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俗纪闻
2006-9
中华书局
中川忠英
568
方克
无
是二百年前日本出版的关于清代干隆时期中国江、浙、闽一带民间传统慑俗及社会情况的一部调查纪录,内容涉及到了生活慑俗、礼仪、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因为它是日本官府直接从清朝普通商人口中得到的材料,记述详细,而且还会有各种物事的具体圆像,在存留历史文献资料中是极有特色的。书中全面、综合地展示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特别是普通遮民生活的实际状况,是考察清代社会及中国古代习俗传承的珍贵史料。另外,从《清俗纪闻》中还可以了解到日本在德川幕布府时期与清朝的关系以及近代日中贸易的沿革等等。
方克,1917年生。专攻日文文献资料翻译。作品除大量科技资料及日本社会情况介绍之外,翻译的文献、书籍主要有《电影纪录的昭和史》、《世界童话选》、《华北治安战》、《论各民族的音阶》等。
序一序二序三附言卷一 年中行事年初京城官员拜贺地方官员拜贺家庭拜贺试毫春酒商家开市盘点医家人日灯夜上灯元宵落灯做戏行灯放夜全名帖单名帖 封筒请帖 封筒招牌彩灯灯龙供祖像朔望皇帝圣誔 三大节礼国忌祖祭三官誔辰迓福春天游戏纸鸢风筝见踢土地神生日释菜祭……卷二 居家卷三 冠服卷四 饮食制法卷五 间学卷六 生诞卷七 冠礼卷八 婚礼卷九 宾客卷十 羁旅行李卷十一 丧礼卷十二 祭礼卷十三 僧徒跋
不仅可为文学、历史、民俗、苏行等方面的研究者及各种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对于有兴趣于历史文献的人们来说,也是一部很有收藏价值的重要书籍。
无
于图书馆中偶然翻到这本书,很有意思,遂读之。
感觉日本人很怀念明朝时真正的华夏,对清朝多有鄙夷之情。确实明清易代,汉人的传统民俗变化了不少,日本人看来是退步了,似有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日本人很崇拜王阳明,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有一宝剑,上刻有“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人还是很崇拜清朝以前的古代中国人的。
书中很详细地记录了江南一带的民俗民风,窥视清朝时期民间百姓的生活,方方面面很有研究价值。然而于文字间处处感到日本人扬明抑清的感情,今读之甚为感慨。
《清俗纪闻》是本非常好的书,先抛开书中涉及到的各种有趣内容不说,作为一本了解200年前中国社会、生活的资料书籍来看,本书都是极有价值的。现在的作者无论做了多少前期准备,无奈不是生在那个年代,再努力也难以写出比《清俗纪闻》更加真实、准确地描绘几百年前中国状况的书来,因此如果这本书的内容不详和价格颇高导致你错过这本好书,那就太可惜了~
另外,本书的两位译者都是相关行业中很有资历的前辈,方克专攻日文文献资料翻译,另一位译者孙玄龄,时任日本丽泽大学教授,专攻中国音乐史和中国戏曲。这本书由这两位翻译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全书是繁体文字,装帧说不上很精致,但内页仿古,是文字竖着的版式,完全是台湾书的常有风格,很雅致,每个页面都配有大量旧时的插图,印刷质量称得上很不错。
不论是阅读内容还是感受好书该有的沉稳和严谨,我都非常满意。
推荐阅读。
互为他者两相看 2007-3-21
独眼
手边有两本书,一本崭新的《清俗纪闻》,一本纸页发黄的《日本考》,像一个镜子的两面,映射着两个千丝万缕连接在一起的国家对对方的好奇与试探。
在日本闭关锁国的时代,长崎是唯一合法的通商口岸,中国与荷兰是当时与日本进行贸易交往最频繁的国家。长崎官方坚持询问来自中国的商人,建立了完整的记录,是为“唐风说”。顺治元年(1644年)到雍正二年(1724年)的81年间已形成了2300多份记录,被编撰成书,取名《华夷变态》(指的是中国已从正统的汉唐转为满清这一变)。
几十年后,长崎的地方长官中川忠英组织手下的“唐通事(汉语翻译官)”们坚持询问中国商人一年,于1799年出版了《清俗纪闻》,详尽记录了所能从盘问笔录中获知的一切,命画工根据口述绘制了精致的画作,并得到了清商们的确认,方才定稿,内容包括来自于闽、苏、浙的清商所提供的乾隆时期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状况等等,从年节过法、百姓衣装、皇家习惯到猪蹄和桂圆汤的做法,事无巨细。可惜的是,原书内文是以连笔变体假名写成的无句读文言文,又只有答句,没写下问题。长期以来,虽被当作奇书却没有得到有效应用。1966年,日本学者以极大的耐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解说将其转换成现代日文,此书一出立刻受到广泛重视,至1989年,日本国内再版9次。1980年代,中华书局就计划将《清俗纪闻》翻译出版,却未能成功,直到去年9月,才得以乍现人前。
但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日本考》正是丛书中的一本。原书付印于明朝万历年间,早于《清俗纪闻》约200年,正是明朝对日局势最为复杂严峻的时代。所属两“考梓”者是当时负责日本事务、主战不主和的高官,由于跟另外署名为“侯继高”(前方将领)的《日本风土记》有着相同的内容和刻版,真正作者尚不明确,可各种史料表明,这本书很有可能正是官方编撰作为对敌参考的。书中收罗了史书中跟日本有关的记载,介绍了日本的地理、风情,有部分内容跟《清俗纪闻》的性质有些相似,而不同的是《日本考》还收录了大量的日语单词,分成56类共1186个,配以宁波绍兴方言的字音作注,而不是当时的官方“普通话”,中间虽有误音和错漏,却极为实用。这尚且都可解释成为了沿海官兵战事时之需,可书中又收录了不少诗歌、民谣,甚至介绍了日本将棋的玩法。
教我历史的教授说:研究历史有两种方法,一种只对坐标系里的各类曲线感兴趣,研究它们的动态和趋势;一种是把坐标系画成细密的网格,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研究,每个格子里的信息能挖多深挖多深。令我感到高兴的,正是这两本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最初的目的——作为成为幕府情报部门重要成员的中川忠英编录《清俗纪闻》是为了管理华人,《日本考》则是收集相关资料为了抗倭——它们走了“挖格子”的路线,全无自以为是的适可而止,不当中国和日本是一脉相承的亲属,完全视对方为陌生的“他者”。两本书正是在对“他者”的审视中,逐渐抛开了自身的立场,“深挖”的冲动变得无可抑制,似乎怎么收集和记录这些信息都不过分,似乎怎么了解都还不够,内容过于详尽,太过重视细节,才形成了这样对于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甚至建筑学都有意义的观察录。
有学者认为日本人从十八世纪对清朝的了解中,得出了一种鄙夷,认为清朝不再是正宗的汉唐,中国变质了,贬值了。只以《清俗纪闻》来说,从事问讯工作的唐通事多是中国去的遗民后裔,耗费大量人力记录绘画,恐怕并不是为了羞辱对方。而抗倭之用又怎能简单的解释《日本考》缘何收录“我想你时如草根,铲去又生,又铲,又铲又生”这样的小调呢。在两书所录的“俗”中流露出精密的生活景象,显现出人的活力,更证明了,中国和日本即便有地域的临近、历史的亲缘,也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自立门户拥有不同文化的两个国家。
自作多情。
所言极是
作者們因為對中國的失望導致絕望 最終自殺
看了梁文道 开卷8分钟,对此书产生兴趣
看了阁下的评论,更是加深了渴望~
内容包括来自于闽、苏、浙的清商所提供的乾隆时期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状况等等,从年节过法、百姓衣装、皇家习惯到猪蹄和桂圆汤的做法,事无巨细。
这个好,我研究社会史的,这个有意义。也许记录了有用的东西。
书评写得很不错啊
中国和日本从来也不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