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变革关系研究

陈荣荣,刘英骥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出版时间:

2004-3-1  

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作者:

陈荣荣,刘英骥  

页数:

255  

字数:

22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回顾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认为,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人皆知,但这并不能构成改革的现实动力,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只是逐步实现了经济的社会化,即把经济权力下放到了全社会,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而远未实现政治的社会化,从而未能在社会基层组织与上层建筑之间建立起应有的利益关联。换句话说,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受到了过多的关注,而更广泛层面的政治参与则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因此,打破权力掌控社会、社会生活政治化的有效途径不只是自上而下的体制创新,更重要的是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

作者简介

陈荣荣,1952年生,满族,北京市人,研究生学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6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百人 工程”。曾荣获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工程提名奖,北京市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

书籍目录

一 中国微观基础的变迁 (一)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二)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三)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二 中国宏观管理体制的演变 (一)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框架 (二)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三)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的初步改变 (四)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成为经济市场化的主要障碍三 中国市场环境的重要变化 (一)中国价格体系的初步形成 (二)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市场秩序的初步建立 (四)经济结构在增长中转变 (五)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六)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二)利益重组的艰巨性 (三)改革滞后和体制落差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瓶颈”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的一般特征和中国的选择 (五)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六)意识形态的作用五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政策探索六 利益结构的分化与社会的稳定七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与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八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政府改革九 政治体制变革及其未来展望十 建立适应并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道德价值体系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变革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