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雅扇
2005-12
人民美术
林锡旦
154
无
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三百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做去了,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雕版、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腾。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倍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但是,在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器物的制作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在历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对于匠人们的成就与贡献的记载极为难得一见,有也只是寥寥数语,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史籍中略为详备可供查考的,也只有《周札·冬官考工记》与《天工开物》数种而已。编纂这套《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正是要与读者一同重返乡村,走近手工艺作坊,拜访手工艺传人和收藏家,聆听幕后的传奇故事。 本书对扇子的源流、制作工艺以及历代文人雅士与扇子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详尽的介绍,同时还引用收录了大量与扇子有关的名家诗文,读后有神清气爽之感。
潘嘉来,浙江杭州市人。主要学术活动,2000年七月出席第六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作题为《摄影的文化阐释》的主题发言并荣获[优秀论文奖]。2002年十月,出席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和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现象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提交了题为《从现象学到现代新儒家的存有论》的论文并入选《视觉的思想》论文集。一九九六年始,在《中国摄影》、《新华语言摘》、《东海》等刊物发表论文和散文作品数十篇。出版者作有《摄影的文化阐释》、《鉴识潘天寿》、《楠溪江宗族村落》。徐华铛,浙江省嵊州人。现为嵊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先后出版有《中国龙凤艺术》、《佛像艺术雕艺术》、《中国狮子艺术》、《中国麒麟艺术》等专著30余部,其中30余万字以英、日等文字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引言·清凉世界出手中一 遮尘蔽日仪仗威二 轻罗纨扇扑流萤三 收撒自如折叠扇四 姑苏最重书画扇五 玲珑纤巧檀香扇六 王星记扇庄轶闻七 雅扇制作鬼斧神工八 扇子的故事九 书画扇的鉴赏与收藏后记
插图
无
中国传统雅扇/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挺不错的一本书
这本书篇幅不大,内容却十分好看,图文精美,印刷精良,值得收藏。附庸一下风雅,就对扇子有了初步认识,的确受益匪浅!
比想象中的要厚,彩图印刷神马的简直是出乎意料!大量精美的文献样式啊有木有,用来当素材书赛高~
最近对折扇发生了兴趣
这本书印刷精美,配图很有欣赏价值。
系统的自古至今的介绍扇子发展史,篇幅不多,倒也全面,作为普通了解已足够,作为玩家略显单薄,部分内容感觉为商家广告嫌疑,作者作为高职称学者,不该制书不严谨,书太脏,还是压箱底的货发来的,有点不爽。
图文并茂,不过貌似扇子种类不是很丰富,很多是扇面的不同。
东西不错,送的时间太长,书中很多不是彩色的,有点遗憾。
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折扇,但是介绍的扇面比较多,而忽略了扇骨。
这是很久以前就想买的本书,终于买到了,非常不错。
脏兮兮的。都怪我自己,看了前一批书不像话,这一批就该果断取消订单的。心存幻想果然要不得
还行,就是怎么有黑白的,挺晕的
这本书印刷质量很好,但是有一点不明,为什么前26页和123-154页是黑白印刷,而其他页均是彩色印刷?是质量问题还是故意设计成这样?
总体上不错,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