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约·罗伯茨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约·罗伯茨  

页数:

178  

Tag标签:

无  

前言

  二十余年前,当中国再度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钟叔河先生主编了一套“走向世界”丛书,旨在展示近代中国人最初步出国门后,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该丛书以深沉的历史感、丰厚的文化内涵,给读书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温馨的记忆。那无疑是一项功德无量的文化出版工程。至今,我们仍然期待着它还能够有新的延续。  但是,中国融入世界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中国走向世界,同时也意味着世界走向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一过程中,外来的人们还表现得更为“主动”,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言:“咱们开门走出去,正由于外面有人推门,敲门,撞门,甚至破门跳窗进来。”当中国人远渡重洋,以惊奇的双眼观察世界的时候,外国人特别是西方入也漂洋过海、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他们用异域人的眼光打量着这块陌生的国土以及生活在这里的芸芸众生,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各种著述,留下了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等方面形形色色的观感、研究和评论。无论是从历史研究、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还是中国民族的自我认识等多种角度来看,这些著述都不该是封存于库的资料,而是有待开发的内容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虽然,在那中国人备受欺压的岁月里,西方人关于中国的著述往往带有程度不同的歧视意味和阴暗色调,但其中也不乏认真观察、深切体会、既具有洞察力又深怀同情心的明智之作。作者或是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传教士、外交官,或是为清廷所雇佣的外国官员、教习和科技人员,或是西方报刊派驻中国以及在华西文报刊的记者,或是考察、游历中国的作家、学者、探险家、律师和到中国经商的商人等等,其角色种类之繁,观察范围之广,层次之多,内容之细致深入,总体说来均非同时期有机会观察西方的中国人及其有关著作可比。正是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观察者所W下的为数众多的著作,从而建立起了当时的西方世界里关于中国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又构成今日西方人心目中中国形象的历史底版,并反复不断地被现实冲洗出新的照片。  浏览西方人关于近代中国的各种著作,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中国的观察记述,确有中国人习焉不察的独特之点。相当一部分是对中西直接接触和中国基层社会的记录,多系亲见亲闻,显得别致细腻。足以成为可补中文记载之阙的正史资料,尤其是对方兴未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  当然,西方的中国形象毕竟是西方人自己建构的。他们的眼睛里嵌着自身历史文化的瞳孔,因应着当时当地不同的现实需要,故此对于中国的反映有真实的一面,也难免有变形、歪曲的 面;有受其社会文化心理需求左右、优先摄取或夸大反映的部分,也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盲点”——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借中国这壶“老酒”,去浇他们自己心中的“块垒”。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其所记所述、所议所论,也仍然具有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认识一个民族及其社会文化是一件复杂而长期的事情。无论是认识者还是被认识的对象,都会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种种制约,且自身也并非一成不变。英国著名汉学家雷蒙·道森就曾感慨,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及其文化就像一条“变色龙”一样,总在不断地变化着(参见本丛书中《中国变色龙》一书)。其实,并非只是中国自身在变,更为重要的是,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知、想象,也在随着其自身的发展及其与中国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大体说来,西方世界形成比较明确的中国形象,约从13世纪中后期《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和《马可·波罗游记》等的出版和流行开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西方人眼中都是一个神秘而富庶的东方国度。至17世纪末和18世纪,沉醉在“中国文化热”氛围下的欧洲人,更是视中国为政治开明、教化理性、文明高超的效法榜样。然而从18世纪末期起,由于种种因缘,这一正面形象却迅速地朝其反面转化。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叶,是西方中国观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也是本译丛所主要关注的历史时段。此时西方的中国形象已不再像18世纪时那样美妙,令中国人揽镜自照之下爽心悦目之感油然而生,而是观之不免既惭且愤,并由此易生奋发图强、赶超雪耻之念。阅读那个屈辱时代西方有关中国的各种著述里常见的民族偏见和文化歧视时,我们其实已不必过于敏感,更不必有意加以回避。正如本丛书最早出版之时戴逸先生赐序所指出的:这些偏见和歧视,“只能昭显出作者的狭隘和时代的局限,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一个雄据于东方,充满自尊、自信和自强的民族,已经丝毫无损。我们已有足够的肚量,来回顾已为陈迹的一切”。  如今,中国人的“汉唐气魄”正在逐渐恢复,坦承近代西方那极不美妙的中国形象之中的有关认识总体上较之以往趋于深化,至少这种形象变化成为其认知中国走向深化所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大概不会太显唐突。因为毕竟,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人之间的接触要远比以前更为密切、交往更深、观察更细、碰撞也更多。实际上,我们怎样看待这一变化了的形象并非至关重要,最重要的在于,它是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一种曾影响中西交往且至今仍影响着这一交往的历史文化因子。大凡健全自信的民族,都不会不正视和研究这一历史现象的。  外国入对中国的认识好比是一面历史的镜子,照照这面西洋镜,从中领略生活于中国本土意识之外的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了解我们在西方的形象变迁史,将无疑有助于我们反省和完善自身的民族性格,在国家建设和国际交往中,增强自我意识,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借别人的眼光加深自知之明”的意思。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西方有关中国著作的翻译,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西方汉学家专门研究成果的译述,这已得到许多人的重视。其中影响最大的工程,乃刘东教授主持、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它向国人介绍了不少当代西方和日本一流的汉学研究论著,资为国内学者学术研究有益的借镜。而我们这套“西方的中国形象”译丛,则显然属于另一类。它主要选择19世纪中国国门被打开后,来华西人综合记述或具体描述中国城乡的社会经济生活、各阶层的日常信仰行为、文化接触的故事、政治制度的运行等轻松活泼、凸显感性、不那么古板学究气的各类著述。我们的标准是:它们曾经在西方世界较广泛地流传,对西方的“中国观”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作者在华经历丰富、际遇独特、观察细腻、眼光独到、议论有味,总之具体真切、形象生动。与此同时,丛书还将包括一些后来的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欧美“中国观”予以分析研究的总结性著述。我们认为,后一类译著的价值,当是前一类研究专著所无法取代的。  本译丛最早筹划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7年至1999年间,它曾以“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为名,由时事出版社和光明日报出版社先后推出过十种,受到学界和读书界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但此后,终因我们精力不济,未能继续编译下去。多年来,虽屡有朋友鼓动、多家出版社诚恳相邀,我们却始终畏葸不前、未敢轻允。2004年底,中华书局汉学编辑室的李晨光、马燕、孙文颖等郑重来函,希望我们能将此套译丛改在中华书局出版,争取每年推出三至五种,持续不断地长期编译下去。书局的领导对此也很支持,意在使之成为一项有文化积累意义的“出版工程”。经多次商谈,我们终于又在这个文化人“情有独钟”的老牌出版社的召唤之下重鼓余勇,再次投身到此套译丛的编译事业中来。  由于原来所出版的十种书分散在两个出版社,且早已绝版,有的译校也尚欠精审,故此次在推出新译之前,在汉学编辑室上述几位专业编辑的大力协助之下,各译者又对原译著进行了认真的校审或修订,并首次以十部汇齐的完整形式,将其予以重版。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希望此举能为译丛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较为牢靠的基础。  但愿这套“西方的中国形象”译丛,对于国人了解近代中国社会、认知西方人当时的中国观,能够多有助益,并在今后“持之以恒”的坚持中,真正成为编者、译者、出版者和读者共同喜爱的学术文化事业。  黄兴涛 杨念群  2006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

内容概要

  本书对19世纪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的部分来华人员的著作、手稿、日记以及官方档案进行分类摘编,主要涉及政府与法律、宗教与科学、社会生活、妇女和儿童、经济、军事、旅行、中国人的特性等方面。书中的材料颇具代表性,既可以使我们了解19世纪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窥探到西方人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观点和方法,又可为学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资料线索。

书籍目录

导言 十九世纪西方关于中国的资料01 马戛尔尼使团:条约前的中国02 政府与法律03 宗教与科学04 十九世纪中叶的叛乱05 社会生活06 妇女和儿童07 经济08 军事09 旅行10 文化11 关于中国人的特性参考文献目录译后记再版通校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中国人未表现出容纳他所代表的基督教的愿望和能力,未表现出放弃孔子牌位或佛教偶像,而代之以圣徒和圣母画像的愿望的话,那么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如果新教徒同意这种观点,并且认为,中国人未能在知识和道德上迅速接受他们的若干信条,这不利于推行作为“地上和平及对人的良好愿望”的基督教的伟大真理,这不亚于他们在未作好准备的异教徒心灵之前灌输几个世纪的教义争辩和教派争吵而毫无结果,如果是那样,我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恰恰是指出中国人的宗教情感。但是,如果他们所谓的“缺乏宗教情感”是指中国人不渴望不朽,没有对于善和伟大的尊崇,没有对那些善良和伟大人物的永往直前、永不退缩的献身精神的讴歌,没有对灵魂的热望和祈求、没有对高尚和神圣事物的敬畏,那么,我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甚至是截然对立的了。依一般理解,所谓宗教情感,对人而言,像耳之有听觉,目之有视觉一样自然而然,我们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甚或一个小部落是由聋子和瞎子组成的,因此,不可能存在没有宗教情感的人群。古伯察自己对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富丽堂皇的庙宇建筑视而不见,认为这些建筑仅是出于一种“古老的习俗”,可我却坚持如下简单明了的解释:它们是出于一种强烈的宗教情感而建造的,不管这种情感是怎样地被误导。是的,在此我还会评论,当古伯察和其他作者们基于心理学的观点而提出肯定的、过于一般的断言后,再来面对那些更明显的可感触到的事实时,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陷入自相矛盾之中。那时,他们便会承认,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过程中,充满着善良和伟大的人们;他们还会承认,英雄主义历来都在激励中国人为他们信仰的真理和正义而战斗而牺牲。


编辑推荐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对19世纪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的部分来华人员的著作、手稿、日记以及官方档案进行分类摘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PDF格式下载



  求此书英文原版,可支付宝付报酬,非常感谢。请联系1203311088@qq.com
  书名:China through western eyes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作者:J. A. G. Roberts
  


  1、责难太平军(罗孝全:《北华捷报》,1862年2月8号)
  ……洪秀全的宗教宽容以及多种形式的自由教堂只是一场闹剧。……它只不过是推动和传播其政治宗教的一部机器而已,是他等同于耶稣基督,与主上帝形成一种父子关系,建造一个凌驾于众生之上的主!
  2、“猫钟”(古伯察:《中华帝国》,第2卷,第315—316页)
  猫的眼睛的瞳孔随着中午12点的靠近而迅速变细,当缩成一条像头发一样的细线,并垂直穿过眼睛时,便是中午12点,此后瞳孔便开始扩大。
  3、敬奉写过的纸(卢公明:《华人的社会生活》,第2卷,第168—169页)
  “惜字纸会”(Lettered-paper Society),其成员从10个到100个甚至更多不等,其主要目的便是保护汉字免遭滥用。一般的,每个组织都支起一个炉子用来烧其代理者搜集来的写过字的废纸。每个组织雇一个或多个人,他们走街窜巷,搜集任何一片落在地上的写过字的纸,或是贴在房子或商店墙上的纸。有些人收捡用过的废纸,旧帐本/广告等,将它们卖给这些组织的头目或代理人,常常每磅只能卖半美分甚至更少……纸灰被小心翼翼地装进土坛子里,攒到一定数量,然后倒进篮子里,列队带到河边,在那里将灰或者倒进河里,使之顺流而下漂进大海,或者装到船上沿河向下走几英里。……举行这个仪式时要雇一班吹鼓手,他们吹吹打打地随从队伍从街上走过。组织的成员每人手捧一柱早已点燃的大香,放在胸前恭恭敬敬地前进。
  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有字的纸的态度就像建国初一些不识字的人对于纸的态度一样,其中有一种珍惜,这是传承了祖先的精神。对于字的珍惜可能来源于纸的不易获取,获取是识字的艰难。其实古人的烧纸的这个行为和今人碎纸机的功能很类似的,古人烧纸还很好的保护了隐私呢。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文字的尊重。
  4/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古伯察:《中华帝国》,第1卷,第248-251页)
  “中国妇女的状况是最惨的,受苦/受难/受歧视,各种苦难和贬抑无情地伴她从摇篮一直走向坟墓。她一降生就被公认为是家庭的耻辱。……如果她没有立即被溺死……就被当作一个卑贱的动物,几乎不被看作人……这种对妇女公开及隐蔽的奴役——烙上观念/立法及行为规范三重印记的奴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基础。年轻的姑娘被囿于她出生的房子里,只能操持家务,被所有人,尤其是她的兄弟,视为奴婢,有权要她做最下贱最辛苦的事。她对她那个年华的欢娱和幸福一无所知;所受的全部教育只有学会如何穿针引线;她既不读书也不写字;对她来说既不存在学校也无家庭教育;她像草木一样完全无人问津,在出嫁的年龄到来之前,没有人会想起她,或是为她的事而烦恼。不,他无足轻重的观念是不辞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一位妇女毕生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时刻,她仍然一钱不值;任何方式的同她商量或告诉她她丈夫的名字都被视为最无必要最为荒唐之举。年轻姑娘只是一件交易品,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商品。……一位盛妆的新婚少妇只不过是一件用来献祭的牺牲品。年轻/脆弱/毫无经验的她又被抛入一群彻头彻尾的陌生人中,要忍受苦难和歧视,还要为买主所左右。在新家中,她应无一例外地恭顺所有的人:不得与丈夫同桌就餐;甚至不能同儿子一起吃饭:她的职责是伺候他们用餐,静立在桌旁,为他们斟酒,为他们装点烟斗。她必须在众人吃完饭后,悄悄地在角落里独自用餐;饭食很少,也很粗糙,连儿子吃完的剩菜她都不敢动。”
  描写的很像大部分东方女性,今天女性的地位提高了不止一点点。这进步是多么巨大!
  5/染色绿茶(福钧:《中国茶乡之行》,第92-94页)
  我以前曾在文章中发表过许多欧美人士偏爱染色绿茶的看法,下面我将对湖州农村给出口的绿茶染色的全过程作“全面细致的叙述”。因为我在日记中详细记下来当时的全过程,所以我就从中摘抄下来:
  “监工亲自调色。先将靛蓝放到像化学家用的研钵那样的瓷碗里,把它研成细末。同时将一定数量的石膏放在正炒茶的木炭里上烧。……待石膏烧到一定程度后便从火中取出,放到瓷钵里弄碎冰研成细末。把石膏和靛蓝这两种物质……按四比三的比例加以混合……
  ”在炒茶的最后一个环节将这种染色剂撒到茶叶上。在茶叶出锅前五分钟——燃烧一根香的功夫——监工用一个小瓷调羹把染色剂撒在每口锅里的茶叶上。炒茶工用双手快速翻动茶叶,以便均匀染色。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工人两手发蓝。我不禁想,要是当时有饮绿茶的人在场,他们的胃口会不会改变,斗胆一句,会不会胃口大开。绝对可笑的是一个文明民族竟喜欢喝被染了色的茶而不是天然茶。无怪乎中国人视西方人为“野蛮”民族。
  “一天,一位在上海的英国绅士同一些来自茶乡的人聊天时,问他们为什么要给绿茶染色。……他们承认茶不加任何添加剂时会更好喝,他们自己也从来不喝染过色的茶,只是由于外国人似乎喜欢给茶叶加上靛蓝与石膏混合物,使茶色泽和谐,鲜亮好看。因为这些东西非常便宜,中国人没理由反对这种做法。更何况这种茶的价格比较高!
  ”我费了很大劲才弄清染色过程中添加的色素的确切数量……象英国,特别是美国饮绿茶的人表明他们每年喝了多少靛蓝和石膏。14又2分之1磅茶叶中就加入了8‘美斯’(mace)2又2分之1‘堪得林’(candareens)色怀念之一盎司的染色剂!不过,如果告诉这些饮染色绿茶的人中国人吃猫/狗和老鼠,他们会目瞪口呆,会为可怜的中国人感到难过!”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到生命。洋人更钟爱于染色的绿茶就像部分国人喜爱洋垃圾一样。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但是对于食品添加剂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对人的身体无害,又能加之食物的美味,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一切以无害为前提。一方面呢,我又很赞叹我们祖先的生意头脑。。。
  6/福州周围的移民(郭实腊:《》三次沿中国海岸航行日记〉,第165-167页)
  “所有归福州府管辖的地区……派出大批移民,他们不辞辛劳,在异国他乡维持简朴的生活。他们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每年余一部分留给加重的亲人。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为获得这点微薄的薪水并寄回家去所付出的艰辛。一位工人诚实可靠的人受命收拢每位移民寄回家的钱款,由他带回,分给各自的家人。钱款数目都正式记了帐,当然要按一定比例各这位信使报酬……船一靠岸,他就受到故乡所有期盼钱到来的人的热烈欢迎。寄回来的钱数目很大,有的船一词就带回6万多美元。移民们出到异国他乡时条件极为艰苦,没有衣用,连维持一天生活的钱都没有。有时他们拿不出旅费(6美元或12美元),便成为任何替他们支付旅费的人的契约奴,或者成为强盗的俘虏,替他们服务一年以上。他们坐在拥挤的帆船里,这情景不禁使人想起非洲的奴隶。人们挤在甲板上,可怜巴巴地经受风吹雨打。船上没有任何遮掩物,因为船舱里装满了货物。他们的食物只有干米饭和一定量的淡水;如果路程极为遥远,经常是二者皆不够,许多人实际上被饿死。”
  福州是一个侨胞很多的城市,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华人身影中少不了福州周边人。在上世纪,国内的出境不如今天方便之时,很多福州周围人都是采取上述偷渡的办法出国讨生活。福州及福州周边市地区属于临海的丘陵地形,地少人多,土地多为红土,土壤的酸性高/肥力差。由于出海捕鱼不能完全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因此出国成为一个家庭富裕起来的最有效的办法。一般的家庭中,都是父亲或者儿子/丈夫偷渡出国。偷渡时和19世纪不同的的是需要先交付给安排偷渡的人(蛇头)一笔钱(几万到数十万不等)。由于家中不可能出这么一大笔钱,所以常常向当地的高利贷借款。在偷渡的过程中,条件很艰苦。19世纪的时候,船舱中要装货,所以人都在甲板上风吹日晒。但是上世纪,西方国家对偷渡入境者控制很严,偷渡者只能躲在装货物的仓库的隔层中,躲避开检查。隔层之中不仅人挤人,而且没有密不透风,吃喝拉撒睡都在其中。他们只有在深夜才有到甲板上透风的机会。就这样要熬过几个月才能到达大洋的另一边。有的人在这段时间内由于身体上的原因,会死在路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奄奄一息时,蛇头为了躲避检查隐藏好剩下的偷渡客,将他们抛入大海。我想他们中生还的人很少,大部分都葬身鱼腹。到了国外后,部分人可以找之前同村偷渡出来的人帮忙找活干,而只身闯世界的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由于人生地不熟,一定有大把的亏等着吃。此时,坚持和不怕苦是唯一可以依赖的,为了家里的亲人,为了路上的种种,多么艰难都只有撑下去。
  因为没有正当合法的身份,偷渡的人只能打黑工,工资水平低,生活环境差。最紧要的是不可以生病,医药费昂贵到不敢看医生。除了解决语言的问题,还要尽快找到同乡或者华人,一起出来谋生的偷渡客自然多了一些惺惺相惜,互相照料。
  勤奋打工,夹着脑袋做人,辛苦存钱寄给家乡的亲人。在国外奋斗几年之后,上进的人也许在华人街开了自己的餐馆,普通一点的也有了自己在国外的生活。还清家中的钱款并待家中的经济状况转好之后,就盘算着让家族中各多的人到海外来。这是福州周边侨胞多的原因之一。
  福建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侨胞陈嘉庚斥资兴建的。他曾是东南亚的橡胶大王,对于故土怀着一片赤子之心。家乡的人不应该再在高风险的偷渡路上赔上性命。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虽然今天的偷渡现象没有完全杜绝,但是单纯地以出国讨生活为目的的偷渡已经减少了好多。正当的劳务出口也是一条途径。
  福州周围的人正在用自己依旧勤劳的双手在祖国的土地上创造财富!


  书中有提到,十九世纪时,中国贩给西方的茶叶就添加了石膏和靛蓝(两种染色剂)。当地农民承认自己从来不喝染过色的茶,只是由于外国人似乎喜欢给茶叶加上石膏和靛蓝,使茶色泽和谐,鲜亮好看,而且,最主要的,这样的茶叶价格比较高。叹!


我们的先祖就是食品添加剂的高手,而今的三聚氰胺奶、牛肉膏、避孕黄瓜、膨大西瓜只是一脉相承罢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