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纲鉴易知录(上下册)

吴乘权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04-0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吴乘权  

页数:

163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字楚材,浙江山阴人,他在文、史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古文选本中流行最广的《古文观止》,就是他选注的。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他们三人为此工作了六个寒暑。吴乘权在自序中说了此书的编辑方法和编辑思想:“苦简编之汗漫,为之摘要而删繁;虑大义之不明,为之提纲而挈领。”他们编辑的依据,从太古神话传说时代直到战国,主要依据北宋刘恕的《通鉴外纪》和元朝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从战国到五代这一千三百多年,据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纲”和“目”分列的体例也仿照此书;宋元两朝据明代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明朝部分,也叫《明鉴易知录》,依据则是朱国标从清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节抄的《明纪钞略》。这样时间跨度就足够长远,并且用纲目体分出层次,在特定正统观指导下形成连续一贯的编年时间线索,对后世读者来说,这就是一部上起太古,下迄明代的明晰易读的中国通史了。 《纲鉴易知录》沿袭了传统史书编纂的一般体例,即按照确定好的体例编排好史料大纲,在“纲”下直接叙述历代史实,而不过多地议论阐发,能以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个历史框架,线索分明。同时编者注意用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串联整体,不会显得单调枯燥。而近代和现代人写的史书,多取概括论述的形式,重要史实常常只作举例性的说明,或仅见于附注中,这对于已有基本历史知识的读者困难还不大,至于一般初学者,常常只能得到一些空洞的概念,而缺乏真正的史实基础,难以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印象。《纲鉴易知录》等传统通史读物,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作者简介

作者:(清)吴乘权等辑

书籍目录

上册 纲鉴易知录卷 三皇纪 盘古氏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五帝纪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有熊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尧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夏纪 大禹 帝启 太康 仲康 帝相 纲鉴易知录卷二 夏纪 少康 帝杼 帝槐 帝芒 帝泄 帝不降 帝扃 帝廑 帝孔甲 帝皋 帝发 桀癸 商纪 成汤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宜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纣辛 周纪 武王 纲鉴易知录卷三 周纪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 宣王 幽王 平王 桓王 庄王 纲鉴易知录卷四 周纪 釐王 惠王 襄王 顷王 匡王 定王 简王 灵王 景王 敬王 元王 贞定王 考王 威烈王 纲鉴易知录卷五 周纪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显王 纲鉴易知录卷六 周纪, 显王 慎靓王 赧王 纲鉴易知录卷七 周纪 赧王 东周君 秦纪 庄襄王 后秦纪 始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八 后秦纪 始皇帝 二世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九 汉纪 太祖高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 汉纪 太祖高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一 汉纪 孝惠皇帝 高皇后吕氏 太宗孝文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二 汉纪 太宗孝文皇帝 孝景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汉纪 世宗孝武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四 汉纪 孝武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五 汉纪 孝武皇帝 孝昭皇帝 中宗孝宣皇帝 ……下册

章节摘录

乙巳,上早朝,召对诸臣而泣,俄闻贼大至,方报过卢沟桥,俄攻垩则、彰义等门矣。城外三大营皆溃降,火车、巨炮,皆为贼有,贼反炮攻城,轰声震地。京军五月无饷,一时驱守,率多不至,每堵一人多不及。诸臣方侍班,襄城伯李国桢匹马驰阙下,汗浃沾衣,内侍呵止之,国桢日:“此何时也,君臣即求相见,不可多得矣!”内臣叩之,日:“守军不用命,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上召人,因命内臣俱守城,凡数千人。上括中外库金二十万犒军,是日细民有痛哭输金者,各授锦衣卫千户。丙午,寇攻城,炮声不绝,流矢雨集,贼仰语守兵日:“亟开门,否且屠矣。”守者惧,空炮向外,不实铅子,徒以硝焰鸣之,犹挥手示贼,贼稍退,炮乃发。贼驱居民负木石填壕,急攻;我发万人敌大炮,误伤数十人,守者惊溃,尽传城陷。阖城号哭奔窜。贼驾飞梯攻西直、平则、德化三门,势甚危急。太常少卿吴麟征累土填西直门,因单骑驰入西安门,吏部侍郎沈惟炳守门,曰:“内守有宦寺,百官不得入,奈何?”麟征排门而入,太监王德化语麟征日:“守城人少,奈何?请增益之。”麟征至午门,遇大学士魏藻德止之日:“兵部调度,兵饷已足,公何事张皇邪?藻德且出阉,上方休,公安从入?”麟征流涕,藻德挽之出。是日封型刘泽清东平伯。时左谕德堑杨士聪等入直,语阎臣:“左良玉、吴三桂俱封,而遗刘泽清,且临清地近,可虞也。”閤揭上,得封。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至正阳,欲登城,中贵拒之。李自成对彰义门设座,晋王、代王左右席地坐,太监杜勋侍其下,呼“城上人莫射,我杜勋也,可缒下一人以语。”守者日:“留一人下为质,请公上。”勋日:“我杜勋无所畏,何质为。”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同入见大内,盛称贼势重,皇上可自为计。守陵太监申芝秀自昌平降贼,亦缒上入见,备述贼犯上不道语,请逊位;上怒叱之。诸内臣请留勋,勋曰:“有秦、晋二王为质,不反则二王不免矣。”乃纵之出,仍缒下。兵部尚书张缙彦奏日:“时势如此危急,臣屡至城阈,欲觇城上守御,辄为监视抑沮。今闻曹缙彦、王化成缒贼杜勋上城,未知何意,恐有奸宄不测。”章上,上手书遣缙彦上城按之。至城,内监沮之如故,示以上传,始登,问“杜勋安在?”云“昨暮上,今晨下之。已上闻,无容致诘。”又日“尚有秦、晋二王在城下,亦欲通语。”缙彦日:“秦、晋二王既史王章,兵部侍郎张伯鲸走匿民舍。贼骑塞巷,大呼民间速献骡马,贼经象房桥,群象哀鸣,泪下如雨。贼千骑入正阳门,投矢令人持归闭门得免死,于是俱门书“顺民”。太子走诣周奎第,奎卧未起,叩门不得入,因走匿内官外舍。上之出至直宣也,使人诣懿安皇后所,劝后自裁,仓卒不得达。两宫已自尽,宫人号泣出走,宫中大乱。懿安皇后青衣蒙头,徒步走入成国公第。尚衣监何新入宫,见长公主断肩仆地,与宫人救之而苏,公主日:“父皇赐我死,我何敢偷生。”何新日:“贼已将入,恐公主遭其辱,且至国丈府中避之。”乃负之出。午刻,李白成毡笠缥衣,乘乌骏马,伪丞相牛金星、尚书塞垒鳌等五骑从之。时宫中大乱,诸贼帅率其骑,皆擐甲执兵,先人清宫,诸宫人逸出,遇贼复人,宫人魏氏大呼日:“贼人大内,我辈必遭所污,有志者早为计。”遂跃人御河死,顷间从死者积一二百人。自成自西长安门入,弯弓仰天大笑,手发一矢,中坊之南偏。至承天门,自成顾盼自得,复弯弓指门榜语诸贼日:“我一矢中其中字,必一统。”射之不中,中“天”字下,自成愕然。生垒垦趋而进日:“中其下,当中分天下。”自成喜,投弓而笑。司礼视印太监王德化以内员三百人先迎德胜门,令仍旧任,各监局印官迎,亦如之,因集选百余人,余皆散去。自成人宫,问帝所在,大索宫中,不得,伪尚玺卿鏊某进日:“此必匿民间,非重赏严诛不可得。今日大事,不可忽也!”乃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自成登皇极殿,据黼座,牛金星檄召百官,期二十一日俱集于朝。自成同伪都督刘塞筮等数十骑人大内,太监杜之秩、曹化淳等前导,自成责其背主当斩,秩等叩首日:“识天命,故至此。”自成叱去之。贼分宫嫔各三十人,牛金星、军师宋献筮等亦各数人。宫人费氏,年十六,投眢井,贼钩出之,见其姿容,争相夺,费氏绐日:“我长公主也。若不得无礼,必告汝主。”群贼拥之见旦盛,旦盛命内官审之,非是,赏部校罗贼。罗携出,费氏复绐日:“我实天潢之胤,义难苟合,惟将军择吉成礼,死生惟命。”贼喜,置酒,极劝,费氏怀利刃,俟贼醉断其喉立死,因自刎。自成大惊,令收葬之。内臣献太子,自成留之亘宣,封为塞王,太子不为屈。辛亥,改殡先帝后,出梓宫二,以丹漆殡先帝,黝漆殡先后,加帝翼善冠,衮玉渗金靴,后袍带亦如之。初,贼犯都城,大学士范景文知事不可为,叹日:“身为大臣,不能降贼,如何可上。”化淳拂衣去。因阅城上守卒寥寥,兵部侍郎王家彦痛哭云:“贼势如此,监视将营兵调去。李襄城处尚有十之四,家彦所守两堵仅一卒。”语末竟,城下坎墙声急.王承恩炮击之,连毙数人。化淳、化成饮酒自若。缙彦驰至内阁,约同奏,至宫门,传止之。上下诏亲征,召驸马都尉巩永固,谋以家丁护太子南行。对日:“臣等安敢私蓄家丁,即有之何足当贼。”乃罢。已,召王承恩亟饬内员备亲征。申刻,彰义门启,盖曹化淳献城开门也。贼恣杀掠,前大学士蒋德璟宿会馆被创。上亟召閤臣人日:“卿等知外城破乎?”日:“不知。”上日:“事亟矣,今出何策?”皆日:“陛下之福,自当亡虑;如其不利,臣等巷战,誓不负国。”命退。是夕上不能寝,内城陷,一阉奔告,上日:“大营兵安在?李国桢何往?”答日:“大营兵散矣,皇上宜急走。”其人即出,呼之不应。上即同王丞恩幸南宫,登万岁山,望烽火烛天,徘徊逾时,回整清宣,朱书谕内閤:“命盛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来辅东宫。”内臣持至閤。因命进酒,连沃数觥,叹日:“苦我民尔!”以太子、永王、定王分送外戚周、田二氏。语皇后日:“大事去矣!”各泣下.宫人环泣,上挥去,令各为计。皇后顿首日:“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皇后拊太子、二王,恸甚,遣之出,后自经。上召公主至,年十五,叹日:“尔何生我家!”左袖掩面,右手挥刀断左臂,未殊死,手粟而止。命袁贵妃自经,系绝,久之苏,上拔剑刃其肩,又刃所御妃嫔数人。召王承恩对饮,少顷,易靴出中南门,手持三眼枪,杂内竖数十人,皆骑而持斧,出东华盟,内监守城,疑有内变,施矢石相向。时朱纯臣守齐化门,因至其第,闻人辞焉,上太息而去。走安定门,门坚不可启。天且曙矣。帝御前殿,鸣钟集百官,无一至者。遂仍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亭新成,所阅内操处也。太监王承恩对缢。上披发御蓝衣,跣左足,右朱履,衣前书日:“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又书一行:“百官俱赴东宫行在。”犹谓閤臣已得朱谕也,不知内臣持朱谕至阎,閤臣已散,置几上而反,文武群臣无一人知者。


编辑推荐

《纲鉴易知录(上下册)》是中华经典普及文库系列丛书,由清代吴乘权所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纲鉴易知录(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


清代吴乘权编纂的《纲鉴易知录》,上自盘古氏等历史传说,下迄明末,是最长的通史,内容精简扼要,开卷有益,提高修养,是学历史的入门宝书。


对于资治通鉴这样厚的一本书,可能全看完要很长的时间,如果要想找精华本,那就是《纲鉴易知录》了。
文字通俗易懂,所选所取的历史典故都很好。


《纲鉴易知录》无疑是一部极具收藏价值的历史著作,内容就不必说了。中华书局经过整理之后,出版成价格优惠的精装版图书,降低了价格,以飨读者,确实是一件功德啊!


已经收了套《资治通鉴》,这套《纲鉴易知录》当然不能不收,简直就是一本中国古代史字典。


纲鉴易知录(上下册)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纲鉴易知录买来收藏,父亲有一本繁体字的,而此书适合阅读


《纲鉴易知录》自然是好书,但好书还要有好的装订。打开快递送来的邮件箱一看,前后书壳都是开裂的。真是扫兴。邮送用的是小纸箱,不可能是递送过程中损坏的。这书肯定是印刷装订的质量不过关。


中华书局的书一向值得信赖。这套书虽然价格也不便宜,但是对于现在还无力购买《资治通鉴》系列的我来说,先买这本来“望梅解渴”一番也未为不可。这种精要的编纂体例,使得原本卷轶浩繁的正续通鉴变得一目了然,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部“难得”而又“易得”的参考资料。说它难得,是因为它的难能可贵,非常适合初学而又拮据者使用。说它易得,是因为这套书卷轶较少,印刷比较方便,费用也不会太高,适合购买力不强的学生使用。


早就想要一部完整版的《纲鉴》了,今朝终于如愿以偿! 中华书局这套书系里面很有几本是不完整的。比如《史记》里面就删除了十表,只保留了太史公的序。书局编者主观地认为此可专为学者专家研究“专用\",对普通读者似无必要,复印“意义不大\"。大谬不然!十表犹(Excel)表格,其简单明了之特点自非任何简洁行文可比,何以“无甚意义\"? 另,现在书商为谋利,动辄“XX书系\"、“XX大系\"起来,真真是唐突古人、糊弄今人!中华书局也不能尽免其俗,有损一煌煌出版大社的形象。不过每套书系里总有一两三本可观者,也算稍稍挽回些颜面吧! 另,此套书系名曰“白文”,意即不掺入任何注解评论的干净文本(不一定是足本)。一些仁兄理解为“白化文”,可笑粗心!不过不必懊丧,能读古文是好事:一则現代翻译文难免有不达意、不典雅之弊;二则一中国读书人连文言文(“国文”)都看不懂,非要看现代译文不可,你还能有多少分量算是“中国读书人\"? 不管怎样,这套书里,本书和张岱的《夜航船》以及《三国志》是足本的,值得阅藏! 最后,客观评价一下,当当的物流总体水平总不及亚马逊全面、快捷、周到、细致。做为中国一大网商,总要有与世界一流公司争锋的魄力与实力,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纲有目,仿春秋左传体例,五千年历史看起来简单方便,不错。


纲目体史书,对于了解清代以前的历史很有帮助


很不错的一本书,比《资治通鉴》和《史记》记载的要长,很详细,《资治通鉴》的精华都在纸上。清代人写的文言文其实也没那么深,比四大名著要深一点点。就是有点不明白了,这本书时间上衔接的特别好,根本没断时间,那为什么现在所说历史确切纪年那么晚呢?发货很快书也很好,不错,适合中级以上的爱好者。


内容简单,记述事件明晰,体例新颖,是一部很好历史启蒙和参考的读物


书刚刚到手,十分欣喜!顺手一翻阅,是第95页,始皇帝部分,大致浏览了一遍,始皇帝的大事记以“纲、目”的形式展现眼前。脉络清晰,罗列齐备,文中大都直接引用史记原文句子,只觉得少了“车同轨,书同文字”这关键一句。再买两套,送给同好!


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通史(从远古到清代),内容通俗易懂,把历史上的大事基本都有记载,但写的都比较简易,要看详细的还是建议去看24史,


现在所有通史都不如此书好!学历史可以从此书入门!


全书120万字,横排简体,无注解。讲述上古至明代的明晰简易的中国通史。人名,地名,书名均有下划线,易于辨认。篇目简单,跳跃式认读。终究还是可读。


可以理解为24史的纲要,虽然简洁,但一语中的,如书所注,是启蒙读物的首选,可以成为案头读物的纲目。


没话说,好书,体例来说是清代人的通史,也许现代人不适应,看多了就适应了……


以实为纲,以史为鉴。提纲挈领,镜鉴历史。


是一本通俗版的中国古代通史书。如你对历史有点兴趣,值得一读及收藏。


读史可以知得失,看点历史是有好处的


比起资治通鉴来确实易读多了


可以作为入门级古籍,也能当正经史书来读。可以说是爱好历史的朋友必读好书。


以时间为轴叙述中国数千年的重大历史事件


好书,从上古至康熙年间的历史框架都可以了知


李泽厚先生推荐过这本书,又在许多书上见过别人的推荐,所以就买了这本书,了解中国历史的书太多了,读不过来,这本书很好,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读读。


喜欢资治通鉴的人可以买上一本,经常翻看,不错


百姓的历史教科书。了解中国古代史,此书必读。


不想看资治通鉴的可以看看这个


吃《资治通鉴》不可缺少的佐料。


不想看资治通鉴的看这个 里面有好多好看的事情


书是好书,但缺点也很明显
其一是没有注释,一点儿也没有,没有古文基础的人建议不要购买;
其二是没有对应的公元纪年,对照起来不方便。
这也许顾及到费用问题吧,为了节省成本!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古人写的通史小说,喜欢已久,今得之,很高兴。白文本,便宜。


很不错,如果你没有时间通读历史。这本书就刚好符合你的要求。是精炼的历史。读之可明史。


神速的快递,不到12个小时就收到了,但内容无注释,古文稍差点的朋友要注意了


才看不多,但是体例很清楚,也便于查阅,是个普及的好版本


中国人学历史,24史太多了,这本书是精华版


历史的浓缩,是一部好书


读历史必读的书。可惜繁体竖排没货。只能买简体的了。


快收集全中华书局的这套中华经典普及文库,质量很好,价格便宜。


大致了解一下历史,可以。但是现代人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原来历史是这样读的,可以这样金彩。宋史的内容脆梆梆,历史的渣滓,你可以读一下,但是,可以有很多角度,不是一个,不然,不如不读


简装通鉴


好书,经典,历史必读书。如果为繁体字会更好。


普及历史,好好学习。


上启五帝,下至明末,国史殆全,而言简意赅,读之不累,好书!


中国历史书!


读清人写的历史,没有现代政治文化偏见,比比当代的历史书要客观多了。


南老师说入门的历史书!要好好学习


看了梁启超先生的《读书指南》,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中提到了这本书并说“尚可读”,于是自己便在当当上选购了此书。初读感觉日本学者在那时就对大清国的来龙去脉研究得很透彻,即使今天一睹也让人眼前一亮。阅读清史,此书不能绕过,值得一读。


书非常好,五千年历史一览无余呀。


虽然是古文,但也是浅显易懂的,很好!


我问朋友想了解楚汉历史,朋友推荐了它


读中国历史,看这本书相对比较省劲些。


丰富历史知识,书皮很厚,便于收藏,内页纸张比较一般。


没有古文功底的人还是缓缓!


另外一种历史


通俗易懂,博大精深,很好很有才的历史素材!


多读一读历史总是让人受益匪浅


古籍中的历史巨作。


是一本了解伟大祖国历史的好书


历史的浓缩,慢慢品读!


粗翻几页,慢慢读吧。读历史,这本书值得看。


补充一下历史


历史巨著!


简明中国史*中华书局出版的这套书很经典,在专有名词下标下划线,防止广大读者错读,误读,很好!


中华书局的普及文库,只有这本是最好的。


包装太好了 书没有折损 以后在你这买了


内容太长,有空当故事书看


24史的简史版,很好懂的文字。不想啃大部头的人可以一看。


这本书非常好,值得普及!


书还没时间看,争取在明年看完。。。


按时间顺序一直记下来的书,好书


装订质量不太好。


帮朋友买的,据说很经典!


选的版本好,美中不足的是线装的硬壳版容易出现壳子和书册分家的情况。


书是好书,质量还行。这次就是发货稍微慢了一点


非常好的书 相见恨晚啊


书的样式、编排都很正规。
但收到后,故意包装和运输的原因,品相不够完好


这本书是喜欢史学的读者必须要读的。


通过看南老师的书知道了这本书,终于得到了,好书,送货及时。值得拥有。


因有南师推荐。价格尚可。用纸欠佳。普及不错。


钱学森求学时代曾读过的书,值得收藏。


纸张一般,书的表面硬皮有点受损,不过无大碍,一般网上购物都有这样的问题!真希望中华书局的书能便宜一些!


这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装订再多分几册就好了


书还没有读,但是包装之类的挺好,物流也还可以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待看


书的封面有些被污染,装订不是很好,内容很不错


也是送人的,不知道人家看不看懂?反正我觉得好!!


挺好的,看看


大略翻一遍,挺好的


即便纸张比较薄 在图书馆借过 可只有中华书局这一版
纵然有各种评价 但 我总想 看了肯定有收货的
收到货物 还是很好的


各个方面都不错,单就书的内容而言,估计啃起来得稍嫌费劲了……


南师推荐,要仔细研读,希望南师重续中华文化之根早日实现


了解古史,可与清人的,《绎史》相对照 看。


南老推荐的书目之一,只愿自己每天都有进步。


知识还须娃娃看.精典好书代代传


写得很祥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