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技进步与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李忠斌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1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李忠斌  

页数:

240  

前言

  科技进步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江泽民总书记说:“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的确,科学技术正以其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地球在变小,知识在巨增,竞争在加剧,知识经济将处于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究其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水平的较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度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地位和实力的标尺。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已站在新世纪门槛的土家族地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事业,以求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质的飞跃,这正是本书所要回答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化史,人类社会所取得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生活结合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脱,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巨大的魄力。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本身—它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因此他断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这一理论,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科学技术只有与物质资料生产相结合才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战后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指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行一席之地。”科学技术成就“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⑦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对于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科学技术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本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现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70%—80%。1995年以高科技、高知识含量为特征的全球软件产业年产值达2000亿美元,年增长速度达到13%。在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0%,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仅有20%,属国内先进水平的也仅有21%;每年开发的6万件新产品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水平的仅占2.5%。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更低,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仅为15%—20%。土家族地区与此水平大体相当,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科技进步还任重道远。  土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宏观上看,土家族地区科技进步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土家族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三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四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族人口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五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内容概要

  《科技进步与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土家族历史的传统文化的研究,这些著作力图通过对土家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剖析,弘扬的土家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土家族文化中的糟粕,增强土家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全面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土家族和土家族地区的发展。二是对土家族地区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些著作力图通过总结机关报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家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家政策和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为土家族地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行政策参考。  《科技进步与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了土家族地区科技史、科技环境、科技结构、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简介

李忠斌,副研究员,男,土家族,1965年5月生。1986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现在中南民族学院科研处工作。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湖北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湖北民族学会会员,武汉市民族宗教研究会副秘书长,武汉技术经济咨询专家库专家。 长期从事民族经济、民族教育与文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方面的研究。承担或参加各级各类基金项目13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各级各类奖励18项,其中省、部级社会科学奖、科技进步奖4项。 主要成果有《民族精神与土家族传统文化》、《土家族节日文化与传承及其改造》、《土家族居住文化及其开发利用》、《论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民族地区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科技成果产业化论纲》、《试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等70余篇(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不懈地探寻:土家族在历史上的科技贡献 一、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 二、生产方式的演替——农业、狩猎、渔业、养殖业中的科技成份 三、生产方式的跃进——工业、水利中的技术进步第二章 优劣势的转换:土家族地区科技进步的现实条件 一、土家族地区科技进步的优势及特点 二、土家族地区科技进步的劣势及成因 三、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第三章 调整与巩固、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上) 一、农业——推广实用技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二、林业——普及林业科技,全面提升综合效益 三、畜牧业——突出精品意识,推动牧业再上台阶 四、渔业——做到技术领先,提供优质适销产品第四章 调整与巩固: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下) 一、工业——加强技术创新,以科技兴企求生存 二、家庭手工业——让科技进万家,以科技产品助发展 三、矿产——强化科技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五章 高楼万丈平地起: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建设(上) 一、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 二、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 三、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 四、科技进步与区域协作第六章 高楼万丈平地起: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建设(下) 一、民族地区科技进步的政策选择 二、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 三、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 四、科技扶贫任重道远第七章 与未来握手:知识经济时代土家族地区的科技进步事业 一、机遇——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历史机遇 二、挑战——深刻反思历史,勇敢迎接挑战 三、行动——切实真抓实干,开创世纪伟业主要参考书目后 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三要注意引导,克服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巩固下来。特别要加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革,扬弃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引导群众树立竞争观念、创新观念、财富意识和风险意识,使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要用好、用活、用足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搞好法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形成优势,同时要加紧地方法规的建设,把科技工作作为重要的一条写进去,吸引优秀科技成果流向土家族地区,扎根土家族地区,鼓励外地单位和个人来本地区创办或领办科技产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支持。总之,只有经济发展了,壮大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才有条件和实力来抓科技工作,反之,科技工作搞好了,经济腾飞才有希望。 3.提高素质,壮大队伍 要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全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因为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源泉,是科技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目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稳定现有的科技队伍,并且努力使其壮大,为从事科技事业的人们提供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这不仅是为了这一代科技人员,而且,对动员下一代人献身科技事业有重大影响。 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农、牧区、山区和城镇所需的中初级技术人才。职业学校要以培养农村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企业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使他们成为农村推广科学技术,发展商品经济的带头人,成为企业中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三是要利用广播、电视、农民夜校、技术讲座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技术普及和宣传教育,以科技致富的生动事例激励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以推动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 4.扩大开放,搞好协作 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民族地区要想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土家族地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搞好同国内外、民族地区之间和土家族地区之间的对外开放,吸收他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使之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走出去,请进来,与外面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关系,加强协作,利用他们的技术成果和智力资源为本地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参与各项经济技术决策,建立技术试验区或示范基地,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使之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智囊。当然,本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更应该肩负起发展科技,振兴民族经济的重任,多开发适合本地需要的新技术、新成果,并大力推广应用到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章 调整与巩固: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上)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越发 展,经济发展就越快。作为社会现象的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现代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科技的进步,如今对一国科技发展水平、速度、程度的评价已不再仅仅单纯看其科技活动投资的多与寡,参与人数的多与少,更主要的是看其对现实物质生产部门的科技发展进步水平、速度和效益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如果科技不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有效地推动物质生产部门的现代化进程,第一生产力如何体现?我们在对当代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考察时可以明显地看到,科技与经济呈现出紧密结合的关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考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强调了科学技术不仅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与自然的相互影响。而且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还发生了经济关系。科技既是劳动的手段,也成为使生产过程得以完善的经济关系。根据科学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科技进步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江泽民总书记说:“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的确,科学技术正以其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地球在变小,知识在巨增,竞争在加剧,知识经济将处于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究其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水平的较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度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地位和实力的标尺。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已站在新世纪门槛的土家族地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事业,以求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质的飞跃,这正是本书所要回答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化史,人类社会所取得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生活结合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脱,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巨大的魄力。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本身—它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因此他断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这一理论,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科学技术只有与物质资料生产相结合才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战后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指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行一席之地。”科学技术成就“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⑦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对于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科学技术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本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现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70%—80%。1995年以高科技、高知识含量为特征的全球软件产业年产值达2000亿美元,年增长速度达到13%。在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0%,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仅有20%,属国内先进水平的也仅有21%;每年开发的6万件新产品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水平的仅占2.5%。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更低,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仅为15%—20%。土家族地区与此水平大体相当,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科技进步还任重道远。 土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宏观上看,土家族地区科技进步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土家族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三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四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族人口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五是科技进步有利于土家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究其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水平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度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地位和实力的标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发展自己的科技事业,以求得质的飞跃,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科技进步与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