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的民族识别

黄光学,施联朱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黄光学,施联朱  

页数:

296  

字数:

33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会1990年批准立项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中国的民族识别》课题的研究成果。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的辨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一项十分重要的民族工作。 民族识别是一项理论性、科学性、政策性很强而又相当复杂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具体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特别是关系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执行,胜利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民族识别工作既是一项极为繁重、有着重大政治意义的实际工作,又是一项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科学研究工作。实践证明,新中国建立后进行的民族识别是成功的,是符合中国的实际的,解决了前人从未解决过、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和民族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结构的确定,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起着推动作用。四十多年来,中国在进行民族识别工作中,民族工作者和民族科学研究工作者对民族概念、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民族识别问题的复杂性、民族识别的理论依据、民族识别的成就和意义,以及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遗留问题等,都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书就上述有关民族识别工作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综述和总结,既反映主要成就和成功经验,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落实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将有助于广大读者、干部,尤其是民族工作者和民族科学研究工作者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为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共同努力奋斗!

书籍目录

《中国的民族识别》修订再版说明前言第一章 “民族”一词的含义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我国“民族”一词的由来 第二节 古代社会人们对“民族”的认识 第三节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对“民族”的认识 第四节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学者、政治家对“民族”的阐释 第五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民族”的科学界定第二章 中国各民族族称和分布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历史上各民族族称及分布的演变 第二节 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和族别问题的态度及政策第三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识别 第一节 伟大时代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第二节 族别问题的复杂性 第三节 民族识别的依据 第四节 民族识别的进程第四章 民族识别工作的成就和意义 第一节 民族识别工作的成就与贡献 第二节 民族识别工作的意义 第三节 民族识别工作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 第四节 民族识别工作的遗留问题与展望第五章 几种不同类型的民族识别 第一节 在民族特征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着重追溯民族历史渊源为识别族属的依据 第二节 民族支系的认定和归并 第三节 属于汉族族属的识别 第四节 民族名称的确定与更改 第五节 关于民族成分的恢复与更改 第六节 虽经识别,但族属仍难确认第六章 有关几个民族识别余留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僜族的民族识别问题 第二节 关于“白马人”的族属问题 第三节 关于高山族的族属问题民族识别问题主要参考论著目录附录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 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 黄光学:《我国的民族识别》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的民族识别 PDF格式下载



中国民族如何识别是长久以来的一个问题,建国后民族普查的民族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是的吗?值得让人深思。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在中国***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没有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共同体区分为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而统称为民族。这成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我国各民族的实际,以科学条件为依据,采取的适合中国国情、民情、充分体现以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处理民族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书正好给我们介绍民族的由来,与以上相辅相成。


不错,对新中国民族识别的历史和背景简要记述。


还不错的一本书。对于了解民族政策的概况比较有帮助。但是比较官方。只是用来当做参考。


标题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