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刘烨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

刘烨  

页数:

384  

字数:

40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著作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刘恕、范祖禹、刘敛分撰,共花了十九年的时间编写而成。全书分为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后跨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宋神宗听司马光讲读了该书部分内容之后,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欣然改书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许多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为人君而不知《资治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资治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资治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资治通鉴》流传至今,虽过千年,仍经久不衰,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呢?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经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一部《资治通鉴》,既包括社会的进退得失之道、政治的兴衰治乱之道,又包括个人品德的善恶美丑之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内容概要

《换个角度读资洽通鉴》一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宗旨,从原著浩繁的叙述中抽取200多个完整的故事,用准确生动的白话文予以叙述。然后,再逐一配以生动绚丽的历史画面,用具有当代气息的新观念加以审视,从有利于启发读者大智慧的角度加以评论。力求能够便数千年前成功者的智慧、失败者的教训一一跃然纸上,使我们从浸润着司马光十九载心血的《资治通鉴》中听到、看到那些震撼千古的历史声响和景象,能够给读者以有益的影响和启迪。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识人用人之术 魏文侯施仁政而独霸诸侯 鸡鸣小技助孟尝 赵高李斯辅佐,少子胡亥篡位 用长弃短,陈平归汉 梁王受宠思非分 受骄宠刘长自取灭亡 跋扈将军梁冀 董卓入京为乱 失街亭孔明斩马谡 司马氏专权弑帝 王敦阴谋夺位 魏征直言劝谏 密告酷刑苦臣民 王叔文结党弄权 刘季述政变废昭宗 张氏兄弟恃宠乱内廷第二章 统率全局之法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项羽兵败垓下 叔孙通制礼仪 匈奴和亲 七国之乱 为社稷霍光废帝 拓跋宏易俗改姓推汉制 庾亮专权反苏峻 唐太宗励精图治 唐太宗割爱立太子 张柬之驱武复李唐 祸乱起梁太祖叹余生第三章 下属工作之道第四章 政治权力之谋第五章 辨才选贤之径第六章 运筹帷幄之策第七章 兴国安邦之略第八章 疆场竞斗之计第九章 修身齐家之方第十章 养性慎独之术第十一章 实现自我之途第十二章 处世交友之经

章节摘录

为社稷霍光废帝霍光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深得武帝信任。武帝崩,霍光受遗诏辅少主昭帝即位。昭帝年幼,一切军政决策全出自霍光,昭帝待他如父,权威震服海内。昭帝崩,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因荒淫无道,不久被废。霍光又迎立武帝曾孙病已即位,是为宣帝。中国历史上以辅政而得名的人不多,以废立而得名的就更少了,但是霍光却是个例外,他虽然辅政多年,参与废立,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正面形象。公元前74年,昭帝死后,朝中许多大臣主张立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广陵王刘胥为帝。但是霍光知道刘胥因品行不端,所以汉武帝才不选立他。现在由自己辅政,反而选立一个失德的皇帝,怎么对得起死去的汉武帝呢?霍光不惜得罪诸多大臣,决定另选立继承人。他和皇太后商量,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是昌邑王刘哀的儿子,他在封国内一向骄横跋扈,放荡不羁。在汉武帝丧期中,刘贺依旧外出巡游狩猎不止。接到上官皇后颁布的诏书,刘贺就往京城赶。刘贺行至济阳,派人索求长鸣鸡,并在途中购买用竹子合制而成的积竹杖。经过弘农时,刘贺派一名叫作善的大奴用有帘幕遮闭的车运载随行的美女。刘贺抵达霸上,朝廷派大鸿胪到郊外迎接,侍奉刘贺换乘皇帝乘坐的御车。刘贺命昌邑国太仆寿成驾车,郎中令龚遂相陪。即将到达广明、东都门时,龚遂说道:“按照礼仪,奔丧的人看到国都,便应痛哭。前面就是长安外郭的东门了。”刘贺说:“我咽喉疼痛,不能哭。”来到城门之前,龚遂再次提醒他。刘贺说:“城门与郭门一样。”将至未央宫东阙,龚遂说:“昌邑国吊丧的帐幕在阙外御用大道的北边,帐前有一条南北通道,马匹走不了几步,大王应当下车,朝着门阙,面向西方,伏地痛哭,极尽哀痛之情,方才停止。”刘贺答应道:“好吧。”于是步行上前,依照礼仪哭拜。6月初一,刘贺接受皇帝玉玺,承袭帝位,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昌邑王刘贺继位后,骄横放荡毫无收敛。原昌邑国官吏全都被征召到长安,很多人得到破格提升。大将军霍光见此情景,忧愁烦恼,便向大司农田延年询问对策。田延年说:“将军身为国家柱石,既然认为此人不行,何不禀告太后,改选贤明的人来拥立呢?”霍光说:“我如今正想如此,古代曾否有人这样做过吗?”田延年说:“当年伊尹在商朝为相,为了国家的安定将太甲废黜,后人因此称颂伊尹忠心为国。如今将军若能这样做,也就成为汉朝的伊尹。”于是,霍光命田延年兼任给事中,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秘密谋划废黜刘贺。后来,霍光在未央宫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大夫、博士,商定为国家社稷废黜刘贺。霍光同群臣一同面见太后,向太后禀告陈述昌邑王刘贺不能继承皇位的缘故。于是太后召见刘贺,下诏废黜。霍光抓住刘贺的手,将他身上佩戴的玉玺缓带解下,呈献给皇太后,然后扶着刘贺下殿,从金马门走出皇宫,群臣跟随相送。刘贺出宫后,面向西方叩拜道:“我太愚蠢,不能承担汉家大事!”然后起身,登上御驾的副车,由大将军霍光送到长安昌邑王官邸。霍光满怀歉意地说:“大王的行为是自绝于上天,我宁愿对不起大王,也不敢对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爱,我不能再经常侍奉于大王的左右了。”说完挥泪离去。朝廷不可一日无君,现在昌邑王被废掉了,又怎么才能选到一位贤明的君主呢?忠心辅政的霍光日夜为此焦虑不安。光禄大夫丙吉上书给霍光,推荐寄存在民间的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说这位皇曾孙有德有才,可接回宫中继承皇位。霍光和大臣们商量后,禀报皇太后,就把刘病已接回宫中,拥立为皇帝,他就是有名的贤君汉宣帝。宣帝即位后对霍光又进行了嘉奖。霍光依然忠心耿耿地辅佐年轻的宣帝,教他如何才能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汉宣帝在他的辅佐下,继续遵照“与民休息”的方针来制定政策,处理国事,使西汉王朝再次兴盛,史称“昭宣中兴”。公元前68年,三朝元老霍光病逝。汉宣帝和皇太后亲自为霍光主持丧礼,并用极其隆重的礼仪,把这位忠心辅政安定社稷的重臣,埋葬在茂陵汉武帝陵墓的旁边,以示对他的尊宠。霍光秉持汉朝政权前后达二十年,他忠于汉室,老成持重,果敢善断,知人善任,实为具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废刘贺,立汉宣帝,使汉室转危为安,其政治胆略可与萧何相比;他改变武帝末年横征暴敛、赋税无度的政策,不断调整阶级关系,休养生息,使汉代的经济出现了又一个发展时期,这也说明他以国家为重、以民生为重的治国思想。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汉武帝所创立的业绩分不开,如果没有汉武帝时期奠定的基础,霍光在政治经济上都很难成功。但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他的才略和功绩。拓跋宏易俗改姓推汉制拓跋宏是北魏王朝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他是个开明君主,在促进民族融合、互学先进经验、推动历史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从而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使鲜卑族进一步汉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想改变北方旧的风俗,于是下诏禁止臣民穿胡服,但遭到绝大多数人的抵制。北魏皇太子在太庙举行加冠之礼时,孝文帝召见文武群臣,问他们:“你们希望朕远追商、周呢?还是想让朕连汉、晋都比不上呢?”咸阳王拓跋禧回答说:“群臣们都盼望陛下能超过前王。”孝文帝接着又问道:“那么应当改变风俗习惯呢?还是因循守旧呢?”拔跋禧再回答:“愿意移风易俗,圣政日新。”又问:“只是愿意自身实行呢?还是希望传之于子孙后代呢?”回答说:“愿意传之于百世万年。”于是,孝文帝说道:“那么,朕一旦下令开始实行,你们一定不得有违。”拓跋禧回答:“上令而下从,有谁敢违抗呢?”孝文帝又说:“‘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能兴。’现今朕想要禁止使用鲜卑语,全部改用汉语。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人,由于习性已久,可以宽容他们不能一下子就改换过来。但是,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人,凡在朝廷中任职者,不能允许他们仍然还讲过去的语言,如果有谁故意不改,就一定要降免其官职。所以,各位应当严加自戒。对此,各位王公卿士同意不同意呢?”拓跋禧回答:“无不遵从圣旨。”孝文帝接着说:“朕曾与李冲谈过此事,李冲说:‘四方之人,言语不同,故不知应该以谁的为是;做皇帝的人说的,就是标准。’李冲此话,其罪行应当处死。”孝文帝又指责出巡时留守洛阳的官员们:“昨天,朕望见妇女们还穿着夹领小袖衣服,你们为什么不遵行朕的诏令呢?”这些官员们都磕头谢罪不已。孝文帝继续说道:“如果朕说得不对,你们可以当廷争辩,为什么上朝则顺从朕旨,退朝后就不听从呢?”第二年正月,北魏孝文帝发布诏令,认为:“北方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朝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以土德而称帝,所以姓拓跋。土,乃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所以应该改姓为‘元’。


编辑推荐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在解析原著编年体体例的基础上,重新结构,贯之以纪传元素,使《资治通鉴》读起来脉络更加清晰,条理更加清楚。《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五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居从正者案头必务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元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濡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鉴前世之兴衰,究史实之明理:事关前代评说,甚有禆于治道以史为鉴,知予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解析《资治通鉴》编年体体例,新编新解让你轻松读透】《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著作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着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共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而成。全民书分为294卷,约300多成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跨越1362年。宋神宗听司马光讲读了该书部分内容之后,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欣然忙上名为《资治通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PDF格式下载



读起来比较容易,以小故事的形式出现,对于利用闲余时间阅读的人来说相对比较灵活.


实话实说,买了快两年,这本书还未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