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代士人游幕表

尚小明 编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5-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尚小明 编  

页数:

3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士人游幕的盛行及其影响的深远,是清代历史上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在《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一书中,作者对此曾有所论述。但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进一步研究清代士人之游幕,仍然非常必要。首先,就研究对象而言,《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研究的主要是清代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学人”的游幕活动,那些地位相对较低、影响相对较小的普通之“士”的游幕活动,基本上没有纳入讨论范围。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主要是通过研究学入游幕活动与他们学术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探究清代学术发达的原因。因此,学人游幕活动中的一些与此主题关系不大的问题,并没有纳入论述范围,或虽有所论而语焉不祥。  从时间跨度看,本项研究跨越清朝一代,长达258年,是一个长时期。在此期间,清朝统治形势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士人游幕的许多方面不能不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本项研究时,就必须考虑到不同时期内士人游幕可能发生的变化。为此,量化分析必须划分为若干时段来进行,这样,不仅每个时段的士人游幕状况可以得到充分重视,而且可以通过对各时段士人游幕状况的分析,得到关于有清一代士人游幕的综合性结论。

书籍目录

清代士人游幕量化分析(代序)清代士人游幕表征引文献姓名索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代士人游幕表 PDF格式下载



  在近代史学界,尚小明也算是颇有名气。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本书的前身是他99年获奖博士论文《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
  
  而99年出版的《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由于篇幅所限,仅附录了其中的《清代重要学人幕府表》
  
  这个版本称之为当年的修订版,研究也更加透彻和深入
  
  
  下面引用一下孙家红先生的评论:
  
   总结该书的特点,我觉得下面几点不容忽视。
  
   其一,作者在进行研究和编著过程中,所引用参考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根据笔者统计,该书“征引文献”中所列人物传记、年谱、地方志、笔记、诗话、尺牍、日记、题跋、金石史料及各种工具书等,足有1,086种之多。可谓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当年《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出版时,曾有一些业内专家学者猜测该书作者必有家学渊源。而当得知他的家庭背景和不平凡的学习经历时,皆不由得讶异于此人阅书之宏富、为学之超卓。现在这本书直接征引文献书目早破万卷,更加说明作者的为学根柢已相当深厚。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各类历史资料,爬梳整理何其浩繁,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可以想见。集腋成裘,积跬千里,日积月累之功,绝非一般心浮气燥之辈所能为也。
  
   其二,据作者在“代序”中自述,该项研究“无论在地域分布上,还是在地位高低和影响大小上,都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书后附表相比,该“清代士人游幕表”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规模修改。不仅增加了数百名游幕士人,并对原表栏目内容作了增补。修改后的表格项目,包括幕宾姓名、籍贯、生卒年、家庭状况、功名、入幕前活动、游幕经历、幕中活动、出幕后活动、资料来源等十一项,使对游幕士人的研究从对象和内容上都较前丰富、翔实许多。当然,该项研究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比如,由于部分史料的缺失,有些游幕士人的生卒年皆不详,无法将其按照生年排列,作者只好将这些内容在该书自265页至331页进行大致排列。
  
   其三,该书的“代序”富有特色。一方面,从序文的名称和内容看,基本可以认为这是一份十分严谨、深入的分析报告。在序文中,作者首先交代了研究的起因、范围和研究方法,并鲜明指出此项研究的目的,即“从整体上考察清代二百六十年中士人之游幕,着重解决有关士人游幕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中包括士人游幕的兴衰变化历程、游幕士人的功名、家庭状况、不同时期士人游幕活动内容的变化、游幕士人的地理流动、游幕士人的社会流动等。而对以上问题分析讨论过程中所依赖的坚实资料基础,无疑就是该书的正文内容了。另一方面,该序文借鉴利用了计量史学的一些方法,这不仅在他已经发表的论文、著述中显得独树一帜,而且在国内外相关清代幕友研究中也算是比较特殊的。该项研究通过大量具体的数字及图表形式以及细致周密的分析,不仅对以往研究者中流行的诸多“观点”提供了较为准确的验证,同时也纠正了一些学者一贯秉持的错误看法。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进行的诸项量化分析是很具有说服力的,因而也是比较成功的。与此同时,作者对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适用具有一定的态度保留,甚至指出了这种史学研究的一些天生弱点。持论中正,思维缜密,十分难能可贵。可以预见,该书的出版发行会促进对于清代士人游幕的进一步研究。而在众多的研究文章中,此篇序文必属根据《清代士人游幕表》所创作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因此,这篇序文的分量不容低估。
  
   其四,该书的形成十分不易,耗费了作者大量心血。从序文中可见,该书作为他博士论文的后续之作,而研究开始的时间起点大致相同。如果从他攻读博士学位算起,到如今正好十阅寒暑,真可谓“十年磨双剑”了。十年中,他所发表的著作、论文也有十数种之多。此前出版的《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自2003年10月面市后,史学专业内外的评价均比较高。而在这十年里,他个人的经历也够坎坷。先是读博士前后父亲去世,二年前母亲又病故,对他的打击十分沉重。尤其在经过2003年那场生死劫难后,社会上很多人仍惊魂未定,刚刚出院的他便主动恢复和出版社因病中断的联系,又不顾身体虚弱,满头大汗,几次长时间坐车往返于中华书局和北大畅春园之间。他对学术事业的如此痴情与热爱,如此奉献与投入,不由得使笔者联想起屈原的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最后,必须谈谈该书的价值。众所周知,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幕府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因此幕府历来为清史研究者重视。当年《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从分析学人游幕的现象以及几个典型的“大幕”,揭示了有清一代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可谓独辟蹊径。而《清代士人游幕表》在研究对象、内容等方面扩充很多,表格内容分布清晰明了,将1,364名清代游幕士人的相关资料几乎搜罗殆尽。将来如有人对此问题有兴趣了解和研究,则该书不啻为一本相当实用、全面的工具书和资料汇集。另外,当年章太炎曾针对重修清史的问题谈到:“今若重修清史,应增《幕友》、《货殖》二传”。在国学大师的眼中,“幕友”在清史中自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今大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正在进行,对于清代幕友及幕府的问题似乎并未引起重视,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如果将来引起一些人的关注,则此书的价值必当立现。然而,即使该工程的遗憾仍留,但可以欣慰地说,此书的编著、出版并没有什么遗憾!
  
   2005年5月30日于北大万柳公寓
  
  
  
  若有醉心于清史研究的人士,此书不可或缺


  这本书的前身系作者之博士论文——《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得到学界的颇多好评,周一良先生、龚书铎先生都有评价,观其参考书目引用文献达一千余种,其精神实在是值得我学习的。且非常有利于后学就清代的游幕做进一步的研究。在07年一刷1500册之后,学界需求颇广,08年即增加了2000册。
  计量史学为不少学者诟病,然该书中的统计方法还是可取的,是适度的。若是我国现在在编的清史能将该书相关成果作为表的一部分加以利用还是可取的,章太炎先生曾表示若重修清史,应增《幕友》、《货殖》二传,传记立项与否,尚不得而知,然表已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