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品 2011年第五辑
2011-11
中华书局
黄松 编
96
《书品(2011年第5辑)》主要内容包括:上善若水、大专家与《文史知识》、唐长孺先生琐记(下)、汉文化整体研究三十年感言、一部非同寻常的集成之作、《书目答问汇补》读后等。
学林往事
杨牧之上善若水
——怀念王春同志
胡友鸣 大专家与《文史知识》
——三十年的片断回忆
张忱石 唐长孺先生琐记(下)
序跋录
陈庆浩 汉文化整体研究三十年感言
专题文章
崔文印 一部非同寻常的集成之作
——祝《书目答问汇补》一书出版发行
孙文泱 《书目答问汇补》读后
评书论学
解玉峰 亟待发掘和体认的珍贵历史文献
——读《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官升平署档案集成》
戴 燕 嘉惠学林的《金楼子校笺》
胡海义 新资料的整理与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成果
——评《稗家粹编》
刘胜军 《隋唐》评书的经典之作
——读《连阔如评书秘本。三十六英雄》
刘玉伟 介乎灵肉,关乎生死
——评《见证生命:墓志铭》
程 旺 回到《黄帝内经》
——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黄帝内经》
读书札记
严晓星 《幽兰研究实录》误记一例
李金松 洪亮吉诗文钩沉二则
二十四史点校本档案选
《金史》校点工作进行情况与问题
商榷篇
黄嫵婉 《四明文献集》(外二种)点校商榷
孙 齐 《八代谈薮校笺》校勘拾遗
熊燕军 《宋史.赵范传》赵范名号考辨
书范撷英
高尚榘主编《论语歧解辑录》 乔光辉校注《瞿佑全集校注》
“创业艰难百战多”,是陈毅元帅的著名诗句,白化文先生常用以形容创刊之初《文史知识》的工作情形,这环境也可以说是“艰难”之一。谁能想象,雅俗共赏的一期一期《文史知识》,就诞生在这浓烈的生活气息里。 俞明岳先生率我“披荆斩棘”,进得503,只有华晓林女士在。《文史知识》当时只有四人:杨牧之、黄克、华晓林、余酷。华、余二位比我略大,到《文史知识》也略早两三月(我还是非正式的)。我们一起都把杨、黄两位当作老师。杨牧之先生在总编室任职,而黄克先生则在文学编辑室,就是他们二人一起筹办的《文史知识》。我实习时他们在各自原来的办公室还都有工作,还都保留着办公桌,杨牧之先生还独自编辑着那份著名的《古籍整理简报》。《文史知识》创刊之初,刊物的宗旨、读者定位、整体风格的确立形成,栏目的策划设置,稿件的组织、编辑、加工,社会通联,扩大宣传,封面设计,版式安排,印制,发行……百事待兴,都是开创性的。他们的工作的难度、强度难以用语言形容,仅从“大专家写小文章”这样的赞誉,就可见他们在组槁时下了多么大的功夫。1983年,就应读者要求重印1981、1982年各期,可以说开创了报刊史上的佳话。《文史知识》的办刊理念、风格,整体也都是在那时形成的。 说起“百战”,兹举几例:为了扩大宣传,我和余酷曾经骑着自行车,带着浆糊桶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和东风市场门前以及前门、大栅栏等地张贴《文史知识》的招贴画,那时这方面管理虽有,却不严格;听说哪儿有讲座或补习班之类,我们就或全体,或几个人带着刊物到门口去卖,像地质礼堂、物资礼堂等等都去过。一次编辑室全体出动在北大三角地卖《文史知识》,路过的学生驻足翻阅选购,有人问:“饭票可以吗?”我应声回答:“可以。” ……
小书不小,受益匪浅。
喜欢看这系列
为了凑数购买
很好的双月刊
可能由于时间太长,略微有一点脏,但是无大碍,内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