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的逻辑
2008
民族出版社
赵旭东
359
310000
无
我想,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天然地是跟反思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那个时代,精神的追求与现实的物质生活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遥远了,现实逼迫着人们不能不去反思当下生活的意义以及改变的可能途径。因此,相比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6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更加知道什么是欲望以及当这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的个体内在的精神张力。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60年代出生的人更加知道理想的说教与实际的生活之间的距离。我确实清楚地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女同学因为被人揭发偷捡了一个从副食店柜台上滚落下来的茄子而受到了班里同学们的集体批判,随之便是开批斗会,大家齐声高喊“要斗私批修”,现在想来,这样的行为又是如何的幼稚!因为如果细细地去想一想,对于那时的极低收入的人而言,一个茄子就可能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家一天的菜肴,如果是这样,将落在地上的茄子捡起来带回家去又如何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呢?也许是那个曾经有着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造就了我们出生在60年代人的反思精神,没有这些生活的刺激,反思的动力无论如何是不会涌现出来的。而与此同时,做学问的方式也会因为生活的境遇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家境富裕者很少肯于反思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之间的差距,因为说白了,这样的差距根本就不存在,反思也就自然没有了可以反思的对象。这些人在学问的追求上也许是更加地乐于发展和承袭知识而不大肯于做些反思或者推翻既有的知识体系的工作。
本书是《人文田野丛书》系列之一的《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分册,内中具体收录了:《乡土中国与“学习”概念》、《乡村生活的“损蚀”》、《作为家园的土地》、《民俗的易感染性》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代表性著作有《否定的逻辑》(2008)、《权力与公正》(2003)、《反思本土文化建构》(2003)等。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译著多部。
自序
一、农民的理性
乡土中国与“学习”概念
农民的理性
历史、回应与反思
二、村落门票
村落门票
乡村生活的“损蚀”
移民与生路
三、结构容纳权力
习惯的约束力
作为家园的土地
结构容纳权力
四、否定的逻辑
中心的消解
否定的逻辑
民俗的易感染性
五、文化认同的危机
帝国的隐喻
文化认同的危机
镜中的他者
后记
杨念群教授将他数年来研究中国近代医疗史的心得编辑成为一部四十余万字的著作,并将其命名为《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①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尽管我不是一位历史学者,但是在我快速地浏览完整部著作之后,自己深深地感受到,这部著作的出版可能会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那就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或者说人类学的亲密的结合。如果不是时间的阻隔,我们实在无法体会到杨念群笔下不断地加以“浓描”的“病人”空间的成长跟社会学调查中所自我标榜的“从当地人的观点看”的浓描法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学与社会学在方法上的融通,这种融通的基础便是在用叙事的手法讲出一个又一个富含文化理解与自我反省的故事。记得最初读到念群兄的相关研究是在北师大的一个读书会上,那是他有关1920年代北京城区生死空间控制的研究,这是一项极为精彩的有关社会史角度的有关社会控制的研究,后来的节缩本在1999那一年的《社会学研究》杂志上发表,这项研究从一定意义上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现代人与人的关系中对于人的控制往往不是直接的约束,而是间接地通过对社会空间的控制来实现。
承蒙王铭铭教授的提醒,使我有机会把自己过去10年里所写过的和已经发表的文字加以梳理并编集成册。这五个部分的15篇文字中大部分是已经发表过的,为了便于读者查阅原文,特别对于各篇文字的原始出处加以说明:第一部分“农民的理性”中的三篇文字中《乡土中国与“学习”概念》曾经以《(乡土中国)与“学习”概念的回忆》为题发表在赵汀阳主编的《年度学术2006:农村与城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之中;《农民的理性》是由三篇短的文字组成,曾分别以《农民、公民与意识形态——由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所想到的》、《现代‘病人’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发表在《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7-8期)、《中华读书报》(2,006年4月21日)以及《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ll-12期上);《历史、回应与反思》一文曾经以《历史·回应·反思——由重读《江村经济·序言》所想到的》发表在潘乃谷和王铭铭主编的《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卷,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中。
《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