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藏传因明

王森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9-2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王森  

页数:

239  

字数:

1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是通过宗、因、喻等所组成的论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从思想上说,因明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因明的逻辑学部分是为了研究逻辑规则和逻辑错误,逻辑规则是宗、因、喻三支或五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陈那新因明的主要内容有因三相、九句因、合与离等;逻辑错误称为“似宗”、“似因”、“似喻”,总称“过失”,包括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等。而认识论(又称“量论”)部分研究现量和比量,即直觉知识和推理知识。在学派纷争的年代,为了证明本派学说的正确,指明对方学说的错误,辩论的方法成为至关重要的工具,在长期辩论中,逐渐形成了推理形式。最早起源于古印度正统婆罗门哲学派别关于祭祀的辩论,其中正理派深入研究了逻辑问题,以五支作法为中心,初步归纳出正确推理的基本规则和错误推理的原因、类型。

内容概要

本书是王森先生的遗作,全书共8篇文章,其中6篇先生生前曾发表过,其余2篇系新发现旧稿,现由我们整理出来作为《藏传因明》专集出版。本书并未包括先生全部的因明著译作品,未列入的一些重要著(译)作,有的已经出版过,如1989年出版的《中国逻辑史·唐明卷》中的《藏传因明》一章;有的因各种原因尚未发表,如梵文汉译的《胜论经》,梵文古写本《七句义论》校注,《正理滴论》、《中论》、《辨中边论》梵藏汉文会勘,贝叶本《俱舍论颂》梵藏汉文索引,以及《正理滴论》梵汉对照索引等。先生逝世后17年的今天,本书得以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王森先生是我国闻名国际的藏学家、因明学家、民族史学家。

书籍目录

藏传因明简史 第一章 因明在印度的发展——藏传因明的渊源 第二章 藏人译传讲授因明的概况 第一节 吐蕃时期因明典籍的翻译 第二节 后弘期之译传讲授及著述 第三章 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之异同  第一节 汉传因明之特点  第二节 藏传因明之特点  第三节 陈那法称“量果”说之对比  第四节 法称采取经部外境实有义  第五节 藏族学者在因明方面新开创的一种论式 剩语因明关于因明的一篇资料 一、因明在印度逻辑史上的地位 二、因明在印度 三、现存印人因明著述及近代学者研究成果 四、因明在西藏玄奘法师所传之因明《因明入正理论》讲义正理滴论 现量品第一 为自比量品第二 为他比量品第三七句义论因真实论后记

章节摘录

藏传因明简史第一章 因明在印度的发展——藏传因明的渊源藏传因明和汉传因明一样,同是以翻译梵文因明书籍为起点。不过藏人传译梵文因明,时代较汉人传译为晚。从玄奘贞观二十一年(647)译出《因明入正理论》,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出《正理门论》起,到西藏开始译梵文因明书籍,相隔约一百三十余年。在这一百三十几年间,印度的因明学风已经不再是玄奘在印时佛教学者以传习陈那因明著作为主的风气,而是完全变为以传习法称著作为主的风气。这一转变大概在玄奘回国(645年到长安)后不久就开始了。义净去印度后,在公元675年至685年十年之间,住在那烂陀寺学习。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吉藏(549—623年)再传弟子无行。当时,无行在离那烂陀寺仅两驿地的羝罗荼寺学陈那和法称的因明论。义净于公元685年离开那烂陀寺首途回国时方与无行话别。


编辑推荐

《藏传因明》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藏传因明 PDF格式下载



对藏传佛教的理解 对于初学者尔来说 要搞清因明


此套书难得。


这个系列的书都不错,值得珍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