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

杜亚泉等著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杜亚泉等著  

页数:

309  

译者:

周月峰整理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就是国体转换的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和分析。原名《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出版于1913年1月,是《东方杂志》(1904年创办)为“刊行十年之纪念”而出之“纪念增刊”的主要部分,附在该杂志的9卷7号之后。因其时间的巧合,那十年的政治通览,基本等于回顾辛亥前十年的经历,从当事人角度,告诉我们那次革命怎样“一路走来”。

作者简介

  杜亚泉(1873-1933),浙江会稽人,原名炜孙,字秋帆,号亚泉,笔名伧父、高劳,早年肄业于浙江崇文书院。曾任绍兴中西学堂教员,创办亚泉学馆,出版《亚泉杂志》,1903年入商务印书馆编辑教科书。1911年开始任《东方杂志》主编,改革杂志,增加政治、经济、哲学、科学等文章,使销行激增。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一种不那么激进的中西调和取向,1920年迫于情势辞去主编职务。1933年病逝。论著多散见于当时各杂志,单行本有《人生哲学》、《博史》等。

书籍目录

代序上编 通论第一篇 革命运动及民国之创立第一节 革命之原因第二节 革命运动第三节 革命战争第二篇 立宪运动之进行第一节 君主立宪之发动第二节 君主立宪之预备第三节 民主立宪之确定第三篇 元首之更迭第一节 光绪帝与西太后第二节 宣统帝与摄政王第三节 民国临时大总统及副总统第四篇 议会及政党第一节 资政院及各省谘议局第二节 参议院与国会第三节 政党第五篇 行政机关之改革第一节 前清之改革第二节 民国之建设下编 各论外交篇第一节 条约第二节 合同第三节 通商税则及租建第四节 行船及招工第五节 传教游历及交际第六节 杂件第七节 结论内务篇第一节 警察第二节 人户及土地第三节 卫生(附礼俗大要及衣冠制度)第四节 救恤赈济及慈善事业第五节 著作出版之禁制第六节 禁烟(附禁赌)第七节 旗人生计第八节 蒙藏事务第九节 结论……

章节摘录

  先是戊戌之变,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设保皇党,谋恢复光绪帝之政权,拥帝以施行立宪政治。孙文则专主共和主义,欲倾覆满廷,实行革命。两派政见,颇不相容。康有为使唐才常与哥老会联络,设自立会,谋大举。孙文之党毕永年,亦运动哥老会。遂合哥老会、兴中会、三合会诸领袖,设兴汉会于香港。庚子春,孙文遣郑弼臣赴惠州与杨飞鸿、毕永年等招集三合会党,聚于大鹏湾附近之三州田山寨以待命。其后八国联军人京,粤人运动李鸿章以两广独立,任孙文行新政。李有允意。清廷促李北上议和,事遂寝。当联军入京时,唐才常举事于汉口。此事虽由康有为运动,以勤王保国为名。然唐才常、容闳等在上海设立国会总会,又于汉口设分会,阴谋中国之独立,其规条内不认满洲为国家,则亦革命运动也。唐才常、林述唐等在汉口,黄兴在湖南,吴禄贞在大通,联合湖北、湖南、安徽及长江上下游之哥老会,广发富有票,招集党羽,分立五军,号自立军。以湖北为中军,以安徽为前军,以湖南为后军,江苏、江西,各立一军,定于七月间在武昌、汉口、汉阳三处同时起事;而集新堤、蒲圻之会党应援,湖南之岳州、长沙,安徽之大通,遥为响应。然事机不密,湖北应城、巴东、长乐之会党首发,安徽大通继之,湖北沔阳之新堤、蒲圻之萧楼冈、湖南临湘之滩头,接踵而起。荆州沙市以及嘉鱼、麻城等县,亦相率响应。均先后破获,擒杀颇多。江督刘坤一、鄂督张之洞、皖抚王之春、湘抚俞廉三等,复派兵严密搜捕。机谋尽泄,遂围搜汉口分会,杀唐才常、林述棠等二十余人。长江一带,异常戒严。于是汉口之革命运动,全归失败矣。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令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则非十年以来之小变,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可以常例论炱。  ——杜亚泉    当下记载有其特定的长处,即在其可能“捉住当前…境”的现场感,那是后人永不能有的。……本书的整理出版,不仅让我们看到很多重要的见解,还能让我们体会时人的“当前一境”,庶儿可以捕捉已逝的“空中鸟迹”。  ——罗志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 PDF格式下载



一开头就是北大教授罗志田的导读,实在写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原书基本是东方杂志上文章的汇编


早听说,现购得,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