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宋诗选与宋代诗学考论

卞东波 卞东波 中华书局 (2009-04出版)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卞东波 中华书局 (2009-04出版)  

作者:

卞东波  

页数:

309  

Tag标签:

无  

前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古典文献对中国文化传承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以一种相对集中而凝固的方式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且通过传抄、印刷、编辑、整理、诵读、研究等传播方式,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参预了对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文化内涵的塑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文献传承的过程中,不仅各个学科领域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具体文献的传承,参预了对中国文化之民族特色的塑造,并影响了中国人对自身心理情感与思想文化的民族认同;而且,作为文献著录和书籍传承的重要支撑的目录学,也一贯致力于整合林林总总的固有文献与已有知识,使之系统化与合理化,与此同时,其自身还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与学术框架。有鉴于此,几年前,当南京大学文学院(当时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正式实施国家“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研究计划时,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和古典文献研究所的同人们集思广益,提出以“文献传承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为名设立子课题,并很快通过了专家组的立项论证。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套“文献传承与文化认同研究丛书”,就是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内容概要

  《南宋诗选与宋代诗学考论》以人为纲,凡入选二百多家诗人,每位入选诗人前都系以小传,对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有所评述,这一体例对后来的诗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百家诗选》虽然已经亡佚,但此书在靖康之乱后保存了北宋一代的诗学文献,该书记载的本事有助于我们理解宋代诗歌;同时《宋百家诗选》也是一部受到江西诗派影响的诗选,可能参考过吕本中的《江西诗派宗派图》,入选了大量的江西诗派诗人,反映了南宋初年江西诗派逐渐成为诗坛主流的诗学潮流。《诗家鼎脔》是晚宋一部宋诗选本,凡人选96位诗人,180首诗,此书现存本已是残本,编者也不清楚,其成书时间在1231至1253年之间。《诗家鼎脔》的清抄本与《四库全书》本在版本上有一些差异,《四库》本删除了一些涉及民族关系而显得“违禁”的诗,并对书中出现“胡”、“虏”等字的诗做了改动,所以清抄本比较接近此书的原貌。比较《诗家鼎脔》及《诗人玉屑》可以发现两书有很多联系,所以我大胆推测此书的编者是《绝妙好词》的编者黄异。《诗家鼎脔》在选诗上以“尝鼎一脔”的方式编选了以南宋中后期中下层诗人为主的诗歌,选诗以江湖诗派诗人为主,入选诗人的地域分布以福建、浙江为最多,人选诗体中绝句最多。《诗家鼎脔》在选诗上反映了晚宋诗坛上宗尚晚唐的诗风,同时又是一部有一定政治倾向的选本,反映了晚宋的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

卞东波,1978年生,江苏南京人。2000年至2006年,先后获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文学院,并为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专任研究人员。研究兴趣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域外汉籍、国际汉学及比较文学。著有《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校证》,并在《文学遗产》、《中国史研究》、《文献》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导论一、南宋诗歌选本的形态与特征二、南宋诗歌选本研究史述略及本书的研究方向三、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四、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第一部宋人选宋诗——曾慥《宋百家诗选》考论一、引言二、《宋百家诗选》成书与原貌考三、《宋百家诗选》入选诗人考四、《宋百家诗选》的价值与意义五、结语第二章 晚宋宋诗选本《诗家鼎脔》考论一、引言二、《诗家鼎脔》清抄本与《四库》本的差异及成书时间考三、《诗家鼎脔》与《诗人玉屑》——《诗家鼎脔》编者蠡测四、《诗家鼎脔》的选诗特色五、《诗家鼎脔》的历史文化内涵六、馀论第三章 日藏宋僧诗选《中兴禅林风月集》考论一、引言二、《中兴禅林风月集》诸抄本之差异三、《中兴禅林风月集》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再探四、《中兴禅林风月集》日僧之注与中国诗学五、结语第四章 陈起《圣宋高僧诗选》丛考一、引言二、《圣宋高僧诗选》中《全宋诗》未收诗辑考三、《全宋诗》所录《圣宋高僧诗选》诗歌校读四、《圣宋高僧诗选》中宋僧生平丛考五、结语第五章 谢枋得《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与唐宋诗学 一、引言二、所谓《谢叠山诗话》考三、诗学观念与注诗特色四、阐释与过度阐释五、结语第六章 宋元之际诗歌选本考论一、引言二、何新之《诗林万选》考论三、谢翱《天地间集》考论四、刘辰翁《古今诗统》考论五、刘碹《诗苑众芳》考论第七章 方回《瀛奎律髓》成立考一、引言二、《瀛奎律髓》的选诗条例三、方回对唐宋诗之校雠四、《瀛奎律髓》与唐人选唐诗五、《瀛奎律髓》与宋人总集六、《瀛奎律髓》与宋诗话七、结语第八章 《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与宋代诗学一、蔡正孙与《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二、吟社中的诗学三、《唐宋千家联珠诗格》的诗学观念与唐宋诗观四、《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人选诗人与选诗特色五、“有声之画”与“无声之诗”六、作为诗格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七、《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与宋代规范诗学八、结语附表一:《联珠诗格》所选唐代诗人一览表附表二:《联珠诗格》所选宋代诗人一览表第九章 《永乐大典》所载南宋诗选《诗海绘章》考释第十章 宋代诗歌选本丛考——以《宋人总集叙录》未收书为中心一、《红梅集》,佚名编二、《中兴诗选》,郑景龙编三、《江湖诗续选》,郑景龙编四、《诸家诗集》二十卷,黄裳友人某氏季文编五、《古今诸家乐府》三十卷,周紫芝编六、《诗八珍》,周紫芝编七、《沧海遗珠》二十卷,周紫芝编八、《西湖唱和诗》,李石编九、《群公乐府》三卷,杨冠卿编十、《本朝五七言绝句》,刘克庄编十一、《本朝绝句续选》,刘克庄编十二、《中兴五七言绝句》,刘克庄编十三、《中兴绝句续选》,刘克庄编十四、《大雅复古集》,林洪编十五、《武夷诗集》,佚名编十六、《桃花集》,佚名编十七、《京口集》,佚名编十八、《宣城总集》二十八卷,李兼编十九、《洞天留题集》,佚名编附考:姚式《古今乐府》征引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第一部 宋人选宋诗——曾慥《宋百家诗选》考论二、《宋百家诗选》成书与原貌考 南宋初年,江西诗派的诗风已成为当时诗坛的主流风尚,尽管当时有见解的诗论家,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对其不无抨击,但江西诗风的流行正明确昭示了一种不同于唐诗风貌的、体现宋诗自身风格的诗风已经形成。而此时宋诗的发展已经历了北宋一朝,产生了众多的诗人与大量的诗作,对前一阶段的诗歌创作予以总结不但显得必要而且也是必然之事。第一部宋人选宋诗之作——曾慥的《宋百家诗选》正在此时产生。由于此书早佚,我们已不能窥见此书原貌,但经由当时阅读过此书人的记载和评论略可部分还原此书的本来面貌。关于此书的原名,陈振孙(1179—1262)《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著录为《本朝百家诗选》,但恐非其原名,其原名应为《皇宋百家诗选》。尤袤(1124或1127—1194)《遂初堂书目》著录此书为《皇宋百家》。陈善(约1176年前后在世)《扪虱新话》下集卷一、周焊(1126—?)《清波杂志》卷八都题作《皇宋百家诗选》。

后记

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答辩通过于2006年5月,而本书的写作实际上历时约六年,第一章写于2002年春,全书修订完成则在2008年春。回想这六年时光,感慨良多,我的个人生活与学术路向多有改变,不变的仍是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本书其实也是我在南京大学1996至2006年10年间学习的一个总结。1996年9月,我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不久又进入专门培养文史哲人才的文科强化班(现为匡亚明学院)。其时的班主任为张伯伟教授,从此我与伯伟师结下师生之缘,也与南京大学结下不解之缘。在文科强化班学习的四年是我最充实的四年,可以说我受到了南京大学最好的人文科学教育,文史哲三系的著名教授纷纷为我们单独授课,这是今天的本科生不可想见的。我觉得南京大学文科强化班教学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重视对原典的精读,不但开设了“文学名著导读”、“史学名著导读”、“哲学名著导读”,还开设了“国际汉学”以及“欧洲历史文献导读”。这些课程为我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自然受益匪浅。同时,还重视方法的训练,伯伟师特别延请文史哲三系的著名教授轮流给我们讲授“人文科学研究法”,并亲自主讲《朱子语类》中“朱子读书法”。南京大学还有一个极好的传统就是每年校庆日都要举行“五二。”论文报告会,由学生宣读自己写成的论文,然后由教授点评得失。我曾经参加过三次本科生论文报告会,记得不管当时教授有多忙,都会出席并发表精彩的评论,并评出等级,优秀的论文还会装订成册编印成论文集。我个人的学术生涯受到“五二0”论文报告会极大的帮助与锻炼。一方面我通过写论文懂得了学术研究的艰辛,知晓了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另一方面我得到了终生的恩师张伯伟教授的指导。我觉得我那时非常幸福,不但论文得到伯伟师的细心修改,而且还能多次与伯伟师单独面谈。已经差不多十年过去了,我还清晰记得伯伟师与我在中文系六楼的沙发上谈学术的情景,甚至还能记得当时谈话的内容,可见伯伟师的教导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编辑推荐

《南宋诗选与宋代诗学考论》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南宋诗选与宋代诗学考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