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地理志
2008-6
中华书局
施和金
685
无
二十四史中《北齐书》原无地理志,本书作者辑录《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 《元和郡县志》、《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太平寰宇记》及先贤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等古代地志,阐述了北齐州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的兴废沿革,并注出今地。书中对山川、军事要地也稍加评论。 全书共五卷,分卷一河北地区(上)、卷二河北地区(下)、卷三河南地区(上)卷四河南地区(下)、卷五淮南地区。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北齐是一个较为特殊而又为时短暂的王朝。说它特殊,是因为北齐的宝际立国者高欢虽说是个汉人,却因长期生活在北边怀朔镇,习俗类同鲜卑,是一个高度鲜卑化的汉人;他虽为宝际立国者,却又在生前没有称帝,只是东魏的丞相,直到他儿子高洋为帝时,才追崇他为献武帝,后又改为神武帝,在这一点上,颇与当年的曹魏相类似。
绪言卷一 河北地区(上) 一 司州、治邺县。后魏置相州,东魏都邺,改为司州,北齐因之。 二 定州,治安喜县。后魏置安州,又改为定州,北齐因之。 三 冀州,治信都县。后汉置冀州,魏晋及北魏、北齐皆因之。 四 瀛州,治赵军都城。后魏置瀛州,东魏、北齐因之。 五 赵州,治广阿县。后魏置殷州,北齐改为赵州。 六 沧州,治饶安城。后魏置沧州,北齐因之。 七 幽州,治蓟城。后汉置幽州,晋及后魏、北齐因之。 八 安州,治方城。北魏皇兴中置安州,东魏天平中陷,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北齐因之。 九 营州,治和龙城。北魏置营州,永安未陷,东魏天平初又复,北齐因之。 十 平州,治肥如城。晋置平州,后魏及北齐因之。 十一 南营州,寄治英雄城。北魏孝昌中营州陷,永熙中侨置营州于英雄城。英雄城在今河北徐水县西,相对治于今辽宁朝阳之营州而言,其位置在南,故曰南营州。北齐因之。 十二 东燕州,寄治幽州军都城。后魏分恒州东部置东燕州,北齐因之。 十三 义州,寄治汲郡陈城。东魏侨置义州于汲郡,领七郡十九县;后齐省六郡以置伍城一郡。 十四 北燕州,治怀戎县。北齐置北燕州。卷二 河北地区(下) 十五 并州,先治晋阳,后移治龙山。汉置并州,历代因之,北齐并置大丞相府。 十六 戎州,治涅城。后魏置南垣州。寻改曰丰州,北齐又改为戎州。 十七 肆州,治九原。后魏置肆州,北齐因之。 十八 北恒州,治恒安镇,后魏置司州,后改为恒州,北齐因之。 十九 北朔州,治马邑城。后魏置朔州,孝昌后侨置并州界;北齐于新平置北朔州,后移治马邑城。 二十 北灵州,治武州城。东魏置武州,北齐改为灵州,寻废。 二十一 北蔚州,治灵丘县。北齐置北蔚州。 二十二 北显州,治石城县。东魏置廓州,北齐改为北显州。 二十三 恒州,寄治秀容郡城,今山西忻州市西北。 二十四 朔州,寄治汾州并州寿阳县界,后又寄治汾州介休县界。 二十五 燕州,寄治汾州并州寿阳县界,文水县北。 二十六 云州,寄治并州寿阳县,今山西文水县北。 二十七 蔚州,寄治并州邬县,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二十八 县州,寄治汾州六壁城,今山西孝义县西。 二十九 宁州,寄治汾州介休城,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三十 灵州,寄治汾州隰城县界,今山西汾阳县西。 三十一 西夏州,寄治并州界。 三十二 西汾州,治昌化县。北齐置西汾州。 三十三 南汾州,治定阳县,后魏置南汾州,治定阳县,后魏置州,北齐因之。 三十四 南朔州,寄治汾州介休界,今山西介休县境。 三十五 汾州,治隰城县。后魏置汾州,北齐因之。 三十六 东雍州,治临汾县。后魏置东雍州,北齐因之。 三十七 晋州,治白马城。后魏置晋州,北齐因之。 三十八 建州,治高都县。后魏置建州,北齐因之。 三十九 怀州,治野王县。后魏置怀州,北齐因之。卷三 河南地区(上) 四十 兖州,治瑕丘城。汉置兖州,魏晋、刘宋,后魏、北齐皆因之。 四十一 青州,治东阳城。汉置青州,晋及后魏、北齐因之。 四十二 光州,治掖城。后魏置光州,北齐因之。 四十三 胶州,治东武城。后魏置胶州,北齐因之。、 四十四 南青州,治东莞县。后魏置东徐州,又改为南青州。北齐因之。 四十五 北徐州,治临沂城。后魏置北徐州,北齐因之。 四十六 海州,东魏治龙沮城,北齐移治朐山县。东魏置海州,北齐因之。 四十七 东楚州,治宿豫县。北魏置南徐州,梁改曰东徐州,东魏改为东楚州,北齐因之。 四十八 东徐州,治下邳城,后魏置东徐州,北齐因之。 四十九 徐州,治彭城县。后汉置徐州,魏、晋、刘宋因之,后魏及北齐亦置徐州。 五十 西兖州,先治定陶城,后徙治左城。后魏置西兖州,北齐因之。 五十一 济州,治碻磝城。后魏置济州,北齐因之。 五十二 齐州,治历城县。刘宋侨置冀州,后魏改为齐州,北齐因之。卷四 河南地区(下) 五十三 梁州,治大梁城。东魏置梁州,北齐因之。 五十四 北豫州,治虎牢城。后魏置北豫州,北齐因之。 五十五 洛州,治洛阳。后魏置洛州,又改司州,东魏复改洛州,北齐因之。 五十六 郑州,治颍阴城。东魏置颍州,又改为郑州,北齐因之。 五十七 北荆州,治伏流城。东魏置北荆州,后齐因之。后周占其西部,尝置和州。 五十八 广州,治襄城。扣魏置广州。不武定中西部陷于西魏,州治由北山徙治襄城县。 五十九 襄州,后魏治北南阳郡,北齐移治业县。后魏置襄州,东、西魏及北齐、北周对峙时,各占有襄州之部,北齐仍置襄州,后周则改置为南襄城郡。 六十 豫州,治上蔡县,后魏置豫州,北齐因之。 六十一 洧州,治所不详。北齐置洧州。 六十二 潜州,治所不详。北齐置潜州。 六十三 蔡州,治豫州鲖阳县新蔡城。东魏置蔡州,北齐废。 六十四 财州,治豫州鲖阳县固始城,今安徽临泉县。东魏置财州,北齐废。 六十五 北建州,治固始县。北齐置北建州,寻废。 六十六 永州,治楚城。梁置楚州。东魏改为西楚州,北齐改为永州。 六十七 西淮州,治白苟堆。梁置西淮州,后魏因之,北齐废。 六十八 东豫州治新息县。后魏置东豫州,梁曰西豫州,又改曰淮州,东魏复曰东豫州,北齐因之。 六十九 信州,治项城。东魏置扬州,梁改为殷州,东魏又改为北扬州,后齐改为信州。 七十 颍州,治汝阴县。后魏置颍州。梁、东魏及北齐因之。 七十一 南兖州,治小黄县。后魏置南兖州,北齐因之。 七十二 谯州,治涡阳城。后魏置涡州,后罢州置涡阳郡。梁置西徐州,东魏改置谯州,北齐因之。 七十三 汴州,治汴城。梁置汴州,后魏及北齐因之。 七十四 睢州,治竹邑县。梁置睢州,北齐因之。 七十五 仁州,治赤坎城。梁置仁州,后魏及北齐因之。 七十六 潼州,治夏丘县。北齐置潼州。卷五 淮南地区 七十七 淮州,治淮阴城。梁置淮州,东魏、北齐因之。 七十八 东广州,治广陵县。梁置南兖州,北齐改为东广州。 七十九 泾州,治沛县。梁置泾州,北齐因之。 八十 秦州治六合县。梁置秦州,北齐因之。 八十一 和州,治历阳县。北齐置和州。 八十二 南谯州,治顿丘县。梁置南谯州,东魏、北齐因之。 八十三 西楚州,治锺离县,刘宁置北徐州,东魏改为楚州,北齐曰西楚州。 八十四 扬州,治寿春县。晋置豫州,后魏曰扬州,梁改为南豫州,东魏又改为扬州,北齐因之。 八十五 合州,治合肥城。梁置合州,东魏、北齐因之。 八十六 安丰州,治安丰县。梁置安丰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八十七 湘州,治庐江县。梁置湘州,北齐废州。 八十八 霍州,治岳安县。梁置霍州,东魏、北齐因之。 八十九 南光州,治光城县。梁置光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 南郢州,治赤石关。梁置南郢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一 南建州,治高平城。梁置南建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二 南朔州,治齐阪城。梁置南朔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三 义州,治包信县。梁置义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九十四 沙州,治白沙关城。梁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九十五 南定州,治蒙笼城。梁置南定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六 衡州,治南安县。北齐置衡州。 九十七 浐州,治所不明。北齐置浐州。 九十八 南司州,治黄城。北齐置南司州。 九十九 巴州,治西阳县。北齐置巴州、 一○○ 江州,治鹿城关。梁置北江州,东魏、北齐因之。 一○一 湘州,治大活关城。梁置湘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一○二 郢州,治平阳县。刘宋置司州,北魏改为郢州,梁曰北司州,旋又为司州,东魏改为南司州。北齐又改为郢州。 一○三 义州,治罗田县。梁置义州,东魏、北齐因之。 一○四 罗州,治齐昌县。北齐置罗州。 一○五 江州,治怀宁县。梁置豫州,又改为晋州,北齐改名为江州。
插图:卷一 河北地区(上)司州,汉邺县。后魏置相州,东魏都邺,改为司州,北齐因之。魏书地形志云:司州,治邺城,魏武帝国于此。太祖天与四年置相州,天平元年迁都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与四年为公元四0一年,是年北魏建相州于此。
《北齐地理志(套装全2册)》由中华书局出版。
无
当我拿到《北齐地理志》时,我欣喜若狂,我终于买到我要的资料了。书封面设计非常精巧,内容更是纵横捭阖,囊括四海,让我爱不释手。
书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的,一如既往的好,对于版本,我特别讲究。研究生我就是读的古典文献学,对于目录、版本最为紧要。中华书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都是我喜欢的出版社。主要因其编辑认真,用纸甚好,摸在手上,感觉也是特别的好。最重要的还是学术上的严谨,可以作为撰写论文的参考资料。
于天下山河,莫不想走而观之,见而述之,怎奈囿于经济缘故,不能饱览山河。故购之《北齐地理志》,聊以慰藉。翻开书页,繁体、竖排、轻质、墨香一一流淌心间,让我兴奋的血液在山河间流走。我翻到了我的故乡,翻到了心仪的古城,我在北齐的天空里肆意遨游,在一一黄昏的路口,冥思苦想着历史的风云是如何将这些城墙化为乌有。站在历史的深处眺望,怎不为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慷慨。
作为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的《北齐地理志》,只是我深深喜爱的其中一部。我同时购买的还有:《元和郡县志》二册、《元丰九域志》二册、《方舆胜览》四册。
对于它们的到来,我感到既开心又沉重。我想以后每走一个地方,回来便对照研究一个地方的历史,写出一篇文化散文,这样以后就可以出成一本小册子,作为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一点见证。
和北齐书一起配搭着看。。非常好
此书是阅读《北齐书》的补充读物。
与北周地理志珠连璧合,正在读。
研究南北朝地理必读
书是好书,需要慢慢读
不错的书,喜欢,有兴趣可以看看
两本,施金和 著,未拆薄膜包装,权当收藏,有时间再看
还要细细研究
内容和印刷质量都很好
这才是真正的史书,现在所谓的休闲历史就是一坨狗屎!
嗯,挺好。。。写论文可以用。。。
这本书是现代人写的,但丝毫不逊色于古代人,因为《北齐书》没有志,而这本书正好弥补了这块的空白,但是地理志,专讲地方行政沿革的工具书,若不是研究者,可以不要买
内容有些拖沓。
本人治历史地理,觉得还不错。但比北周地理志稍逊。
08年6月1版1印,685页,繁体竖排。书很新,有点碰印。
明明整本书都是繁体字,为什么描述的时候非要写简体中文,这不是误导消费者吗?到头来,换过来换过去的大家都麻烦,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