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平衡的智慧

[美] 帕特·基辛格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美] 帕特·基辛格  

页数:

194  

译者:

高路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世界最大的芯片生产商英特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TO)帕特·基辛格,首次公开事业辉煌、技术领先、创造力旺盛的秘诀——把握生活中关键事务的六项特别法则。帕特不仅成功地把握住了技术领域里日新月异、常变常新的先机,而且持守了他内心的信靠以及与家庭的珍贵关系。请准备好学习这些岁月陶冶出来的金钥匙,它们会把你的“繁忙事务”转变为充满意义的优先事务,而这将改变你的生活,也能影响你周围所有的人们。

作者简介

  帕特·基辛格:英特尔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TO)。他拥有20年的专业经验,10项专利以 及多部作品。作为CT0,他负责确定英特尔的长期战略和技术发展方向。他频繁地在全球IT业集会上发言。在他的技术生涯之外,帕特还定期就多个领域内优先事务的协调平衡原则建言立说。他也足所在教会的查经小组带领人。帕特与琳达结婚20年,育有四个孩子:伊丽莎白、乔赛亚、内森和迈卡。现住美国俄 勒冈州的毕沃敦市。

书籍目录

自序/14导言/16第一章 见证/20前往加州/29两项英特尔最高纪录:加班与求学深造/35天赐琳达/38英特尔速度/46从首席技术官到教会长老/53一周三个周二的日子/54第二章 使命/60个人使命/68严格自律/75第三章 上帝/80教会/90理财/94从十一奉献到人倾尽其所能/95从负债到遗产/98从奉献到祝福/102第四章 家庭/106一对一早餐/111全家度假/115与配偶约会/117从争议到一致/122第五章 工作/128平衡工作和休息/134工作与家庭冲突/138第六章 导师/144第七章 身证/160第八章 平衡/17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论您是否是一位位基督徒,阅读本书都会对您大有稗益。本书作者在合理分配时问。恪守生活准则以及安排人生优先次序方面堪称典范!  --陈伟锭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   帕特·基辛格作为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制造商  -一英特尔公司一颗迅速崛起的新星,在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仍恪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对家庭的承诺,并持守不变的职业道德。帕特以坦诚、易懂的语言娓娓讲述如何有效地分配时间平衡生活。  --Dr.Albert Yu虞有澄博士 英特尔公司原高级行政总裁《我看英特尔》作者  我所认识的帕特总是拥有多于他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这使他完美地充当着虔诚的基督徒、敬爱夫人20年如一白的丈夫、善于倾听和分享的父亲?也使他成为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和首任CTO(首席技术官)。而其实。帕特所拥有的无异于任何人,只是他用了最深思熟虑和勤奋的方式度过每一天。  分享帕特的智慧和思考,你也会有所启发!                              --杨庆元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CEO  本书帮助我摆脱时间的压力,让我认识到掌管人类命运的是上帝时间的创造者,而不是"滴答"作晌的时钟。在《平衡的智慧》中,作者帕特·基辛格通过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我们理清头绪,雕琢真正有意义的生活。这绝不仅仅是一本时间管理书籍在信息科技产业界里,帕特·基辛格是众人所耳熟能详的人。他在英特尔(Intel)是最年轻的副总裁纪录保持人,也是第一任技术官。最可贵的是他不只事业成功,也是一位好丈夫及好父亲,更是一位活出神之生命的最佳见证者。                         --王雪龄  大众电脑创办人


编辑推荐

  本书与我及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当然也与我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以及他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必须感谢他们每个人,因为他们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奶多的时候,我在工作中、在教堂里出头露脸,在家庭里把握航向,真正支持我的力量却来自我的家庭,您也许了解我生活的几个侧面,为我取得的成就所触动,但真正的英雄却是恒久支持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他们深蒙上帝的祝福,也是我巨大的鼓舞。  不论您是否是一位基督徒,阅读本书都会对您大有裨益。本书作者在合理分配时间、恪守生活准则以及安排人生优先次序方面堪称曲范!  ——陈伟锭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  本书帮助我摆脱时间的压力,让我认识到掌人类命运的是上帝——时间的创造者,而不是“滴答”作响的时钟。在《平衡的智慧》中,作者帕特·基辛格通过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我们理清头绪,雕琢真正有意义的生活。这绝不仅仅是一本时间管理书籍!  ——Richard R.Chang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 执行总裁  你想不想成为一个兼顾家庭与事业的理想成功者呢?本书作者英特尔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TO)帕特·基辛格,首次公开事业辉煌、技术领先、创造力旺盛的秘诀--把握生活中关键事务的六项特别法则,教你在工作与家庭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平衡的智慧 PDF格式下载



  
  作者在一次演讲中问听众,谁是全职传道人,只有寥寥数人举手,但事实上,我们难道不应该永远在任何场合都是基督徒吗,如果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努力做好上帝的follower,那我们就是全职的传道人啦~
  
  ---------------------------
  
  很感恩,有这样一个好的见证人,有一本这么好的书“传到地级”为主做见证。更加感恩的是,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不是长篇大论各种感慨~ 下面列出一些摘抄和想要学习的部分。
  
  -------------------第一章 成长经历--------------
  
  “牧师的布道让我们内心愉悦,鼓励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有很好的社交活动……但是,并不重视讲授福音,不重视培养信徒个人与耶稣基督的亲近,不强调说明罪的后果和圣灵使人认罪悔改的工作。”
  
  作者后面提到的问题,也是中国一些教会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灵粮始终停留在奶水的阶段,总也不喂信徒吃米吃肉。
  
  作者曾经想放弃商界工作转作神职,但是朋友劝他“商界有很多会众,但是没有好牧师”。
  
  这话我很赞同,基督徒应该深深的扎到各种职业中去,做基督的见证人。
  
  ------------------第二章 使命-------------
  
  “很多人都会投入大量精力在诸多方面制定计划,但是天赋和时间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和最有限的资源,很少有人在这两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和规划。”
  
  “你需要深刻思考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想完成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我也要像作者一样写一篇人生使命书!
  
  ------------------第三章 信仰的源泉----------------
  
  学会了一种祷告方法:承认-悔改-感恩-祈求,我通常只有最后一项……
  
  教会活动也会占用我们和主亲近的时间,过分花时间在这方面就会像马大一样只记得忙碌而忘了和主相亲
  
  关于奉献:我们要努力赚钱(没什么好羞愧),努力存钱,努力奉献!前两条是为了最后一条服务!
  
  但奉献金钱只是我们奉献的开端,我们还应该献上我们的时间、精力、天赋等等一切~
  
  作者在人生使命中提到逐年提高奉献比例,目前对我来说1年提高1%是有压力,不过可以5年提高2%,加油!
  
  感谢主让我学习了奉献有多重要,并且放下忧虑,相信主一定不会使我缺乏!
  
  ---------------------第四章 家庭----------------
  
  作者有几个与家人相处的方式:
  
  1每周与一个孩子“一对一早餐”,一对一这件事很酷,独处的时光可以聊得很深入,我有多少和父亲独处的时光?……
  
  2全家度假,每年都有全家度假,把家庭看得重于工作,再忙也要有这样的度假
  
  3与配偶约会,即使孩子和工作缠身,也要定期和配偶单独约会。这绝对是我见过最好的丈夫,没有之一!!!
  
  4与配偶在消费等事情上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搁置不做。
  
  ---------------------第五章 工作------------------
  
  “我将竭尽全力处理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即使他们并不是我手上最重要的事。”
  
  “我坚信基督徒绝对应当是最好的员工,我们应该能够完成各项工作,在天父和老板面前都可以充满自信地说:我已竭尽全力。”
  
  ”我们最终的回报不是一份工资、一次升职、对个人成就的认可……而是天父赐给我们永生是一句简短有力的话:做得好,我良善忠心的仆人。“
  
  ”无论我在工作、家庭或社区中承担什么职责,请让我以我的人生道路和见证来引导人们归向你。“
  
  阿门!这也是作者所说的”全职传道人“的意思!
  
  除了努力工作,还应当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量化的来说,在家里陪伴家人的时间以及下班回家的时间都可以进行记录并每月统计。我,极其,赞同!!!将来肯定要给徐XP统计一个!!!
  
  ”长期努力工作,认真做一名好员工,会帮助你逐渐赢得良好的声誉,以及雇主的好感。如果你长期辛勤工作,为公司努力奉献,就能在风暴来临的时候处于有利地位。我保证这些风暴迟早会来的,因为困难总是在所难免。撒旦不会让道德信念坚定的人顺利的脱颖而出,他会在他们选择和做决定的时候设置重重障碍。“
  
  我现在的最大问题其实并不是平衡工作与家庭,而是,要真的做一名好员工!做神的好见证人!
  
  ---------------------第六章 导师-------------------
  
  应该在工作、信仰等方面有一位或几位良师益友;自己最好能做到3个层次,导师、同伴、学生。
  
  恩,我很需要一位职业生涯导师……但是不知道该找谁做呢……职业化培训的陈晓玲老师我很敬仰,可是,离得老远如何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呢……
  
  ------------------第七章 见证-----------------
  
  ”在那些你明确承认自己信仰的人面前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在这些人面前,你每次都要恪守准则。”
  
  -----------------第八章 信仰、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工作中的道德:第一你要做一个商业中无可指摘的道德模范,第二不要做道德管理员去论断别人。”
  
  关于如何做诚实的人:
  
  1远离试探!!!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2与导师、好友、配偶分享自己的软弱,请求代祷。
  
  3使用圣经的话语,尤其是针对自己软弱方面的话语,背诵,遇到软弱就可以默想它。
  
  “如果你认为你的工作完全是出于经济需要或者不得不做,那么你需要:换一种态度或者换一份工作”
  
  -----------------问答集锦,这里只摘录回答中的金句-------------------
  
  我们应该坚持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和上帝交流生活中的所有内容。
  
  我们每个人应该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天赋为主所用。
  
  工作中的第一项见证就是做个好员工,第二项就是你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第三项是诚恳的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
  


  全书其实就一句话:上帝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
  
  稍微有点看点的其实是他妻子写的后记,尤其读到这段:
  
  “帕特是个很棒的丈夫和领导,婚后不久我就决定以他为家庭的头......。那节经文是:‘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帕特乐意听取我的建议和意见,但最终都是他做决定。最终的责任也在他,因为我知道上帝使用这些机会,是帕特成为一个虔诚的人。而我会用正确的心态来顺服他、支持他。”
  
  我将它一句一字念给了正在开车的夫人...


  7月1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美国华盛顿开了一个离婚的玩笑:“我们两家(中美)不能走离婚的路,像邓文迪和默多克,代价太大了。”言语背后看到汪洋副总理是以代价说来看待离婚问题,这也正是代表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目前的中国正在迎来一波一波的离婚热潮,这股潮流的背后正是因为“如果不离婚的话,代价太大了。”近来,南京民政局面对蜂拥的离婚热,不得不施行“离婚限号”。俗语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如今稍稍察看这离婚热潮背后的动机,显然正是“拆了几座房”的因由:一是规避高额的房产税,二是小孩儿上学的需求。
  
  好的政策,把坏人塑造成好人。坏的政策,则把好人变成了坏人。在中国国家发展快速的步伐中,中国从上到下的价值体系早已彻底的利益化导向。国人则以灵活多变的身躯迎接着这弯曲悖谬的时代。在工作中,追求着利益最大化。在生活中,压缩着感情、道德。在精神世界里,沙漠化正在侵蚀着,一片贫瘠。
  
  笔者就是在第一份工作离职前后,读到这本书——《平衡的智慧》。既然要离职,肯定会要给出离职的理由,无论是给老板,还是给自己。最后给出的理由是:“无法坚持做一份没有生活,又无法从中感到价值的工作。”可以用四个半月的时间去体验这份工作姿态,但是无法用一生之久,把生命献给这样的工作。这本书的出现,也正是补充了许多关于如何平衡工作、家庭、信仰的关系。而且这种工作观,并非是闲懒于工作,其实更是高效于工作。作者言传身教,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工程师。在事业上也是坐到了英特尔的首席技术官。在家庭中是一位好丈夫,四个儿女的好父亲。在信仰上,也是成为教会的长老,兼顾着信徒的各种需要。
  
  在书开始的序言中,就讲到一个值得分享的故事:“有一次我与达拉斯牛仔队的橄榄球教练汤姆·兰德里一起演讲,有人问他:‘教练,你是怎样在疯狂、竞争激烈的橄榄球赛中保持冷静的呢?’德兰里回答说:‘很简单,我合理安排优先次序,首先是上帝,然后是我的妻子,然后是我的孩子,最后是我的工作。所以,如果我在星期天输了比赛,我还有拥有很多。’他接着说:‘不幸的是,很多教练在星期天输了比赛时就会一蹶不振,因为工作就是他们的全部。’”这个故事会给长时间忙于工作的人一个提醒:工作很重要,但是并非是一个人的全部。那你如何在工作、家庭、信仰中去平衡起来,是需要很多的智慧与方法。近期不断有新闻报道许多人在工作中猝死,也有相关的数字显明。中国的过劳死人群已经超过了日本。你可以想象到,有多少的人已经把工作当作他生命的全部,以至于最终工作也夺走了他的生命。笔者上份工作的老板如此描述自己:“我在家如果休息三天,我就闲得不知道干什么了。”私以为这种工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仔细想想,也是极其可怕的。不去花时间经营自己的婚姻,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了学校。看似工作室高效率的,其实生命是凑活过着。本书并非是带给你消极工作的信息。在第二章中,他以使命为题,让你规划你人生中的使命如何。如果从前定立目标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作者的文字中告诉你。一定要具体的付诸以行动,定下具体的目标。当定下目标之后,你就会发现一条条的路,一扇扇的门都随着你的进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打开。如果你早已定下此目标,到时便会坦然的去接受要承担的使命与结果。 “我们在尘世的时间就像‘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时间的短暂流逝,更让你去思考生命将朝向怎样的使命。在第五章,作者开始着力写工作。作者描述工作的忠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持之以恒面对的挑战。笔者在上一份工作中,也是秉行这一原则。在工作、项目面前尽忠尽职,以至于老板不止一次的对笔者说“你工作的态度常常打动我们。”在第四章家庭部分的内容,也会给人很多的提醒。作者给出的榜样见证,会让所有向往做一位好丈夫,好父亲的人感动。从中也坚固了我一个确信,比金比银,儿女才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产业。在圣经127篇里描述着:“儿女是神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 ” 可以想象得到,到了老年的时候,值得夸耀的,只有儿女。能够遮盖你的,也只有儿女。没有人愿意让放荡之子遮盖自己的颜面,也没有人愿意遮盖自己孩子一生。那么从这本书当中你会学到很多教养儿女的智慧与方法,愿你的女儿成为你的遮盖与祝福。
  
  书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的书是要成为你灵魂的支柱,比如圣经。有些书是你思维思考的引导比如柏拉图。有些书使你的眼界看得更深,比如马克思·韦伯。有些书则是普普通通,随手来看,向一个身边的朋友,跟你把最近的事情娓娓道来一般。毫无疑问,《平衡的智慧》一书,就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没有那么高深,不必夜灯下埋头研读。只需要听这位老朋友讲述他的故事,他的在生命中发现的一些智慧。而你付诸以行动时,便发现你的工作与家庭与信仰的平衡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平衡的心态,平衡的时间,平衡的智慧,平衡的心态,平衡的时间,平衡的智慧,平衡的心态,平衡的时间,平衡的智慧,平衡的心态,平衡的时间,平衡的心态,平衡的时间,平衡的智慧,平衡的心态,平衡的时间,平衡的智慧,


  作者是一个在家庭、信仰、事业均取得超凡的成功的基督徒!让我看到一位家庭中的好丈夫、好父亲,上帝的忠心仆人,并且又如何取得普世的成功!


  对于信仰,对于工作,对于生活,相当受用。让我很好的思考和规划个人的生命,让我们来制定每个人的个人使命,道德原则,人生目标吧,也让我们思想和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像作者那样制定每一年的计划和目标。


  信仰真的那么重要吗?
  使命 -> 信仰 -> 家庭 -> 工作
  
  +++++++++++++++++++++++++++++++++++++++
  要有使命感,确定自己的目标,并定时检查更新。
  
  +++++++++++++++++++++++++++++++++++++++
  关于信仰,怎么办?
  
  +++++++++++++++++++++++++++++++++++++++
  一定要定期的安排时间陪孩子。
  
  +++++++++++++++++++++++++++++++++++++++
  和妻子约会。
  
  +++++++++++++++++++++++++++++++++++++++
  


  因为一个姐妹的推荐,读了这本书。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买书来读,所以也把部分章节手打推荐给其他人。
  总体来说是很值得去读的。因为确实是有现实意义的。
  在手打的过程里,我有一点很迷惑。他很努力,很有行动力,也成功很多,可是看不到谦卑,也很少看到感恩。
  感觉他做成的事情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而非依靠主。


  经历-信仰-家庭-工作-修行
  
  信仰
  没读过圣经,不是基督徒,未免有些不太能到位的理解信仰和信仰的指导.
  倒是没有负债的指引,确实是让人身心轻松.
  
  家庭
  确实会产生琐碎和麻烦,但事实是人生的基石,于我而言,乃重于信仰
  
  工作
  倒没讲多少时间管理或是独门绝技,认真去做,努力去做,拼命去做,是我感觉到最多的.
  确实有些老美是很拼命的,这在欧洲人看来绝对是望尘莫及的.
  
  修行
  你的导师,同伴,学生.
  你会感觉有指引,有分享,有传承.
  
  #


  很多人不会把握侍奉,家庭,工作的平衡,总是顾此失彼,在本书里,会让我们会上帝给的原则和智慧去平衡处理这些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每种生活都是我们愿意或者值得我们去过的。看了帕特·基辛格的《平衡的智慧》,才明白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美好!《平衡的智慧》,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让我们对生活方式的定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信仰真是件好事。


   这本薄薄的小书,出自因特尔副总裁之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把自己生活中如何对待信仰、工作、家庭的方式和方法简要的叙述出来。全篇没有任何深奥的神学原理,逻辑推导。有的只是自己在人生中的宝贵经验。读罢此书,你会惊叹于上帝对作者的偏爱和令大家羡慕的**人生。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读者就会认为,只要遵循作者的方法去实践,成功的人生就会到来。但现实确是残酷的,等到大家发现期望中的好事并没有因为虔诚的信仰实践、辛勤的工作而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对信仰和生活产生失望,进而远离上帝。
   因此,我在这里要郑重告诫大家:这本书里所讲的,仅仅是作者个人的经验,几乎没有什么可借鉴性,而作者是否是过得一种上帝所喜悦的生活,或是仅仅过着世俗所羡慕的生活,并不得而知。 因为《效法基督》里说的好:“两种快乐不可兼得,在此世也要尽情享乐,将来又想与基督一同做王,那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之前是一个姊妹读过,后来推荐大家读,买过读后,真是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基督徒,帕特是我们的典范,特别是在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基督徒中,神借着帕特让我们看到了神的智慧和能力,感谢他,也感谢帕特
  
   在这本书中,帕特明确的把主作为他信仰生活家庭中最根本的力量和根基,看到他成长的经历,真是见证了主的名,推荐主内的弟兄姊妹们能读一下,很好!
  
  


   刚刚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它很好看~
   欢迎对基督感兴趣的朋友加入基督徒qq交流群:82940230


  在读帕特基辛格的《平衡的智慧》,他用使命、道德准则和目标作为一生前进的方向,反之思考我的使命、道德准则和目标呢?我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但现在思考和制定应该也还不晚。
  使命——我不像基辛格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没有什么信仰,但我依然有我一生的使命,只是有时候在逃避,不想去面对而已。我一生最大的使命就是照顾好我的家人,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这项使命和你的很多现实利益是相互矛盾的。怎么才能真正的照顾好自己的家人?这可能是我未来一段时间内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道德准则——道德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人来说都是缺乏约束力的,如果是一个有强大约束力的社会,那么人们自然会去遵守道德,可一旦这种约束被少数人打破,那么道德的约束力将不复存在。所以在一个缺乏约束力的社会中,要用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能还会被人误解。对于我来说,现在道德的准则还没有完全的完善,我就暂借鉴一下基辛格的道德准则,未来再去按照这个准则要求自己吧!1、说话、做事谨慎。2、经常、仔细地听从他人的劝诫。3、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尽力帮助周围的人。4、不追求个人的荣耀。5、不要过于执着,但做每件事都要严肃认真。
  目标——工作以来越发的觉得自己失去了目标,没有了目标的生活就是在混日子,我对于这种状态也是非常的不满意,要有所改变。其实目标的制定是很简单的,但是执行却是很难的,这要有很大的决心和毅力,面对生活中无数的诱惑……1、坚持阅读,每个月至少阅读1本有重要意义的书。2、坚持学习,每年至少学习一门新课程、新运动或者一门新的技艺。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4、定期锻炼身体,每周至少2次。
  
  回过头看我写的这篇文章,觉得很多都是废话,不是需要再思考的就是需要毅力执行的,实际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但是我想毅力是培养出来的,习惯也是不断养成的,怎么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都是我自己可以决定和努力的。做一点,总比一点也不做要强。


  The author's talk about "Balancing Your Family, Faith & Work"
  http://www.valleychurch.org/audio/ser761.mp3
  
  The author's ministry website:
  http://www.patgelsinger.com/


  很多基督徒刚刚信主的时候非常火热,恨不得什么都不要了,一心想侍奉主,可没过多久,发现现实和理想怎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于是,慢慢离开教会,离开圣经,更远离那舍己拯救自己脱离罪的耶稣。喔!太可惜,太可悲,太可怜。
  平衡的智慧真是一本好书,他告诉我们家庭、信仰和工作的优先次序。
  其实,上帝也不希望我们什么都不干,上帝造人,每个人的恩赐都有不同,他最开心、最骄傲的莫过于看到他亲手所造之物能够将自己的所有恩赐发挥到及至,就好比我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木匠,创作出一个很漂亮、很实用的工具,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希望这个工具只是被人摆在那里欣赏而没有将它的功用发挥到及至。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的能力和聪明才干充分的发挥出来,我想上帝会非常开心,也是最能荣耀上帝。
  只是,我们必须很好的计划我们的每一天,安排好我们在信仰、家庭和工作的优先次序,这样,我们一定能够活出人生的意义,一定能够明白上帝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那美好的计划。
  相信基辛格能做得到,你我也必能做得到!


  作者是个美国的成功人士,但他的成功经验却未必适用于读这本书的中国人士,因为作者将他成功的一大部分归结为他的信仰,当然,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一个美国幸运儿是如何成功的.


“在此世也要尽情享乐“ 没有看到作者是贪图享乐,我觉得他是勤奋的用尽了自己的恩赐,完成神给他的托付!


神经病,基督徒在中国都是变态了,到处宣扬不信住就下地狱,耶稣作为一个神就这么小气?还不如一个凡人?


“使命,道德准则和目标”是我们一直需要努力思考也非常值得思考的


这本书导师那一章也堪称经典,推荐楼主阅读


感谢书虫九号的推荐


照顾好自己的家人,这个貌似是目标呃。。。


haliluya


"上帝也不希望我们什么都不干,上帝造人,每个人的恩赐都有不同,他最开心、最骄傲的莫过于看到他亲手所造之物能够将自己的所有恩赐发挥到及至,就好比我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木匠,创作出一个很漂亮、很实用的工具,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希望这个工具只是被人摆在那里欣赏而没有将它的功用发挥到及至。"
说的太好了!!!


正在读这本书 哈利路亚


说的就是我现在的困惑


哈利路亚!!!


一群被洗脑了的基督徒!!不过有时侯被洗脑也是一种幸福


基督教是心理学运用最成功的宗教,环环相扣,堪称经典


幸运?幸运正是主赐给他的莫大的福分,包括他的才能,他的机会,他的幸福。并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想他那么“幸运”——在外人看来。但确实是每个基督徒都享受着主的福分。


应该这样看,是作者把对于基督的虔诚信仰也运用到了工作中去,所以他成功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