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课程与教学哲学

张楚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

张楚廷  

页数:

425  

字数:

4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02年,我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们开设了一门教芋哲学课程。2003年,把这个讲稿整理出来,就成了眼下这部书:《课程与教学哲学》。. 我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而从事教学理论研究二十年不足。大体划分一下,可以说,前一个二十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后一个二十年,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近年来,则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教学哲学。我与课程哲学、教学哲学是不期而遇的,从未想过要见见它;从未设计要运用别的什么哲学到这里来以至运用出一个名堂来;也从未预立一个什么目标;很可能是在操练和琢磨过程中养成的理性思考的习惯引导我走到了这一步。我所写下的,是自然流淌的。  学问是问出来的。哲学作为一门学问,也是问出来的。第一,哲学问了又问,问了一层又一层,问了一程又一层……  这本书中有许许多多的问,究竟问到了多少层,可能在各个论题上的表现不一样;其中,有许多也是自问自的。

书籍目录

前 言导 论 第一章 教学与教学哲学  第一节 教学会不会走向哲学  第二节 教学有必要走近哲学吗  第三节 教学哲学与教育哲学 第二章 布鲁纳的结构原理  第一节 布鲁纳结构原理的背景与内涵  第二节 布鲁纳结构原理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结构主义与直觉主义如何相容 第三章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一节 皮亚杰结构主义  第二节 关于教学结构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后结构主义的质疑 第四章 结构主义的改造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结构观  第二节 元结构探讨  第三节 结构主义改造的可能性 第五章 结构课程概论 第一节 语、数、外是怎样一种结构 第二节 课程母结构分析 第三节 课程结构演绎 第四节 母结构在课程编制之中的行迹 第五节 结构视角与视角结构第六章 后现代课程观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泰勒原理与现代主义课程观 第三节 后现代观的后瞻 第四节 后现代课程观与阐释学 第五节 教学阐释学与超结构 第六节 从布鲁纳、布卢姆到泰勒第七章 课程模式问题 第一节 从“三R”到“三S” ……第八章 “五I”课程构想第九章 科学主义与课程第十章 人本主义与课程第十一章 社本主义与课程第十二章 重温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第十三章 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参考文献名词索引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导论(五)  在第十章中,我们试图对不太熟悉哲学的读者多说了几句话。例如,关于存在,我们罗列了众多关于存在的哲学观点,即使同是存在主义者,对存在的理解亦不尽相同。又例如,存在主义与生命哲学密切相连,故此,我们对生命哲学的一些基本特征也作了刻画。这样,也便于陈述我们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的更为仔细的论说在最后一章可以看到,但第十章里的某些章节就已有涉及。  最后一章,即第十三章无疑在本书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这一章集中反映了我们的课程哲学观。如果说前12章我们都接触到了,而只有第十三章未触及,那么可能要走的路程还有一大半。  毕竟,我们从有关人本主义的讨论(第十章)开始的几章,都为特别重要的最后陈述作了必要的铺垫。毫无疑问,关于我我关系的论述格外值得关注。我们还在我我关系、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关联中进行了这种讨论。对我我关系的看重成了我们课程观的重要基础之一。  由于编排技术上的原因,我们在集中阐述人本主义时,主要是通过对人文与科学的关系的探讨来进一步展开的。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人文与社会关联以及由此关联进一步陈述人本主义的意义,是更为必要的。而这种陈述自然地在越过了对社本主义的专章讨论之后去进行。  指出这一点,再次表达了一种愿望:不能误以为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科学主义而言的,或者人文只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人文的引领不只是相对于科学的,人文课程的作用与地位也不能仅从这么一个角度去看。虽然,我们对人本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更多宽容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我们并未把人文引领等同于人本主义引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课程与教学哲学 PDF格式下载



这本是一位朋友推荐的,我很庆幸买了它。它颠覆了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原来,一直以为哲学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都是读起来味同嚼腊的。这一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让我发现,原来哲学书、理论书也可以写成这么美的文字。比如书中说“人总不甘心只是行走,还想飞翔”“哲学是人们从仰望天空开始的”“抬头望天,低头看地,论天、论地、论人,这就是哲学的使命”当然,理论书毕竟是理论书,期中对于众多哲学流派的梳理分析是需要认真思考、反复揣摸的,所以,呵呵,至今我还没有读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