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永宁纳西族社会及母系制调查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

172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书籍目录

宁蒗县永宁区纳西族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 调查资料整理者的说明  一、地理、历史和民族关系  二、经济  三、解放前土司制度与等级关系  四、残存于封建制度下的母权制形态特点  五、畸形发展的对偶婚与群婚相结合的家庭形态  六、父系单偶家庭的产生及其发展  七、封建制度下母权制的畸形变化宁蒗县金江区和丽江县六区的婚俗情况 一、永宁金沙江地区拉卡西和拉白自然村纳西族的婚姻制度 二、丽江县第六区奉科和拉白(宝山)的婚俗情况宁蒗县洼黑村纳西族家庭婚姻调查 一、洼黑村纳西族父系村落 二、家庭名称及其概念 三、家庭人口及其类型 四、家庭管理和财产继承 五、娶和嫁 六、阿注关系 调查附记宁蒗县喇波村纳西族家庭婚姻调查 一、喇波村纳西族父系村落 二、家庭情况 三、娶和嫁 四、阿注关系的缔结与解除 五、生活习俗 六、丧葬 七、节庆习俗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宁蒗县永宁区纳西族社会  及家庭形态调查  调查:宋恩常 尼阿巴圭  整理:宋恩常①  调查资料整理者的说明  为了搜集宁蒗县永宁纳西族母权制资料,1960年9月底至11月初,我于宁蒗县永宁纳西族地区进行了社会经济、政治和家庭制度的调查。永宁区纳西族习惯上自称为摩梭人,1951年经国务院通过定为纳西族。调查点主要是忠克、忠实、达坡、巴奇、亥吉古、尤梅奥和札石等自然村。由于调查前准备不充分,调查的时间很短,加上调查者的水平有限,所以搜集到的资料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从现有世界民族的调查资料考察,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各民族所经历的母系氏族社会虽有共同的规律,但每个民族所经历的母系氏族社会及其具体的家庭婚姻形态,又各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母系制度的持续时间颇不一致,一些民族甚至持续到阶级社会,而这次所调查的永宁纳西族母系家庭婚姻形态就有力地说明了这__点。她们特有的以访问为主的望门居母系家庭,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竟与封建制度相适应而长期保存下来。母系制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民族志中,在民族学史上,颇有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价值。  下面根据这次调查的原始资料,初步加以归纳整理。因为对此问题尚未深入研究,在整理过程中,对许多问题的提法和解释尚无把握,这里提供的只能是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作为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参考。  这些资料能搜集到,首先是由于中共宁蒗县委宣传部、永宁区党委的具体领导与直接帮助;在调查中,还得到了宁蒗县摩梭人副县长朱钧如同志的指导;此外,永宁区忠实乡的斯格加皮仇和王札石等同志特为本调查担任过不少翻译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一、地理、历史和民族关系  纳西族现约有18万人,约有16万人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宁蒗、维西、永胜、中甸、贡山等县,约有2万人散居在四川省西昌专区①盐源、木里和盐边等县。  纳西是纳西族的自称,是古羌族的一支,后汉时正式被称为“摩挲夷”,唐称“磨些蛮”或“磨蛮”,此后磨些就成为流行的通称。但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自然的隔离和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各地区的纳西族都有自己的自称和他称。例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纳西族自称“纳’’或称‘:纳徐”,丽江纳西族称他们为“吕西”,他们称丽江的纳西族为“纳徐”,维西的一部分纳西族自称“马里马沙”,直到解放后才统一称为纳西。  纳西族远从汉代开始就直接受到汉族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唐、宋受南诏、大理封建政权的支配,迄元,蒙占族封建统治者正式在纳两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经历明、清两代,剑解放前,整个纳西族社会都分别由原始社会逐步走上封建社会,绝大部分地区纳西族社会已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丽江大研镇地区已经出现资本主义。仅宁蒗县、四川的盐源和木里等地的纳西族社会,尚停留在初期封建社会阶段。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已经瓦解,过渡为阶级社会的父系单偶制家庭。但尚停留在初期封建社会阶段的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永宁、金江②、盐源县泸沽湖地区的纳西族社会中,却仍保留较完整的母系制。这些地区纳西族的家庭是依据母系原则组织的,而在永宁盆地的纳西族社会中,保留得更较完整,他们的家庭基本上停留在对偶婚的母系氏族阶段。  在宁蒗彝族自治县,全县有1766家纳西族,11157人,分布在全县各区。其中,有857家,6222人聚居在永宁盆地,其次是外围区(金江地区)。此外,其他各地区的纳西族也不同程度地遗存某些母权制的特点。  在口q J11省境内的纳西族社会也有不同程度地保留母权制特征的,主要是盐源县的前、后、左、右和中所的土司地区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第一区第一乡③等地。据永宁纳西族群众介绍,盐源县前所与永宁盆地为邻的爪别、叟瓦、达瓦、吉集楼、屋耶、欧切、窝曲、沟责、朱斯、斗楼尼阿夫瓦、责报瓦和安贝等纳西族村落都保留了母系氏族特点。在左所有遂谤、直普、拉瓦、报庐鸠、书瓦、古斗楼、报属、扎欧楼、木苴、阿努、打布古、都谁、瓦扣、阿瓦和木夸等村落保留了一些母系社会特点。  永宁是个山问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的外沿地区,盆地海拔高约2500~2700公尺,面积约有100平方华里,大体上分三部分,开基盆地、拖直盆地和盛尔吉河谷。盆地周围被高达三四千公尺以上的群山所环绕,著名的山岭有狮子山、牦牛大山、大岳山和斗楼山等。山水成为河流的发源地,横贯永宁盆地的开基河,便是由木底菁、拉角瓦、吉牙楼、阿吉巴四股山水汇合而成,同时也是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拖直、拉加两条水源,提供拖直小型盆地所需用水。拖奇、瓦度二水构成适宜于人群居住的盛尔吉河谷。  每一个盆地和河谷都自成一个地区,险阻高耸的山峰则是每一个狭小地区的天然疆界,峡谷、山脊和隘口成为与外部联系的交通孔道。重叠的峰峦,连绵的山脉,生长着原始的松树和冷杉,是天然的建筑用材和燃料的来源,也是畜牧场。由于海拔较高,冬季山顶积雪达三个月之久,夏天凉爽,适宜畜养牦牛。另一方面,这种北高而南低的山脉,成了天然的屏障,使永宁盆地的气候常年比较温和,夏不十分炎热,冬不太酷寒,年平均温度约10~11℃,一年无霜期为190~210天。湿季也较长,为5—月,在此期间总降雨量平均为1000~1500毫米。土壤是含酸性和碱性的冲积土,是宁蒗县地区最肥沃的土壤,宜于种植稗子、小麦、玉米、燕麦和水稻等作物。在由狮子山脚下的有周长约60公里的泸沽湖,泸沽湖不仅景致绝佳,而且是沿湖四周地区高原上的鱼米之乡。  盆地的四周险峻的高山,造成交通的困难。除去自然条件所造成的与外界的隔离外,永宁盆地的四周,还为凉山彝族早期农奴制度所包围。彝族封建主在所有的交通隘口建立重重卡哨,至永胜沿途有四道,至金沙江边有两道,至四川盐井多达十二道。在设立卡哨的地区,实行武装征收捐税,商旅必须请保才能通过,因此常使商旅停足不前。而且彝族社会仍盛行掠夺奴隶,贩卖人口,这使外人视这些地区为畏途和禁区。尽管如此,永宁地区的纳西族很早以来便与四周各民族发生政治的、经济的多方面联系,与汉、藏等民族关系尤为密切。首先是汉族对永宁纳西族在政治上的影响最深。永宁在汉代属于越嶲郡,称为楼头赕,当时纳西族领袖泥月乌逐出当地的吐蕃,遂占有楼头赕。唐、宋二代受南诏、大理的统治。元朝在永宁开始正式建立永宁州,设纳西族头目为土司。《元史?地理志第十三》曾载称:“汉越嶲郡西境,名楼赕,与吐蕃接界,又名答蓝,麽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赕。世属大理。宪宗三年,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至元十六年为州。”  明代纳西族统治者初授土知州,永乐初年改为永宁府,明正统年问,设流官同知,驻于永北州。清代曾在大部纳西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但永宁地区则仍沿袭明代旧制,保留土司制度。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百九十七说:“明初属鹤庆府,后属澜沧部,永乐四年升为永宁府,隶云南布政使司。正统三年,设流官同知,驻永北州。本朝同康熙三十七年,升永北州为永北府,以永宁府隶之,土司阿氏世袭,乾隆三十五年改府为厅,土府仍隶。”清末,宣统三年建立分县,归永胜县统辖。民国二十五年与蒗渠土司地区合并,建立宁蒗县没治局,永宁成为宁蒗设治局的第四区。直到解放前,历代统治者都是采取遥领节制的办法,驻于永胜、鹤庆、蒗渠等地,纳西族本族土司握有实权。  在经济方面,与汉、藏、丽江纳西族的关系也相当密切。解放前,永宁与四周的永胜、丽江、中甸,四川省的西昌、盐源和木里六个城镇建有商业联系,云南、四川和西藏地区的旅行藏商季节性地用马驮运商品,路经永宁盆地,在永宁进行临时性的休息,然后再由永宁去云南或四川。云南、四川的汉族、白族和丽江纳西族商人,从汉族地区运输商品或者由藏区运出土特产,经过永宁,于是永宁慢慢由运输中转地变成山区集镇。此外,云南和四川边境的肩挑背背的小商贩很早就出入永宁。汉、藏、白族商人出入永宁,给予纳西族社会经济发展以极大的影响。他们运进各种工业产品,包括铁犁、锄、斧、刀、铁锅、各种铜器、棉布、针、盐、糖、石油、枪支。随着各种商品的运进,作为商品等价物的货币也流进永宁地区。随着商业的繁荣,白族、丽江纳西族的铜、铁、鞋匠和裁缝匠等手工匠人也进入集市,使他们的生产、生活迅速地发生变化。在生产上实行犁耕,使用金属炊具,开始穿布衣和鞋,改变了原始落后的交换方式。清末民初有小部分四川省的汉族冲破彝族农奴制的阻拦,逐渐辗转迁进永宁边远地区,投身作纳西族封建主的佃客,领到允许居住和从事农业耕作的“红照”。他们在解放前曾在者波、巴珠等地建立汉族佃客村落,根据1960年永宁区的户口统计,全区现已有338户汉族,1753人。汉族移进永宁边远地区后,为永宁纳西族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播种水稻和栽培马铃薯,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婚姻观念。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永宁纳西族社会及母系制调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