法判断评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法律性质及改革意见 四、判决书内容之法律判断评析:演绎推理 五、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司法解释的评析意见 六、本案中的民事诉讼问题 第三节 由本案引发的几点理论思考 一、检察机关具体求刑权与刑事案件受害人上诉权的理论思考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改革的理论思考 三、应建立机动车辆运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四、应建立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 五、应建立交通肇事故意责任刑罚体系第二章 非法证据排除法则:董金铭被诉贪污、行贿案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本案司法裁判文书 一、法院裁判文书 二、附同案人徐长春案的裁判文书 第三节 被告人及辩护人诉讼书状 一、被告人自我辩护意见及申诉书 二、辩护人辩护意见 三、附同案人徐长春上诉状及辩护人辩护意见 第四节 本案主要证据 一、公诉人向公开法庭提供并出示的主要证据 二、辩护人向公开法庭提供并出示的主要证据 第五节 由本案引起的刑事程序法原则与证据法原则问题 一、有关程序性原则 二、刑事诉讼中有关证据的程序性原则 第六节 由本案引起的几个证据法问题 一、被告人坦白法则 二、传闻法则 三、证据排除法则 四、刑事证明负担分配法则 五、被告人与证人面对面的对质权与强制取证权 六、刑事证明度法则 第七节 与本案定性有关的物权移转(占有)制度解析 一、占有制度的发展 二、占有及其法律性质 三、占有的分类 四、占有状态 五、占有的取得、转移与消灭 六、对本案中的占有类型的法律分析 第八节 由本案引起的理论思考 一、对我国司法机构设置的反思 二、对惩治或控制腐败方法的反思 三、对人大监督司法方式的反思 四、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审终审制 第九节 对本案法院判决的评析意见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