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俄罗斯梦幻

基里尔·彼德罗维奇·康德拉申 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

基里尔·彼德罗维奇·康德拉申  

页数:

28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现在提供给读者的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关于柴科夫斯基交响曲的讲卒的讲稿而成的。当时举办这一讲座的想法产生于1966年第二次全苏指挥比赛之后。那时发现,有些年轻的指挥,他们对西欧经典作品--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作品--很了解,而对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了解就非常肤浅。因此,如何诠释柴科夫斯基最广为流传的交响贡(第四、第五、第六)对他们来说就是模糊不清的了,他们总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去理解这些作品。作者在1971年的又一届指挥比赛中更加深了这种忧虑,举办这一讲卒的设想也就更强烈了。于是,1973年5月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指挥系的学生和苏联文化部文化干部进修班的学员们举办了一个诠释柴科夫斯基交响曲的系列讲座。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g小调,作品13号)第二交响曲《乌克兰》(c小调,作品17号)第三交响曲《波兰》(D大调,作品29号)第四交响曲(f小调,作品36号)第五交响贡(e小调,作品64号)第六交响曲《非怆》(b小调,作品74号)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交响曲  《冬日的梦幻》 (g小调,作品13号)  柴科夫斯基的几部交响曲不是同一类型的,它们很容易被分为两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一非同类性:第一,从柴科夫斯基的交响音乐本身的发展角度看;第二,从作曲家在创作的不同时期记谱风格的立场看,关于这一点上面已经谈过了。柴科夫斯基的前三首交响曲较少脱离传统(它们很少被演奏,显然,这是不公正的)。当然,柴科夫斯基成熟的交响音乐始于《第四交响曲》而在前三首交响曲中,素材的陈述及发展原则销有不同。假如我们注意他早期交响曲的展开部,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它们完全是形式上的,也基本上就是说,它们基本上是建立在两个主题的对位的相互关系上,或者甚至是建立在一个基本主题的复调陈述上。而最重要的是,展开部不具有戏剧式布局的发展。虽然主题本身从内容看有相当程度的对比性,但它没有冲突。在《第四交响曲》中,柴科夫斯基终于找到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交响曲高手的东西-继承贝多芬的道路。我指的是,善于描绘同一个音乐形象不同的心理状态。比如说:同一个主题,开始时是善良的,然后成为凶残的或者是悲惨的。至于柴科夫斯基的前三部交响曲,除了它们在素材的品质上的意义相同,它们在结构上是组曲性的,没有用共同的线条统一起来等等之外,晚期柴科夫斯基所特有的持续不断的心理描写的发展因素,在这里暂时还没有。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也可从记谱法的风格上划出界线,前四首交响曲与他的后期作品相比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从《第五交响曲》开始,柴科夫斯基比较详尽地标明音乐素材的表情和速度的变异。  在柴科夫斯基的前四部交响曲中,表情符号很少,通常所有的句法力度的处理是没有的,作曲家信赖表演家者的感觉。交响曲《冬日的梦幻》在作曲家前几首作品中也是特殊的。尤根松出版的《第一交响曲》有大量的错误。后来这些错误也没有校正,遗留下大量漏掉了细节的不同写法。总谱至今通常都是按原样出版,虽然在经典的版本中某些不同写法已经去掉了,但不是没有争议。这就是说,在这里指挥的任务除了如何诠释以外,还要分析谱子,弄明白哪些是错误,哪些是作者没有清晰地确定下来的意图。  ……


编辑推荐

  如何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对待柴科夫斯基作品,柴科夫斯基的风格应该予以注重,尽量分析他的记谱法的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俄罗斯梦幻 PDF格式下载



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作品一直是中外乐团经常演奏的曲目,而这本书使我们能够了解其交响乐的精髓,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柴可夫斯基的写作动机及内容,使交响乐离我们越来越近,不再是人们常常认为的高雅音乐阳春白雪晦涩难懂,这得益于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详尽的介绍,满足了中国的音乐爱好者,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文化大餐,此书值得参考及购买!


对理解老柴的交响曲有帮助


很权威的一本书,较专业。爱乐者阅读需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


喜欢这类解读音乐的书,何况是大师的


这本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老柴交响曲,是本不错的入门教材


有点太专业了,业余爱好者读起来会有点吃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