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诸葛文 中国戏剧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戏剧  

作者:

诸葛文  

页数:

33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历史不是枯燥晦涩的事件,也不是呆板狭隘的文字,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细节组成的。它不仅是人的历史,万事万物皆成历史。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历史原来就是这么八卦,那就赶紧来818历史上的八卦事儿吧!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生活用品:宜室宜家,拉开帷幔看古今 椅子的由来:胡床到唐朝发展成有靠背、扶手的器物 由席成毯:席子解决坐卧问题,地毯最初用来装饰 床的由来:中国古代的床,最初主要用来坐卧、饮食 木匠的厚礼:沙发的发明原为方便脑血栓贵族坐卧 欧洲的餐具:西方使用的餐叉为何成了文明的标志? 火柴非“洋火”:世界上最早的火柴由北齐宫女发明 一手拿枪一手点火:打火机发明竟为方便战场士兵 监狱中的保洁:英国监狱犯人为清洁牙齿发明牙刷 牙膏的演变:从古罗马时的浮石粉到二战时的碳酸氢钙 肥皂的由来:埃及法老御用厨师无心发明肥皂 保温瓶的发明与改进:少一点空气,就多一层保护 香烟中的天使与魔鬼:罪魁尼古丁最初竟用来治病 高贵的奢侈:印第安人的香烟何时演变成了雪茄? ……第二篇 衣着服饰:衣香潋艳,千古风流时世妆第三篇 美味佳肴:餐花饮露,玉馔珍馐酒飘香第四篇 蔬菜水果:荟萃东西,口中美味八方来第五篇 良辰佳节:吉时美景,每逢佳节喜事多第六篇 民间习俗:市井游娱,拾掇雅床万古传第七篇 官衔职务:帝王将相,争雄首问官几何第八篇 俗语谚语:缤纷俚趣,拾萃代代传精华第九篇 称谓沿袭:妙语奇言,历尽沧桑定今生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长安为什么又叫西京呢?长安历史久远,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建筑新城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建都洛阳,长安改为西京。“买东西”的来历还与隋唐两朝之间建都与不断迁都有关。581年,杨坚篡周,建立大隋,以西京长安为首都,以东京洛阳为东都,称东京。604年,隋文帝驾崩,隋炀帝杨广即位,因认识到长安建都的不足,下诏在汉魏洛阳城西18公里处营建东京洛阳。每月征发200万人,历时8个月始建成。此后炀帝又以洛阳为中心,开通大运河,使洛阳短期内发展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后洛阳成为隋朝事实上的首都。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619年,隋皇泰主禅位于王世充,洛阳成为王郑政权的都城。621年,唐灭郑后不久,废除东都。洛阳成为李世民的秦王府的所在地。太宗时期分三次迁到洛阳办公,历时两年有余。高宗时期,朝廷迁往洛阳不少于7次;657年,唐高宗把洛阳定为永久性的东都,并正式定为第二个首都,而不是朝廷的行宫。每个部和每个衙门都在洛阳设分支机构,甚至662年还在那里办起东都国子监。从此,整个朝廷经常迁往新都去处理公务,长期成为定制。高宗死后,武后于701年10月将其迁到长安,703年朝廷又将其迁回洛阳。706年11月,唐中宗政府再次把政府迁往长安。713年玄宗决定迁都洛阳。20年中,玄宗共在洛阳度过了10年,朝廷的迁移不下10次。当朝廷在736年后期迁回长安时,因出现了富足的新形势及漕运条件的改善,它就长期留在长安,洛阳仍是东都。但直到904年2月唐政府才又搬到洛阳,直到907年闰8月唐朝灭亡。由此可见,唐朝皇帝对长安和洛阳很难取合。那么隋朝官员怎么办呢?还有做生意的呢?都在东京和西京之间辗转不停。由于这两个都是经济文化中心,民间的人到东京、西京游玩购货,即称“买东”“买西”,或称去东、西京买点货物。久而久之,干脆趣称为买“东西”。


编辑推荐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揭开历史上的那些八卦,颠覆你大脑残存的历史课印象,如果你认为历史是枯燥晦涩的事件堆积,那么你凹凸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历史原来很八卦!演绎历史风采,书写历史八卦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里面包含着众多鲜活有趣的东西。杨过不可能掰过玉米棒子,因为玉米到了明朝后期才引进;张无忌没吃过苹果,因为苹果也是舶来品。古代的女人用什么香水来吸引男人?读了《历史原来这么八卦》,让你立刻变得博学多才,为你在聊天的时候增添无穷的话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PDF格式下载



“八卦”,用不同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历史,有趣!


很八卦的历史


太搞笑了,值得一读。也许历史本来就那么八卦,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肃。


介绍了很多历史器物,历史典故常识风俗的由来,很有趣,虽然不是历史


看来作者的确生活很八卦。
抄袭的文章也凑成书也能赚钱啊!
呵呵!


好多关于历史的典故写的很有意思,趣味性强,容易记忆


历史文化知识,小历史,长见识。


书名是噱头,不是讲人文历史的,而是介绍各种食物的起源等,知识普及性强,非常喜欢


闲来无事翻着看的不错的一本书。


知识面建议可以融入更多丰富的知识


还行吧,挺厚的一本书


寓学于乐,性价比很高


外观无缺陷,印刷尚可。


已入手还没看感觉不错


少了严肃,多了轻松。


很好!!很强大!!!


野史吧!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


作者这样的人才不去报社耍真是极大地浪费啊


书写的很幽默。


这是所谓的野史吧


可以作为调节时看的书


除了题目比较八卦,整个内文都很正经。就当是历史故事通俗读物好了,给孩子们读吧。


了解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八卦历史


比较像生活杂谈,披着八卦的外衣,穿着略带乏味的知识,不过闲来翻翻,倒也不错


本来以为是一些很八卦的东西,结果有点小失望,不过还不错,长了很多知识。


我也很八卦啊~~~~


历史也挺有趣的很好玩


书还不错,希望都是作者自己从历史中找到的,而不是网上抄来的。


可以增强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题目挺250,但内容倒真的很瓷实,要细细阅读


蛮好看的,简单生动的语言可以了解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很不错


制订


就是一些历史趣闻逸事的杂集,对历史爱好者而言,又一定的可读性,增加常识的了解!


其实不算很八卦的一本书,题目很搞,内容挺正式,介绍的内容极多且杂,搞活动买的,看看呗


书的质量不太好,我拿到的第二天发现书皮快掉了……内容蛮有趣的


内容不新颖,比较枯燥


纸质和内容都比较一般。平时随便翻一下倒是没所谓,但深入的看就有点不够了
所幸是活动价买的。也不亏。


看看罢了


凑出来的文,还是东凑西凑的,文里前后都对不上,名字还不错,文真心的没用


差强人意的作品,纯属凑数。


正经过头


知识普及读本,读读可以多了解一些常是


没什么意思。看了几页放弃了


感觉就是大学生拼凑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