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高觉敷 人民教育
出版时间:

2001-5-1  

出版社:

人民教育  

作者:

高觉敷  

页数:

479  

字数:

37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十七章,其内容包括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十九世纪的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冯特的贡献等等,就西方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作了综述。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史料性为一体的特点,可供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高觉敷(1896-1993),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又名高桌。1896年11月6日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早年就学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香港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在上海暨南学校教授心理学。1926年起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哲学教育部编辑、主任编辑,1930年与唐钺合编《教育大辞典》。1933年转任广东襄勤大学教育系主任和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部主任。1940任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1926-1946年间,主要致力于西方现代心理学流派的研究与翻译。对中西心理学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1955年曾任南京师范学院副院长。1959-1964年,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编著《心理学史讲义》(包括中国、西方和苏联心理学史)。他还重视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发表的论文有《王夫之论人性》(1962)等。1978年,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又担任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统编教材《心理学史》(包括中国和西方心理学史数册)主编。学术专著有:《现代心理学》(1935)、《群众心理学》(1934)、《心理学名人传》(1933)、《教育心理学》(1946);在刊物上发表评价w·麦独孤、行为主义、格式塔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文章约100篇。主要论著有:E·G·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K·科夫卡的《心之发展》、W·克勒的《格式塔心理学》等。近年撰编和主编的著作有:《西方近代心理学史》(1982主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集)(1983,与潘菽主编)、《中国心理学史》(1985主编)、《高觉敷心理学论文选》(1986)、《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1989重编);论文主要有:《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教训》(1979)、《我的五十多年的心理学工作的回忆》(1980)、《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总结与展望》(1981)、《评西方心理学史的时代精神说》(1983)。  主要著作:《教育大辞典》 《心理学史讲义》 《心理学史》(包括中国和西方心理学史数册) 《现代心理学》《群众心理学》《心理学名人传》《教育心理学》w·麦独孤《实验心理学史》《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心之发展》《格式塔心理学》《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中国心理学史》《高觉敷心理学论文选》 《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

书籍目录

绪 论第一章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第二章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第三章 十九世纪的生理心理学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冯特的贡献第五章 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第六章 意动心理学第七章 进化论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第八章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第九章 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第十章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第十一章 行为主义第十二章 新行为主义第十三章 格式塔心理学第十四章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第十五章 精神分析第十六章 新精神分析第十七章 日内瓦学派总结与展望编后记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是传统科学心理学的一部分来源。本书前两章,将专门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作一概述。第一章主要介绍英、法两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也包括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心理学在内),第二章则主要介绍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第一节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背景17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是推翻封建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统治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经济上,首先是英国,后来是法国,封建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资产阶级逐渐掌握了国内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命脉。政治上,英国通过17世纪的革命,法国通过18世纪的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先后从封建主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随之,两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由封建主同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矛盾,开始转变为新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科学上,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反对宗教神学斗争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形成为独立的科学部门的一些分支,如生理学、解剖学和医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力学、数学和天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科学成果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为近代唯物主义批判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柏拉图又认为灵魂是与理性不可分割的。当神创造世界时,神“便把理性放到灵魂里边去,把灵魂放到身体里边去”。所以,理念不是外在世界的反映,而是外在世界的根源。不是万物产生了理念,而是理念产生了万物。学习是把生而具有的理念从灵魂深处挖掘出来或回忆出来的一种过程。所以学习就是回忆。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以为理念不是万物的根源。尽管没有万物的理念,万物还是会有的;没有苏格拉底这个理念的存在,苏格拉底其人还是会出现的。他提出了四因论。他把事物的原因分为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因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铜像的铜,银盘的银。形式因是事物的形式,因为每一事物都是以一定的形式出现的。动力因是事物变化的最初源泉,“制造者是制造品的原因”。目的因是事物终极的原因,例如散步为了健康,健康是散步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以为质料是消极的、被动的,形式是积极的、主动的;形式被视为事物之能动的本质。譬如,建筑家建筑房屋需要一个蓝图,证明了形式先于质料。但自然界的形成与此不同。亚里士多德扩大了形式的作用,似乎在自然现象中,形式这个能动的本原先于质料这个消极的本原。这便导致了亚里士多德的所谓“形式的形式”成为宇宙变化的第一动力。因此,他否定了理念,却又引进来与理念相同的“形式的形式”。


编辑推荐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PDF格式下载



该书对心理学和哲学的联系分析到位,对著名心理学家的思想和学术观点介绍、评价均中肯,且全面。对于想迅速并正确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初级读者,是一本极佳的书。心理学来源于哲学,该书中对哲学唯物论和唯心论的阐释也很清晰。印刷质量不错。


一天就到了,还可以


包装等都不错,只不过书的外封面有些褶皱,希望引起注意。。。毕竟是老师推荐的书本,内容方面还是不错的,对心理学各大学派的介绍都算全面,整体思路也不错。


对于我这种完全把心理学当兴趣来看的书,很有难度。


对于我这个跨专业打算攻读心理学博士的门外汗来说,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这本书读起来比较枯燥!


这是一本自考教材,必须要看。但如果只是纯外行想了解一下心理学的话,我不建议购买本书。有点枯燥,而且需要点基础知识才能看懂。


这本书专业性强、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