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2008年4月
中华书局
马未都
200
120000
无
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过程是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此套书共五册,分为家具篇、陶瓷篇(上)、陶瓷篇(下)、玉器篇、杂项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时受时间限制,内容不尽完整。此为全本,未做删节。全套图书,从当今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入手,试图解释文明成因,展现文化魅力。只要你对文物乃至文化有兴趣,读此书就一定会乐趣无穷。这个乐趣是你熟知的文化带给你的,而不是我。马未都2008年1月
本书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已做关于中国陶瓷艺术的12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2章,既对陶瓷及陶瓷历史等层面做了宏观描述,也对历代名窑,以及宋、元、明等朝代瓷器做了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150余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此外,他还撰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专
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陶器诞生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早期瓷器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汝窑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官窑 哥窑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钧窑 定窑第六讲 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宋代北方民窑第七讲 仪态万方 分庭抗礼——宋代南方民窑第八讲 马背驰骋 独树一帜——辽、金、西夏、元瓷器第九讲 一统江山 君临天下——元青花第十讲 苏麻离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第十一讲 各领风骚 谋求变化——明中期青花第十二讲 火光炸天 四时雷电——明晚期青花
插图:第一讲 陶瓷文明曙光初现——陶器诞生陶瓷是有着最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收藏,它的文化背景也最为奥妙。要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历史有多长。我今年53岁,以我这样的年纪,两个人首尾相接就进清朝了,五个人就可以看到乾隆了。乾隆当时还是盛世,是他年轻的时候,大概有33岁;十七个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二十六个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一百个人首尾相接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五千年,从甲骨文出现到现在。以此看,历史没有多长,对吧?我们一旦把它量化,就会感到它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我们有文字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现在,不足五千年,就用刚才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是我这样年纪的一百个人首尾相接,大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陶器发明甲骨文从诞生到现在,不足五千年。我们常说“五千年文明古国,亿万里美好河山”,说的就是我国的历史和疆域。再往前追溯,就是我们用火的历史。用火,是野蛮到文明的一个过渡。我们怎么开始用火的?最早的用火就是两个目的:一个取暖,一个熟制。人的进化跟吃熟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用火的第一个成就,当它开始烧制陶器的时候,距离现在大约只有不到一万年的时间。陶器是偶然烧成的。烧造陶器是新、旧石器时代分界的一个特征。能够用火烧造一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开端。怎么烧造一个陶器呢?我们的祖先烧造陶器时,仅是一个偶然的发现,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今天讲那是人类一个伟大的发明,但这个发明最早就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比如,用火的时候,火旁边的黏土成为板结状,变得非常硬,这个特征被古人发现了,所以他就有意识地把这个黏土提炼出来,把它做成一个造型,搁在火里烧,越烧温度越高,越烧东西就越完美。这就是陶器的发明,距今不足一万年。正是这个发明,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的一个先端。因为有了陶器的发明,才有了后面瓷器的发明。我们常说陶瓷陶瓷,陶瓷从科学意义上讲,是两种东西,一种是陶,一种是瓷。我们先建立两个完整的概念,这样对后面的若干课才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么,我们一开始烧造陶器要干什么?首先是制造一个容器。容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碗,一个杯子,要用它盛饭、盛水。容器的革命,是人类文明坐标中非常重要的革命。容器的每一次发展,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文明可以以容器为坐标。我们今天不要狭隘地把容器理解为就是杯、碗,容器包括很多,比如住房,就是一个容器;比如洗澡用的澡盆,就是一个容器;小汽车也是;再比如现在储存信息用的移动硬盘,也是一个容器,可以容纳海量的知识在里面。所以,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跟容器有关。陶器是人类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第一次使泥土改变特征,成为了一个人类的用具,这个伟大的发明载入了文明的史册。陶器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随心所欲。我想捏个碗就捏个碗,我想捏个罐就捏个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陶器是人类早期最依赖的一种用器。我们早期的用器,都是用物理方法采集到的,比如掰下一根树枝、砍砸一块石头,用来击打野兽,这都是最早期用物理方法去制造的一种工具。那么陶器是第一次使用化学方法,就是高温下改变物质的形态。那么,陶器有没有缺点呢?肯定有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它易碎,费劲儿巴拉把这个碗做成了,稍一不小心就打碎了。每个人都有失手打碎瓷器和陶器的经历。陶器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水。今天可能感受不到这个缺点带给我们的困惑,而古人则是长时间为这件事困惑。比如说过去古人也喝粥,喝粥的时候用什么呢?他可能用植物的果实,比如用一个匏器,就是我们所说的葫芦,一剖两半儿,盛上粥喝;或者用一块兽皮,兜起来喝,非常不方便。自从陶器出现,他开始用陶器盛粥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陶器吸水。比如母亲盛了一碗粥,出门就叫:“小二,赶快回来喝粥吧!”再回头一看,粥成干饭了,是吧?陶器把水给吸掉了。所以,古人在长时间摸索陶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改变它的吸水率,不能让它太吸水。今天能够残留的陶器痕迹,就剩下一个花盆了。我们买的陶花盆是吸水的,而且要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保证花能茁壮生长,瓷器的花盆养花反而不好。依赖于这点,我们才能到今天还保留有一种陶器,跟我们的生活相关;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几乎就完全摆脱了陶器。陶器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烧砖。红砖、灰砖都是陶器。今天提倡环保,国家已经下令不许挖黏土烧砖,但是我们还能看到被保留下来的用红砖、灰砖盖的房子,它们都是这个远古发明曾被广泛利用的一个证据。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陶的温度要有控制。历史上的烧陶,一般情况下都会低于1000度,瓷器一般要烧到1200度以上。所以说,一开始温度也限制了瓷器的产生。陶和瓷在科学上是两个概念。这一讲只讲陶,下一讲再讲瓷。那么,对陶的理解呢,首先要看它产生的背景。陶器产生的一个最好的背景是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我们民族、我们祖先的一个发祥地,黄河贯穿九个省,我们都称黄河为母亲河。陶器主要的发现地域,大多数沿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有,但与黄河流域相比较,陶器数量要少,而且烧的温度也略低。所以今天我们如果把陶器拿出来单独地看,黄河流域烧造的是最好的陶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黄河流域沿岸的文化;沿着长江流域的,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仰韶文化,有一个“人面鱼纹盆”,非常有名。马家窑文化,著名的是“小口尖底瓶”。小口尖底瓶是一个提水的工具,它做得非常聪明,是尖底,为的是一旦进入水中,尖底瓶就会立刻翻个儿,水从它的口中流入;而当它装满水的时候,就立刻正起来了,这就是它的功能。五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用这么漂亮的东西来提水了。产生陶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意识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因为我们是一个以种地为生的民族,以农业为主的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我自己供自己吃穿,我们的贸易能力相对来说比游牧民族弱。首先弱在意识上。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而游牧民族是通过易货生存,通过交换取得他们不生产的东西。农耕民族是定居的民族,需要大量生产用具。但生产时不考虑游牧民族需要抗震动的物品。比如游牧民族愿意使的是金属器、皮制器、木制器等等,都是不容易磕碎的,因为他们生活在行动当中。定居民族可就不在乎这个,分量重一点儿也没关系,易碎的话,小心一点儿就可以了。农耕民族的思维定势就是重农轻商,我们几千年的文明都是重农轻商。所以在农业发达的时期,国家非常强盛;而当我们进入一个贸易社会,或者说经济社会的时候,弱点就显现出来了。甘肃彩陶没有纹饰的陶器称素陶,画有纹饰的陶器称彩陶,彩陶各有各的风格。早年我去甘肃的时候,看到甘肃有很多彩陶。要知道,在原始社会里,财产是以数量取胜的,而不是单纯的以质量取胜。当时的财富都以数量的形式表现,所以彩陶出土的时候往往非常多,有时候一窖有几十个、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当时不谋求彩陶的质量,而是谋求它的数量。去甘肃的时候,当地人带着我去转,看到这种彩陶,非常多,比我想象的多。原以为收集到一件彩陶是很困难的事情,没想到在一个人的屋子里看到堆积如山的彩陶。我就想:历史上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彩陶陪葬呢?原因无非就是它是财富的显现。当时,积累财富以后,还没办法浓缩这个财富,他不能烧造一个质量更为优良的东西,像后来清代皇宫专用的珐琅彩,价值连城。因此,彩陶只能以数量作为财富的表现形式,然后下葬。被后人无意或有意挖掘出来的时候,你会看到堆积如山、一模一样的彩陶。所谓一模一样,也是大体看上去一模一样。由于是人工绘画,细节上都有差别。当时我看到有80公分高的大罐,觉得自己没法拿。我那时还是出差,公务缠身,又年轻,不像现在还有办法,那时没办法,所以挑了一个小罐买了。我买的第一个彩陶才花了60块钱,很漂亮的彩陶罐。我为什么要买彩陶罐呢?因为人家讲,这是马家窑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马家窑”,因为我姓马,听着非常亲切,觉得这是我们家的窑,然后就买了,就因为这句话。我一开始不是很清楚,后来才知道马家窑文化中也分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有很多种,我当时分不清楚。人家告诉我这是马家窑的,我一听,我们祖上烧的,干脆买回来吧!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我就知道甘肃是彩陶的一个产出地。历史上像甘肃、青海,彩陶非常多,去这些地方找彩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找其他的就比较困难了。前些日子碰到一个人,带了一堆明清瓷器找我鉴定。他跟我讲,他在甘肃潜伏了两个月,到最下面的农村里去找古董,他觉得那个地方特别偏远,一定没有假的。不幸的是,他买回来的明清瓷器全是新的。过去埋地雷,很少埋到马路中间,人家知道你不走这儿,知道你要抄小道,就全埋在小道上了,这个道理一样。他专门跑到甘肃,潜伏了两个月,把埋的“地雷”全买回来了。他跟我说:“我在下面,跟所有人吃住都在一起,那些人对我特别好。”结果,人家把“地雷”都卖给他了。陶器中还有一个词,我们今天也说,叫“秦砖汉瓦”。一说中国的建筑,就说秦砖汉瓦,说的是质量。比如汉代的砖、秦代的砖,以至再往前一点儿,战国的砖,都能烧造得非常好。战国的空心砖,非常大。那个砖的概念跟我们今天看到的砖不太一样。战国时期大点儿的砖,有1米多长,可以做台阶。空心砖做台阶,不会踩碎,说明质量非常好。因为秦统一了六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秦作为强大的政治中心,所有的经济上的好处都算它的了,所以叫“秦砖”,实际上战国时期就大量烧造这种大型砖了。下面说的汉瓦也是这样。“汉瓦”不是到汉朝才开始烧造的瓦,而是很早就有了,只不过把好处都归了汉朝了,因为汉朝一度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强盛时期。文物的证据——马镫现在的影视作品当中,大量题材反映秦统一六国这个时期,比如张艺谋导演拍摄的《英雄》,陈凯歌导演拍摄的《刺秦》,都是反映战国到秦这一时期的作品。我们看到电影当中净是一些骑马打仗的镜头,可这个时期的骑兵跟我们后来熟知的骑兵有很大差别。当时的骑兵没法在马上打仗,只体现一种运行的速度。当时的骑兵基本上是骑着马冲到你跟前,然后翻身下马,俩人打起来。不是在马上打仗,在马上打不了仗。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没有马镫。没有马镫就在马背上待不住,也使不上劲儿。除了没有马镫,还少有马鞍。秦代的马很少有马鞍,马鞍是秦以后才逐渐使用的。所以我们看《英雄》某些场景是对的,大部分都是步兵,排着阵往前冲,那是当时战争的一个场面,真正骑在马上打仗是以后的事情。我们可以用文物来说明这个事。今天能看到的秦兵马俑,请注意看马,马身上没有马镫,绝大多数也没有马鞍,但其他装备是齐全的。再看唐代的三彩马,既有鞍又有镫,装备齐全,非常清楚。马镫大概是公元3世纪,差不多三国时期以后发明的,三国时期都不能证明有马镫。所以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那种骑马打仗的场面,说起来非常难过。我们猜想在古代,即便在马上打仗,大概也是夹着腿,上身使不了劲儿。不是又要拍新版《三国演义》吗?不知道导演会怎么拍。过去的骑兵古书上有记载,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的骑兵主要是一个快速部队。马并不是战车,而是运输车,它把人运到敌人跟前。在战国到秦的战争场面中,马车冲进敌人的一方,是要把方阵冲乱,并非一个杀人武器。到了三国以后,当真正的马镫发明,就导致战争变得非常残酷:不用下马就可以杀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先进发明一般都是先用于军事,所以马镫很快就传到欧洲,欧洲管中国的马镫叫一个很奇特的名字:中国靴。过去欧洲骑兵的马上也没有马镫,两条腿都夹酸了,根本就骑不住,所以马镫是可以彻底释放战斗力的一件重要军事装备。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属于灰陶。和红陶相比,灰陶硬,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灰砖盖的。灰陶是在工序上加了一道工艺,使它的硬度增加。在古代,灰的陶器相对都比红的陶器硬,今天也是灰砖比红砖贵。多了哪道工艺呢?这种工艺是在它烧制的最后阶段,泼水闷制,所以使陶器变得更加坚硬。兵马俑都用灰陶烧制,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以今天的工艺烧造这么大型的兵马俑,都还有一定的难度。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俑是人殉制度的一个替代物。商代盛行的人殉制度,一般都是几个人到100人之间,记载中最多的有300多人的陪葬。所以这个俑代替人殉制度,以做成人样的陶俑替代真人去殉葬,是文明的进步。但当时这个制度出现后,在社会上还有阻力。比如孔夫子就讲过,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一个做这个俑的人,该没有后代吧?有点儿说断子绝孙的意思。孔子就很愤恨这件事,认为用和人一样的俑殉葬,也是不对的。 但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厌恶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它依然会向前发展。兵马俑,说起来也是一种人殉制度,像秦始皇这样伟大的皇帝,他去世以后要有这样的陵寝,有这样一支陪葬的队伍,表明他生前的强盛。我们今天挖出来并展出的这部分有8000多件,地底下还有多少,现在不是很清楚,还有很多没出土。试想,如果当时是用人殉制度,那是不可想象的,要有这么多人一起下葬吗?要陪着一个皇帝死亡吗?想起来真让人不寒而栗。秦代的兵马俑,兵俑以及马俑,大小都与实物一样。比如兵俑的身高,矮的有1.68米,高的到1.87米,跟今天的人的身高几乎一致。只有秦代做了这样跟真人大小一致的兵马俑。而秦代之前的战国也有俑,后来的西汉、东汉都有俑,但一般情况下,俑都比较小,东汉最大的俑大概只有真人的二分之一大。20世纪70年代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当时的管理没有现在这么严。我去陕西时,碰到过侦破案件,有人跑到工地里偷了个兵马俑的将军头去卖,最后被公安局抓住,判了刑。兵马俑到目前为止,有大量仿制品,但是真的兵马俑市场上没有流通过一件。国家管理得非常严格,没有使一件兵马俑流出挖掘场地,所以说兵马俑是我国的一个宝藏。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代表国家出去的文物展览,兵马俑在美国、英国都展览过。西方人看到中国的兵马俑觉得特别神奇。这些兵马俑的面部都非常个性化,不是千篇一律地从一个模子里磕出来,每个俑都是富有个性的个体。所以说,当时的工匠对陶器、雕塑的理解是登峰造极的。我们今天都不能想零,秦朝用了那么大的国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以作者在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内容更丰富,更全面。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收藏大家说收藏,文物里面有文化。《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卖点:1、马未都,2007年百家讲坛金牌主讲人,再创收视率新高,是百家讲坛2008年力推的重量级主讲人。2、创办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十余载,堪称当代收藏大家,见识广博,所讲有理有据有趣。3、《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收藏书强调收藏的市场价值,而是着力于收藏的文化,并引导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无
百家讲坛听过一次马未都的讲座,很是受用。原来看过很多有关他的专访以及他写的有关收藏的小品文,特别是他的那些有关收藏的文章很清新,旁征博引、如同讲故事般将文物、文物与文化、文物与历史的渊源娓娓道来,竟让我们这些外行很沉醉地徜徉在会说话的文物中……马未都的这本《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秉承了其一贯的文风,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出土陶瓷的历史文化。文中既有对藏品的介绍与评价,也有收藏的小故事,还有相关文献的记载……
马未都老师不是文物考古者,也不是文化研究者,但他以广泛观察和深入思考,以及对中国文化深切的爱,用平民的眼光,幽默质朴的语言,在介绍和推广中国文明和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富有时代意义的**努力与杰出工作。陶瓷是历史极其悠久和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收藏,谁家没有几件陶瓷呢?“China”在英文中就是“瓷器”的意思,外国人以此来认识中国,中国人又怎能不了解我们的文明宝物呢?“陶瓷篇”是《马未都说收藏》系列中篇幅最大的,其他系列涉及玉器、家具等。你可以不懂玉器,也可能用不起红木家具,但是你要了解陶瓷,凝结中华古老智慧而又最平易近人的——陶瓷。
《陶瓷篇上》延续了《马未都说收藏》系列的风格。首先,它是了解中国瓷器发展史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其次,语言通俗易懂,很好接受,图片与文字内容交相呼应;另外,马先生讲述的内容,不仅是在教你认识陶瓷,还在告诉你许多由收藏而体会到的一些道理。最后,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中央台在重播《台北故宫》,建议大家两者配合着看,因为其中一集《瓷中繁花》,介绍了许多台北故宫收藏的陶瓷精品,在《陶瓷篇上》中也有介绍,这样既有静物的书本介绍,又有动态的视觉认知,更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加深印象。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图片也很精美。因为喜欢《百家讲坛》中马未都先生风趣幽默的讲解而购买此书。有些读者说这本书就是百家讲坛讲稿的文字版不值得买,我并不这样认为。中国的瓷器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即使听过马先生的百家讲坛,也只是知其皮毛而已。敢问有又几个人敢说自己听过一遍马先生的课就能一字不拉的复述,进而将其中的知识为己所用?
近日正好有机会来到江西,亲眼看看博物馆中,乃至街头店铺中的陶瓷作品,才真切的感受到历久弥新的陶瓷文化,那种无穷尽的魅力所在。个人觉得马先生的这套书既通俗易懂,又不乏专业知识,图文并茂能帮助加深记忆,对于爱好收藏或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是很好的入门指南。
请允许我这样叫我的马先生,因为实在是很喜欢马未都先生。第一次见马先生是在一个中央台拍的讲马先生自己博物馆的节目,因为从半路上换台无意间看到的,当时就很佩服并感叹与马先生的才华和实力。第二次见马先生是在飞机上看的杂志上介绍的马先生,因为时间都很久了,不记得当时的具体情形,但是对马先生确记忆相当深刻。对这个人印像非常的深,当无意间再次在百家讲坛上看到马先生的节目,说收藏,就一直没停止对先生才学的吸取。所以在网上找到这本书,准备再次的深深的领略先生的学识和中国渊源的历史文化!很不错的一本书!!
以物证史,在马未都先生的这本书里面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大家还能够了解到一些跟瓷器收藏有关的奇闻轶事,别有一番风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小小的陶瓷上被诠释得淋漓精致,古人的智慧、审美让人深深折服。收藏不是买东西回来摆那里看——看什么时候升值,而是通过收藏了解这件东西的经历,了解这段历史。知识的收藏比收藏品本身更有价值,收藏的满足感不只是我拥有了这样东西,而是对整个的历史积淀,时间、空间跨度所带来的厚重的理解。马未都的这本书我想不只是看个热闹而已,如果他能勾起你对读书的渴望,对钻研的兴趣,那这本书就值了。看了书才知道收藏不仅要懂得历史关键要善于将片断的信息串起来,想要串起片断的信息就必须注重细节,往往细节决定了藏品的真伪。另外,马未都先生不愧文学编辑出身,全书文字干净流畅,雅俗共赏。
在百家讲坛上刚看见马未都讲收藏时,就喜欢上这个骨子里透着老北京味的北京人。马未都把我们带进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收藏世界,马未都的收藏少了当代收藏界的浮躁和铜臭味,多了些从容和做人的经验,可谓藏品如人品。马未都以一人之力建立观复博物馆,为后人留下一笔无价的宝藏,我想这也是马未都与别的收藏家不同的地方,可谓目光深远,“利”在千秋。有马未都者,吾辈甚幸。
如果没有对瓷器的了解,我是不会明白中国为什么现在的英文名字是China的原因的。只有了解了中国古代瓷器烧造的历史和当时的背景,才不得不为中国古代悠久灿烂而又包罗万象的文化所折服。看这本书,才明白了秦砖汉瓦的意义,才知道宋朝以前的容器是以陶器为主,陶器作为容器,没有瓷器好,那个时候吃饭,如果不抓紧时间吃,稀饭就会变成干饭,因为陶器渗水啊。也才明白唐朝那么发达的年代,居然唐三彩还是陶制品。而瓷器的真正的发展是宋朝。景德镇也就始于南宋南方的四大民窑之一。宋朝的瓷器主要分为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按照珍稀程度,又排序为柴、汝、官、哥、钧、定,因为柴窑到现在也没有实物和窑址发现,所以现在可以确定的就是汝、官、哥、钧、定五大官窑了。其中明清时期由于喜欢钧窑的居多,当时的一个说法“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样造成当时只要出土了钧窑瓷器,大家都去哄抢。目前存世的汝窑最为珍贵,全世界就只有67件,目前唯一卖过价钱的还是90年代美国发现的一个烧拧了的直径8厘米的盘子,当时都拍卖到了154万美元,算是价格非常的昂贵了。不过现在看看《文物天地》,日本有一个学者叫对中如云,正在论证自己发现的一件瓷器就是柴窑,还连载了好几期来报道这件事情,至于是真还是假,自有学者专门去研究,不过没有瓷器以及瓷器相应背景历史的了解,确实在选择瓷器时候,是很容易闹笑话的。到了元朝,瓷器发展融入了很多波斯等国外风格,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审美观趋向大众化,蓝色最受大家的喜爱,于是出现了青花瓷,不过这个时期在青花瓷上绘人物以及相应历史故事的很少,目前发现的只有9个,其中有价格的,就是“鬼谷下山”了,拍到了2.3亿元,看到这个,我才佩服其周杰伦来,他居然将中国古代的青花瓷和现代的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赚够了国人的荷包。青花瓷器也就始于元朝。瓷器真正开始享誉海内外,是到了明朝的时候,明朝早期永乐、宣德,到空白期的正统、景泰、天顺,到明朝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再到明朝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不同皇帝的爱好,对当时的瓷器审美的影响非常的大。永乐喜欢大气(故宫、永乐大典、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都是他的事迹),宣德喜欢艺术(由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那时候很多瓷器带有梵文或者伊斯兰文字),景泰(景泰蓝的发明),成化想要儿子(所以瓷器开始出现很多小孩),再到弘治的勤俭(弘治母亲是瑶族,突然做了皇帝,母亲却被害死,因此成为了古今中外唯一一父一妻的皇帝),嘉靖喜欢道教(所以喜欢炼丹,不过道教的大发展也是那个时候),隆庆虽然不怎么出名,但是却实行了开关,进而导致多年后瓷器盛行海外,与世界开始接轨,也为中国获取了现在的名头,然后就是万历,盛行繁文缛节,就像他小时候的课程一样,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真的是不了解历史不知道,瓷器的审美观几乎就是明朝皇帝的个人喜好的历史。以物证史,在马未都先生的这本书里面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大家还能够了解到一些跟瓷器收藏有关的奇闻轶事,别有一番风味,阅完心情激动,评论以记之,待将来有空再复阅。
我前一阵儿买了《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下)》,读完后我觉得这两本书写的非常好,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让我对陶瓷产生了强烈兴趣,也渐渐让我入了点门。对马先生表示感谢!
马未都先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陶瓷收藏者的入门书,而且书中还有马先生的一些收藏故事经历、经验教训。更能教授马先生的人生哲理。马先生一直在强调,带给大家乐趣的是文化,而不是他,一直在鼓励大家从收藏这个途径来了解、珍藏中华文化,然后惠及后人。另外感觉马先生在书中对自己的收藏有很大的保留,介绍的不是很过瘾,刚才说是陶瓷收藏入门书,其实我感觉更应该是一本启发兴趣的书。因为这并不是一本像教材一样教你怎样去鉴定的书,而是把马先生收藏路上的故事,一种思路讲给你。陶瓷是有着最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收藏,它的文化背景也最为奥妙。要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历史有多长。收藏带给我们的快乐,就是历史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
说实话,还没来得及读完,就有些急着要说两句,确实是好书!一开始是看了马先生在CCTV-10上《百家讲坛》中的节目,就觉得挺有意思,吊起了我的兴趣,所以决定从当当上买书来读。书一到,只大概翻了翻,就觉得很喜欢。印刷得挺漂亮,装帧设计也精致,很合手,本身就有点像拿在手上把玩的文物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里面的内容。马先生的讲座是一个系列,包括了几个不同的专题,而我当初选择陶瓷篇就是想到在西方人眼里瓷器与中国同名。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己不更应该了解这其中的缘由吗?从这方面讲,陶瓷就不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用器,或是任人把玩的物件,还是价值连城的收藏品,它本身就是承载了历史和文明的容器,也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传承和演化,默默诉说着在历史迷雾中消逝的往事,以及从文字中遗失的事实。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清楚地了解了陶与瓷的区别,知道了什么是秦砖汉瓦、汝窑青花。当然还有许多陶瓷带来的有趣的故事,比如为什么骑马打仗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英雄》中赵国人残剑天天练的字是当时还没有出现的小篆,还有为什么中国古人放弃了战国时就颇具造诣的玻璃制品而后来却让西洋人独美,等等、等等。这些不会开口讲话的陶瓷,却给我们这些后人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也有更多的探究和思考。
这书是我为我父亲买的,他搞收藏,虽以前就熟知了马未都先生,但经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马未都先生,此书从其本人经历讲述收藏,穿插鉴赏经验的讲述,也知道了马先生的人生境遇:富可敌国,但穷无立锥之地。
这本书可以作为陶瓷收藏的入门篇。浅显易懂,让人对陶瓷有了一个系列的认识,而且穿插了收藏的很多生动的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毫不晦涩。这是我读的马未都收藏系列的第一本书,期待其他的篇章!
我喜欢看天下收藏,从而认识了马未都.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陶瓷的由来和发展,是一本好书.也能给你开拓另一方面的视野和领域,很多东西我们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但通过此书可以让我们同样的享受.换句话说,技多不押身拉.推荐
百家讲坛听过一次马未都的讲座,很是受用。原来看过很多有关他的专访以及他写的有关收藏的小品文,特别是他的那些有关收藏的文章很清新,旁征博引、如同讲故事般将文...
百家讲坛很喜欢挺马未都说收藏~
非常感谢 让我对让我对陶瓷文物有了新的理解 原来文物会说话呀 但是还需要专家的讲解 真的好漂亮 我喜欢那些插图 更加觉得应该学习传统文化 以后应该多去博物馆看看 先人真聪明
非常感谢马未都先生
广西卫视每周六晚有收藏马未都节目,我有空就看,受益匪浅。听马先生讲文物就是在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他始终把文物和传承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总是一身唐装或中山装,对持宝人或谆谆教诲或调侃自嘲,语言幽默,讲解生动,很有意思。这套书也是这样的风格,比较口语化,在节目中很自然,但看书就觉得有点随意了,口语比书面文字会更占用字数,呵呵。还是比较习惯简洁严谨的书面表述方式。不过这不影响书的质量,内容还是挺好的,轻松易懂。
看了马未都先生的<陶瓷篇>让我对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我们国家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百家讲坛》中看到一个从文物的角度讲述中国历史文化的学者--马未都。很喜欢他的讲述方式与风格,使历史不再枯燥,文物不再高远。
第一次看到马未都是在电视节目上,不需要刻意的聆听就立即被他生动的讲述给吸引住了,从此开始了对于瓷器,对于家具,或者说对于收藏的一些物件的关注,慢慢的体会到并不是一定要去收藏实物才算收获,在这过程中学习到的内容是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一种了解和渗透,值得一看一听。
本来是看了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论坛的演讲,感觉很不错才买的这一套书,看完之后即使没有钱收藏古物,但还是对中华文化历史进程的许多文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受益匪浅啊!而且还是书便宜,本来我是想买碟装的,但碟装贵,我还是选择买书好了,同样也不错哦!
听了无数遍马未都老师的百家讲坛的讲座录像,还是不过瘾,作为搜藏,也要买下这本书,里面有太多的历史和做人的经历。喜欢!
一直想买都不打折 这次打五折终于买了 很喜欢这本书 我感觉比瓷之色还好看 还全面 喜欢古瓷器的藏友 必须要买啊 真的很喜欢马未都老师的书看了我也变成了一个收藏爱好者了 书里还讲了很多哲理 总之超值
收藏马未都,收藏的不只是文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生智慧 。一直都很喜欢这类书籍,趁促销,索性一次性整套全买了,超值!有时间慢慢品味。
内容很好 不枯燥 马未都用活泼的方式讲解了陶瓷
收到这本书以后,马未都说收藏系列我算暂时收齐了。马先生的授课很精彩,中华书局也是图书品质的保障。
很喜欢马先生的文笔,能把陶瓷史讲的如此有趣,一本不错的收藏类书,适合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
马未都说收藏 很值得研究的书
马未都的书和他在百家讲坛中所讲的东西结合起来看真是其乐无穷。
虽然“平安藏古董,乱世买黄金”的经济学意义,早已不能涵盖所有艺术品收藏者的动机,比如红极一时的普洱茶热。但瓷器类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历来备受各类人群的追捧。不论是奢华别墅还是方丈陋室,出于“室无瓷不雅”的观念,主人或多或少都会摆放一些陶瓷器,用以自诩自身的文化修为。如果说中华民族约七千年的陶瓷器史,对任何想真正想与这些艺术为伍的人来讲,都是一个不易跨进的门槛,那马先生的这部书就是一块铺路石,踩着它,就离门槛进了一些。在精美照片的映衬下,本书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大众的审美取向,不仅向大家讲述了汝、官、哥。钧、定等名窑瓷器的鉴赏技巧;青花、粉彩、斗彩、珐琅彩等制作技法,更以陶瓷为钥,向大家展示陶瓷器上各种花纹的深邃含义。看这套书时,我恰好刚读完石悦先生的《明朝那些事》系列。看到马先生在介绍明永乐时期富有侵略性的青花龙纹时,就想起了近六十岁还上阵砍人的猛人皇帝朱棣,而看到成化时期瓷器的纹饰时,就像想起了那个心理扭曲,有严重恋母情结,连自己孩子都保护不了的倒霉皇帝朱见深……本书分上下两集,相信读过它的人,一定会对中国陶瓷有更深的理解。
很好,很喜欢马未都说收藏
马未都的书讲解通俗易懂,图片清晰,值得收藏爱好者一看
收藏“马未都说收藏”
收藏?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可不是什么有谱的事,我也这样认为。看过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是:收藏不是买东西回来摆那里看——看什么时候升值,而是通过收藏了解这件东西的经历,了解这段历史。知识的收藏比收藏品本身更有价值,收藏的满足感不只是我拥有了这样东西,而是对整个的历史积淀,时间、空间跨度所带来的厚重的理解。马未都的这本书我想不只是看个热闹而已,如果他能勾起你对读书的渴望,对钻研的兴趣,那这本书就值了!
先说书的质量,相当的好,大量的彩图精美、清晰,文字大小适中,纸张精良。本人并不想深入研究陶瓷收藏,只想大致了解中国的历史,看了这本书觉得获益匪浅。书中语言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值得多读几次。
一直很喜欢马未都先生 听他说话 看他文章 都感觉像是与一个学富五车但却和蔼可亲的长辈谈话一般 他总能用简洁幽默的方式将深奥的道理表达出来 很是佩服 书很好 值得收藏
从说家具开始到说陶瓷,都让我爱不释手。马先生真是一代奇人,虽说讲的是收藏,却蕴含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很喜欢马先生的书,他说话非常风趣,又易懂,能把很枯燥的东西讲得深入浅出,这本陶瓷篇就是这样,不能说是这方面的专业箸作,但的确可以给人以很大的享受,第一次瞧这本书是在飞机上,可以说是口气瞧完的,既没有瞧飞机上的电视节目,也没去睡上一觉,然后是又想再瞧一遍,觉得马先生的话说的很有道理,他经常会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讨巧的,瞧着他对一样东西能判断准确,最主要还是平时的积累,其实做人也是同样的,若是没有努力过,就算有机会也不可能把握的.这本书瞧了好多遍,之后又瞧了下册,再之后专门跑到博物馆去瞧那些瓷器,发现跟以前的走马观花完全不同,虽然不可能只瞧这一本书就成专家,但明显那些瓷器在眼里都鲜活了起来,都跟历史,生话结合在了一起.
马未都是实践出来的行家,他的书有一些特点:1、知识丰富,有根有据2、表述风趣,让人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乐趣和知识3、图片经典、精美4、与收藏实践结合5、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观点另外,中华书局是国内最权威的古籍文史出版社,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都是可信赖的书。
一直很喜欢老马的风格,无论收藏还是其他,已经有一套百家讲坛的说瓷器的DVD,但是还是会想收一套书,毕竟文字的东西还是更有些感觉的。
喜欢喜欢收藏的话看看,看了马未都的书就像看历史书又能学到收藏知识,好
从马先生在“百家讲坛”讲“收藏”开始,就盼着相关书籍的出版了。虽然没有能力去收藏什么宝贝,但是文物里包含的文化,却令我心醉。马先生的讲解,也很平易近人。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在电视里看全这一系列,而且,我还是比较喜欢纸质书籍的感觉。所以,准备将这个系列的书收集全套。收藏不了文物,收藏一些好书也是平生一大乐事!
以前的借朋友了,再买一本收藏。就是看了马未都的介绍开始喜欢瓷器的,尤其青瓷
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个人觉得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收藏门外汉看,简单易懂,对于普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贡献。不足是与在百家讲坛里的内容基本一致,如果两个都看的话重复感较强。
老马想告诉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收藏,以及陶瓷知识,而是告诉我们的是一些人生感悟、经验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理解、传承。他最后的总结,虽然是念下来的,但是确实是精华
在百家讲坛里看过陶瓷篇,但因时间原因断断续续的看的觉得很受益,现在买了书可以温故而知新了。今年暑假带小孩去了西安,书上讲的宝贝在西安看到真的了,很亲切,现在连我家小朋友也喜欢看了
收藏马未都和这套书有什么不同?
是马未都最早带我了解了收藏领域,真是学习了
看电视的时候就喜欢马先生的幽默风格,加上整天看鉴宝节目对这方面的一无所知,所以索性买了回来看看。看完了上册,讲得跟听马老师上课一样,这么复杂琐碎的知识,读起来却趣味盎然。内容对整个陶瓷史非常清晰调理,让读者容易梳理记忆。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一本好书。适合初学者和对收藏感兴趣的人读。
以前对陶瓷一无所知,现在看了这本书,深深陶醉于陶瓷之美。无所谓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收藏,只要能够通过这次图片、文字对陶瓷有了了解,认识了还有这些美丽的器皿的存在,沉淀一些文化的底蕴,就不虚此次阅读。
一直都很喜欢收藏,但是从来都没有系统的学里面的知识,这本书写的很好,通俗易懂,以后再去故宫那样的地方看陶瓷就会多带一份仔细去看啦
虽然并不打算收藏,但是读完这样集中的象讲故事似的介绍陶瓷的书籍,还是挺长见识,书绝对是别具一格。
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介绍陶瓷的书,尤其是里面讲到的一些收藏经历
一本学习鉴赏和收藏陶瓷器的好书。
这本书不错,有一个大的优点就是图片配得很好,文字在描述什么瓷器,旁边绝大部分都配上了图案,有很直观的感受。马未都语言也很风趣,这几本书读下来,对玉器和瓷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老公还催着让我买家具的呢呵呵
适合对陶瓷收藏和欣赏感兴趣的人,讲得非常详细,配以大量图片。
非常好。读罢增加了许多陶瓷知识。很好的一本书。将来他的关于玉的收藏还要购买。
从百家讲谈认识了马未都,也了解了许多知识,非常好!
这套书挺好的,文字深入浅出,让我学到不少陶瓷收藏方面的知识,算是扫盲了,呵呵……
很不错的书,我不是陶瓷收藏的专家,但本书却让我爱不释手
在买书之前我就已经看过《百家讲坛》马先生的节目,几乎是从头看到尾,可是还是觉得不够就买了书,又看了一遍,可谓获益匪浅。不仅了解了一些知识,对收藏产生了兴趣,更懂得了一些人生道理。着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值得大家一看。
不搞收藏,完全是出于对陶瓷的喜欢,买了这套书.马老知识渊博、文笔诙谐,读后受益菲浅。书印刷精美,值得收藏啊。
不愧为大师所著,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真正有所谓文化的人,一定是会把话讲得浅显易懂,只有那些半瓶子咣当的人,才偏好晦涩的语句,枯燥的环节,滥调的语气,催眠的论调……马未都先生用直白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了玉器发展的历程,让人受益匪浅!赞一个!
看了百家讲坛才来买的,对于我们这类收藏菜鸟来看十分生动,又形象,是一本好的入门级读物。觉得很有意思。
马先生的这套《说收藏》全部看完了。马先生的讲解朴实,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实物上的具体体现,再通过实物反作用于文化。收获多多呀!书的质量在纸张、装订方面很好!内容,文字加精美图片让我这个古董门外汉也长了不少知识,比如对玉器、瓷器、家具、木材等方面多少都有所认识了。
不仅能够了解文物知识,还会看到不少历史背景故事,收藏心得.马先生不愧是文学编辑出身呵,枯燥的知识也写得很有趣.非常值得收藏的一套书.等看完全套的书,一定去观复博物馆大看眼界.
马未都先生以他特有的经验和感悟,写就了这样一部好书。这本书,既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知识,更可以让我们体验我们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对于陶瓷完全不了解的人来说,是本非常好的书。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以及每个阶段的特征。使读者在了解瓷器的同时,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工艺甚至是人物性格等特征,更好地了解了瓷器。
知道马先生是在央视的讲坛上,很喜欢他的讲座。书还没看完。插图很精美。有些事需要慢慢做,比如收藏。有些美需要慢慢品味,比如欣赏。
看过他的电视讲座,感觉不错。百家讲坛讲过的,后来出书的,基本都是电视上的讲稿。内容通俗易懂,不错!值得一看!还帮朋友买了一套。马先生的说家具我也买了。
国庆假期哪里都没去,就呆在家里,却是最开心的一个假期,原因就是看了这本好书。通篇读完的第一感受是,做个中国人,真好!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小小的陶瓷上被诠释得淋漓精致,古人的智慧、审美让人深深折服的同时,亦不禁汗颜。作为小老百姓,无力去做什么传承文明的大事,但作为后人,没有理由不了解先人的伟大,所以,我要向每一个认识的人推荐这本书。
马未都的几本书都看了,学了不少知识,书写的比较有趣,很多都是其亲身经历。给我们一个关于中国瓷器的大概知识构架。
最认同马先生的这句话,喜欢文物是一种情感,背后是认同这个地域和文化。
可以说,看马先生的书,不仅仅是因为喜欢陶瓷,更是因为生长于斯,喜欢这片土地和文化。
陶瓷受当朝皇帝和当时社会形态的影响之深,第一次听到。
看过《百家讲坛》又来买书,印刷好,图片多,马先生的文采自然不用说,像讲故事一样把我吸引住了,很快就看完了这本书,算是对中国历史也大概梳理了一遍,更加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了,肃然起敬的感觉。
由于是整理的讲坛内容,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但影响了内容本身的学术性。恐怕不适合太专业的读者。但对我这个刚刚开始对历史产生兴趣的初学者来说,却是意义重大。正如马先生所言,物证可能比文献更可靠,也更能反映历史的真实。总之,这是一本中国固有文化启蒙的书,书中平易近人而又不乏幽默的文字能让国人对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产生兴趣,这可能是当前整个社会所最需要的。正如马先生在艺术人生的一个特别栏目里说的,如果我们国家能再次崛起,一定是因为我们的文化。
还是口语的再现,觉得好笑的是平时说话脏话不离口的马未都西装革履讲文化,但他确实是有学问,而且这学问可是用时间用经验甚至金钱堆积起来的,作为没有时间没有经验,也没有足够的金钱,但对文化感兴趣,对于他的经历感兴趣的人来说,读这本书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我们这些入门者,这本书没别的,就是长见识让人懂得这些个玩意有些个什么讲究,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里面蕴涵着社会(如果社会是一个人的话)怎样的意志与趣味,老马的书都算是一本展示思维的书看完了你不禁琢磨,为什么他能想到这些?这就一种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另外还可以学到一些历史,因为陶瓷的演变肯定是跟历史挂钩的尤其是他抛开瓷器讲了段明朝的皇帝简史,非常有趣,值得一看
马先生的作品一定很不错,等待马未都说系列的到货.
是一本由浅至深并兼具客观理性的以及生动的讲故事的方式等结合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方式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及劳动人民辛勤智慧所延伸的历史产物的一本书籍内容可谓是作者几十年来在收藏界跌打滚爬所有的心得能够有幸一起与大师级的收藏人物一其在翻阅此书的同时略感"神交"实在是非常幸运因我们此生不可能从物质的层面上和作者取得一样的成就哪怕类似的经历都不一定会有但是我们可以在精神上同马老师一样我们可以一样热爱民族文化我们也可以一样对我们所热衷的民族文化堆其进行可行性的了解以及探讨感谢马老师的书能够成为我们接触国粹精华的一个"阶梯"
大师就是大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侃侃而谈,把陶瓷的历史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说得很清楚。推荐!
很不错 还特意去博物馆看了书里说的那些陶瓷
马未都这一套都很好 语言生动有趣 又能了解古玩知识 大爱
马未都先生的每本书、每句话、每点知识都是对每位读者和后来人的“营养加餐”。每位中国人,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都来看看这些书吧!!!
让我大概的了解了中国陶瓷的历史,书通俗易懂,里面的图片也挺漂亮的
以前只是看着博物馆里的陶瓷很喜欢现在看看书,觉得学到不少东西,作者还能讲些小故事,让人看着一点都不觉得累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这一个系列
如果你是一个初涉收藏者,建议你选择这套系列书,因为它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极强;如果你对收藏很感兴趣,建议你选择这套书,因为它由浅入深,门类众多,宛如一个小型博物馆;如果你对收藏颇有研究,我想我不用我说,单凭马先生的名气,你也不能错过这套书。当然,我仅以一个外行来说的。好不好还是要你自己评价。
阅读马先生的书常常让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是对久远的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崇敬,是对马先生几十年积累的崇敬。期待陶瓷篇(下)。
深入浅出的普及读本,读了以后对中国古代陶瓷发展脉络有了大致的概念,表达通俗生动!只是未完待续,所以热切期待陶瓷篇(下)的推出!!
我是马先生的忠诚拥趸,拜读了马先生的说家具一书以后,觉得受益匪浅,又买了这一套陶瓷的,第一印象是依然秉承了说家具一书的风格,希望读完之后依然能让我感觉不错。
给老妈买的,老妈一直就很喜欢马未都先生!彩色图片,细致讲解,很不错!
马未都写的真不错,可惜图案不是蜡质光面的。所以很多图案花纹不是很清晰。瓷器图案不逼真。
欢迎光临一个爱书人的博客:天生我才http://blog.sina.com.cn/2008zailushang1.收藏的过程,可能是投资和增值的过程,不过更应该是欣赏、鉴赏的过程。2.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艺术的存在、升值的空间。3.收藏要抱一颗平常心,看淡货真与假、价涨与跌、物得与失。4.质朴之美,胜过绚烂之美。前者是生命之本,后者是欲望之欢。5.利令智昏,越想得到梦寐以求的宝物,越容易上当受骗。6.有人为心中自我而收藏,有人为世间名利而收藏。7.有未想发财而发财的,也有梦想发财而破财的。8.收藏家与艺术品的关系就像男女,可能相逢不识,也可能相识不逢,可能相见恨晚,也可能见异思迁。9.有些东西之所以价值连城,只是因为在世间存量少,所谓“稀世珍宝”。有些宝物却是全凭艺术水准,风华绝代,无与伦比。10.有值钱的真货,往往就有坑钱的假货。11.自己有把握的时候,可以坚信自己。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不要执迷不悟,要善于兼听。12.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的审美观往往成为全社会的时尚风向标。
马未都的书,真是不错,深入浅出,诙谐幽默。老马是我的偶像。
非常好的纸质,印刷,图片和文字。用陶瓷娓娓道出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很高兴一口气把(下)也买了。
很好的一本书,通俗易懂,没有高深的专业术语,对于我们这种想了解陶瓷知识,但又不是专业的人来说,这真是一本长见识的好书。里面的插图也不错。
欣赏马未都的鉴赏能力,也欣赏他知识的渊博,同时更欣赏他的为人,所以就买来看了。
马未都老师底蕴很深,这本书初看很浅,但是人家寥寥数语的经验之谈,比什么于丹之类的来的实在多了
马未都的书还是挺不错的.
买的第三本马未都的书,女儿还没开始看,应该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