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羌在汉藏之间

王明珂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5-28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王明珂  

页数:

339  

字数:

4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羌族民族史,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 羌族聚居于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中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茂县、理县、松潘和地属绵阳的北川等地。本书通过对这些地区社会、历史与文化的长时段调查和多层次探讨,展现了华夏西部族群边界的变迁,以及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 这是一本凝集了作者十几年田野考察经验的倾情力作,是对羌民几千年生存繁衍状态的一次深刻解读。

作者简介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台湾。1979、1983年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等校。丰要从事于中国民族史、族群认同、历史

书籍目录

序(李亦园)前言文本与田野说明社会篇 导言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群  一、 各行政区简介  二、 语言、体质外貌与文化表征:谁是羌族? 第二章 村寨与城镇生活  一、 村寨聚落  二、 村寨中的经济生活  三、 城镇、街市与乡上  四、 邻近城镇:松潘、马尔康、灌县与成都 第三章 族群认同与区分  一、 婚姻与家庭  二、 家族  三、 村寨与其守护神  四、 “羊脑壳”与“牛脑壳”  五、 “尔玛”、“汉人”与“蛮子”  六、 “尔玛”与羌族  七、 “一截骂一截”的族群体系 第四章 结构下的情感与行为  一、 村寨生活中的“我族”与“他族”  二、 村寨中的邻人与女人  三、 社会规范、污秽与代罪羔羊  四、 岷江上游村寨中的毒药猫  五、 女性与猫:区分的破坏者  六、 “内部毒药猫”与“外在毒药猫”  七、 无毒不成寨  八、 经验、历史与神话  九、 “现在毒药猫少多了”历史篇 导言 第五章 羌族史:典范与解构典范   一、 典范的羌族史  二、 近代国族主义下之民族与中华民族  三、 典范羌族史的形成过程 第六章 羌族史的再建构:华夏边缘观点  一、 商至汉代华夏之羌人概念变迁  二、 华夏边缘羌人地带之形成:东汉晚期至魏晋  三、 羌人带的萎缩:汉化、番化与夷化  四、 羌人带上最后的“羌人”  五、 民国时期民族调查者所发现的羌民  六、 华夏边缘的本质及其变迁 第七章 本土根基历史:弟兄祖先故事   一、 根基历史  二、 村寨中的弟兄祖先故事  三、 根基历史的内在结构  四、 “弟兄祖先故事”中的历史心性 第八章 羌族认同与英雄祖先历史  一、 20世纪上半叶羌族认同的萌芽  二、 老实的蛮子:周仓与孟获的子民  三、 汉族的拯救者:李冰与樊梨花的后代  四、 古老的华夏:大禹子孙  五、 过去很强大后来被打败的羌族  六、 流传羌族中的两种神话传说  七、 羌族认同及其本土历史记忆文化篇 导言 第九章 古羌人文化:事实、叙事与展演  一、 社会记忆中的古羌人文化  二、 古华夏对羌文化的描述  三、 文化夸耀与模仿:北川羌人的例子  四、 近代羌文化探索与书写  五、 近代羌民文化探索:宗教信仰  六、 在差异体系中寻找相似  七、 异文化书写中的华夏边缘建构与再建构 第十章 当代羌族认同下的文化再造  一、 羌族本土文化建构的背景  二、 羌族文化再造:语言、文字  三、 羌历年与锅庄舞  四、 羌族妇女服饰  五、 饮食文化:北川的例子  六、 天神、白石信仰、端公与祭山会  七、 文化展演结语:历史的创作物与创作者 一、 华夏边缘的历史与“历史” 二、 另类“历史” 三、 历史与“历史”下的近代产物 四、 华夏边缘的省思:人类生态观点 五、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由“蛮夷”到“少数民族” 六、 中国民族的再思考参考书目谢词追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群  一、各行政区简介:  汶川 由都江堰市(灌县)过青城大桥人山,车行约一小时便到达汶川县南端的漩口与映秀镇。映秀旧有娘子关。许多羌族人都认为,过去映秀与漩口都是羌族分布的地方,但目前这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汉族。由此沿岷江北行,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即到达汶川的绵篪乡。这儿号称是“西羌第一村”——阿坝州最南端的羌族村寨在此。汶川旧县城在绵篪、羌锋一带,清代的瓦寺土司在附近镇守。今之汶川县城——威州镇,还在北去车行半小时之处。汶川县城是羌族的文教中心,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与阿坝师范专科学校都在此。因此威州镇也是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本土研究与推广中心之一。  汶川县有汉族、羌族、藏族与回族。据1985年的人口统计,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61.88%,羌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6.18%,藏族约占11%,回族仅占0.8%。目前羌族人口可能已占汶川总人口的40%。由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行,1980年代以来愈来愈多的地方干部与公职人员由少数民族担任,使得汶川俨然成为以羌族为主体的地方。事实上,羌族主要分布在县北,岷江、杂谷脑河及其支流沿岸的龙溪、克枯、雁门、绵篪等地,是汶川羌族村寨的主要分布地。这些地区的羌族,更因为长久以来接近汉人地区,受汉文化影响相当深。目前绝大部分岷江东岸的村寨居民,已普遍将汉语当作母语,本土语言消失殆尽。  理县 由汶川沿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西行,便逐渐进入理县地区。理县也是汉、羌、藏与回族混居的地方。嘉绒藏族在此人口最多,最具社会、政治优势。理县自古以来就是汉人与嘉绒藏族(旧称西番)贸易的孔道重镇,而今又是西去阿坝州政府马尔康之大道上的中间要镇。因此,理县羌族长期以来受嘉绒藏族与汉族双重影响。在这儿,羌族村寨主要分布在甘堡以东,西边便是嘉绒藏族的居住地。桃坪、通化、薛城附近各沟,都是羌族村寨的分布地区,其中蒲溪沟是最深人大山中的一条沟。


编辑推荐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是一本凝集了作者十几年田野考察经验的倾情力作,是对羌民几千年生存繁衍状态的一次深刻解读。  王明珂,台湾学者,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在这本著作中,王明珂教授以一个古老的华夏边缘——羌族——说明华夏的成长历程,以及推动此成长历程的社会与文化微观过程;这是以具体研究来说明华夏与华夏边缘的本质及其历史变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羌在汉藏之间 PDF格式下载



不得不说,我很佩服王明珂先生!
这本《羌在汉藏之间》即是民族志,也包含了王先生对于“民族”的一系列思考。后者,你可以在《华夏边缘》、《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中获得更为清晰的看法,但要结合一个民族来阐释,本书就独一无二了,毕竟《游牧者的抉择》对匈奴、西羌、鲜卑三个族群的分析与本书相比还是简短了一点。因此,在王先生的著作中,本书确实地位独特。
“羌”原本是华夏对于位于其西部边缘的异族的称呼,原本所指甚广,整个西部都可以涵盖;随着秦汉以来华夏对于西部边缘异族的不断同化——是的,也就是华夏化,这个范围迅速缩小、西退;而随着唐朝时期位于这些西部边缘异族更西部的藏族的崛起,藏族也开始藏化这些对其而言位于其东部边缘异族。于是,“羌”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直到如今的岷江上游一小块地区而已。实际上,按照传统民族理论定义的“羌族”是一个异质化颇重的群体,不但存在“一截骂一截”现象,也根据其周边的汉藏族不同分布而类似。仅有的共同认知正是“非藏非汉”的“尔玛”。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区分客观发生过(但也后人不能知)的历史和经由人们口述、文字与图像来表达的对过去之选择与建构的“历史”令我激赏!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认为“民族”是一群人的主观想象与建构,想象与建构我群的共同祖源与历史,以凝聚“同质化”的族群以及想象、建构他群的族源与历史,以刻画“异质化”的族群边缘。如此,一个个由“历史记忆”所造就的个人与群体,在资源竞争与分配体系中彼此合作、妥协、对抗,并运用策略与权力影响彼此的历史记忆,因此产生新的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指出了古代文献中对“四方蛮夷”奇风异俗的描写可分为事实(被描述者的客观习俗)、叙事(描述者因自身文化而对异文化的主观描述和偏见)和展演(无论是否真实都被个人或社会刻意展示、演出)三个层次理解。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指出了汉族亲睐的“英雄祖先文化”代表一种以向外扩张、对内阶级分化来解决资源问题的历史心性产物;而羌族亲睐的“弟兄祖先故事”则代表一种以对内分配、争夺来解决资源问题的历史心性产品。而两者是可以融合的,比如羌族后来演化出的祖先是被击败的英雄(英雄祖先)的九个后代(弟兄祖先)之后。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能坦白承认自己因为不懂藏语而无法阅读藏语文献,从而完成从藏族角度审视羌族如何成为藏族边缘的。


因为地震的缘故,想起了那群被我们遗忘的羌族人民。王明珂先生的这本书立足于华夏边缘,给我们诠释了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羌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对羌族的了解,是结婚那年和妻子去九寨沟的路上。羌族老乡说,他们羌族是男人看家,女人在外劳动,尚保留母系社会传统。现在看来,此话当属无稽之谈。汶川大地震,是羌族文化受到极大损害,因为重灾区全z部在羌族聚居区——汶川、茂县、青川等。羌族人世代生活在环境险恶的岷江上游的峡谷两岸,生活在汉、藏两大民族之间,生活在别族的争斗之中,但羌族人仍以其特有的、顽强的民族特性,将羌族的文化、传统保留下来。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羌族人的生活在改变,羌族的汉化十分明显。前日,听说震区某县推出汉族改羌族政策,说是保护羌族,发展旅游。我看这样做不可取。对于羌族,在汉藏之间,才是其文化生存、发展之本。


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历史,从民族的模糊过度,推翻了传统的“你是你,我是我”的认识。非常值得一读。此外,也是看了这本书后,才意识到汶川、北川等在今年(2008年)5月开始让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居住的是大量的羌族,或者按照作者的说法,是自认为及/或被认定为“羌族”的人。现在读来也特别有意义。


羌族是民族学研究的关键节点。王先生的“羌在汉藏之间”的提法可谓精妙。此书值得一读


羌族,历史上的最大配角民族。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不仅仅是了解一个羌族历史,而是让我审视以往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是否都该划个问号?历史也是可以带引号的!


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对族群、边缘,作者有独到见解


如题。羌族,一个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的民族。


王明珂的经典著作之一,对我研究民族史和人类学起到了很大帮助,谢谢!


王明珂是导师的好友,所以他的著作是一定要看的,作者依据多年的田野经验著成此书,有人说他的书就是那么回事,心里很不爽,因为作为人类学民族学者在做田野是遇到的困难是他人所不能想象和理解的。总之,是好书!


比较详细,对羌族的文化更加了解了


内容写的简单明了 能快速全面的对羌族做一个了解


一个社会人群赖其边缘的维持而凝聚,而此边缘的形成及其本质与变迁,永远摆荡在历史想象与历史事实之间。


送给2个羌族孩子的,她们说:非常喜欢!


这本书是对作者的代表作《华夏边缘》的补充和延伸。最可贵的是作者在这本书中展示的思考过程,很值得一读。


王明珂的书真是爱不释手,绝对的经典。


王明珂先生的书可读性强~


台湾的学者能做到这样,本地的学者干啥去了?


很赞同作者的历史观。我们中国人写史,往往太注重于历史的功利性,为了自己的需要而任意取舍装扮历史,而西方某些人的观点又认为历史不可复制而无法解读,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作者承认真实的历史和笔下的历史的区别但努力去还原真实,同时客观记录现状,另外作者的很多照片也拍得很美,这次汶川大地震后可能很多照片都要成为绝唱了。


因为专业的关系,一直比较关注川西走廊地区的民族研究,王先生的书对于从事这一带民族研究的人员来说很有参考价值,思维视角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和其他历史书相比,这本书学术性比较强,不能当故事书读。


历史人类学必读书目


这本书是导师推荐的。作者的田野工作历经十年,完成此书,内容非常有学术价值。当当的服务一贯的很好。


可以大体了解这个民族的基本情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在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就知道了。将金文和文献完美结合,发前人未发。结论也许是很一般的,但是这个论证的过程却十分精彩。


非常满意这本书 作者的观点很有建树


很赞同作者的一些观点
也喜欢作者的描述和说法
跟大陆很不一样


观点视角都很好,对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有借鉴意义


很值得一读的书,全集陆续补齐中。。。


非常不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


研究性的文章,可以了解下


速度挺快,书的质量还可以。


忘了多少人推荐过此书。。。


书写的很好,很见功力


先买到手,慢慢看。


仰慕已久。


资料性读本,有收藏价值


还不错,到货快,质量不错,还没好好看,谢谢了


适合心情平和时,一点点地品味


一直都在等这书特价才购入,内容非常好,看过感触良深


虽然此书早已上市,一场地震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在四川地区的羌族。在汉藏间生活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此书应给出详尽的回答。早就想买这本书给爸爸了,可失眠上一直找不着,感谢当当网!


一部反映羌族的学术著作


整体不错 但是不知道虾米原因 有点旧旧的呢 是发货时候的一点点问题吧
不错也没虾米影响 内容挺好的 王明珂的户外装备图片看上去又亲切又可爱^__^


不太明白的是:作者是台湾人,却非要在书中表示与大陆某些人编造的“多元一体”理论保持一致

难道这本书不与“多元一体”理论保持一致就不能出版了?


拿到书,看作者介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宝岛台湾的学者。想起在图书馆看台湾的学术期刊,发现,他们的文章都有很厚的积累!之前说是市场经济坏了大陆的学术,但台湾的市场经济应该要比大陆更加深化吧?!也许是不够深化才导致了现在大陆的学术问题?!


一本熟练运用人类学理论进行民族历史分析的专著,值得一读。


岛内学者的细致,勤奋是可见一斑的。而且作为一本田野调察的作品,对于了解这个濒危的民族来说十分有效。


读起来比较有意思,作者很注重口述


不错的书,研究很深入。


这是一本好书,研究对象与方法都很有启发性。


挺好的,对专业研究很有帮助.


这本书很好 非常值得一读


书的内容不错没很有启发!这是我在当当网买的第一本书。觉得还算满意。


挺好的,静下心来看还是不错的,不过没有想象的好。


收藏用,还没看呢 哈哈


朋友说是一本有用的书。


好作品


此书虽是“羌在汉藏之间”,实际是一部研究羌族的书。并没有研究羌在汉藏之间。


王明珂的几部著作都是那么一点儿内容


羌在藏漢之間,什麼是羌?何時有漢?羌藏關係是怎樣的?可否有聽過古羌?


本来是想了解羌藏的风俗才看的,可是文章过于学术气,不能说不好,但于我没有实际意义。


作者有一些很好的观点,但没有论述清楚。感觉作者是用西式中文讲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不顺畅。


只是想了解一下这个民族


速度可以,质量一般,因为图上上有脏污之处。虽然不影响阅读,但造成心情不爽。


视角较新,但是,有些不同意过多沿着“建构论”和“资源竞争”的理论脉络展开论述。


彩页完全颠倒


想拿些资料,所以买了这本,可惜看完后非常失望


还没看,送货速度挺快


人类学好书!


台湾学者对少数民族的深入研究成果


不错 不错


记忆:我们是谁?


羌族是个伟大的民族


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人类学著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