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独龙族简史

《独龙族简史》编写组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独龙族简史》编写组  

页数:

1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编者委托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对原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有关内容进行了重新考究,作了必要的修订和补充,特别是增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独龙族简史》分册,内中详细介绍了:独龙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的社会组织和婚姻制度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二节 建制沿革 第三节 地理环境 第四节 自然资源第二章 远古传说中的独龙族 第一节 《创世纪》传说中的史迹 第二节 母系制的遗存第三章 古代的独龙族 第一节 唐、宋时期的独龙族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独龙族 一、元朝至清中期的独龙族 二、晚清夏瑚巡视边疆第四章 独龙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一节 “白哈罗”教案 第二节 反抗土司的斗争 第三节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第四节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人民的反抗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第二节 刀耕火种的农业 一、独龙族耕地的种类 二、刀耕火种农业的技术 第三节 原始的土地占有形式 第四节 狩猎、采集和捕鱼 一、狩猎 二、采集 三、捕鱼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的社会组织和婚姻制度 第一节 独龙族家族公社的特征 第二节 独龙族的原始婚姻制度 一、对偶婚“伯惹” 二、妻姊妹婚“安尼嫡” 三、家族内婚制——亚血缘婚 四、非等辈婚 五、转房制 第三节 从亲属称谓看独龙族婚制的特点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 一、衣、食、住、行 二、社会习惯法和道德风尚 三、自然历法 四、刻木结绳记事 五、妇女的文面 六、原始宗教 七、丧葬 八、节日 九、民间文学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独龙族 第一节 独龙族的解放和民族区域自治 一、贡山和独龙族的解放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三、独龙族人民当家做主 第二节 独龙族的“直接过渡”和跨人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独龙族的土地所有制 二、独龙族地区的“直接过渡”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独龙族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四节 独龙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种植业 二、工业 三、家庭副业 四、商贸金融 第五节 教育、卫生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 二、医药卫生 三、通信 第六节 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一、衣、食、住、行 二、婚恋习俗 三、语言文字 四、宗教信仰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远古传说中的独龙族  第二节 母系制的遗存  人类脱离原始族群的主要特征,便是按血缘关系组成一定的集团。最初的氏族组织是以母系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公社。这是原始公社制的基本经济单位,也是原始时代社会制度的基础。世界上一切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母系氏族公社制度。我国某些民族社会发展缓慢,直到这些民族解放前夕,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母系氏族制的鲜明特征。残存于独龙族社会的母系氏族制的遗迹,便是远古时期独龙族经历过母系制社会的佐证。  第一,独龙族的婚姻形态仍留有母系制的遗迹。从一定的社会经济反映的婚姻形态来看,独龙族的婚姻有着许多母系制的特点。比如在实行固定婚姻集团的妻姊妹婚的同时,比较突出的是父方血亲之间的异辈婚,也就是说,只要在固定婚姻集团内嫁娶,并不计较男女双方年龄的大小或辈分的长幼。这种家族内婚和不分辈分的婚姻既是母系氏族外婚制的必然产物,也是残存于独龙族现实生活中原始群婚的如实反映。  第二,独龙族的社会习俗中存在母系制残余。独龙族的先民在经历“无屋宇,居山岩中”的发展阶段之后,还普遍盛行过全家族共居“皆木妈”(意即“母亲的房屋”)长屋的习俗。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独龙族简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