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

周汝昌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6-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周汝昌  

页数:

155  

Tag标签:

无  

前言

承蒙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盛情,要我讲一讲中国的四大小说名著,已于2008年3月17—21日播出,又蒙中华书局将这次小小讲座转成书面形式,以便让未及听到、看到此节目的各界人士了解其梗概和建立相互间的交流,对此,我深表感谢。乘此机会,我还想讲讲我自己的几点感想,记在这里。 第一,荧屏播放的时间是有限的、是宝贵的。古语有云:“寸金难买寸光阴。”而在电视播放却是“千”金难买“分”光阴。再加上这次讲演的主题是如此之巨大和重要,必须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说明源流始末、方方面面,这真是太“紧张”了——这个“紧张”是指时间的限制,并非我在讲说时有什么紧张,我倒总是随随便便、信口道来,说得好听点儿,就算是有些“从容不迫”吧。话虽如此,我毕竟还是尽量把我想说的精简起来,因此在很多地方只能点到为止,许多细节或相关内容不能展开就都从略了。这也就是我写这个小序的原因,以补充若干应该说明的问题。 第二,“百家讲坛”的讲座不是一般的致辞、讲话、谈话、采访等体例,而是一种讲课的形式,用洋文说,前者是speech,后者是lecture,这是第一层分别。然而电视上的lecture又不尽同于学校里的课堂教学。在学校里,不管教室课堂多么宽敞,学生何等众多,他们的年龄、教育基础、知识文化水平等大致是均衡的,所以讲起来是比较有一定标准和集中点的。而电视讲座的对象则与学校里很不一样,是老少俱全,是妇孺皆有,是三教九流,是百行百业,他们听起来和在校学生可就大不相同了。怎样让这么多不同层次水平的收视者完全听懂你的讲座,而且觉得这样讲法是合适的,这个事情可就太难了。 我自己对于讲座的兴致和方法有一点儿经验和体会,讲座的目的不要摆在传达知识上——所谓“知识”是包括大家已然共知共识的,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和有关参考书上记载明确的,这些你都不要在讲座上重述。就拿讲小说来作比方,不要像说评书那样讲故事情节,那样的做法实质上是把听众当作了纯属被动消极的接受者,我觉得这是不恰当、不应该的。我的主张是:讲座最主要的目的是必须把听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和你一起动脑筋、想问题,并引发出听众以前未曾想到的新的意义和体会。所惜者,我因能力所限,没有做到这个地步,自觉惭愧。 第三,不妨让我说得更絮烦一些:在今天的课堂里,起码有一块黑板,必要时还有录音、录像等辅助设备。这样,你在课堂讲授时并非全部必用语言,滔滔不绝地说话。那么在讲座现场上,情况又很环相同。这,还用我多说吗?还不止于此,我在现场至少还有我创造的各种手势、姿态、语调、表情等来辅佐,可以使得我的教授不太死板,甚至有时所言还认为活泼有趣,这是我的一个长处。但是等到你看到这次讲座由声音转变为文字的文本时,那些声音、语式、手势、姿态、表情都已不复存在了,甚至于我所喜欢的那种只说半截话,其余留与读者自行领会的办法,如果也照样变成文字后,那就更莫名其妙了。 这些困难如何解决,解决得是否得当?这实在不是我个人所能办到的。我只是在这里交代一下,对读者来说,还是必要的吧! 上面说过,电视讲座是lecture,而不是Speech,既是lecture,其主题是小说,却又不是“说评书”;如今人们所共识共赏的四大小说这个命题和概念是怎么发生和流传下来的呢?原来,我们中国的长篇章回小说是由明代才盛行起来的,明代的小说数量很大,而最著名的却是所谓“四大奇书”。“四大奇书”者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也。其所以成为“奇书”者,大约是因为其情节内容、文笔手法都与以往的故事小说大有不同。这种长篇章回小说的传统在清代又继续传承下来。清代的章回小说长长短短,不计其数(有的只是十几回,便成了一部书)。在百回或百回以上的大书中,忽然出现了一部《石头记》,这部书比起明代的那些书来更是奇上加奇,真是异军突起、超迈等伦。这部奇书一经问世,回过头来再看《金瓶梅》,那便令人感到真有天壤云泥之别。于是人们渐渐地把《金瓶梅》剔出榜外,而以《石头记》取而代之。草草说来,这条脉络的基本情况还是比较分明的。 顺便提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浦安迪教授,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小说的学者。近年来他提出一个主张: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有楚辞、汉赋、六朝骈体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而明清小说是一个泛称,表达不出朝代、时代的个性特点,所以他建议把四大小说的这种叙事文体就取名为“奇书”文体。他的这种认识和建议是否完全精确,学术界是否已有认同,都不是我此刻所要讨论的问题。我引来的用意是要表明中国的四大小说名著这一命题和概念已被西方的学者所注意和承认。 我们要讲的四大奇书即长篇章回小说,总会要遇到一个问题,即文和史的异同分合的讨论,乃至争论。我本人因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研究《红楼梦》,强调这部小说表面上总说是荒唐无稽,而实质上是有其真人真事作为素材的。也许我当时强调得有点过分了吧,于是受到批评和批判,说我不懂得学术与历史的区分,把二者混淆起来,把《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说成了是历史“实录”。我想,这种批评对我是有教益的。但我对文与史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却并非那么简单肤浅。让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的粗浅认识。一、老子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二、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请您注意我们的两大圣人实际上都在那里思考和讨论文与史的关系问题。这话怎讲?试想“美言”者就是后世所谓的文学艺术语言,“信”者就是指历史真实,所以我们早有“信实”、“信史"等词语,这个“信”就是不虚不妄的意思。这么一来,事情就很明白,原来老子这位圣人、大哲学家,他主张的是只该有事实,而不赞成文学创作。他把“美”、“信"两者完全割裂对立起来。 然后再看孔圣是如何教示我们的,他所说的“文”’其实就是老子的“美言”,他所说的“质"其实就是老子的“信”——至少可以这样理解,虽然粗略了一些,但离基本道理是不远的。那么我们又可明白一点:孔子与老子不同,他并不把“文”和“质”、“美”和“信”对立起来。相反,他以为二者是可以并存和融会的,只不过是两者的成分不可偏于一端,须要对等均衡。他的主张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应该是:史以文传,文由史立。回过头来,再用同样的道理来表示“美”和“信”的关系,也可以这样说:信以美传,美由信立。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总认为,要讲“文”与“史”的关系问题,应从老、孔二位大圣人那里来领会真理。我们自己说话时,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缘由和用意会强调双方的某一方面,可以理解,但注意不要走向极端而引来无必要的纠缠。这样来理解和讨论我们中国特色十分浓厚的四大小说名著问题,就会顺理成章,豁然开朗。 我讲四大小说名著,至少有两重意义。其一,我是想先从中国文学史、小说史上来看,所谓的四大小说名著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它们四部书联系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文学名著概念,它们四者既然可以连在一起,那么其外在联系的脉络又是如何?所以我想说明它们各自有其独立性,而且又有文学发展史上的内在涵蕴;其二,我也想说一下在我们的民族文化、文学遗产上,这四部小说为什么特别地光辉、伟大而为全体人民所一致认同、引为骄傲。 好了,我的小引就到此打住吧。

内容概要

九旬高龄的周汝昌先生登上电视讲坛,以富有特色的启发式、漫谈式语言,与我们一起重温了四大名著的经典魅力,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本书即以作者在百家讲坛所作相关电视讲座为基础整理、补充、润色而成。   仲春二月,作者特为本书撰写小引、讲后小记及讲后感言,将讲座的内容进一步引申、发挥,其间于中华文化多有致意,广大读者或能领会作者的拳拳用心。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

作者简介

周汝昌,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1918年生,天津人。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资深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著有《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曹雪芹小传》《献芹集》《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新世纪以来,周汝昌先生多次走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作为“百家讲坛”最年长的主讲人,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书籍目录

小引 第一讲 《三国演义》的内涵  什么是小说  《三国演义》的魅力  《三国演义》的缺点  讲后小记 第二讲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与中华文化  《水浒传》里的人物  讲后小记 第三讲 从《三国》到《水浒》  从《三国》、《水浒》的语言说起  “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  再说说《三国》与《水浒》的缺陷  第四讲 《西游记》的真诚  真实历史中的唐僧——玄奘  《西游记》与《红楼梦》有相通之处  “金箍棒”的本义  讲后小记 第五讲 红楼梦中情  《红楼梦》有特殊的表现手法  情是《红楼梦》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再说说“四大小说”  讲后小记 第六讲 我心目中的《红楼梦》  一条大脉络,两个水源头  从“黛玉葬花”说起  附说 莫把怡红认赤瑕 讲后感言 附录一 《红楼梦》人物的内心世界 附录二 从中华文化看《红楼梦》 附录三 《红楼梦》的欣赏和续书评价 ——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演员学习班上的讲话

章节摘录

  《三国演义》的魅力 三国是历史,去看《汉书》、《三国志》,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看《 三国演义》呢?这里面就包含着我刚说的那些道理,《三国》不是正史,而 是野史,里边不仅有嘉言懿行、文治武功,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细节,人物活 灵活现起来了,而不是一堆死板的历史,某年他生,某年他做什么,某年他 又怎么的,最后某年逝世,那叫死文章。我们的文学为什么要叫文学?特别 是我们的中华文学,诸位如果以前没有注意,请留神细细品味,一个大字, “活”。读死文字、死文章,您一会儿就睡着了。凡是您读着眉飞色舞,我 们今天谈起来还是如此,那就是活文章:这个“活”范围也很广,比如作者 的思维、看法,心灵的活动,笔的活,表现法的活……这样才有魅力,才能 吸引你,甚至于百读不厌。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是在正史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将历史转化为文 学,从而达到深入普通民众、普及历史与文化知识的目的。它来源于历史, 却又区别于历史。它有历史的影子,却更多地体现在文学创作上。 另外一点,《三国演义》里边不是写什么武艺,那只是表面,深层里边 有什么?斗智。武艺是一回事,军事、策略、作战又是一个概念、一个范围 。两位武士对打,或者打擂台,可能跟军事战斗有关联,但并不是军事作战 。军事作战是要用策略,《孙子兵法》讲的就是斗智。我不是军事家,但是 有一点,我知道这四个字,“兵不厌诈”。诸位,这么寥寥四个大汉字,这 个兵代表什么?当然既不是武器本身,也不是拿着武器的小兵卒,而是用兵 战斗的策略,对不对?你的策略越机诈,没有一个实的,虚者实,实者虚, 你这里怕人攻,那里不怕人攻,完全把目标转移了,迷惑敌方,弄得敌方不 明就里,这不就是诈吗?诸葛亮也好,周郎也好,还有很多人物,每一个都 没法诚实。当然,交朋友,在家里,那是另外一回事。但一坐在台上做元帅 ,指挥战斗,能够老老实实吗?他得诈,就是勾心斗角。假如您喜好下棋, 我要问您,您这叫干嘛呢?您这一招一式,完全就是斗智、勾心斗角。《三 国演义》演的是三方面的这个。 《三国》,还有一个中华文化上无比重要的思想意识观念,是什么呢? 好像谈的人不多,我多次把它揭起来,写过论文,参加过文艺、文化峰会, 我都用这个主题。我今天提醒一下,不知你们诸位想过没有,叫“三才主义 ”。主义是我加的,主义是从西方借过来的,我们中国人原来不知道有什么 主义,只讲“三才”。 哪“三才”?天,地,中间有人,这叫“三才”。这个“才”不是吟诗 作赋,佳人才子,这个“才”是你的抱负,你的能量,你的才华表现,你的 志向,也就是你要做一份什么事情,你能够做出什么事情,都在这个范围之 内。 天有才。天怎么还有才呢?古人举的例子,风雷云雨,变化,那还不是 才?空空无有,表现却是千变万化,给人也是千百种不同的影响。影响你什 么啊?太多了,比如农业,你要不要雨?没有阳光,植物、动物能活吗?今 天阴,我就害怕阴天,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有没有影响?打一个大暴雷,古 人认为打雷与妖魔鬼怪、邪物有关。你看看,天对地上的、人间的生活影响 太大了,这是天的才,才华、才能、表现。 天有天才,地有地才。地有什么才呢?山川、物产,那还数得尽吗?光 是植物、动物,您能数得出有多少品种?我们古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您看看那里边,光说可以入药的植物,您数得过来吗?人家分科分目,有的 学者说我们中国人光会综合,不会分析,是这样吗?不要歪曲我们祖宗,我 们祖宗的分析能力太强了。我们中医一摸“虚实寒弱,表里升降”,好多对 称词,一清二楚,这不是分析?所谓辨症下药,你不能一味阿司匹林,治一 万人都是阿司匹林,不分这个阿司匹林是热性是寒性,是升是降,是补是泄 ,不知道这个,那叫会分析?不能说外来的就是好,我们自己的就一钱不值 ,这是歪曲我们的祖宗,歪曲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 你说地没有才吗?这就是地的才。 最后,落到天地之间有一个人,人为万物之灵,又说人是天地之心。如 果光有天,光有地,榛榛莽莽,浑浑噩噩,再过上十亿年,一百亿年,一万 亿年,仍然是原始大森林,里边有的是大怪物,它们有思想吗?我不知道, 谁考证啊?它们有文化吗?更不知道。它们将来假如有文化,怎么进化啊? 怎么发展啊?我也不知道。问谁去?问恐龙?恐龙今天只有化石了。可是, 你看看人留下了多少东西?他会思考,他有感情,能说、能笑、能哭、能悲 ,还能表现、传达,这个是人的才。 天、地、人“三才”,被《三国演义》的作者抓住了,这是体现了我们 中华文化内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 所以,有这么样一个说法,曹操占了中原是占天时;孙权占了东吴,东 南六郡八十一州,他得地利;刘备,什么都没有,被赶来赶去,挤到西南那 一角,就是入了川,才得以稍微地安定。这样为什么能够鼎足而三?你看人 家那个势力,那个条件,刘备什么都没有,就有个刘关张,就有个关张赵马 黄“五虎将”,他得什么呢?这就是小说家、一般中华人,已经种了这么一 个念头:刘备得人和。 P12-14


编辑推荐

《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我在这里讲四大小说名著,是为了唤起大家的一些思考、感想乃至于疑问,领会我们中华文化的一系列有关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 PDF格式下载



看周汝昌老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评说《红楼梦》的时候,深深的被老人家渊博的智慧,谦虚的态度所吸引。老人家自称考证派,并不排斥其他派别,更是让人折服。在电视上没有很好的细研所讲,现在买了这本书,很好的细细品读。受益匪浅,这样的普及读物真是太好了。看了《红楼梦》原著,再看周老先生的点评,豁然开明。曹雪芹画龙,周汝昌点睛。


看过周汝昌评的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也是不错哦~


四大名著基本上都看过了,其中《红楼梦》看的遍数最多,从来没有想过其中的联系。看了周老先生的评说,真如醍醐灌顶。现在上小学的儿子也正在看,四大名著中只看过《西游记》,可儿子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周汝昌先生写的读读唐诗宋词也很不错。


文化需要解读,积累越多读着越有味道,听听大师的,促进自己的思考,否则只看热闹就屈煞四大名著了。


因为是周汝昌老先生的书,所以特别关注,我看过他的专访,非常佩服他,他知识渊博,曾动过手术,受到重大伤害,但一直坚持在研究,投入了他毕生的精力,最为感动的是,他当时收集资料的时候,手边连纸都没有,找到的小条来收集的,主要是没有钱买纸,想想现在的人们,太不知道节约了,会给后代子孙留下什么……
我看完后,让女儿也看了,她和班上的同学说起来,同学们都吃惊的看她,还问她你也知道周汝昌,哈哈,带好下一代,是我应尽的责任


原来四大名著中有如此多的精彩不为我们所知。


周汝昌的书一向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一读。


大师深入浅出的评说,可惜再也见不到大师了,心底祈祷!


阅读本书一股股暖意从心田涌出,真正的大家内心是非常慈悲的 且童真的:)


经典之作,细细品味,刚开始看


只有一个字,赞!


书质量很好。物流也很给力。


周老的书一定要好好看。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书


haohsohsohsohsi


大师力作,值得推荐!


大家就是大家,说的很好。


大家的视角真是不一样


速度挺快的,就是物品有点损坏,总体不错


对于四大名著的一些见解、不错
毕竟、周汝昌这辈子也就研究出这么点东西、
所以说、堪称精华、
发货速度、质量没得说、
还会支持当当网、


没听过周老的讲坛,所以买了这本书,不过略微有些失望,和我想的内容不太一样,不过可能是讲坛话稿整理出来的,由于时间所限,一些地方不能展开讲,仅仅是蜻蜓点水而已,只是这个缺憾.周老是红学大家,所以这本书红楼占了相当大的篇幅.


开卷有益,四大名著各有千秋,这本评说的书是比较好的指导读物。


四大名著一直是我喜欢看的,现在能看到名家的评书,很期待!


内容还是以《红楼梦》为主,其他三部的内容不多,但主旨都提到了,这样一样书也不可能讲得太深入,很佩服周老先生的真和诚!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签名和印章很大气.可内容....呵周是大家,但光从书的内容上看,不知道他在电视上是怎么讲的.


收本读完了,才评论,不好意思。书本很不错,周老已经仙游,不过周老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会继续学习和继承。


是作家在百家讲坛讲稿的整理而已,建议大家上网看看视频。书的价值不高。


先前以为是有签名的,所以才选了贵的这本,拿到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早知道就买相同封面便宜的那本了。我的评分星星也是为了这个才打三颗的。


很薄。排版特别稀疏,总共没多少字。


没有学术性,看着玩吧!


只能说是一般的普及读物


准备换货


感觉很赴会,周老虽然说起四大名著,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方面,但对红学的研究才是最有味道的,书中红楼的部分比较可取.其它的当常识来看还是行的.


内容少了一些,对四大名著的评析太简略了些。像是演讲大纲


书的封面有一大折痕。另外买的一本《神州自有连城璧》,也是同一家店。写的都是十成新,但其实有些破旧。以前在另一家店曾买过一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精装珍藏本,没有外封套。询问买家,回复说他们也没有,可以退货,让用快递邮寄,他们确认收货后,退还购资金。太麻烦,只好作罢。看来买书还是得选购亚马逊直接出售的!


非常敬仰周老的才学,想看看当代国学大师的手笔,领略周老的文采。会认真阅读的,另外,发货很快。第一次在卓越购书,便享受了卓越的快捷。


书的质量还不错,这本书内容很好.


大师手笔,但是太浮光掠影了,看着不过瘾。


毕竟他是红学家,所以还是买他的《红楼小讲》比较值。


相当一般,不值得买。除了红楼梦,其他的并非一流。


基本上是讲坛的稿件,适合大众,对于想进一步研究的人来说浅了些


周大师是红学专家,但总得评四大名著就比较宽泛。


带同事买的,当然是好书了!


无塑封,纸张很差。。。


好书,还便宜,推荐爱书人士购买


缅怀周老,品读玉言


大师之作,推荐收藏


周汝昌老先生 评说中国四大名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