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评价
2010-2
人民教育
王坚红
45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成长与变化。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不断地激励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长对早期教育作用的日益重视和期待,对高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也相应地急剧增长。社会和家庭需要了解和鉴别学前教育机构质量的优劣,以便为孩子选择适宜的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和保教人员需要了解课程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以便进一步改进教育和服务,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各级教育部门需要评估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以便适当地予以定级定类。教育研究机构和幼教专业人员需要深入探讨学前教育的规律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学前教育评价的必要性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尤显突出。作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学前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评价问题已历史性地提到了重要议程。人们逐渐意识到,无论是从事学前教育实践,还是进行学前教育课程研究,实施行政督导,开展幼儿园科学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作出某些学前教育机构的增设或取消的决策,等等,都离不开评价,都应当包含评价的内容。没有评价的参与、调节和指导,就不可能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
王坚红,198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1988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儿童发展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出版专著和译著5本,在国内外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曾多次获国家和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前在美国某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第一章 学前教育评价概论第一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自第四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第二章 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第一节 鉴定性评价模式第二节 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第三节 CIPP评价模式第四节 外貌评价模式第五节 无框架评价模式第六节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第七节 差距评价模式第八节 应答评价模式第九节 评价模式的选择第三章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过程与步骤第二节 评价的基本方法第四章 评价方案的设计第五章 评价资料的收集第六章 评价资料的分析第七章 学前儿童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八章 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第九章 幼儿园游戏评价第十章 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的评价第十一章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评价第十二章 学前教育资评价第十三章 学前教育机构评价第十四章 学前教育信息评价主要参考资料