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

罗苏文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6-07-0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罗苏文  

页数:

229  

Tag标签:

无  

前言

晚清以降之中国,欧风东渐,旧学新知,自思想潮流至世态人心均为之一变,此自应为现代中国之滥觞。而后时移物异,历百年沧桑而至于今日,变化者不知又几何矣。《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中华书局延请海内外学界名家,或写人物之精神事迹,或作专题之研习探讨,讲述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诸方面之问题,辑为丛书,希冀于传承学术之同时,专家之学识亦可藉以略达于公众之平常感知,深祈学术界、读书界多所襄助。中华书局编辑部2004年9月

内容概要

近百年来,上海租界区凭借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文化强势,迅速地由上海县境的一个异文化寄生体,引领上海迈出从传统商埠走向近代都市转轨的第一步,形成近代上海都市的核心区,也成为国内展示近代都市社会与生活的先行区。中西文化的共处、融合、提升、创新是近代上海城市最有魅力之处。 近代上海塑造了一个开放而充满创造力的近代城市形象。它历史性地站在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文化创新的宽阔视野,留下了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开启了一扇不可忽略的窗口。

作者简介

罗苏文,194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上海社会史、中国女性史。
主要著述有《石库门:寻常人家》(1991)、《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1996)、《沪滨闲影》(2004)、《上海传奇:文明嬗变的侧影(1553—1949)》(2004)等。参与撰写《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1)、《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1996)、《现代上海大事记》(1996)、《上海近代经济史》第2卷(1997)、《上海通史·民国社会》(1999)、《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2002)等。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讲 路、里、楼:租界商业空间的拓展 从街、弄到路 里的崛起 都市象征:高楼耸立第二讲 远东国际性大城市的雏形 都市生活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 消防网络 公共卫生管理的起步 强化治安 社区差别第三讲 石库门与里弄居民 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处 石库门走向商品市场 时弄人家 房地产业主、二房东、三房客第四讲 晚清公共租界的公共娱乐区 租界华人:从难民到居民 近代城市公共场所的雏形与管理 近代城市娱乐消费的摇篮 《上海新报》:信息消费的滋长 租界华人的观念变迁第五讲 外滩与公园 金能亨的构想 座椅风波 从夷园到公园 游园券与公园规则 华洋分园的初试 警示木牌与华洋对话 公园之梦第六讲 近代戏曲与都市居民 在昆曲流布区里 京昆较量:中西并用、弃雅趋俗 都市乡曲:沪剧、越剧 近代戏曲:市风与乡风的异趋第七讲 清末女界与都市时尚女装 女性活动空间的拓展与“女界”的显现 女性消费的兴起 都市时尚女装与市场消费网第八讲 离根——植根:都市人 从乡民到都市居民 都市家族 纳税华人 上海话第九讲 袖珍国际都会里的侨民社区 日侨、俄侨、犹太人 外侨总会附录 近现代上海研究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晚清租界的火灾除少数发生在货船上外,绝大多数发生在民居、栈房。起火原因主要有蜡烛翻倒、厨房堆放柴草、烟囱火苗殃及房屋木梁、栈房存放易燃物品等。显然,要控制辖区的火灾,照明、燃料甚至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已是势在必行。鉴于以上原因,公共租界工部局对成批兴建的商品房(石库门)加强了消防管理。在中式房屋的建筑规则中,已有如下规定:所有火墙应由砖结构或其他坚固不易燃的材料建造,用优质石灰、水泥牢固砌合,能完全切断火势;不得将木制栋梁、托梁、立柱用于建筑任何火墙;所有屋顶应覆盖瓦、金属轨条,或其他不易燃的材料;在任何中式建筑的街区、干草堆放地或距离马路200英尺以上的建筑,业主均应根据卫生委员会的要求,依工部局规定的规格装设水龙头,并使之与上海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相接等。在这一规则中,对中式民居建筑街区的通道、公共空间及燃料堆放等也作了统一的具体规定,这些措施为消防管理提供了严密的保障。由于租界实施中西并行的建筑规则,建筑材料及建筑格局差别很大,给消防带来诸多不便。20世纪初,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引进,中西式房屋、西式房屋和中式房屋成为上海民用建筑的三大类别。中式房屋的火警,通常须用轻便伸缩梯、压力小的喷水龙头;西式房屋则必须用高伸缩梯、高压喷水龙头。遇到两类建筑毗邻相连时,上述消防设施就显得很不适应。也许这也是租界建筑分布逐渐呈现中西分离、自成群落的一个原因。民初随着电话的推广,居民逐渐熟悉了一种便捷的报警手段。1917年火政处的年度报告曾提到,居民时常抱怨消防队未能及时赶到火灾现场,这是由于当时常用的报警方式是托人报告,而不是直接用电话报警。到1927年,电话报警已成为居民首选的报警手段。促使居民改变报警方式的另一因素与保险业有关。保单条款规定:倘火灾发生,投保的房产业主要尽力对付,措施之一即向火政处报警,否则,保险公司可认为未遵守条例规定,因而拒绝理赔。电话报警对有效控制火灾损失无疑是重要的手段,它与嘹望塔、消防水龙的设置及消防汽车、救火艇的配备,象征着都市消防的观念和便捷手段在上海已经建立。1920年代中期,居民们对消防汽车的疾驶而过已从原来的惊慌失措改变为习惯避让,消防车往返火灾现场的意外车祸发生率显著下降。1927年,火政处还配备了手提式无线电话机,以便于火灾现场的信息沟通。值得一提的是,火政处救火会的消防工作并不仅限于辖区范围,如在1927年对界外火警呼救出动支援88次(其中56次是参与扑灭火灾)。民国初年,上海作为国内加工工业中心,工商经营极为活跃。由于租界房租高,商家对建筑的改建、违章利用屡有出现。如华人民居被移用为轧花、清花工场或仓库,容纳大量雇工,却无通畅出口,这种状况对雇工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也使周围房产充满了风险;有些建筑原有的太平楼梯被拆除,太平门被钉死;娱乐建筑内清唱之地被改作舞台演出之用,视察员在报告中称,“每一层楼已成为或正在成为一个小剧场,建造舞台得准备布景、道具、化妆室等,使楼梯及其他出口处变得无用或不安全。尽管将危险通知领照人,但他们很少注意或不加理会,这些房屋在未恢复其原状重新使之适当安全之前,必须吊销这类房屋的执照”,“必须记住有几幢房子容纳2000—3000人,一旦发生火灾,或发生惊慌而往往拥塞不堪时,其出口办法——尽管看来办法不少——是否充分非常令人怀疑”。从上述带有备忘录语气的陈述中可以看出,违章使用房屋的状况,导致火灾隐患的无处不在。

后记

近代上海城市社会史是我二十余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昨天的上海令我怀有持久的好奇和兴趣,查寻被岁月尘封的文献资料,实地走访、体味逝去岁月的遗痕,梳理、修复城市的记忆,将点滴兴奋、感动、体验写出来与读者分享、交流,无疑也是一桩趣事、益事。我有幸从事这样的工作,也乐于选择这样的生活。本书内容选自本人多年来发表的有关论著,依据出版社对这套丛书的具体要求进行文字上的调整。本书得以问世,首先要感谢中华书局的策划、创意,感谢丛书编辑李世文先生的提议和诸多帮助。希望得到读者朋友的指正。作者2005年9月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编辑推荐

《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珍贵的历史图片,向读者讲述了清末民初老上海的都市风貌和社会历史变迁。从自来水、电灯、煤气、公共交通诸如此类的基础生活设施,到妇女时装、戏曲演出;从石库门的普通人家到被称为“纳税华人”的“成功人士”,再到租界的外国侨民,……在那些生动迷人的历史细节中,近代上海已经开始尽情展示自身的传奇魅力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 PDF格式下载



详细地记录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当时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娱乐生活都有涉及,这个作者的书买过好几本了,值得一看。


一般一般一般一般


书籍装帧不错,内容简明翔实,言之有据!值得相关领域的读者关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